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兽真相
7092600000028

第28章

人们曾在一件双门齿兽化石中发现了它腹中残留的食物,显示当时其生存条件非常干燥而艰苦,因为这些植物没什么营养,现代的各种袋鼠、袋熊等几乎不会去吃。

这些巨兽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它们的天敌主要是澳洲本土的澳大利亚巨蜥、袋狮、袋狼等动物。不过人们曾在一头双门齿兽的腿骨上发现被大型食肉动物袭击后愈合的伤口,说明它们也并非不堪一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双门齿兽虽然不能适应很极端的气候,但它们的生存环境非常多样,在曾经是森林、灌木丛、草原和湿地的地方都留下过足迹。不过这些环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丰富的淡水。人们认为双门齿兽尽管能适应较干燥的环境和粗糙的食物,但很可能还是需要每天大量财,齡的充沛与否会直接影响它们的数量。

人们曾经争论究竟是人类活动还是气候改变导致了双门齿兽等大型有袋类的灭绝,而现在看来这两者很可能是共同作用的。

根据地层研究,澳洲大陆在上新世后期气候明显转为干旱,原来繁茂的森林大面积消失,逐渐被荒漠和稀树草原取代。更新世期间,多数地区的环境都已很接近现在的澳洲景色,许多固定水源都不复存在,不耐干渴的双门齿兽在后期很可能已被切割成许多孤立的小群,集结在仅有的水源周围。

再加上几万年前到达的人类不仅捕杀双门齿兽,而且大面积地放火烧荒,进一步破坏了它们的生活环境,促使1它们很快灭绝了。其实即便没有人类影响,这些巨兽也不过是生存时间更长一些而已,终究难逃在越来越荒凉的澳洲原野中消失的厄运。

索齿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索齿兽

拉丁文名:Desmostylus

生存年代:中新世

生物学分类:索齿兽目

主要化石产地:美国、日本

体形特征:身长1.8米

食性:杂食性

释义:束管状的牙齿(兽)中新世的北美大陆西北部的太平洋沿岸,几只外形奇特、大如黄牛的动物正出没于岸边的温暖海水中,它们不是游泳,而是用四肢在近岸的海底潜行,寻找并呑吃着密密麻麻的海藻,每隔一会儿就浮出水面换气。这是一群索齿兽,虽然它们看起来像是海牛、河马和大象的混合体,但却属于一个早已绝灭的神秘家族。起风了,刚才还平静如缎的海面突然剧烈动荡起来,一个接一个的浪峰重重打向岸边。索齿兽们惊慌起来,争先恐后地游向海滩,不时被波浪卷得晕头转向。不过上岸的索齿兽却显得更加笨拙,它们的四肢几乎无力支撑沉重的身躯,只能摇摇摆摆地爬到避风处的岩石背后……

2009多年前,美国加州的牙科医生、化石收藏家亚特斯先生收到了一些破碎的动物牙齿和腰椎化石。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就将其送交州立博物馆,直到1888年才由当时著名的古生物学家马什根据其齿冠特有的几个柱状构造定名为索齿兽,认为它可能属于某种史前海牛类。无独有偶,此后日本学者德永重康、岩崎重三又在崎埠县瑞浪市附近的一个山洞中发现了索齿兽的头骨,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显示了长鼻类最原始特征的动物。

索齿兽估计体重可达200-300千克,四月支粗笨而不够坚强,脚很宽阔并长着原始的蹄子,胸骨结构特殊,有类似长合页乳齿象的头骨;其门齿发达,颊齿则由垂直而厚的釉质柱组成。据此,古生物学家瑞因哈尔在1953年正式建立索齿兽目。但当时人们仍不能决定它们是由何类动物演化而来,只能猜测古老的管齿类存代表为非洲的土3豕)可能是索齿兽、海牛类、长鼻类的共同的远祖。目前的研究表明,索齿兽类的特征介于海牛和长鼻类之间,这也可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近,在早始新世或晚古新世有共同祖先,此后走上不同的演化方向。

索齿兽化石被发现以来,关于它的生活形态便争论不已。马什、德永重康、瑞因哈尔等都先后做过论述,但又都先后被推翻。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鹿间时夫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他认为从索齿兽的四肢看,这种动物不善陆上胃行走,而擅长潜在水底滑行。它们主要用下颌贴着较浅的海底,蹬后足前进,特殊的胸骨支持身体后半部的体重,而前肢起着支撑、桨和舵的作用。另一位日本学者犬冢则久据此复原了索齿兽的活动模型,模型中的索齿兽有像鳄类一样的肌肉,身体光滑,没有善泳的鳍脚。它们在嘴周围生有粗短的毛,鼻子较长,耳朵、鼻孔和眼睛像河马一样几乎处在同一平面。

在古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索齿兽类犹如昙花一现,仅仅出现在中新世时的太平洋东北、西北沿岸,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人们不清楚,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索齿兽类的出现孰先孰后?它们是热带还是寒带动物?其祖先是谁?有人认为它们既然与长鼻类、奇蹄类接近,推测其祖先出现在非洲,以后沿地中海迁入太平洋沿岸,但至今无化石证据,而持相反意见的也不乏其人。

至于食性,有人认为其与现今海牛类相仿,以海藻、近岸草类为食;有些人认为其牙齿具有较强的压碎力,系主食软体动物;还有少娄女人主张杂食。

在人们看来,索齿兽类的出现与消失都如一个诡异的幻影。对于它们灭绝的原因,研究者们莫衷一是。索齿兽类的化石显示,它们往往与一些大型鲨类共生,是否被这些海中霸王所灭?而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变化导致食物短缺,也会促使索齿兽灭亡……总之,它们身上的众多谜团还有待人们去研究。

碳兽

古兽档案中文名称:碳兽

拉丁文名:Anthracotherium

生存年代:晚始新世-早中新世

生物学分类:偶蹄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欧大陆、非洲、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2.0米左右,肩高1.2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碳兽

晚渐新世的欧洲西南部,可没有今天人类建造的海港和度民胜地,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湖泊以及海边沼泽所分割开的大片森林。在沼泽、湖泊的岸边,一些鳖类和鳄鱼正懒懒地晒着太阳,而另一些大块头的动物则在水里浮沉不已。它们时而大口口且臂着水早、笞鮮,时而相互争斗、妓闹。这是一群碳兽,它们彼此拥挤在水草茂盛的水域,大口呑食着这些柔软多汁的美味,而对岸边丛林中犬熊贪婪的目光完全不屑一顾。凭借它们笨重结实的体格以及口中发达锐利的犬齿,很少有掠食动物敢在水里向它们挑战。

在偶蹄类的猪形亚目当中,弯齿兽下目是其中很有特色的类群,包括繁衍至今的河马科和已绝灭的碳兽科。与河马一样,碳兽科动物的外形与猪类有些相似,但和现代猪类并没有太近的亲缘关系。它们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大家族,在距今4000万年前到250万年前的漫长岁月里,形形色色的碳兽类一直生活于亚欧大陆、非洲和北美洲的广大地区,目前已经确定的演化种属就多达37个。它们在我国的化石也相当丰富,是始新世、渐新世期间最常见的动物化石之一。

碳兽科中最有名的就是碳兽,其得名是由于它们最早被发现在欧洲的第三纪褐煤层中。它们通常比现代的河马要小,多是一些中到大型的动物,也有一些身材更为娇小的种类。它们的头骨和牙齿结构都与河马比较相似,只是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特征。其生活习性可能也接近河马,是经常泡在河湖沼泽之中的类型。碳兽虽看似笨拙迟钝,但既然其化石分布如此广泛,它们的扩散能力应该还是很强的。除碳兽之外,碳兽科动物还有先碳兽、长碳兽等,夕卜形与之大同小异。

晚中新世后,碳兽科动物在各大洲均逐渐衰落,但其中有一支--后碳兽却继续兴旺、繁衍。在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后碳兽似乎得益于近亲们的相继灭绝,而轻松占据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在早上新世的动物群落中,它们与三趾马、脊棱齿象等共同成为水泽地形的标志性动物;而至今仍活跃于非洲各大河流、湖泊中的河马,也是起源于后碳兽中的一支。

有趣的是,当真正的河马出现后,后碳兽并没有灭绝,而是二者共存了数百万年之久,成了主要的竞争对手。例如在巴基斯坦距今900万年前的地层中,科学家们就曾同时发现后碳兽与同时期生存的早期河马类--西瓦六齿河马的骨骼化石。在对它们的头骨化石进行比较后人们发现,相对于后碳兽类“保守”的骨骼结构,西瓦六齿河马不但体形更大,头骨也明显更特化些,鼻孔位置、牙齿构造都更适应水栖生活。

也许是身体结构的落伍,也许是新兴河马类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挑战,总之在早更新世,身为碳兽家族最后成员的后碳兽类终于销声匿迹,走完了它们在古生物演化史上漫长的一生。

相关知识链接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DNA对比研究,发现与鲸类关系最近的现存动物居然是河马,这一研究结果极大冲击了以往几乎成为定论的“鲸类中兽起源说”,揭示早期録类与河马的祖先-碳兽科动物艮可能存在非常接近的关系,甚至有着共同的祖先。不过由于DNA分析在古生物学上的有效性至今仍受到许多学者质疑,因此本书在介绍鲸类起源时仍采用传统观点。

汤氏熊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汤氏熊

拉丁文名:Tomarctus

生存年代:早中新世-早上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北美大陆

体形特征:长约1.0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汤氏的(兽)

夜晚的降临总是带着一股阴柔的气息,即使是温暖的中新世,森林在夜晚中温度也降了下来,许多动物都休息了。湖水缓缓冲刷着寂寞的湖滩,除了矗立在湖边的那头嵌齿象外,这里似乎没有其他任何动物了。远处漆黑的林地里突然闪过几个轻柔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其身体在月光的辉映下清晰可见。

这是一小群汤氏熊,起来更像几匹消痩的狼。它们在夜间穿梭于中新世的森林和灌木丛中,捕杀各种弱小的动物。这群汤氏熊很快多时,森林深处响了几声鹿的悲鸣,很湖边的嵌齿象摆了摆头,也缓缓地离开了……

汤氏熊的氏熊的名字虽然叫“熊”,但可不属于熊科,长得也完全不像今天的熊类。按目前的主流观点,汤氏熊是犬科动物,而这个不准确名称主要是因为当时北美洲的熊科、类熊动物种类很多,学者们在给研究尚不充分的新化石取名时难免会受到影响。

通常认为,汤氏熊是从古犬亚科洳前文介绍的黄昏犬)中分化出的最早的犬亚科动物之一,可倉邑也是后来的狼、豺、郊狼、三色犬以及人工繁殖下品种繁多的狗儿们的且先之一。现在的研究表明,汤氏熊的起源与黄昏犬类中的拟指狗有密切关系,存在着一定的血缘传承关系。与古犬亚科成员相比,汤氏熊的牙齿明显更接近现代犬科动物;而与当时颇为兴旺的恐犬类相比,它们的双领显得较长,脑容量增大,也更像今天的犬类。它们的四肢由于适应中新世草原生活的需要而变得强健,尤其后脚的第五趾已有明显的退化痕迹,这表明它们可能与今天的灰狼、三色犬一样善于长途奔袭,而一条长尾巴则有助于在急速奔驰时保持平衡。此外,汤氏熊的耳朵短而耸立,增强了听觉,以便及时逃离敌害或侦知猎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