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唐古拉山,往下便进入了西藏的领地。
过安多,到那曲,这里是西藏的藏北牧区。在辽阔而枯黄的草原上,寒风卷着四面透光的帐篷。藏民们赶着牛羊东张四望。小孩头发老长,蓬松在黑黑的脸上,他们披着白色的毛皮,一时分不清哪是奔跑的羊群,哪是放羊的牧童。记得我当时的第一印象是:“啊!这比旧社会还旧社会”。那时,牧民们还没有穿棉布衣裳的习惯。
那曲也叫黑河,我们是晚上到的,因而什么印象也没留下。
走出草原,拉萨终于出现在眼前。
踏进这中外闻名的太阳城,我感觉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高楼,城很小,人很少,天蓝蓝的,好像用竹杆儿也能捅到天顶。建筑与内地截然不同,一些老藏民脸很黑,颇有些异国情调。我们下榻在拉萨市第二招待所。自治区对我们这批“从毛主席身边来的大学生”十分热情,天宝书记和军区高政委还接见了我们,并指示下边安排好我们的日程。
那时的布达拉宫不对外开放,当地百姓难得进入。我们是北京来的客人,管理人员向我们打开了久锁的大红门。不留神,两名不认识的藏胞也偷偷跟着混了进去,工作人员还以为是我们的随从呢。
布达拉宫是一座殿宇嵯峨,群楼重叠的宫堡式建筑群,它倚山而建,正面看是楼后,背面却是一座山。它从1645年重建始具今日规模,历时近50年建成。这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宫体主楼13层,高110米,东西长360米,全部为石木结构。里面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庭院等。灵塔外包金皮、镶嵌珠宝,辉煌壮观。特别是五世达赖的灵塔,用了黄金12万两,珠宝4000多颗。布达拉宫对于藏族人来说,那是至高无上的极地。我见那两个混进去的藏民是逢神必拜,口里念念有词,不时还爬在达赖当年的宝座地下,将一撮地毯毛拔来放进嘴里,用力的吞下。据同班同学洛桑三旦讲,过去历代达赖的屎和尿都是宝贝,它被伴上糌粑,做成“仙丸”散发给那些信徒们吃,这在民间还是抢手货。
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达赖的冬宫,那么,罗布林卡就是夏宫。占地36万平方米,宫殿与园林相结合。它坐落在拉萨的西部,藏语是“宝贝园林”的意思。这里是达赖处理政事,举行庆典的地方。新宫修建于解放初期,1959年达赖就从这里叛逃的。我们还细看了他逃跑出国时的狼狈遗迹。
在拉萨,除了参观外,余下的时间就是学习。向音乐界老前辈、老艺人求教,请他们来讲座,介绍藏族音乐。我们在拉萨住了半月。5月3日向目的地列麦驶去。路上又走了三天。
列麦属山南地区的隆子县,这里是农区。也就是说,我们将要在这里住上好些日子。
那时的西藏很穷,隆子县没有县城,几栋规整的土墙平房相连,门上歪歪斜斜的钉着县办公室的牌子。这,就是当时的县政府。可那时的领导和人民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特别的正派、纯朴,上下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我们在西藏几个月,出门不上锁,见面相互尊重,汉族和藏族亲如一家。我这个金珠玛米更是被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子弟兵”。我是去西藏实习的学生中唯一一名军人。加上我长得白净,穿军装又精神,藏姑们想方设法接近我,随时随地都有她们爱慕的目光投在我身上。
我们挤住在列麦公社小学的教室里,白天看书,或参加劳动,或收集民歌。晚上在月光和烛光下谈笑风生。高原的夜很短,11点钟才天黑,早上4点过钟就天亮了。我们常用午休的时间来补觉。睡两个小时,门口的小姑娘就“看守”两个小时。我们的门是关不上的。
我们没有与藏胞同吃同住,因为他们吃的是糌粑和酥油,我们不易消化。同睡也不行,因为藏族姑娘多情,不小心就会拱进你的被窝,她们从不忌讳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且白天还会向他人炫耀。
我们劳动多数时间是翻土,方式是一人手握铁铲,其余两人将铁铲上的绳子往前拉。这样一干就是大半天。同我一起拉绳子的总是那个黑黑的,身上散发着酥油味的,长得十分迷人的姑娘。她常常有意无意的沿绳子往后滑,轻轻捏捏我的手,靠靠我的身子。
他(她)们每天野外集体劳动时,总有一位妇女不干活,任务就是找柴火架锅烧奶茶。水开了,各人将自己带的盐、酥油和茶放点在锅里。休息的时候,大家便围在一起喝着奶茶,用手抓吃自带的糌粑,从不洗手。
当然对客人不这样。我们的午餐送晚时,她们便拿着碗跑到不远的河边,用河沙将黑的碗擦得白白净净,盛一碗滚烫的奶茶递到我们手上。
那时,整个乡890人中,只有仁增旺杰书记等几个能听懂一点点我们的话,其余的人全然不知所云。我们之间只能看手势和表情交往。幸好,班里还有位藏族同学穿针引线。
有一次,我散步到村里,碰见那位散发酥油味的姑娘在那含情默默地躲着偷看我,由于相互不通语言,我无法与她交流。当我走近她时,她又羞涩地跑掉。没跑几步,她又在前方拐弯处停下躲着看我,我深深地感觉到她在等待我,等待我叫她,等待我追她,等待我向她表达什么……,这种场面碰见过多次。至今,每当想起她对我的那片爱慕之情,那种含情的眼神,我还时常心酸地闪动泪花。哦,在那个年代,我们和她们实在是纯洁又纯洁。
不过人纯洁点好。我记得当时有位藏族中学的校长,他的妻子长得很漂亮,后来发现同一位山东来的汉族拖拉机手有染,结果这位汉族小伙在睡梦中被校长砍了头。那年月的法律是偏袒少数民族干部的,他只坐了两年牢就放了出来。
列麦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点,山上的“革命坝”更是远近闻名。我们登上“革命坝”,遥望喜玛拉雅山对面的印度国,一位从四川来当兵的战士还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中印反击战的故事。
列麦远处有一沟峪,岩石上是实施“天葬”的地方。秃鹫在山间徘徊着。听当地人讲,人死后就抬到这儿,先朝咒一番,然后用刀子将尸体一块一块的割下,秃鹫会成群的飞来吃肉。剩下的骨头就砸碎,用糌粑和酥油拌上,让乌鸦们吃得一点不剩才算灵魂升天。
当地藏人还有水葬的习俗。人死后,用一块木板将人与石头捆在一起,沉入水底,让鱼儿慢慢吃尸体。因而,那里的人是从不吃鱼的。最初我们不知道,见小河的鱼儿很多,于是我这个南方人就想出个办法,把针烧红弯曲,再拴上鱼线,砍一根树枝作鱼杆,穿上蚯蚓,撒向河里,那鱼儿会跃出水面抢食吃。一会儿我们就钓得一大盆活蹦乱跳的鱼。可炊事员不知怎么做菜。那天,我只好亲自动手。
当热腾腾的鲜鱼吃得正香时,围观的藏族儿童们好奇地盯着我们,不时发出“呵……呵”的惊呀声。事后我们才得知,鱼是他们信奉的神灵,不得食用。从那以后,我们也不再去钓鱼了。
一晃夏天到来,村里的藏民们正加紧建一间新房,为的是6月中旬迎接两位从济南军区退伍后来列麦安家的战士。藏胞们夯着墙,男男女女唱着整齐的歌,昂扬的节奏回荡在野田山川,持续了半个月。我们也抓紧自己的创作,准备迎完客人后离开列麦。新建的土坯房比谁家的都好,妇女们开始打扫起卫生,准备迎接新人。
第二天天刚亮,村里早早的就热闹起来,姑娘们纷纷去小河沟洗头。我站在那儿看啊看,只见她们洗第一、二遍不出肥皂泡沫,长盘的头发,可能一年难洗一次。洗完了头,把小脸儿抹得红红的,用白胶布剪成小花,贴在黑红的脸上。她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
直到午后3点,英俊的倪惠康、李德祥两位复员战士才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是江苏南通人,据说离开家乡时,南通有六万多市民夹道欢送。那天我们这儿也很巧,上午阴沉沉的,可当两位战士一出现,云儿就张开了笑脸,一道阳光射向列麦,射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顿时,藏胞们载歌载舞,喜迎亲人。同来的还有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各大新闻媒体。当时的场面十分感人。
6月18日,我们离开了这个贫瘠的山庄,离开了生活一段时间的列麦,再去泽当,转回拉萨。
这时的拉萨已进入夏季,罗布林卡绿树成荫,每每周末,市民们总带上地毯和吃的,在地上围成一圈喝青稞酒。八角街几乎不见祷告的人们,不像现在迷信成风。
拉萨的太阳真刺人。如穿上衬衣或短袖,皮肤定被刺痛和灼伤。倘若穿上棉衣或中山装,那恰到好处。这就是高原特有的气候。
我们住在拉萨市歌舞团,我们教学员们唱新作品,我们与老作者一同搞创作,我们一同排练新节目。那时候,我有两件作品很受歌舞团欢迎,一首是小合唱《学军歌》,学员们每天都唱,一首是男女声二重唱《毛主席光辉照西藏》,后来被自治区选为赴京演出的优秀节目。
拉萨城有的姑娘长得白而靓,她们的父亲多是汉族,母亲是藏族,这种民族结合的后代聪明而可爱。
我记不清后来我们又去了些什么地方。在拉萨一月后,我们就准备返京了。
此刻正是盛夏,藏北草原一片碧绿,各色各样的小花包围着牧民们的帐篷,藏人不再受冻了。
我们回程还是走青藏线,从那曲到格尔木,最终由西宁返北京。
记忆最深的是翻青海的日月山,过“倒流河”,那是一段大山坡。传说中,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在此停留,她走下轿,用镜子照了照自己黑了瘦了的脸,于是面向长安,想起父母,泪如泉涌,哭得山间的河水倒流。从此,人们便称这条河为“倒流河”。确实,用肉眼看怎么也觉得河水是从山下往山上流的。这或许只有科学家才能测出它的奥秘。
青藏高原最壮观的当数青海湖。
过青海湖那天,正是雨后天晴。青青的小草扬着笑脸,山上的小沟流着白洁的清流,湖里的小鱼儿沿沟而上。司机把车停下,提着两个大铁桶,让我们下车抓鱼。太好玩了,那鱼儿傻呵呵的,任凭我们乱抓,一会儿大家就把桶装得满满的。随后,我们向山下的青海湖飞奔而去。
嗬嗬,一望无际的高原大湖,犹如镶嵌在天地间一块明镜,远处白色的大轮船泛着银光,无数的海鸥、百灵、天鹅飞来飞去,美极了。湖畔静静的,没有一户人家和任何污染。岸边的草丛中开满各色各样的小花。就连那草皮上夹着的鸟粪也不觉异味。微风扑面而来,天边挂着朝霞,多好的人间仙景。
青海湖,你是祖国的骄傲,你是世界最大的绿色天镜,你把高原的美丽和和睦映上蓝天,让人类举目相看。
在西宁的几天,我最爱吃的还是那羊肉串儿。对于大城市,我从不偏爱,也印象不深。我只爱那儿的文化古迹,那儿的民族和那儿的友情。
我爱甘肃的敦煌壁画,我爱古老的昆仑山,我爱拉萨的布达拉宫,我爱美丽的青海湖,我爱我长途跋涉所看见的那些民居、窑洞、村落、牛羊。然而,我更爱伟大的北京,爱长城、爱故宫、爱天安门。
回到首都的第二天就是“八一”建军节,我们刚好赴藏5个月整。这在我漫漫人生的旅途日记上,记下了永不遗忘的一页。
2004年6月18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杜兴成,八一电影制片厂作曲家,作有歌曲《战友之歌》等500余首,为电影、电视剧作曲50余部。发表散文若干篇。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美女的重新命名VS彼美若可期林童
写这样一篇文章,非常具有偶然性。根据原来的打算,是为女诗人汪文勤的诗集《汪文勤诗选》写一篇评论,并早已列好了写作提纲。由于前段时间忙于其他写作,直到现在也未动笔。
应该说,阐释自己的诗总要比阐释别人的困难得多。正是这样的偶然性,我干脆将我的近作《从二外到杨闸》与汪文勤的诗《彼美若可期》放到一起来观测,这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这不是评论,可视为创作谈或随笔。
一、美女的重新命名
《从二外到杨闸》这首诗,实际上是对美女的重新命名。
这在我的诗歌写作中,也算得上是很意外的偶然事件了。先看它的写作背景。6月12日,在从二外回家的时候,一看时间,已接近晚7点了。我有散步的习惯,并当作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心想,回去也只有我一人,还不如慢慢悠悠地走好呢?虽然我常在这条路上来去匆匆,但这只有三公里的路程,我还没有徒步走过。就这样简单,不就三公里嘛。到杨闸的时候,忽然觉得应该写一首诗,因为在城市里,交通工具如此发达,又常劳累奔波,谁还会走这么长的路呢?
我并不知道要写什么样的诗。在穿过地铁管庄站时,我忽然想到了美国诗人庞德的《地铁车站》。这是我耳熟能详的名诗,不少人在问到我它究意好在哪里的时候,我总是详细地分析,至于他们领会了多少,那已经不是我的事了。也许是庞德所看到的一个个美丽的面孔像桃花一样消失,而与我所经过的地铁站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这样的句子:“从二外到杨闸/我没有遇见美女”。要完成这首诗,就轻而易举了。
诗算是完成了,随即就贴到了“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但是,对我而言,这件事并没有完,因为,我开始想:突然出现在这首诗中的“美女”,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出现这个词的时候,就没有指向现实生活中关于美女的话语。应该是这两句不经意的句子透露了我潜意识中的秘密:
从二外到杨闸
虽然比雨巷还长
写下这两句,并把它作为结束,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有点莫明其妙,甚至怀疑它是否多余,会不会破坏全诗的氛围。随着我不断的思考,当然还要归功于网上诗友们的质疑,因为他们或以开玩笑的语气,或正正规规地点评,表达对“美女”的理解,我在回贴的时候,似乎什么是“美女”,渐渐地在我心里明晰起来。在回一个叫小雨的贴时,我解答了“何为美女”的命题:“我所理解的美女,应该与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女不是一回事,而是如《雨巷》之于戴望舒,《沙扬娜拉》之于徐志摩,更是贝亚德莉采之于但丁。”也就是说,“美女”是能在精神上和创造力方面对我起决定作用的光芒!这种光芒的时间不可限量,可能是一瞬,也可能是一生。
何为美女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不仅没有让我感到释然,反而增大了心理负荷。因为我很沮丧地发现,正如我的回贴:“美女就像——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结果因了这首诗,我陷入了自我设置的陷阱之中,产生了巨大的情绪波动,并在内心里卷起了风暴。难道要在灵魂深处来一场自我革命?
庞德在巴黎地铁车站里所看到的那些姣好的面孔,我在管庄地铁站里什么也没看到,都指向了同一个主题:美的期待与美的瞬间即逝。所以,《从二外到杨闸》只不过在借题发挥罢了。先作一个假设:从二外到杨闸,不可能遇见美女,从十里堡呢?从京广中心呢?从朝阳门呢?从故宫呢?还可以延及到北京的每一个地区,我相信答案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如果不是徒步,改换其他方式呢,会不会有所发现?其实这更不能成为假设,因为,徒步的方式,就已经对其他方式作了坚决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