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帝王故事知中国历史
7091200000035

第35章 蜀昭烈帝刘备——桃园三结义

人物档案

所在朝代三国生卒年月161-223

在位时间221-223

人物简介

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县人。幼时家境贫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他镇压有功,任徐州牧。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

桃园三结义

刘备,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以编织贩卖草鞋、草席度日。他不喜欢读书,爱养狗、养马,喜欢音乐和修饰外表,又喜欢结交豪杰。他在当地富户的资助下,趁军阀混战之机招兵买马,结识了前来应募的两位壮士:关羽、张飞。刘备见两人武艺高强,又和他志同道合,就引为心腹。

后来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亲如同胞手足,发誓要同生死、共命运,共创一番惊天伟业。

刘备起兵后,因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尉。不久投靠公孙瓒,代领豫、徐两州牧。由于刘备力量弱小,先后依附于曹操、袁绍、刘表,辗转寄人篱下。

三顾茅庐,得三分天下

刘备感到要独据一方,打开局面,樊市西)有位杰出的奇士,叫诸葛亮,必须聘用人才。他打听到隆中(今湖北省襄十分高兴,就带着关、张两人去请他出山辅助。诸葛亮最初不想出山,闻知刘备要来,一再躲避。刘备接连两次扑空,并不泄气,直到他第三次再次登门拜访时,诸葛亮终被感动,接见了他。

刘备向诸葛亮陈述了自己的志向,恳切地请他指教。诸葛亮与刘备促膝长谈,分析天下大势。他认为北方已被曹操统一,曹操正在准备南下;江东又已被孙权占据,立足已稳;只有物产丰富的军事重地荆州和益州,因为它们的割据者无能,可以去占领。然后联合孙权,整顿内政,巩固地盘,伺机出兵,攻击曹操,这才有可能夺得天下,兴复汉朝。

刘备听了这番精辟的分析后,十分高兴,恳请诸葛亮辅佐自己。诸葛亮见他如此热情诚恳,便应允下来。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的一番见解,被称为“隆中对”,成为日后刘备争夺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

刘备按照诸葛亮的谋划,主动结好孙权,合力在赤壁击败曹操,并乘机占领荆州。不久又引兵夺取益州和汉中,自立为汉中王。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也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建年号为“章武”,史称蜀汉或蜀。

刘备称帝后,依照诸葛亮的主张,着力整顿内政,实行法治,使蜀中初步安定。

托孤诸葛亮

公元220年,关羽被东吴攻城杀害后,刘备决定为义弟报仇。公元221年,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执意亲率大军进攻东吴为关羽报仇。公元222年6月,在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之战中,蜀军被东吴统帅陆逊用火攻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逃到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又悔又恨,不久便病倒了。

公元223年4月,刘备病重,急诏命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赶到白帝城,嘱托后事。他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高过曹丕10倍,一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我的儿子阿斗,你如果认为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认为不能辅助,你就自己称帝吧!”

诸葛亮听了,急忙哭拜在地,表示定将忠于蜀汉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便命令李严起草遗诏,传位于刘禅。然后将刘禅叫进卧室,叮呼说:“我死以后,你一定要像伺候父亲一样伺候丞相。”又叮嘱翊军将军赵云尽心辅佐嗣君。

说完,他长叹一声,不久,就病死于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