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未来军事战争的样子
7073500000014

第14章 未来战争的后勤保障(1)

后勤对战争的作用越来越大,后勤保障越来越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军事后勤的中心工作,后勤保障的作用在于运用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保障武装力量作战、建设的需要,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完成各项军事任务。一般后勤保障的原则是,立足实际,适应需要;力争主动,避免被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是按部队建制保障,或按区域保障。

(第一节)认识未来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是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工业发展,使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能力也随之提高,各种先进技术兵器不断出现,给战争带来规模扩大、战场广阔、物资消耗巨大、装备损坏与人员伤亡率提高的特点。

一、什么事军事后勤

1.形态信息化

“后勤”一词源出文logistikos,意为“计算的科学”。19世纪30年代,拿破仑·波拿巴的政史官A.H.若米尼在总结征俄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最先使用“后勤”概念,并以此作为军事术语。可见,后勤先出于军事上的用途,后勤工作最先是战争艺术中重要部分之一。

二、后勤保障的特点

军事后勤形态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对象的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军事后勤保障对象主要是数字化部队和大量装备数字化信息武器的部队,在指挥、保障过程中,不仅要向保障对象提供大量物资,而且还要与之交换大量信息,“物质流”只有在“信息流”的率领下才能保持正确的流向和流量。二是保障环境的信息化。信息化战争中,军事后勤保障环境主要是数字化战场。在数字化战场上,任何军事事物和活动都要以代码或数字的形式实现信息化,从而使整个战场上的信息都能以数字化了的“信息流”来表示各运动。这为军事后勤指挥、保障过程的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三是军事后勤的信息化。主要包括指挥手段的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化指挥工具和军事后勤指挥控制系统;保障手段的信息化,是指开发信息化后勤保障装备或对传统后勤保障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保障装备的信息化。如信息化整装整卸车、自动化物资补给系统、智能运输系统,以及武器装备损坏自动检测系统等;保障物资的信息化,是指对各种物资安装储存有该物资性能、型号、重量、件数、储存运输条件等信息集成电路芯片,方便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全程监控物资筹措、运输、储存、分拣、配送及使用过程,实时掌握后勤信息,为战时物资保障实时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化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它是服务于战争的。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物资保障方式不再是单纯的线性保障、平面保障,或主要依靠军队自身的后勤力量实施保障,它将会发生巨大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构建全军、全国甚至全球的保障网络,以实现将整个国家及全社会的人力、财力、物力快速聚集起来,对作战力量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有效的保障。因此体系网络化也是现代军事后勤为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保障需求而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

3.保障力量一体化

后勤保障力量一体化就是要求军事后勤保障活动从国家全局的高度上,以战场需求为牵引,充分利用国家的后勤保障资源,实现整个物流空间内所有后勤保障力量的协调运作,发挥国家后勤的保障合力。一是军兵种后勤一体化,就是要打破军兵种界目小军迷告诉你限,将诸军兵种的保障力量进行统一整合,实现三军一体,统一计划,统一组织,使之整体化、集约化,减少供应环节,方便部队,提高效率,增加战场后勤保障的透明度,以适应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保障的需要。二是军民物流一体化,就是要充分动员和利用民用后勤保障力量,实行后勤外包,将部分军地通用物资的供应任务交由地方专业后勤企业来完成,充分发挥地方后勤企业技术力量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军队后勤保障力量和民用物流保障力量的优化整合。如美军在实施作战部队精简的同时,开始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计划。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启动了国家战争动员机制,并实施了全方位的快速动员。仅在海上运输方面,美军就紧急动员了大量的海军后备役船只,如快速海运船、海上预置船、浮动预置船等,也征用了不少本国民间商船,同时还租用了个别国家的商船和军用补充船。三是各专业后勤一体化,就是要对各专业性较强的军事后勤子系统进行整合集成,按照军用物资的特性合理组合,统一保障,节约保障力量,提高保障效率和效益。四是保障全程一体化,就是要从军事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军用物资采集、运输、存储、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时掌握战场动态,实施快速精确保障,提高军事后勤保障的效率。

4.指挥控制实时化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从发现敌人目标,到定下决心下达命令,到完成作战部署和击毁敌目标时间将用“秒”来计算,作战时间大大缩短,战役进程明显加快。作战行动的实时化,必然要求军事物流指挥控制的同步实时。同时,由于军事物流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军事后勤的各种保障实体及保障装备实现了互联互通,并与前方作战及后勤指挥系统连为一体,这就能够及时了解战场态势,实时传递交换信息,随时査询保障需求、保障对象的位置,为实现实时指挥控制创造条件。

实时的核心是对数字化战场后勤信息的可视要求:一是实时,可异地同步了解和掌握所需信息;二是精确,准确无误地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三是透明,用户可按权限可视战场后勤活动的所有信息;四是一体,即平战结合、指挥管理共用、各军兵种各专业信息共享、可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有机整体。

5.后勤技术装备精良化

后勤技术装备是战场后勤系统实施保障的基础。战场后勤保障相关的技术装备主要包括储存设备、装卸搬运机械、包装设备、分拣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装备,以及后勤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设备等。这些高技术后勤装备的应用对战场后勤保障系统的高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积极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保障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装卸、搬运、储存、运输等后勤环节作业效率,从而提高军队的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后勤装备精良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军事后勤装备的高科技含量加大。精确后勤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尽可能地缩小保障信息差与技术差。而缩小信息差、技术差的主要途径便是不断提高军事后勤装备的高科技含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在军事后勤装备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传统军事后勤保障装备的性能,而且也开发出了许多全新的军事后勤装备。二是军事后勤装备的系统化程度提高。信息化战争,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迅速达成预定的战略目的。因此,必须从军事供应链的角度,以提高供应链整体保障能力为核心,协调供应链中的储存、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加工、配送及信息等各种装备的能力,形成功能互补、能力协调、衔接紧密的军事后勤装备系统。此外,单件装备信息能力的提高为它们之间建立信息交换奠定了基础,使单件装备之间以及与军事后勤信息系统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军事后勤指挥、管理及保障人员与装备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了装备与装备、人与装备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军事后勤的系统性和一体化程度。

6.保障全程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