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帝王故事知中国历史
7091200000010

第10章 启——第一代奴隶制君王

人物档案

所在朝代夏生卒

年月不详

在位时间29年

人物简介

太康是启的长子启病死后继位。实际上只在位2年(名义上在位29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被东夷族后畀夺去国政。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太康西)。

太康失国

太康是启的长子,从小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又缺乏良好教育,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沉湎声色,不理政事,使夏朝国势有所削弱。他把国都迁到河南巩义地区(洛阳一带),行为越发放荡——好酒嗜音,峻宇雕墙,还时常到远离国都的地方去打猎,对大臣们的劝阻根本听不进去。

有一‘天,打猎成癒的太康带着家属、亲目浩浩汤汤地去洛水北岸游猎。这一去就是三个多月,使得国家百事废弛,民怨沸腾。

这时东夷族有穷氏(在今山东德州北)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当太康带着猎物兴高采烈地走到洛水岸边时,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过河探问,这才知道是后羿乘他外出狩猎数月不归时,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后悔不已,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史称“太康失国”。

太康的五个弟弟见兄长不能回都,就陪着母亲来到洛水南岸苦苦盼候,始终没能等到。现在这个地方还尚存“五子台遗址”。五兄弟就作了一首歌来追念他们的祖父禹的功绩和品德,倾诉眼下的凄凉悲哀之情。这首歌就是《尚书》中着名的《五子之歌》。歌词大意是:

我们的祖先大禹曾经训导子孙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君主应当勤于政事,用心治理好天下,倘若贪酒色、好游猎,或者大兴土木,建造亭台宫室,那么,只要有其中的一件,就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缅怀我们的祖先大禹在世时,他身为万邦之君,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训,荒废政事,使得百姓都仇视我们,使祖先创建的王朝被人颠覆,陷我们于凄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铸下了大错,我们心中是多么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