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兽真相
7092600000008

第8章

从复原后的化石看,袋狮身体粗壮、结实,头部则相对较小,前肢强壮并且比后肢长。其特有的2个门齿异常发达,下颌相当有力,适于猎杀。袋狮的前肢有5趾,其中拇趾尤其发达,可以对握且有锋利的爪,这在非灵长类动物中是极其罕见的,因此袋狮树栖觅食说得到了学界的首肯。它们往往利用丛林的掩护进行突然袭击,用锋利的爪牢牢勾住猎物的身体,不让其挣脱;而其前肢的强大力量迅速压制住猎物,接着用有力的门齿咬向猎物的咽喉或鼻子;在巨大咬力的作用下,更是大型的双门齿兽也难逃一劫。

根据业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袋狮是史前食肉猛兽中咬力最强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分析了39类灭绝和现存肉食性哺乳动物的犬齿、并考虑动物咬力和其身体大小的相对关系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从澳洲大陆脊椎动物的发展史来看,确实与别的大陆有明显差异,一些特化的地栖鳄鱼和巨犀长期占据着食物链顶端,而作为哺乳动物在澳洲的主要代表一有袋类,却长期没能演化出真正的霸主型的猎手,直到更新世时屠戮袋狮的登场,澳洲有袋类总算有了配冠以“猛兽”称号的代表了。它们虽然比真正的狮子要小得多,但巳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袋食肉动物,比更古老的食肉袋鼠类和南美洲的袋剑齿虎还要大。

直到距今5万年前或更近,最后的一只袋狮也许是在人类烧荒的烈火中,也许是在因人类而出现的澳洲野犬们的狂吠中,终于消失在这块神奇的大陆上。

德氏猴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德氏猴

拉丁文名:Teilhardina

生存年代:始新世

生物学分类:灵长目

主要化石产地:北美洲、欧洲、亚洲

体形特征:身长2.5厘米,体重28克

食性:食虫性

释义:献给德日进

腐朽的树干上生长着许多蘑菇,这些菌类和朽木也吸引了许多昆虫和节肢动物。一些大型甲虫的幼虫正在烂木头中悠闲地襦动,煌虫和蚂蚁正在不停地哑嚼着蘑蒜。突然,一个黑影很快闪过并消失在旁边的枝叶中,刚才还在这里蠕动的一只幼虫不见了。黑影再次闪过,这次消失的是一只刚蜕完皮的小煌虫。一对在晚上反光的大眼睛暴露了捕食者的位置,原来是几只德氏猴,它们凭借着优秀的跳跃能力抓食着森林里的各种昆虫。

一只刚刚离开母亲的小德氏猴也参与到这场昆虫大餐中,它仔细搜寻着下面的昆虫,4艮快选定了一只黑黑的大家伙。小德氏猴不知道它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选择的是一只肥大的蝎子。它探了探身子就扑了过去,搏斗艮快就结束了。

蝎子的毒液迅速起了作用,小德氏猴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只是后腿还不时地抽搐着。蝎子似乎艮满意今天的猎物,它补蛰了几下,然后用大钳拖着小德氏猴消失在夜晚的灌木丛中……德氏猴是一类非常原始而古老的灵长类,属于灵长目的鼠猴总科,有许多与同时期的原始兔猴类相近的特征。其名称是为了纪念法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德日进。

早始新世时期,地球上出现了两类不同的原始灵长类,其中一类是兔猴类,比较接近现在的狐猴;另一类是鼠猴类衡镜猴类),比较接近现在的眼镜猴。眼镜猴类今天只在东南亚残留有少数种类,但是它们的远古近亲鼠猴类则是非常兴旺的家族,其中以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化石最多,在亚洲也有不少代表。鼠猴类主要生活在始新世,而早始新世的德氏猴是其中最古老最原始的类型,被视为后世鼠猴类的共同祖先。

德氏猴于早始新世在欧洲和北美洲同时出现,原本记录有5种,其中相对最原始的比利时德氏猴分布于欧洲,而其他种类均产于美国。

200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倪喜军、王元青、胡耀明和李传夔发表了10年前在湖南衡东发现的属于德氏猴的一个新种,命名为亚洲德氏猴。虽然它被发现的头骨只有指甲盖大小,推测其全身长也不过2.5厘米,看嫌很不起眼,但是这个发现却黯重要意义。

原来,亚洲德氏猴不仅使德氏猴的分布扩大到了亚洲,它们也是我国甚至世界已知最古老的“真”灵长类。亚洲德氏猴总体上与比利时德氏猴非常接近,但很多特征更原始,体形也更小巧,是所有灵长类中体形最小的。据亚洲德氏猴的研究者之一李传夔介绍,这两种德氏猴的牙齿结构很接近,但后者更原始些,因此取代了前者成为已知最原始的鼠猴类,也就是说,它们是人类能追溯到的最早灵长类祖先。

亚洲德氏猴眼眶的相对大小要比其他鼠猴类小很多,这可能表明它们是白天活动的。而现存的眼镜猴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以眼眶特别大而著称。可能鼠猴类最开始是在白天活动,后来才演化出夜行性的种类。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它们身上还有眶较小可能和体形有关,不代表是白天活动。

德氏猴在欧洲、东亚、北美洲都发现了,而且欧洲的和东亚的亲缘关系更加密切,这不仅给对灵长类的演化的研究带来突破,同时也对动物地理的石开究是供了新的信息。

雕齿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雕齿兽

拉丁文名:Glyptodon

生存年代:上新世全新世

生物学分类:贫齿目

主要化石产地:中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3.04.0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雕刻的牙齿

南美洲潘帕斯大草原上的黄昏是美丽的,太阳的余日军把整个天空都渔染成了鲜艳的橘红色,不停流动的河水仿佛宝石一样不停地映射着日光。河滩边上,几头雕齿兽正在饮水,一头背甲上满是抓痕和咬痕的老雕齿兽缓缓地走了过来,周围的雕齿兽主动让出了饮水的位置。这是这群雕齿兽的雌性首领,它带领着这个族群走过了风风雨雨20年,日落西山的它早已是儿孙满堂,群体里最小的女儿也在今年产下了后代。正在喝水的老首领突然身体一歪,狄在了浅水河滩上,它就这么无声的死去了,悲伤的情绪迅速在雕齿兽群体里蔓延。在短暂的停留后,群体里另一头老年雌性雕齿兽自然便成了族群首领。在它的带领下,雕齿兽群迈着沉闷的步伐离开了这里。暮色下,它们圆滚滚的甲壳如同一座座小型蒙古包,慢慢隐没在草丛之中,只有甲壳的穹顶还隐约可见。

犰狳是现存的贫齿目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到南美洲南端都能看到这类身披鱗甲、头尾像老鼠的动物,从美国南部其中最雕齿兽,它们就微不餘的关系很密切。其外形很像一只有犰狳在现存的贫齿目动物中沖类最多、分布最广,而且与雕齿兽的关系很密切大的巨犰狳有1.5米长。不过,比起其巳绝灭的近亲足道了。

雕齿兽在贫齿目中自成一科,但与犰长尾巴的大乌龟,身躯由一块完整的拱形甲壳覆盖着,直径可达2-2.7米,尾巴也被多层套筒状的鱗甲包裹。其体重估计可达一两吨,甲壳的重量就占了1/5。

与肋骨形成的龟壳不同,雕齿兽的甲壳与骨骼结构无关,而是在体表角质化硬皮上镶嵌着无数大小不一的六角形骨质鱗片,形成三五厘米厚的硬壳,下面还有一层脂肪。这种鱗甲不仅刀枪不人,而且能整个形成化石保存下来。雕齿兽的四肢粗短强壮,前脚长着可挖土的爪子,后足则类似蹄形。这种结构使它们只能一步步缓慢移动,难以快速奔跑。它们的头颅同样被鱗甲覆盖,上下颌两侧各有7-8枚终生生长的拱形臼齿。这些臼齿上有一条条的深沟,如同雕刻出来一般,这也是它们得名的原因。

雕齿兽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在1839年命名的,它们的种类很多,包括4个亚科。大部分的尾部都是又短又粗、拖在身后,但其中最大的一类一槌尾雕齿兽却有一条长度超过1米、能自由摆动的管状尾巴。这条长尾末端膨大,长着许多角质的尖刺,好似一个流星锤,一般认为这是它们抵御捕食者攻击的自卫武器。然而近来研究显示,这些尾锤上并没有太多撞击的痕迹,表明它们很少被使用,可能仅作为雄兽间求偶争斗的工具。

雕齿兽最早出现在上新世时期的南美洲,到200多万年前扩展到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和巴西的广大地带。由于它们是适应热带与亚热带气候的动物,身体结构也非常特化,故而在北美洲并未取得地懒类那样的成功,只有少数化石在美国南部和墨西哥被发现;然而在老家南美洲,它们却占据了广泛而多样的栖息地,不过主要还是生活在开阔的草原地区。大约11000前,随着冰河期的结束和人类进人南美洲,雕齿兽迅速衰微,到大约8500前完全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