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全本绘图山海经·海内外九经
7094000000018

第18章 海内经(4)

《大荒四经·大荒北经》有赤泽水,《海内经》有赤望之丘,而《山海经》中记述最多的地名之一乃是赤水,以赤水命名的人名则有赤水之子听訞(炎帝之妻)、赤水女子献(女魃,黄帝之臣)。由于炎帝又称赤帝,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既可称为赤水之阴的女子,亦可称为赤国妻氏。史传炎帝生于姜水,为姜姓,但是《山海经》里无姜水之名,或许姜水即赤水(这种改名,可能与黄帝部落战胜炎帝部落有关。此前,同一条水,炎帝部落称其为姜水,黄帝部落称其为赤水)。与此同时,姜原之名,亦表明其出于炎帝姜姓。而《史记·周本纪》称姜原为帝喾之妃的说法,实际上记录的是黄帝后裔与炎帝后裔之间的联姻。事实上,炎帝神农发明农业,后稷又为农神,这两者本应有传承关系,若后稷为炎帝后裔(同时也是黄帝后裔)则一切都顺理成章。《楚辞·天问》:“稷维元子,帝何竺之?投之冰上,鸟何燠之?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既惊帝激切,何逢昌之?”似乎表明当年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联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此处经文“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十字应移至后文“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之后,有关图及文字说明亦见后。

听訞·炎居·节并·祝融·后土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炎帝与黄帝原本都居住在北方,例如黄炎古战场在北方的涿鹿,炎帝少女化为精卫的女娃也生活在太行山地区。或许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民族势力的消长,炎帝部落逐渐迁往南方,炎帝亦被尊奉为南方之帝、夏季之帝。《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今日陕西宝鸡和湖北神农架地区流传着许多炎帝神农的故事,而炎帝陵相传在湖南的酃县(1994年更名炎陵县)。炎帝陵原建有规模宏大的祠、坊、天使行馆等建筑物,并有名胜洗药池,相传炎帝采药在此洗净,陵地古木掩翳,洣水环流。

洣水为湘江支流,发源于湖南与江西交界处的罗霄山(即《五藏山经》的第一座山招摇山)。由于炎帝又称赤帝,因此赤水之子听訞亦可称赤国妻氏,当系炎帝部落的重要成员。听,听从,亦指张口笑貌;訞,巧言貌、艳丽貌;以“听訞”为人之名,颇有个性色彩,或有表演取乐之意。

炎为火、焰;居有停留之意;炎居之名,可指掌握火种的人或表演焰火的人,亦可指居住在有火取暖的屋子里的人。节,本指植物枝干相接处,引申为段落、节令等;又指一种古乐器,上合下开,可打拍子;亦指柱与梁相接处的横木,又称斗拱。并,意为兼、合、同、齐、连,相挨在一起。节并之名,或与上述诸义有关。戏器之名,可指管理表演器具的人,或指具有表演才能的人。祝,古代指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亦指为人告神求福的人;融,原指炊气上升,引申为火、大明、融化、融合、和乐;祝融之名,或可指促使炊火燃烧旺盛的人,亦即最早使用吹火筒的人,而吹火筒可能是从管类吹奏乐器借鉴来的。据此,炎帝的这一支后裔,大体与火的使用有关。

《史记》索隐《补三皇本纪》:“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詙为妃,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与此处所记相差甚远,当另有所本。《大荒四经·大荒西经》称“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亦与此处经文不同,或许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各有其火正。

此处经文“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前半句是说祝融部落迁徙到江水地区,其后裔有共工。

不过,此处“江水”有可能是“共水”或“洪水”之误,共工之名即得自共(共与洪通)水,也就是说,祝融部落来到共水之滨(今河南省西北部),便改名为共工部落。由于环境的改变,祝融部落从擅长火的使用,不得不转而去掌握与水灾斗争的技术。《管子·揆度》云:“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

术,除指学问技术外,古代指城邑中的道路;又通遂,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礼记·学记》:“术有序,国有学。”郑玄注:“术当为遂……《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在古史传说里,相传共工最早作城,当时的城就是土围子,既可防敌,又可防水患。因此,术器之名,或可指对城邑道路、堤防进行规划。术器“首方颠”,疑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巫术色彩的测绘动作,用于测定堤防的水平、高低、走向,只有这样才能对付洪水泛滥。我国出土了多具3000年前至5200年前的有洞头骨,从这个角度看“术器首方颠”,可以解读为对术器(大约在4000年前至6000年前之间)实施了开颅巫术,以使其具有特殊的本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巫师(同时兼科学家)是能够与天沟通的神人,在头骨上开洞的象征意义正是与天沟通(开天目)。据此笔者推测,那个时代的巫师氏族,当小孩成年时,要在头骨上开洞,表明他从此就具备了行使巫术的能力和权力。

由于共工部落对付洪水的方法主要是构筑防水堤坝,这种方法在保护本族的同时,客观上(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主观的故意)把洪水更多地排泄到其他部落的领地,从而引起其他部落的强烈不满,并导致了长期的敌对战争。

《吕氏春秋·荡兵》:“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国语·周语下》:“昔共工氏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羽山。”

此处经文“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与《大荒四经·大荒西经》日月山记述的内容有相近之处。术器“首方颠”,类似嘘“两足反属于头上”,均系具有巫术色彩的特殊动作;噎鸣“生岁十有二”,类似噎(即嘘)“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均为天文观测活动。噎之名与噎鸣几乎完全相同,因此有理由认为噎即噎鸣。两者的差别在于,噎的父祖为重黎、老童、颛顼,而噎鸣的父祖为后土(术器)、共工、祝融、炎帝,也就是说,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都有负责天文观测的人,并使用着相同或相近的职务名称(帝俊部落天文官的名称为羲和、常羲,而羲与嘘音相近)。

后土又名句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国语·鲁语上》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此处共工之子句龙,有可能即《海外北经》、《大荒四经·大荒北经》记述的“九首蛇身,食于九土”的共工之臣相柳(相繇),以及《楚辞·天问》记述的“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由于后土的主要职责是平水土,而术器的主要职责是测量。因此本处经文“后土生噎鸣”,疑原当作“共工生术器,术器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以及“共工生后土,后土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

所谓噎鸣“生岁十有二”,岁即木星(又称太阴、太岁),意思是说噎鸣发现了木星十二年绕太阳一周的运动规律,并为每年木星所在天空的位置分别起名。今天测定的木星绕日周期为11.8年,有可能是古人测定值有误差,也有可能是当时木星周期确实非常接近12年的数值。木星是全天仅次于日月的周期运动亮星,古人发现它的位置对地球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计倪子》:“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计倪子即计然,乃越国大臣范蠡之师。中国十二生肖动物,其性喜水喜旱的排序,符合上述木星对农作物丰歉影响的周期。

祝融杀鲧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上文“帝俊生三身”节的“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十字应移至此节文字“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之后,其意方可连续完整。

世界上的许多地区都流传着远古大洪水几乎毁灭人类的故事。对比之下,唯独中国的洪水泛滥故事里同时有着详尽的治水内容,而这是与中国当时已经掌握有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水利工程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史传说中解释洪水的原因,一是人为,例如雷公降雨、共工振滔洪水;二是自然灾变,《淮南子·齐俗训》:“禹之时,天下大雨。”《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均向东流入大海。所谓“水逆行”,当指全球气温转暖、冰川消融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海岸线西侵的现象。此外,强烈的台风、突发的海啸,都可能造成海水涌上近海平原导致洪水泛滥之灾(海啸的水头高度可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我国华北平原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00米之下),而形成海啸的原因,既有海底地震、火山爆发,也有天外星体坠落海洋事件。有必要让人深思的是,十日并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共工撞倒不周山等传说记述的内容均与天空灾异现象有关,而其后续或相关效应又多有洪水泛滥发生。

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开(启)筮》

曰:‘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汉元帝时,临淮徐县地踊长五六里,高二丈,即息壤之类也。”其实,土地暴长乃一种地质运动现象。事实上,所谓鲧窃帝之息壤而被杀,当指鲧部落只顾本族利益而从相邻部落(尧、舜)取土构筑堤坝,从而导致部落战争,并以鲧部落失败告终。此处之帝,或谓天帝、黄帝,但从洪水泛滥和治水情节来说,亦可指帝尧、帝舜。所谓“祝融杀鲧”,祝融或为黄帝后裔,或为炎帝后裔,其身份为火正,似乎有以火克水之意。

经文“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其中的“禹卒布土”当即指“禹鲧布土”,或者“禹卒”乃“禹鲧”之误,或者“禹鲧”乃“禹卒”之误。

《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拾遗记》卷二:“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尚书·舜典》:“(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表明帝尧、帝舜时代,一直都与鲧部落存在着激烈的冲突。羽郊即羽山,郭璞注:“今东海祝其县西南有羽山,即鲧所殛处。”其地或说在今山东蓬莱东南,或说在今山东郯城东北(郯国为少昊后裔);亦有人谓羽山即委羽山,位于北极之地。

郭璞引《开筮》:“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袁珂引《初学记》卷二十二引《归藏》:“大副之吴刀,是用出禹。”《楚辞·天问》:“(鲧)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鲧腹禹,夫何以变之?”《五藏山经》中次三经青要山帝之密都以南有渊“禹父之所化”,当亦指鲧化生禹的故事。一般来说这种化生故事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观念,通常都表明两者存在血缘关系,但是不一定具有父子关系,也就是说鲧和禹之间可能存在若干代的跨越,同时也表明,作为部落首领的鲧死去之后,鲧部落仍然继续存在。

此处经文“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所谓“禹卒布土”亦即“禹鲧布土”,这种说法表明“布土”工作是由禹、鲧共同施行的,同时也说明这项工作经历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布土又称敷土,敷即布,意为分布、展开、遍布,疑“布土”原作“步土”,步为测量。《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意思是禹测量土地,划分疆界,命名山川。

《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其所划分的九州范围,依次是:一、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二、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三、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四、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地为红色黏土。五、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为潮湿泥土。六、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河南、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土。七、豫州,起自荆山、黄河下游,涉及河南、湖北、山东,地为柔软的土,下层为肥沃而硬的黑土。八、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色松散的土。九、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最上等的黄壤。

与此同时,《禹贡》还记述了各州所在地的居民,向中央政府上贡的土特物品,及其缴纳赋税的等级。为了能够及时运输上贡物品,以及消除水害,又根据各州的山川地形,疏通了各地的水陆交通。从此大禹建立的王朝“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赐玄圭,告厥成功。”

《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显然,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王朝,尽管它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岁月淹没了,但是它的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保存在《山海经》等古籍之中。

《山海经》全书最后一句话落在“禹定九州”上,当寄托着撰写者或编辑者对中华民族统一兴旺的厚望。刘秀(歆)《上山海经表》称大禹治服洪水后“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着《山海经》”,《海外东经》记有禹命竖亥步量天下,相传同时绘有《山海图》,而这些图又铸在了九鼎之上。正所谓: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内外,千古一图收。

海经方位图

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一书中,采纳清代学者毕沅的分类方法,将全书内容分成《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即《海外四经》、《大荒四经》、《海内五经》十三篇。其中,《山经》地理脉络相当有序,而《海经》方位却言之不详。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特意绘制一幅海经方位图。

从图中可一目了然看出,《海外南经》方位自西南隅至东南隅,《海外西经》自西南至西北,《海外北经》自西北至东北,《海外东经》自东南至东北。《大荒四经·大荒东经》自东南至东北,《大荒四经·大荒南经》自西南至东南,《大荒四经·大荒西经》自西北至西南,《大荒四经·大荒北经》自东北至西北。《海内南经》自东南至西南,《海内西经》自西南至西北,《海内北经》自西北至东北,《海内东经》自东北至东南,《海内经》

方位顺序已难确考。每一部分的起始点,在图中都用特殊符号标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海外四经》、《大荒四经》、《海内五经》三部分内容撰写于不同时代,其内容多有重复,涉及地域亦多有重叠。因此,海经方位图所绘诸经彼此内外位置,并不表示某经所述场景的地理方位就一定在另一经的南面或北面、东面或西面。不过,大体而言,《海外四经》叙述的地理范围要比《大荒四经》和《海内五经》略小一些,这也是图中把《海外四经》方位绘在内圈的缘故。

图中的山海经地理中心字样,表示的是《海经》撰写者所在的地理位置,根据《海经》的内容,其方位约在今渭水、汾水、南北洛水及其与黄河交汇处一带,与《五藏山经》的地理中心大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