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女人受益终身的美丽课
7065700000016

第16章 打理健康的体态(4)

(1)百部乌梅汤:百部14克,乌梅30克,白糖适量。先将百部、乌梅加适量水煎煮,煎好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白糖煮沸,趁热服之,分2~3次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具有清热利湿杀虫的功效。

(2)黄花马齿苋饮:黄花菜30克,马齿苋30克,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将锅放在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煮30分,待凉,装入罐内即成,当茶饮用。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带的功效。

(3)秦皮乌梅汤:秦皮12克,乌梅30克,白糖适量。先将秦皮、乌梅加适量水煎煮,煎好后去渣取皮,临服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匀,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具有清热利湿虫的功效。

(4)车前草香椿汤:车前草10克,香椿皮30克。水煎成浓汤,去渣后适量红糖调服。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预防

(1)勤换洗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被服、浴巾等应以日光曝晒,不与他人共用浴巾、浴盆。

(2)治疗期间禁止性交,防止交叉感染。对反复发作的患者,配偶应检查或治疗。

(3)医疗单位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以防交叉感染。做好公共浴池、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工作,以杜绝传播途径。

(4)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对妇科门诊患者,应常规进行白带滴虫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消灭传染源。

常用中成药

(1)妇科止带片:清热燥湿,用于湿热型。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

(2)妇炎栓:清热利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型。栓剂,外用,每晚睡前洗净阴道,将栓剂一枚送入阴道深部,隔日一次,连用10天为1疗程。

(3)六神丸:清热解毒,用于湿毒型。每次用15粒塞入阴道内,每晚1次,6日为1疗程。

子宫颈炎

子宫颈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子宫颈炎常与急性阴道炎或急性盆腔炎并存,临床以慢性子宫颈炎多见,这里着重论述慢性子宫颈炎。

慢性子宫颈炎多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常见病之一,约有半数以上的已婚妇女患有此病。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白带增多,白色或黄色或加脓性,伴有息肉形成时易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严重者可有腰背酸痛或盆腔下坠感,甚则导致不孕。

鉴别与诊断

(1)白带增多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有时可能是惟一的症状。通常为粘稠的脓性白带,有时白带中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由于白带的刺激有时可伴有阴痒。

(2)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接触性出血

当糜烂较重或有息肉形成时,常有性交后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量不多。

(3)其他症状

当炎症扩散到盆腔时,可见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或痛经;宫颈的炎症及其粘稠的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透,可能导致不孕。

调养与康复

(1)一般调养:

①注意性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②平时房事有度,避免房劳过度损伤胞宫。

③经期、产后严禁房事及不洁房事,避免外感毒邪侵犯胞宫。

④经期停止局部上药,治疗期间禁房事。

⑤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生寒湿及湿热。

(2)饮食调养:

①鸡头粥:芡实、粳米各50克,煮粥食之,可加少许糖调味。有健脾养胃除湿之功,适用于脾湿、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者。

②椿根白皮汤:椿根白皮30克,红糖适量。将椿根白皮加水300毫升,煎煮取汁,加红糖冲服,每日2次。适用于湿热型。

③马齿苋粥:鲜马齿苋30克,大米69克。将鲜马齿苋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节,待用。大米掏净加水6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放入马齿苋熬至粥熟,日服1次。适用于湿热型。

④白果豆浆饮:生白果7枚,豆浆150毫升。将白果捣烂如泥,豆浆烧沸后,冲服白果泥,当菜饮用。适用于脾虚型。

⑤熘炒黄花猪腰:猪腰200克,黄花菜50克。猪腰洗净去膜,切成腰花,菜泡发撕成小条备用。用素油先炒腰花至变色熟透时加黄花菜及作料,供佐餐服食,每日1次。适用于肝肾阴虚型。

⑥芡实粥:芡实30克,核桃仁(捣碎)15克,大枣(去皮)5枚,共煮粥加糖调味食之。有补肾健脾,固涩止带之功效,适用于带下清稀晕多者。

预防

(1)注意性卫生,平时房事有度,避免房劳过度损伤胞宫。

(2)经期产后应忌房事,避免外感毒邪侵犯胞宫。

(3)尽量避免多次人流而对宫颈的机械性损伤。

常用中成药

(1)宫糜膏:清热燥湿,消炎解毒。适用于宫颈糜烂。膏剂,外用,敷于清洁后的宫颈糜烂面上,每周2~3次,7次为1疗程。

(2)妇宁栓:清热燥湿,祛腐生肌,适用于宫颈糜烂。栓剂,外用,睡前清洗阴道后,将栓剂送入阴道深部。每次1栓,隔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

(3)冰硼散:功能清热解毒,敛疮消肿。适用于单纯型子宫颈糜烂。散剂,外用,先清洁局部,再以药物喷涂,或上药于患处。每周2次,7次为1疗程。

(4)双料喉风散:清热解毒,敛疮消肿,适用于单纯性宫颈糜烂。散剂,外用,先清洁局部,再以药物喷涂,或上药于患处。每周2次,7次为1疗程。

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等。按其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盆腔炎与慢性盆腔炎两种。

盆腔炎以恶寒发热、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白为主要症状。妇科检查见子宫体活动受限,有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增粗或增厚,或触包块,有压痛。如急性盆腔炎波及腹膜,则有腹胀、下腹部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感。严重时可发展成盆腔腹炎,甚至因弥漫性腹膜炎而成菌毒血症,危及生命。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类于中医"热人血室"、"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等范畴。

诊断与鉴别

(1)下腹疼痛为本病常见症状。由于盆腔因慢性炎症有粘连而充血,多表现为小腹隐痛或坠胀疼痛,且边及腰骶部,常在劳累或性交后加重。

(2)白带增多,多为黄色或淡黄色稀水样。

(3)痛经。由于盆腔失血而致郁血性痛经。多与月经前一周即感有腹痛,越临近经期越重,直至月经来潮。

(4)月经失调。以月经过频、经期延长为常见,可能为盆腔郁血及卵巢功能障碍所致。

(5)其他症状。腹痛、精神抑郁、腰酸腿软、容易疲乏等,亦为本病的常见症状。

调养与康复

(1)一般调养:

①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经期、产褥期卫生用品清洁,不滥用不洁代用品。

②保护外阴清洁。经期禁止游泳、盆浴。

③妊娠后期、分娩前2个月,以及产褥期、经期均要禁房事。

(2)饮食调养:

①五色茶:紫花地丁20克,黄芩叶10克,败酱草20克,蒲公英20克,玄参12克,绿茶15克。加水煮沸即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②桃仁赤芍粥:桃仁10克,赤芍12克,薏苡仁50克,红糖适量,共煮成粥,每日1次。具有活血行瘀利湿的功效。用于各类病症患者。

③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羊肉250克,生姜5片,共煮汤。喝汤,食肉。经常食用,有补虚养血,和血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体虚有寒者。

④玫瑰山楂酒:玫瑰花15克,山楂30克,加酒500克,冰糖适量,浸泡1周。每晚临睡前饮10毫升。有理气开郁,活血通经止痛之效。适用于气滞血瘀,血行不畅之腹痛及痛经者。

⑤桃仁粥:桃仁、生地各10克,同煎去渣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入桂心粉2克、红糖50克。上、下午分食。

有养阴益血、活血止痛之功。适用于阴血不足,兼有血瘀之腹痛及痛经者。

预防

(1)腹腔手术、宫腔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轻或避免损伤子宫。

(2)注意个人卫生,经期、产褥期卫生用品要清洁,不滥用不洁代用品。

(3)及时、彻底治愈急性盆腔炎,以免转为慢性。积极治疗宫颈炎,外阴、阴道炎,避免使附件重复感染。

(4)疑有胎盘、胎膜宫内残留时,应及时清理宫腔。恶露过多或日久不止者应及时治疗。

(5)病人应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治疗信心,注意营养和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常用中成药

(1)妇乐冲剂:每日2次,每次2包。连服1~3个月。

(2)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安神。用于高热惊厥,神昏谵语者。口服,每次1丸。神志昏迷者,可经鼻饲管给药。

(3)少腹逐瘀丸: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消。用于气滞血瘀偏寒型。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是由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构成的肿物,又称"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或"子宫平滑肌瘤"。本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长期、过度雌激素刺激有关。子宫肌瘤是中年妇女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年龄为30~50岁,35岁以上妇女的发病率约为20%~25%。有大小及数目不定的单个或多个肌瘤存在,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类型为肌壁间肌瘤,其次为浆膜下肌瘤,再其次为膜下肌瘤。

调养与康复

(1)一般调养:

①保健。子宫肌瘤者生活起居上要有规律,应劳逸适度,节性欲,内调七情,稳定情绪,保持气血和调,以利病体早日痊愈。非经期时,可参加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可做适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多散步。同时慎起居,防外邪侵入。对于月经过多致体虚贫血者多卧床休息。子宫肌瘤者房事方面不宜过频,粘膜下肌瘤者禁房事。经期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疾病发生。月经垫要清洁,禁止性交、盆浴和游泳。对月经过多继发贫血患者,经期避免过劳与精神刺激,应卧床休养。

②子宫肌瘤的饮食护理。对子宫肌瘤者饮食调护是临症时经常碰到的问题,饮食以清淡而有营养的食品为宜,不宜过食辛热或寒凉冰冷食品,不吃发霉和烧焦的食物,少饮酒、不吸烟;平时除了食瘦肉、禽蛋类以增强体质外,还需要多进食活血化瘀,消积除症之品,如海带、海蜇、海藻、蘑菇、木耳、山楂、甲鱼等。

③子宫肌瘤者的心理调护。子宫肌瘤是顽难痼疾,发病年龄为15~45岁者为多,且治疗疗程长,因此对此类病者的心理调护尤为重要。对患者应予同情和理解,消除患者对子宫肌瘤的恐惧,使其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有信心地配合治疗,调动体内积极的因素,尽快恢复健康。

(2)饮食调养:

①消瘤蛋:鸡蛋2枚,壁虎5只,莪术9克。将上3味加水400毫升共煮,待蛋熟后剥皮再煮,弃药食蛋,每晚服1次,适应血淤气滞型子宫肌瘤,平时服用有消瘤作用。

②化瘕蛇羹:白蛇肉250克,青鱼250克。将上两味洗净加水1000毫升,加调料共煮,食肉喝汤,每日1次。适应血瘀夹气虚症子宫肌瘤,可抑制肌瘤生长。

③二鲜饮:鲜藕(切片)120克,鲜茅根(切碎)120克,用水煮汁,以代茶饮,不拘时,频频饮之,具有滋阴凉血,祛瘀止血的功效。用于血热瘀结的腹内结块,迫血妄行之症。

④炒莴笋:莴笋500克,鱼丝125克。将上2味用素油炝锅入调料炒熟,每日服1次。

适应子宫肌瘤所致月经量多,小腹疼痛,气短乏力等症,可滋补强壮,抑制肌瘤生长,增强内分泌功能。

⑤银耳藕粉:银耳25克,藕粉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水发后加适量冰糖炖烂,入藕粉冲服,每日1次。适应于子宫肌瘤,月经量多,久不止血,血色鲜红,身倦低热,烦躁不寐等症,可止血除燥清热。

⑥猪肝炒黄豆芽:猪肝300克,鲜黄豆芽250克,上2味加素油、调料炒熟服食,每晚服1次。适应由子宫肌瘤引起月经量多,继发贫血症。

预防

(1)定期观察。肌瘤小而无症状,患者年龄近绝经期,可每3~6个月检查1次,包括妇科检查和B型超声诊断。若发现有腹胀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时要及时就诊,以防发生变性的可能。在绝经前后,更应积极随防,预防恶变。

患有粘膜下子宫肌瘤和壁间肌瘤者,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免造成经量过多和经期延长。

(2)合理运用性激素类药物。由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关,因此适量、合理地运用性激素是预防子宫肌瘤的措施之一,特别要注意避孕药物的使用。子宫肌瘤的患者不宜口服避孕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刺激影响可使肌瘤发展,最好采用其他避孕措施。

(3)调畅情志。由于气滞是子宫肌瘤的起始因素,因此调畅情志是预防和护理子宫肌瘤患者的重要方面。对于素性忧郁之人可运用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常用中成药(1)大黄蜜虫丸:化瘀破血。用于血瘀瘤体实者。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九气心痛丸:理气散寒,活血止痛。用于寒凝汽滞血瘀症。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3)调经化瘀丸:行气散寒,破血消。用于气滞血瘀症。

口服,每次10粒,每日2次。

(4)消瘤调经糖浆:行气活血,散结调经。适应于子宫肌瘤偏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