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人不愁:生活百科金点子大全
7086300000095

第95章 厨房对策金点子(3)

炒茄子时,最好适当多放油,加些花椒或蒜片炸香,放入茄子不断翻动,在快熟时再放盐和蒜调味,再加入少量白醋或番茄丁。这样炒出的茄子不变黑,味道又浓香可口。这是因为,油多的时候,茄子一下锅就被油包裹住,首先就隔绝了空气。油温本来就高,油传热又比水快,于是茄子的温度很快升高,超过70摄氏度,酶就大部分失去了活性。再加上番茄中的维生素C和醋里的酸,它就彻底没有“作乱”的机会了。这样炒茄子,即使不削皮也照样保持比较好看的颜色。

做烧茄子时,先把茄块放在油锅里炸透,捞出来放其他调料后,也不会再有变黑的事情发生了。但是,多数人家烧茄子为什么还是会变黑呢?首先是油放得太少;其次,盐和酱油又放得太早,腌出不少水分来,有利于酶和酚类充分接近。再有,水的温度升高很慢,所以茄子表面温度也低,又为酶的“苟延残喘”制造了机会。若是添些凉水,就更加糟糕,等到把茄子煮熟,早已是漆黑一锅了!

不过,好看的茄子难免油脂过多,如果要吃热量很低的茄子,最好采用蒸或烤的方式,如蒸茄子、拌茄泥等。

怎样烧鱼不会碎

烧鱼出现“鱼碎”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对鱼肉的组织结构缺乏了解和火候掌握不当造成的。

鱼是最为细嫩的肉食,肉质无粗筋络,纤维组织结构不紧密,这是鱼经烹制后容易碎的原因。由于食物在熟制过程中大部分都具有导热性差的特性,而烧鱼又多采用整体或块状,如果烹制火力与食物体的导热性不协调,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鉴于以上因素,烧鱼时注意以下几点就不会“鱼碎”了。

1.烧鱼之前,先将鱼下锅炸一下。如烧鱼块,应裹一层薄薄的水淀粉,再下锅炸。炸时注意油温宜高不宜低。

2.烧鱼时的火力不宜大,汤不宜多,以刚没过鱼为度。待汤烧开后,就要改用小火煨焖,至汤浓放香时即可。

3.在煨焖过程中,要少翻动鱼。为防止巴锅,可将锅端起轻轻晃动。

4.切鱼块时,应顺鱼刺下刀,这样鱼块不易碎。

煮鸡蛋怎样容易剥壳

很多人都习惯将鸡蛋带壳煮熟或蒸熟后,马上放到冷水中泡一下,一来可以降温,二来有利于剥壳时离皮。殊不知,这种做法欠科学。煮完鸡蛋最好不要用冷水泡。

将煮熟的鸡蛋浸入冷水中,的确能使鸡蛋很快降温,内蛋壳膜和蛋清膜因遇冷收缩程度不同,容易形成一定的空隙,使鸡蛋壳变得更容易被剥掉。但这么做却忽略了冷水中均存有大量细菌。鸡蛋被加热后,可以阻止细菌通过的蛋壳膜已破坏,这样便使蛋壳通气孔不再对细菌有阻挡作用,于是细菌极易趁机侵入蛋内,可谓来去自由了。

正确的方法是:鸡蛋在煮制的过程中,加入少量食盐,食盐既可以杀菌解毒,又能同样使蛋壳膜和蛋清膜之间因收缩程度不同而形成一定的空隙,使蛋壳较易剥离。

怎样将馒头蒸得又松软又有筋力

1.夏季用冷水和面,冬季用温水和面,冬季和面、发面应比夏季提前1~2小时,和面时要慎加水。

2.和面要多搓揉几遍,促使面粉里的淀粉和蛋白质充分吸收水分。和好的面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以30℃为宜。

3.当面已涨发时,要掌握好发酵的程度。如见面团中已呈蜂窝状,有许多小眼,说明已经发酵好。蜂窝状面体的眼子越大,说明酵发得越老,甚至要发过头了。

4.馒头上笼蒸煮,要经过饧面。冬季饧面约15~20分钟,夏季则短些。馒头上笼时,锅内的水必须大开,10分钟要见大气。

5.笼屉与锅口相接处不能漏气,有漏气处须用湿布堵严。用铝锅蒸时锅盖要盖紧。

6.蒸馒头时,锅内须用冷水加热,逐渐升温,使馒头坯均匀受热。切忌图快一开始就用热水或开水蒸馒头,因这样蒸制的馒头容易夹生。要是蒸出来的馒头有点黄,就喷点白醋,那就不会黄了。

怎样调制出鲜美的饺子

首先,肉、菜比例要适当。一般来说,饺子馅的肉与菜比例为1∶1或1∶0.5为宜。

其次,不要把菜汁倒掉。据测定大白菜去汁后维生素会损失60%以上。为了避免营养损失与浪费,科学的方法是:把菜馅剁好后,先将菜汁挤压出来置于盆中,拌肉时和酱油陆续加入,充分搅拌,使菜汁渗入肉中,然后放上菜搅匀。若是素饺,也可以先把菜馅剁好后,倒入锅(盆)里,加入食油(菜油)轻轻拌和,让油把菜包裹起来,再放食盐和作料。这样,既保留了营养,饺子馅也会鲜嫩可口。若是韭菜肉馅,菜馅用油拌好后,再把拌好的肉馅(已放足盐)倒入,混合均匀即可。菜馅先拌油,被一层油膜所包裹,遇到盐分就不易脱水。用这种馅包出来的饺子,吃起来菜很鲜,又有一点菜汁的清香味。

做馅的肉,用刀剁碎,使其成为茸状。瘦肉多时,可适量加菜汁或水;肥肉多时就少加菜汁或水,使劲向一个方向搅动。待肉粘糊后,再放适量的花椒粉、五香油、食盐、鲜姜末、味精、香油,继续搅拌。同时,酱油要一点一滴地慢慢加入。如有肉汤最好加肉汤,边滴边搅拌,直到成糊状后,再将菜馅倒入搅拌均匀即可。用这样的饺子馅包成的饺子,吃时汤汁饱满,味鲜肉嫩。调剂饺子时,少量加一点白糖,饺子会有鲜美的海鲜味。

怎样让餐具“防毒”

1.塑料餐具最怕高温

塑料餐具最好别选彩色的。许多塑料餐具的表层都有漂亮的彩色图案,如果图案中的铅、镉等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的塑料制品表面有一层保护膜,这层膜一旦被硬器划破,有害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劣质的塑料餐具表层往往不光滑,有害物质很容易漏出。

应尽量选择没有装饰图案、无色无味、表面光洁、手感结实的塑料餐具,因为着色必然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就会使产品的安全性降低。例如,彩色的塑料瓶中放油、醋、饮料等,就会溶解一部分彩色母料,吃下去对健康不利。

塑料餐具大多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制品,这两种物质都可耐1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使用起来比较安全。消费者挑选时要注意看商品上是否标注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字样。

此外,使用塑料制品时要注意温度。通常塑料制品都有一个耐温范围,平均在110摄氏度左右。如环保型快餐盒,只要温度别超过120-130摄氏度,就可以放心使用;硬塑料杯子、盒子等,其合格产品的耐温范围可高达160摄氏度,即使用微波炉热饭、热牛奶也不会产生毒性。

2.陶瓷餐具煮沸“排毒”

陶瓷餐具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常用餐具之一,但陶瓷表面上的彩釉却可能成为健康杀手。彩釉中的铅、汞、镭、镉等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元素镭会杀伤白血球,镉和铅会引起肝脏或其他内脏中毒,汞会引起肝、肾硬化。使用不合格的陶瓷产品时,这些有害物质会溶出,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时间一长就会引起慢性中毒。

购买陶瓷餐具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切不可贪便宜购买劣质产品。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同时,用鼻子闻一下是否有异味。使用前用沸水把餐具煮上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餐具中含的有毒物质。

不锈钢锅正确使用方法

不锈钢虽然比其他金属耐锈蚀,但如果使用不当,不锈钢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同样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达到一定量就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镍就是一种致癌物。因此,使用不锈钢餐具要特别小心,不要长时间盛放强酸或强碱性食品,防止铬、镍等金属元素溶出。

不能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以防不锈钢在加热条件下与中药中的生物碱和有机酸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化学物质。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用强碱和强氧化性的药剂洗涤不锈钢餐具。

发现不锈钢餐具变形或者表层破损,应及时更换餐具。

怎样煮牛奶不溢出

平时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小问题,在煮牛奶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牛奶就会溢出来,流得到处都是。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在煮牛奶前加入一小勺白糖,这样牛奶即使煮沸也不会溢出来。科学的煮牛奶方法:

用大火煮,牛奶沸腾后离火。落滚后再加热,如此反复3至4次。用这种办法煮牛奶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成份不流失。用小火煮牛奶,会破坏牛奶中维生素等营养成份。

另外,牛奶煮沸很长时间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焦糖。那么袋装牛奶如何加热呢?袋装牛奶通常都经过了高温消毒处理,所以只要能达到适合饮用的温度就行了。

加热袋装牛奶需要先将一锅水烧开,水开了以后把火关掉,然后再将袋装牛奶放入锅中。10分钟后将牛奶取出即可,千万不要把袋装牛奶放入沸水中加热。因为袋装牛奶的包装材料在120度的时候会产生化学反映,形成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

怎样清除铝锅黑渍

1.可在新购铝锅之后,先炖煮某种富含油脂的食品,如肉类等,然后再做他用。这样油脂可布满铝锅内的微细凹孔,有效地防止铝锅变黑或出现黑渍,还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2.趁余热去黑渍。使用铝锅后,趁其余温上存,取软布蘸适量去污粉擦拭,可很容易地除去黑渍。

3.煮果皮水可除渍。每隔一段时间,用铝锅煮点果皮(如香蕉皮、苹果皮、葡萄皮等)水,再使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黑渍可以消除。

掌握使用消毒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