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帝王故事知中国历史
7091200000046

第46章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齐灭佛

人物简介

武帝宇文邕,字祢罗突,鲜卑族人,宇文泰第四子,公元560年即位,他统治时,北周日益强大,开始统一北方,消灭北齐,并攻击南陈,取得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死于公元578年,时年35岁。

卧薪尝胆除佞臣

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四月北周明帝被宇文护毒死,宇文邕即位,是为北周武帝。

周武帝宇文邕刚刚即位时,北周的政局正处于动荡不安中,关键原因就在于宇文护垄断了北周实权。那时周武帝深知宇文护势力已经长成,如果要铲除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在刚即位时,他不敢暴露自己对宇文护的不满。

由于周武帝表面上的尊重、屈从,使得宇文护没有像对待宇文觉、宇文毓那样对待他。然而暗地里,宇文护还是专横跋扈,时时要挟周武帝,总想取而代之。

公元572年,周武帝决心铲除宇文护。

有一天,宇文护从同州返回长安,周武帝便与他一同面见太后。周武帝一边走一边对宇文护说:“太后春秋已高,还颇好饮酒。虽然屡次谏说,都未蒙垂纳。兄今入朝,愿你能再启请太后。”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篇《酒浩》交给宇文护,让他以此劝说太后。

宇文护进到太后居处,果然听从周武帝所言,对太后读起了《酒浩》,正读着,周武帝举起玉玦在他脑袋上猛地一击。宇文护跌倒在地,周武帝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通护。何泉心慌手颤,连砍几刀都没击中要害。这时,躲在一旁的周武帝的弟弟卫公宇文直冲了出来,帮忙杀死了宇文护。

宇文护被杀后,北周的大权才开始真正掌握在北周武帝手中。周武帝除去了心头之患,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在父亲宇文泰所建立国家的基础上,终于使原来弱小的北周强大起来。

灭齐灭佛,统一北方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正月,周武帝率军攻入齐地邺城。

当时齐地佛风最盛,周武帝决心在齐地广泛推行“尊儒灭佛”的政策。齐国有个叫熊安生的国子博士,博通五经,听说周武帝入邺城,连忙叫家人扫门准备迎接周武帝,他的家人都感到很奇怪,熊安生说:“周武帝重道尊儒,必将见我。”

果然不久,周武帝就亲自来拜见他了。周武帝给了这个儒生很高的礼遇,“不听拜,亲执其手,引与同坐,赏赐甚厚,给安车驷马以自随。

在尊儒的同时,周武帝又召集北齐所有僧人,讲述废佛的理由。僧人慧远以地狱来威胁周武帝,他警告周武帝说:“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入阿鼻地狱不分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广弘明集》卷十叙释慧远抗周武帝废佛教事》但周武帝完全不惧所谓死后下地狱的警告,继续下令禁断齐境佛教。

周武帝灭佛一事,被佛教徒视为佛教浩劫,遭到竭力攻击。但从当时的历史来看,周武帝灭佛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灭北齐、统一北方是周武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北周和北齐战争不断,双方互有胜负,力量大体均衡。但是自从北周武帝亲政后,经过灭佛运动,国家经济实力得到增长。并且吸收广大汉族农民充当府兵,扩大了府兵队伍,军事优势形成。同时与突厥和亲、与陈朝通好,取得了外交策略上的成功。

北齐后主高纬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不愿意接见大臣。大臣向他奏事时,都不敢抬头看他,往往只是把要讲的事撮其大要,略略一说就慌忙退出了。高纬对理政全无兴致,日常生活却十分奢侈,整日里和一些宠臣、美姬鬼混,自弹琵琶,唱无愁之曲,近侍和之者以百数。齐朝的百姓给他送了个雅号,称为“无愁天子”。高纬还随意封官,连他宠爱的狗、马、鹰、鸡都被封为仪同、郡官、开府。北齐的政治黑暗混乱。

公元577年1月,周武帝率军攻破邺城,高纬于前一日逃往济州,又从济州逃往青州,准备投奔陈朝。不久高纬被北周追兵所俘,送往长安,第二年被杀。齐国最终被灭。

周武帝灭齐、统一北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结束了自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使平民免受战争苦难,得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进而促进了整个北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融合和发展,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