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走进动物王国
7073600000018

第18章 动物的本能与天性(4)

鸟儿一般都是天生的“建筑师”,它们用树枝、草和泥土建造自己的“家”(但杜鹃却不会建巢,只好将蛋产在其他鸟儿的窝里,让别的鸟替它孵化自己的“宝宝”)。鸟儿的巢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制作材料不一样,样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浅巢、泥巢、树洞巢、洞穴巢、枝架巢、纺织巢、缝叶巢等。

鸟类是最爱营造“家”的动物,但是它们只有在繁殖的时候才需要“家”。它们将蛋产在巢里,然后在巢中孵化。新孵出的小鸟,一般都不会飞,它们就待在巢中等待父母喂食,直到长大会飞后才离开。有时,鸟也会用“家”来贮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大火烈鸟每年建一次巢,但新巢多是建在旧巢之上。大火烈鸟大多选择在三面环水的半岛形土墩或泥滩上筑巢,有时也会在水中用杂草筑成一个“小岛”。它筑巢时用喙把潮湿的泥巴滚成小球,再混入一些草茎等纤维性物质,然后用脚一层层地砌成上小下大、顶部为凹槽的“碉堡”式的巢,这样的巢坚固耐用,即使是狂风,也不能给它造成丝毫损伤。大火烈鸟群体的巢常常会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构成一个错落有致的“小村落”。筑巢期间,性格温顺的大火烈鸟有时会变得凶狠好斗,不时为争夺“地盘”或抢夺筑巢材料而发生冲突。

大多数蜂鸟用柔软的植物纤维、苔藓、蛛网、地衣、虫茧等东西,在树枝、灌木末端,叶片或岩石的突出部位筑巢。巢呈长布袋形,像半个鸡蛋壳或一只美丽的小酒杯,十分精巧细致。有的蜂鸟用平滑的蛛网将巢缠绕在树枝或竹子上,避免巢因风吹而摇晃。巢筑好后,许多蜂鸟还会仔细地在巢内铺上柔软的纤维物,使巢更舒适。

燕子的巢多筑在屋檐下或横梁上。它们筑巢的材料很简单:泥土、稻草、根须、残羽而已。筑巢的时候,它们会飞到河边、水潭边,啄取湿泥,弄成丸状,然后衔回来,再混以稻草、残羽等,在屋檐或房梁上筑巢。筑的时候,它们会站在巢内垒泥,由里向外挤压泥球,所以尽管巢的外部凹凸不平,但里面却很平整。最后,它们还会在里面铺上轻羽、软毛,以及细柔的杂屑等,这样便建造出一个很舒适的“产房”了。

而另外一种生活在亚洲热带海岛上的燕子——金丝燕的窝做得可不那么平整了。金丝燕属雨燕目雨燕科,与家燕的关系很远。它体长约18厘米,羽毛是暗褐色的,夹杂着少许金色的羽毛,因头部、尾部像燕子,故得名“金丝燕”。

金丝燕的唾液腺非常发达,能分泌出许多有黏性的唾液,这便是做窝的主要原料。筑巢开始时,它会将唾液从嘴里一口一口地吐出来,遇到空气很快就变成丝状。经过无数次的涂抹,岩壁上就会出现一个半圆形的轮廓,它们会继续往上边添加凸边,一层层地形成了一个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黏着力,洁白晶莹,直径6~7厘米,深3~4厘米,外观犹如一只白色的半透明的杯子。这种用纯唾液筑成的巢就是“燕窝”。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氨基酸、糖、无机盐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哺乳动物的“妈妈”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要比鸟类和幼雏间的关系亲密得多,因此筑巢、做窝活动对哺乳动物来说也就不太重要,但是在小型的哺乳动物中,做窝筑巢的行为也很普遍。

(第六节)动物的适应性与群体性

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中,动物们必须练就适应环境的本领,才能在竞争淘汰中生存下来,群居性的生活又增加了它们存活的几率,无论是在取食、防身、繁衍后代等方面皆是如此。

一、动物的适应性

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了优胜劣汰的道理,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动物或植物则会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动物主要需要适应三个环境特征:气候、周围食物来源和敌人的威胁。

沙漠动物主要是要适应在柔软的沙地上活动。比如骆驼的脚非常宽大,不会在沙漠上行走时陷入流沙之中。飞鼠和沙鼠用很大的后腿跳跃。响尾蛇身体呈斜“之”字形爬行,以便把散沙推向两边,不让其阻挡自己的前进。另外还有些在沙漠中生活的动物,如盛水蛙,它们在地下打洞,在洞中以睡觉的方式度过最干旱的季节。

野猪有着非常灵敏的嗅觉,能够靠嗅觉分辨食物的方位,它们甚至可以在2米的积雪之下搜寻到一颗核桃。雄野猪还能凭嗅觉找到雌野猪所在的位置。野猪群之间也可以通过嗅觉来传递信息。

虎的瞳孔是圆形的,并有黄色的角膜(但白虎为蓝色眼睛)。视网膜上的光线能够在通过放射膜时被第二次反射,所以虎的夜视能力非常强,无论白天或是漆黑的夜晚,老虎都能看得很清楚。

变色龙有着非常特别的眼睛,眼大而突出,眼睑很厚,上下眼睑合为环状,仅中央留有一个小圆孔,使瞳孔能够露出来。变色龙的两只眼球甚至可以旋转180°,这样变色龙就可以迅速地发现食物或敌害了。

角蛙的上眼皮能够较好地保护眼睛,它的上眼皮皮肤成角状突起,当角蛙潜水时,这个突起的上眼皮就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这样的眼皮可以在它们潜入土中时,防止尘土遮住眼睛,就像人类的眼睫毛一样。

啄木鸟的头颅十分坚硬,骨质疏松还充满着气体。啄木鸟颅壳内长着一层坚韧的外脑膜,脑膜与脑髓间存在着空隙,像一个完备的防震装置。此外,啄木鸟头部两侧的肌肉系统强而有力,这些都能减弱震波的传导,啄木鸟的头部因此拥有了良好的抗震能力。

龟是一种特殊的爬行动物。一般动物的骨骼外面包裹着肌肉,但有些动物的骨骼却暴露在身体表面。龟的椎骨、肋骨与身上的背甲相互愈合,胸骨、锁骨与腹甲的组织联合,从而形成一个坚硬无比的保护壳包裹在身体外边,这在脊椎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长颈鹿的长脖子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最好例子,长颈鹿生活在非洲草原上,这里的树木由于受洪水和大风的影响,下部树叶很少,鲜嫩的枝叶都长在树的顶端。长颈鹿要想吃到树顶的嫩叶,就得适应这种独特的环境,使自己不断高大起来。经历了漫长的自然淘汰和选择,长颈鹿的脖子变得越来越长,终于发展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二、动物的群体性

动物的群体性是同种动物间或异种动物问的集体合作行为,这种合作可以仅表现为暂时的和松散的集群现象,但更典型的是动物组成一个有结构的永久性社群,其中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如阶级和优势序位现象)。许多社群是环绕着婚姻和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但配偶和亲子关系本身还不能视为社群现象。蜂群之所以被视为典型社群,并非因为它是个血缘集团,而是因为内部有明显的分工和组织。

动物最初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聚集在一起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共同趋向、互相吸引和家族因素。

共同的趋向会使得同种动物聚集在一起。例如夜晚在光照下往往会有成群的昆虫,在水面上燃起一个火炬就会引来鱼群。推而广之,湖泊、海洋、森林、草原、或者热带、温带、寒带等大生态系统中都存在适合某些动物聚集在一起生活的环境。

动物迁徙时总是成群结对,有些队伍十分浩荡也十分壮观。动物的迁徙之所以要结对而行,是因为没有集体的力量,单靠个别或少数动物的行动不可能实现这一目的。

异种动物群聚的现象也时有发现,有人发现在大群乌贼的水池里放入一条与乌贼大小相近的鲭鱼时,这条小鱼也会立即加入乌贼的行列,而且以相等的游速与之同进同出。

迁徙中一只母驯鹿一年的路程是9000千米,更惊奇的是刚出生的小驯鹿竟然也可以紧贴着母鹿后面,走完同等的路程,如果,小驯鹿离开母亲一步,就有可能会遭遇不测。

大象也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族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的大群体。

(一)蚁类“社会”

白蚁的社会由蚁王、蚁后、工白蚁、兵白蚁和未成熟的个体构成。蚁王和女王专门进行生殖活动;工白蚁承担采食、搬运、建筑等活动;兵白蚁的职责较为单一,它们专门防御外敌的侵入。

(二)变形虫的聚集

有一类变形虫叫做网状粘菌,是群居性的。刚开始,网状粘菌们以个体细胞生活,它们各自进食。如果一个地方的细菌被吃完后,细胞即产生一种物质,刺激单个细胞向某个中心点聚集,开始了群居阶段。它们往往聚成数百个乃至十多万个单细胞的大群体。

(三)集群

集群是动物最简单的社群行为。在非洲稀树草原上,生活着大量的食草兽,它们常常群聚在一起,如果遇到狮豹来袭,担任警戒任务的食草兽就会惊叫报警,于是,食草兽立即集群逃遁。虽然这种聚合很松散,但对于食草兽来说,却是互利的,离群个体很少。

(四)脊椎动物社群

这种社群通常以临时配偶或长久配偶为核心,加入母幼或成幼关系,按一定的优势序位组织起来。序位指群体中有的个体为优势者,另一些则是从属者。优势者享有优先选择配偶、得到食物等特权,同时也是领域范围的标记者、从属动物的保护者。

狮属群居性动物,一个狮群通常由4~12个有亲缘关系的母狮、它们的孩子以及1~6只雄狮组成。

(五)灵长类社群

灵长类社群的大小和构成各不相同。长臂猿社群仅包括一雌一雄,黑猩猩和大猩猩则由8~9只结合为一社群,而恒河猴可形成150只的大社群。一般说来,地栖生活的种类,其社群成员数目远比树栖者多。

(六)昆虫社群

真正的社群性昆虫有两种:等翅目(白蚁)和膜翅目(蜂、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生殖功能不同的分工。

一般来说,蜂巢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