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未来军事战争的样子
7073500000002

第2章 未来军事与信息化战争(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群相继问世,并被迅速地应用于军事领域,导致了军事高技术的出现。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可用一个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对各种信息化的资源予以优化,用信息流控制物质流、能量流,使其发挥最佳效能。

(第一节)认识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是什么样子

与传统的战争相比,信息化战争具有以下显着特点:

一是信息成为主导。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是核心资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争夺制信息权成为敌对双方对抗的焦点。美国高级军事专家艾略特·科恩在《战争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在未来战争中,对信息的争夺将发挥核心作用,可能会取代以往冲突中对地理位置的争夺。”在信息化战争中,谁掌握了制信息权,谁就掌握了战斗乃至整个战争的主动权。因此,争夺制信息权的斗争将异常尖锐和激烈,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争夺制信息权的斗争,主要围绕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这三个环节展开,并以电子战和网络战为主要形式,信息化战争中的各种信息系统往往是敌方攻击的主要目标。

二是系统综合集成。信息时代的战争,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为物质基础所进行的战争。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体化武器装备系统。信息化战争的任何一个作战单元、作战平台、C4ISR系统、武器装备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都实现了信息化,并通过信息传输系统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覆盖整个战场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可为网内的信息终端提供端到端的信息服务,网内任何两个信息终端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通信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战场髙度透明。信息化战争可实现多种信息源的融合与分类,将各种侦察手段获取的信息和战场情景实时传输到各个作战单元,使各级指挥员和士兵都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传送、交换和利用战场信息,共享一幅不断更新的、清晰完整的战场画面,了解自己、友军和敌军在战场上的准确位置与活动情况,实现了战场的高度透明化,大大提高了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可洞穿敌方的意图,并先敌而动,为掌握战场主动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打击日益精确。武器装备性能的提高,使远程精确打击成为信息战中的基本火力突击样式,而地毯式轰炸、面积射击将退出历史舞台。火力突击的准确、干净、利落,主要是大量使用智能武器所致。这些武器包括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子母弹、巡航导弹、末端制导导弹、反辐射导弹等,它们利用传感器捕捉声波、电波、可见光、红外线、激光甚至气味、气体等一切可利用的直接或间接目标信息,再通过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鉴别分析,从而自主地识别、攻击目标。

五是作战空间多维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性能的提高,使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不断扩大,战场由传统的“陆、海、空”三维一体演变为“陆、海、空、天、电、网、心”七维一体,以下简称“七维”。即使较小规模的战争,信息作战也将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同时,战场空间的扩大,武器精度的提高,也使兵力分散与火力集中成为可能,战场兵力密度逐渐减小,战场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日渐模糊。信息化战争的打击目标重点也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转变为破坏与摧毁敌人经济基础设施,“非接触性作战”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

六是作战节奏加快。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信息的实时获取、实时传递、实时处理,使▼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流动速度空前加快;系统综合集成,使各级指挥员可以实时掌握战场态势,及时指挥控制协调;战场的高度透明,机动能力的提高,使部队能够及时捕捉战机,迅速采取行动,缩短了部队的反应时间;广泛的精确打击,使得作战系统的毁伤效能剧增,打击直指要害,加速了战争进程。

二、信息化条件下如何作战

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信息优势的原则

信息优势是指在信息化战争中,己方在信息力量、信息态势及信息活动上与敌对比所具有的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军队指挥控制系统、战场信息网络的功能、信息战部队的人员及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体制编制对信息化作战的适应性等;信息态势,主要是指信息作战部队的兵力兵器在部署或行动中所构成的阵势或形态;信息活动,主要是指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使用的情况。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信息、信息处理和通信网络已成为军事活动的核心,同时也是实施正确而有效指挥的重要依据,为夺取作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条件,谁能更早、更准确地比对手获取相对完全、有效的信息,取得信息优势,谁就能掌握主动权,掌握先机之利,就会为制定正确的决策和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因此,信息化战争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取得和保持信息优势。

2.—体对抗的原则信息化战争将是系统对系一种优势地位。信息力量,主要统、体系对体系、整体对整体的一体化对抗。由于信息化战争的即使是进行防御作战,也要贯彻作战具有参战力量多元、战场空间广阔、作战领域多维、攻防交织一体、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多样、指挥对象众多、协同关系复杂等特点,对实施高度联合的一体化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坚持一体对抗的原则,搞好各个领域、各种作战力量、作战空间、作战行动和作战手段上的协调配合,以整体的合力制胜敌人。

3.精确作战的原则

精确作战是指在信息的支持下,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和装备,对敌实施精确的探测与定位、精确的打击与评估、精确的指挥与控制,以及精确的后方保障。精确作战追求的是作战行动“精确化”这一理想的目标结果,是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

4.积极进攻的原则

积极进攻是指在战略、战役、战术上,更强调积极进攻,积极进攻的思想,以积极的攻势行动争得主动地位,进而夺取作战的胜利。

5.实时行动的原则

实时行动是指部队在战场上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能根据战场态势的最新变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制订计划,以最快的速度采取行动。而不像传统战争那样,进行一次战斗或战役,都要提前几天或至少是数小时制订行动计划、调动作战力量、组织作战保障,之后才按部就班地采取行动。

6.威慑制胜的原则

威慑制胜是指使用可以对敌方产生强烈震撼作用的力量、手段和方式,给敌方以心理和意志的震慑,使其感受到实实在在不可承受的压力而放弃敌对行为,从而达到不战而胜或小战而大胜的目的。

三、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方式

作战样式是根据敌情、武器装备、地形、战法等具体情况而选择的作战方式,其中,武器装备是决定作战样式的基本因素。在信息化战争中,由于大量信息化高、精、尖武器装备的出现和使用,使战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作战样式。根据信息化战争要达到的目的,其作战样式分为:制信息权争夺战、战争潜力削弱战、战争结构破坏战、指挥中枢瘫痪战、心理系统瓦解战五种样式。

1.制信息权争夺战

运用多种手段以夺取一定时空范围内战场信息控制权为目的的作战方式,便称之为制信息权争夺战。及时掌握制信息权成为作战行动的前提,在信息化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作战方式可以让战斗力成倍地增加。在作战中如果想要控制战场的主动权进而实现行动的自由,首先就必须要夺取战场的制信息权。因此,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制信息权争夺战将会是基本作战样式之一。

2.战争潜力削弱战

战争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政治集团通过动员能够用于信息战的基础设施扩充武装力量、满足战争需要的一切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称。具体地讲,就是经战时动员能为战争服务或使用的人力、物力、精神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潜在的军事实力,它寓于国家综合国力之中。战争潜力削弱战,就是综合运用“硬摧毁”与“软杀伤”的手段,削弱对方为战争服务或使用的人力、物力、精神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潜在的战争力量,破坏对方将战争潜力转为战争实力的对方无法继续进行战争,从而达到迅速战胜对方的目的。

3.战争结构破坏战

战争结构破坏战就是着眼战争全局,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作战方法’从破坏维系敌整体作战能力的系统与联系人手,舰谢巧、避实诚等方式,打击敌作战协调行动的“关节”,的杂和作撤请办锅的脱节,从而导致财雏作战能力氐甚致去战斗力,进而集中力量於转换机制,动摇对方战争基础,使击破,面藤、歼灭敌军之目的。

4.指挥中枢瘫痪战

指挥中枢瘫痪战是指在信息化作战中,以指挥决策者为主体,以破坏和瘫痪敌方的战场认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为主要作战目标,综合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装备、作战系统和作战手段,剥夺敌战场信息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使敌方的决策者和指挥机关无法下定决心和确定进行有效的作战指挥。

5.心理系统瓦解战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物理层面的作战,以物质摧毁和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为主要内容;二是信息层面的作战,以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和电磁频谱为主要内容;三是心理层面的作战,以瓦解人的意志和情感为主要内容。这三个层面的作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信息化战争形态各异的作战形式。

(第二节)神奇的信息化作战

一、机动战

二战后,作战形式发生的根本变革是:陆、海、空协同作战发展到“七维”一体的机动战。这种作战样式,常常是高强度、大规模局部战争中作战行动的基本方式,也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最高表现形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高强度、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中,常常具有歼灭敌军与攻(守)地域的双重目的,仅凭单一军神或单一领域的作战行动,往往都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有运用诸军兵种从“七维”各个领域对敌方实施综合打击,才能完全实现歼敌与攻(守)一定地域的目的,从而让最后的胜利属于自己。

在作战方法方面,着重强调主要运用机动战,同时辅之以其他作战形式,构成以机动战为主的作战行动体系,尽最大努力避免采用静止、线式的作战方法,从而让作战行动的进攻性、机动性和灵活性得以增强。因此,通常采取先退后进、先割后歼的作战方式。一是通过战前向战区投送各军兵种的精兵利器,先建立起具有威慑作用的基本态势,然后经过临战前的巧妙机动布置,快速形成“七维”一体化的作战部署。二是运用“七维”一体化的侦察情报信息网实施信息作战。三是运用“七维”一体化的电子设备实施电子战。四是飞机、导弹、火炮等远程杀伤性武器的大量使用。五是等到敌军的战斗力有所削弱或作战体系瘫痪后,在强大的电子战、火力战的支援下,以地面机械化部队的急速推进与空降、机降部队垂直攻击紧密结合,实施一体化的全纵深机动突击,从而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等到攻击任务完成后,又快速将作战力量分散成不易遭到敌大规模杀伤武器攻击的小分队。

二、电子火力战纵观世界局势,在未来战争中,电子战与火力战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

武器装备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使电子的“软杀伤”与火力的“硬摧毁”得以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可能是“七维”一体机动战的某一部分,也可能是一次独立完整的作战行动。当它是“七维”一体机动战的一个组成部分时,通常用于地(海)上部队发起攻击之前的先期作战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敌纵深的重要目标进行压制,使敌军的作战体系崩溃,进一步削弱敌方的战争潜力,为决战胜利创造条件。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沙漠风暴”行动,就是在“七维”一体的机动战中,运用电子火力瘫痪战的最有代表性的战例。当电子火力瘫痪战是一种作战行动时,通常用于“只打不占”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主要是对预先确定的敌方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从而完成既定的战略目的。例如,美军在1996年9月连续两次向伊拉克实施巡航导弹攻击,美军在1998年8月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巡航导弹攻击,均属此类组织实施电子火力战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让二者的行动保持协调一致其基本彳了动方法是:电子战先行,火力战紧随其后。也可以理解为先采取电子干扰等进攻性行动,造成对方因电子设备失灵而导致指挥失控、行动失调,随后再给敌方目标以沉重打击,破坏或摧毁预定的敌方目标,当然,有时电子战与火力战也可以同时进行。

对于拥有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军队而言,实施火力打击的主要方式通常是采用超视距精确打击。这是一种在作战双方不能通视的远距离上,发射精确制导弹药攻击目标的行动,具有非接触、精度高、摧毁力强等显着特点,与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行动少伤亡、速战速决等要求相适应。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空袭的时候,从远距攻击目标1000多千米的美军舰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在整个空中进攻战役期间,多国部队的空袭行动,也主要体现为在伊防空火力圈外发射精确制导弹药进行超视距打击。海湾战争刚刚开始,伊军就曾计划要在“战争之母”的地面交战中与多国部队“拼刺刀”,但由于多国部队大量采用超视距精确打击方式,使远战能力相对较弱的伊军无可奈何,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战役结束之时,也没有出现过双方长时间短兵相接的决战场面。鉴于超视距精确打击的独特优势,美军1998年在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准备“沙漠惊雷”行动时,增大部署中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比例,试图第一轮攻击就全部摧毁预定的伊拉克的重要战略目标。

经过不断地向前发展,随着远战杀伤性武器作用距离增大和精度的提高,在未来战争中,将可能使过去传统的地面坦克集群胶着、空中机群航炮格斗、空对地攻击的临空轰炸扫射等交战方式成为历史,远战武器的超视距对抗,将一举取代“短兵相接”、“对抗厮杀”等传统作战方式的主导地位。

三、海空封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