书城心理学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7057000000005

第5章

11.事事要攀比

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事实上,人比人并不要紧,比比比自己强的人,可以找差距,激发自己的斗志,但不可盲目攀比--什么都比,这样比不但没有意义,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攀比的心理大多数人都会拥有,只是轻重的问题。合理的欲望是需要的,也算不上什么攀比,只有超过人的正常欲望和要求自己无法达到的东西,才是病态的攀比。

女人是一道风景线,如果没有女人之间的相互攀比,争奇斗艳,风景可能会黯淡很多。但是,假如不按自身的经济条件,盲目攀比,那就过于虚荣了。这种过分的虚荣往往使那些非“财大气粗”的男人精神紧张,甚至不堪重负,发出“爱攀比的女人太恐怖!”之类的感叹。

妻子静是个喜欢和别人攀比的女人。看到邻居家的老公给妻子买了钻戒,她就嚷嚷着让丈夫建也给自己买。考虑到刚结婚手头不宽余,建说等条件好点了再买。可静不依不饶,建只好悄悄跟同事借了3000元买了钻戒。

邻居家的老公被单位提拔为业务经理,静就埋怨丈夫窝囊,还硬逼着建去报考研究生。建认为过日子没有必要总跟别人比,坚决不同意考研。静就说他胸无大志,没有出息。

最让建受不了的是,邻家的孩子进了一所重点小学,静就要求建把自己的孩子也弄进重点。建用尽一切办法还是没能让孩子进重点小学。于是,在静嘴里,“没出息”三个字就成了建的代名词,还丝毫不避讳孩子。

邻家购买了一套130余平方米的新楼房。静一听说,就逼建跟他的父母和兄弟姊妹借钱买房。可看到多病的父母和下岗的弟弟妹妹,建始终开不了口。对此静竟挖苦说:“连个大房子都买不起,还配做男人!”

曾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世人纷纷说不齐,他骑骏马我骑驴。回头看到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美国首富比尔·盖茨也说过:“人生来是不平等的。”既然不平等,人与人的差距在攀比之间就显而易见了。看看别人,比比自己,往往就这样比出了怨恨,比出了愁闷,失去了自己本应有的一份好心情。

如果是和比自己好的人比,能够以对方为榜样,向别人学习,那自然也是件好事。通过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完善和改正,这样的比倒是非常有意义的。但问题是,往往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之后,并不是开始好好学习和努力,而是不断地埋怨自己,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事实上,人比人并不要紧,比比比自己强的人,可以找差距,激发自己的斗志,但不可盲目攀比--什么都比,这样比不但没有意义,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其实,有时候退一步想,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原本不需要太在意的,如果太在意的话,除了自我折磨以外,并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结果。

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攀比之心又是如此难以克服,这往往给人生的快乐打了不少折扣。但是,假如人们能换一种思维模式,不要专拣自己的弱项、劣势去比人家的强项、优势,比得自己一无是处,那样多累。要把眼光放低一点,学会俯视,多往下比一比,生活想必会多一份快乐,多一份满足。

攀比心理可能与小时候的生活有关,父母尽可能地满足,不管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只要别人有的自己就要拥有,且决不能比别人差。这样培养不出有选择能力的孩子。缺乏选择能力是攀比心理的助长剂。只有懂得选择的人才不会有攀比心理,他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因此,克服攀比心理的首要条件是培养选择能力。当你想要跟别人攀比时,先问问自己,这是我需要的吗?这些能给我带来幸福吗?

理性地分析生活,人们就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没有偏袒。人间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这犹如自然界中梅逊雪白,雪输梅香,长青之树无花,艳丽之花无果一样。

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偶尔感到不愉快、不舒畅,对一些过去的事惋惜和悲伤,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总的态度都应该是积极的,想得开,放得下,朝前看,从琐事的纠缠中超脱出来。如果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拿来和别人做个比较,既无必要,又会败坏了生活的情趣。

没有必要在攀比面前自卑。与其事事攀比,裹足不前,还不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攀比去吧!

12.虚荣心在作祟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自尊心,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但虚荣心强的人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利用撒谎、投机等不正当的手段去沽名钓誉。

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虚荣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小王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他虚荣心极强。本科学历让他觉得没面子,于是在某校园附近花钱买了个“北京大学”的假文凭,并凭此混进了一家大公司。

在公司他四处吹嘘自己是北大学子。北京大学的毕业生还是比较打眼的,很快,公司的北大同学聚会就让小王像白蛇娘子喝了“雄黄酒”一样现出了原形。这件事弄得小王狼狈不堪,被迫在北大学子鄙夷的眼光中离开了该公司。

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话:“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其实本科又何必自卑呢?文凭又不等于水平,小王不知道,其实这家大公司的老板仅仅读完小学而已!

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他们肆意吹嘘,哗众取宠。为了提高自己,他们不懂装懂,自己办不到的事也偏说能办到。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会惟恐避之而不及。

事实上,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自尊心,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但虚荣心强的人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利用撒谎、投机等不正当的手段去沽名钓誉。

那么应该如何克服虚荣心呢?

1.认识虚荣的危害

虚荣心过强,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就会不自觉地渗入人的思想。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外强中干,不敢袒露自己的心扉,这会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长期虚荣会导致不健康情感因素的滋生。

2.调整心态

过分追求外在的虚华,凡事讲排场、摆阔气,都会为虚荣心的滋长提供土壤。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只有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才能正确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

3.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人生在世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珍惜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只有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建立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

4.摆脱从众心理

可以说,虚荣心理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为免遭他人讥讽,便不顾自己的客观实际,盲目跟风,打肿脸充胖子,弄得负债累累,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

测试:你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吗?

状态描述

1.你经常停留在商店橱窗前,悄悄欣赏自己的身影吗?

2.你曾经做过整形手术吗?

3.你定期花钱保养你的指甲吗?

4.你曾经去过整形的念头吗?

5.你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6.度假回来时,你会向别人展示纪念品吗?

7.你很注重衣着打扮吗?

8.你每天梳头超过三次吗?

9.你喜欢身上戴许多首饰吗?

10.你偏爱名牌手提箱吗?

11.你偏爱名牌衣服吗?

12.跟一个浑身邋遢的朋友走在路上,你会觉得尴尬吗?

13.你希望自己拥有一些头衔吗?

14.你花在打扮和保养上的费用超过预算吗?

15.你喜欢照照片吗?

评分分析:

每题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不记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1.分数为10-15:无可否认,你是个虚荣心相当强的人。你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在他人面前,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自己的仪容,因为你希望自己永远留给别人最佳的印象。

2.分数为4-9:你有点虚荣心,还好,不算很严重,也许你只是比较在意自己的外表和给他人的印象,你仍觉得人生还有别的事比外表更重要。

3.分数为0-3:你这个人,可以说一点虚荣心都没有。即使有些虚荣心的人会觉得你很邋遢,但是你一点也不在乎,宁愿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也不愿花许多时间和金钱在虚无的外表上。

13.悲观夺走了快乐

人有点悲观心理是正常的,但让悲观成为习惯却不是件好事。悲观的人整天愁眉苦脸,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要寻死觅活。遇到一点困难,生活有挫折,就说命运对他们不公,就自毁自灭,甚至于堕落。

心理学上认为,悲观是人自觉言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指责、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害怕的几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它由精神引起,但还会影响到组织器官,引起相关的一些心理及生理疾病,如焦虑、神经衰弱、气喘不接等等。

雅大学毕业已经六年了,从事着令行外人羡慕的时尚设计工作。然而她却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出色,她很悲观,从来没有快乐过。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摸不着方向。

半年多没上班了,雅每天都有新计划,但马上又会被自己否决掉。她认为,还是要多攒点钱,这样以后的路才会更好走,比如考研,比如做一份轻松的时尚生意。雅好想再多读点书,一是觉得自己为了打工而打工,现在变得好粗浅;二是,她厌倦与那些除了老板就是打工仔打交道的生活。她觉得自己很悲观,可是她不知道从何入手加以改变。

雅很苦恼:如何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可用之才!

人有点悲观心理是正常的,但让悲观成为习惯却并不是件好事。悲观的人整天愁眉苦脸,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要寻死觅活。遇到一点困难,生活有挫折,就说命运对他们不公,就自毁自灭,甚至于堕落。过于悲观的人是生活的弱者,是懦夫。

适度的悲观是人类进步的校正器,但极端的悲观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须进行适当调适。

1.走向家门

悲观沮丧的人喜欢把自己关在屋里,这样反而会给人造成被禁锢的感觉。悲观的人应该试着离开屋子走向自然。当漫步在林阴大道或是站在山顶呐喊的时候,就会发现心绪突然变了,心中充满了宁静,自然的色彩给人带来阵阵的快意。任何一种体育锻炼都有助于克服沮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人精神振奋,避免消极地生活下去。

2.暂时回避

悲观的人当遇到情绪扭转不过来的时候,不妨暂时回避一下。打破静态体验,用动态活动转换惰性,只要一曲音乐,就会将人带到梦想的世界。如果能跟随欢乐的歌曲哼唱起来,手脚拍打起来,无疑,心灵会在音乐中得到净化。同样,看场电影,散散步,和孩子玩玩,都能把人带到另一个情绪世界。这个时候,不要总是将目光盯着消极面,自怨自弃或怨天尤人。

3.接近乐观的人

悲观的人在闲暇时间,要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通过观察,能培养起乐观的态度,乐观的火种会慢慢地在内心点燃。要热心去同别人交往,不要制造人际隔阂。净化自己的诚意,不回避对方,拿出豁达的气度,主动表示友好。这样做是最有利于个人情绪健康的方式。

4.换个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家发现,悲观主义者眼睛往下看,他们的大脑工作得更好。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悲观,是因为他看问题的方式有问题。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看看,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林肯,他长相丑陋、身患残疾、家有戾妻,可是他很幽默,很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他每天都要读一些幽默故事。不光因为读幽默故事,能使人开怀大笑。重要的是,幽默也是一种智慧,当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不足甚至是缺陷放到故事里幽他一默时,他看问题的方式也就改变了。

5.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方面

关键是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注意到的很好的地方,就会得到很好的结果,如果注意力在不好的地方,你就得到一个很不好的结果。举个例子,有个人回家很晚,他的牙膏盖没有盖好,人们可以认为是因为忙碌,所以他忘记盖,但也可能是被认为很粗心,不够重视细节,这就是注意力的问题。世界上从来没有过完美的公司,也没有过完美的个人。关键是把人的注意力放在哪里,是去注意优点,还是注意缺点。调控注意力和控制摄像机的镜头是一样的,完全可以选取你应该选取的内容。把注意力放在问题的不同方面,常常得出不同的结果,给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看问题的积极方面,可以得到产生乐观的情绪;看问题的消极方面,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6.要正确、辩证地看待生活

生活充满了五颜六色,说的是生活满是酸、甜、苦、辣,既有甜蜜的部分,也有令人苦恼的部分。就是因为生活什么都有,所以才有意义。一般来说,生活完全是痛苦,这是人所不希望的,但生活全是幸福,这也是不现实的。名人、伟人、政治家有他辉煌、灿烂的一面,但他们也有他们的苦恼,甚至不幸。因此,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充满乐观,当幸福来临时,我们不可忘乎所以;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坚强,笑对世界,笑对人生。

7.知足而乐

人生需要目标,既需要大目标--你的理想,也需要小目标--近日的工作和学习计划。你的目标不要定得太虚无缥渺,因为那难以实现,往往会导致你的失望,甚至悲观。你要知足,小事往往成就人的事业,很多劳模、英雄,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都是做很平凡的小事,然而,平凡孕育着不平凡,就是这些小事,才使他们获得了成功。在制定目标及实现过程中,人要知足而乐。

有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著名的话:“朋友,如果一根针刺破了你的手指,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它没有刺破你的眼睛。”如果凡事我们能按照哲学家所说的去做事,也许,我们就会不再悲观。

14.遇事喜欢选择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