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他们看法的正确性,1982年,印度林业部门的一些研究人员,在贾廷加村外竖起了一座高高的钢塔。他们还在钢塔的顶上装了几个大功率的灯泡,将整个贾廷加村照得亮如白昼。可是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只有少数几只鸟儿飞到灯塔上来,大多数鸟儿却对灯塔不屑一顾。看来,林学家的实验是失败的。当然,他们的理论也为此失去了很多支持者。
但这并不等于说森古普塔的理论就已经圆满了。仍有人指出,森古普塔的理论确实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例如,他断定是地磁场的异常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引起群鸟自杀,但是他没有详细地说明,为什么地磁场异常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引起鸟类的“昏头昏脑”,最后自杀。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贾廷加群鸟集体自杀的现象,比飞蛾扑火更为复杂。不同的学者对此现象持有不同的见解,这只能说明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对话中,还有许多无法交流的空白区域。
攀探索“大象墓园”
非洲广袤的原野和丛林,是野生非洲大象的栖息地。那里的野生象群同其他自然界动物一样,虽然有着比人类更为长久的生存历史,但始终对人类“避而远之”。它们默默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息、繁衍、死亡。即使在它们目前已经濒临灭绝的时候,人类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也说不上完全了解。关于“大象墓园”和“大象葬礼”,就是两个既为科学研究者津津乐道,同时颇具有神秘色彩的话题。
根据流传在非洲地区的古老传说,大象到了老年,在预知自己将要去的时候,就会主动离开象群,独自跑到密林深处一个神秘的处所——大象墓园,静静地等待着死亡。对所有的大象来说,那里似乎是一个非常神圣庄严的场合,因为它们祖祖辈辈都无一例外地要来到此地,寻求最后的归宿。在现代动物学家看来,虽然这个传说谈不上有多少科学依据,但也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
科学家们认为,野象一般都是自然老死的。可是在原始密林中,人们几乎找不到它们自然死亡后留下的尸骸(人为的猎杀不难看出)。根据一些野生动物学家跟踪观察,一些大象临死之前确实行动反常,它们往往要离开象群,步履艰难地在某个地方“销声匿迹”。而在非洲的一些动物保护区内,有人注意到,虽然可以偶尔看到大象的尸体,但与推算中的大象自然死亡数量相比,是微乎其微的。其余死亡大象的尸骨哪里去了呢?一些科学家由此推测认为,大象有可能的确如传说中那样,是集中在某一个地方结束生命的。可是,他们无法解释大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类似于人类的习性;另外,大象又是如何在临死前准确找到墓地的,这也让人费解。
在传说中,大象墓园是个恐怖、凶险的地方。由于经年累月,那里森森白骨堆积如山,令人不寒而栗。但是对于渴望获得象牙的人,这个传说具有极大的诱惑。许多人幻想按照传说找到大象的墓地,发一笔意外之财。
据非洲的一个土着部落的酋长说,他有一次打猎迷了路,途中发现一个大岩洞,洞中白骨累累。他还声称自己就亲眼看见一头大象走进去,然后死在那里。此说一经流传,马上激起探寻大象墓园的新热潮,但后来一些人按照他所指的路线去寻找,却什么也没有找到。前苏联探险家布加莱夫斯基兄弟,也曾追寻这个传说,到非洲的肯尼亚寻觅象牙。据称有一天,他们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望见对面山上有无数白花花的动物尸骨;他们还看到一头大象正摇摇晃晃地走到骨堆旁边,无力地哀叫一声,便倒地不起了。兄弟俩人一阵惊喜,断定那里就是大象的墓地。他们立刻向那个地方奔去,但中途遭到了野兽的袭击,又被深不可测的沼泽地拦住了去路,结果无功而返。但他们坚信,自己所看到的就是大象的墓地。
为什么仅仅听说而一直找不到“大象墓园”?为什么布加莱夫斯基兄弟明明看到了那神奇的地方,但最终功亏一篑?由于没有值得信任的人真正地到过,因此关于大象墓地的传说,一直让人怀疑。更有许多学者站出来,断然否定大象墓地的传说。他们认为,在非洲土着人中流传一些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神秘说法,原本不足为信,也不足为奇。但是自从象牙进人贵重商品的行列,这种传说就日益走样、变味。尤其是当猎杀大象的行为被法律禁止后,一些偷猎者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渲染所谓“大象墓园”的传说,混淆视听。他们往往巧立名目,打着探险、科学考察的幌子,肆意进行捕杀大象、攫取象牙的犯罪活动,而事后为了掩盖真相,他们总是声称自己在根本子虚乌有的“大象墓地”找到了象牙。
从这种意见中,人们听到了野生动物保护者的义愤和忧虑。但是进行真正的科学考察,以便更多了解大象,更好地保护它们,也非常必要。一位动物学家在调查非洲象的分布时,曾报告他意外地看到了一场“大象的葬礼”。
事情是在1978年12月,这位动物学家看到,在离密林不到70米处的一片草原上,几十头大象围着一头雌象,好像在集会似的。原来那被围在象群中间的雌象是一头患了重病的老象,已经行步蹒跚,连站也站不住了。不一会儿它蹲了下来,低头喘着粗气,偶尔扇动一下耳朵,发出一声低沉的声音。围在四周的象用鼻子把附近的草叶收拢来,卷成一束朝雌象的嘴边投去。但是那雌象已经不能进食,只是困难地支撑着身躯。最后它终于支持不住,倒在地上死了。周围的象群发出一阵哀号,一头为首的雄象用长长的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并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象身上投去;接着全体大象纷纷效仿,用鼻子把泥土、石块、树枝、枯草卷成团,投在死象身上。片刻死象就被掩埋了,地面堆起了一个土墩。为首的雄象一边用鼻子卷起土加在土墩上,一边开始用脚踩踏土墩。接着其他的象都跟着去踩那土墩,把它踩成一座坚固的“坟墓”。最后,雄象发出一声洪亮的号叫,象群立即停止踩踏,一个个绕着土墩慢慢地走着,就像在进行告别仪式一样。这样,一直走到太阳西下,象群才耷拉着头,扇着耳朵,甩着鼻子,依依不舍地离开土墩,走向密林深处。
死亡的大象由象群集体埋葬,这种罕见的“大象葬礼”引来议论纷纷。有的动物学家认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似乎不难理解大象神秘的“殡葬”行为。因为一些研究揭示,某些动物(如猴子、大象)对死亡已有了朦胧的意识。一个有关猴群社会的录像资料,曾经反映这个问题。人们可以通过资料看到,老猴王被新崛起的猴王打败,四处乱窜;众猴落井下石,群起攻击,终将老猴王逼下湖水淹死。而当众猴都向新猴王表示“效忠”、“臣服”时,唯有一只雌猴(疑为前“王妃”)表现得非常伤心,它独自将老猴王的尸体从水中拉上来,守在旁边发呆,其状异常可怜。i至于群居的大象,一些专家推测它们可能也像猴子那样,会表现出对死去同伴的某种怜惜。它们可能掩埋伙伴(如前述动物学家的观察),或者为其收尸。也许大象会用灵巧的长鼻子,将象骨和象牙卷起来放到某一个集中的地方、去,这里就是它们的“公墓区”。在有的情况下,一些大象可能只拿走同伴的象牙,因为硕大的象牙是大象生命的某种象征物。
有人说,如果真是这样,人类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傲慢心理,无疑要受到极大的伤害;而偷猎者贪婪自私的营利欲望,更加显得卑鄙残忍。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除了更多地听到报告以外,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确凿资料来证实动物有真正的“殡葬”行为。它们那里通行的是“弃尸荒野”,这与人类不同。因此对于“大象葬礼”,还是持谨慎态度为好。
一些人类学家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早期人类行为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因为人类来源于动物,其早期行为和动物并无本质区别。但是我们对于人类早期的“死亡文化”的认识,主要是根据文献学和考古学的资料,其中更多地又是从后来殡葬文化的角度认识的,这往往无形中让人“主观地”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比如裹以柴草、树叶而葬的方式,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多有发现;在大约距今3000年前后,中国“中原”周边落后地区的“蛮夷”仍以这种方式处理尸体,故被中原用以解释远古殡葬的起源。所以,大象存在这种类似于人类是完全有可能的。
知识界记载下来,早期的殡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