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我的健康水DIY手册
7095300000029

第29章 附录篇(3)

按所用鲜花的划分,花茶又分为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及桂花、玫瑰、柚花等花茶。一般以烘青绿茶为茶坯,因其组织结构疏松,吸香性强,茶味清纯,用以窨花,无火味夺花香之患,能使茶香花香融为一体。

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绿尚润、内质香气鲜灵浓郁,具有明显的鲜花香气,汤色浅黄明亮,叶底细嫩匀亮。

茅岩莓茶:茅岩莓被称为“土家神茶”,唯独生长在湖南张家界原始森林,海拔1500米以上的红砂岩中,其生长环境、水、空气、土质等不受任何污染,且不能受过多的阳光照射。属纯天然有机茶。表面有一层白色蛋白质,不知道的人以为是茶叶霉变了,其实是很好的天然植物蛋白。茅岩莓又名藤茶、苦甘露、婺源雪菊、山甜茶、眉茶、白茶、龙须茶、土家甘露神茶。是目前发现的所有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的,被称为“黄酮之王”。黄酮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杀菌抗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降脂降压、润喉止咳、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茅岩莓茶就是采用这种纯天然野生植物茅岩莓,采用土家传统制茶方法结合现代科学制茶工艺精制加工而成。具有消炎杀菌、降血脂、软化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肿瘤、调节肠胃、对神经系统疾病效果明显。

茅岩莓的全面功效是任何茶叶无法比拟的。普通茶隔夜不能喝,易变馊,而茅岩莓的活性黄酮能杀灭细菌,沏泡一星期仍可饮用。喝中西药不能用普通茶送服,茶叶解药性,用茅岩莓茶送服不但不解药性,且可辅助中西药发挥更好的效果。神奇的茅岩莓还有“三降”功能,即降血粘、降血压、降血糖;还有“三抗”功能,即抗血栓、抗肿瘤、抗衰老。还有“三调节”功能,即调节血脂、调节免疫、调节肠胃。说茅岩莓是“上帝的恩赐”,是“本草纲目”遗漏的珍品,一点不过。

巧用茅岩莓A.内服

1.咽炎:浓茶温服、大口喝、慢慢咽。

2.感冒:加量热服,每天饮茶水2000—3000毫升,会缓解症状。

3.牙痛:浓茶温服、口含3分钟慢咽,反复几次可止痛。

4.胃寒:茶叶4克、姜丝5克、加水200毫升煎服,每日3次。

5.便秘:清早空腹温服200—300毫升浓茶。

6.风湿:茶叶40克,加入500克50度以上白酒,浸泡15天后内服,外擦。

7.解酒:酒前喝300毫升浓茶,可护肝保胃,酒后饮用有助清肝醒酒。

8.防暑:冷藏茶水,可防暑降温。

9.失眠:睡前1小时喝200—300毫升浓茶,可提高睡眠质量。

10.三高:饭前半小时喝200—300毫升浓茶,有助疏通血管。

11.煮粥:茶水煲粥,清香爽口,营养丰富。

12.前列腺炎:浓茶温服,每次200—300毫升,每日4—6次。

13.美容养颜:补充水分,滋润肌肤,使皮肤变得更有弹性、有光泽。

14.抗衰老:常年饮用,提高免疫力。

15.哮喘:用2克左右浸泡过的茶末、一只鸡蛋、加盐少许、煎成饼,再加水少许煮一分钟后即可食用,每日食用一次,可缓解症状。

16.包饺子:将少量泡过的茶末加入饺子馅中,清香可口、营养丰富。

B.外用

1.头屑:12克左右煮水洗头。

2.祛痘:每次8克加水1000毫升煮3分钟洗脸,另加内服,效果好。

3.祛斑:将泡过的碎茶末敷于老年斑、雀斑处,数月可淡化。

4.眼疾、视力模糊:茶叶4克,用开水泡3分钟,敷眼10分钟,每天2—3次。

5.鼻炎:少量开水泡3分钟,挤汁液入鼻,另加内服。

6.蚊叮:用浓茶抹擦,可止痒、消肿。

7.皮肤病:皮肤过敏、皮炎、湿症、糖尿病皮肤瘙痒每天擦洗3—5次,快速止痒,一周逐渐好转。

8.脚气:每次8克加水1000毫升煮3分钟,泡脚10分钟,快速止痒杀菌,祛脚臭。泡过的茶叶不要丢弃可以再利用。没有脚气也可用来泡脚,收集20克泡过的茅岩莓放在开水中煮3分钟,用茶水洗脚,可去死皮、防脚干、脚裂。

C.其他

1.填枕头:将泡过的茶叶收集、晒干,做成枕心,益神健脑、改善睡眠、缓解头晕。

2.做花肥:将茶末撒进花盆或煮水浇花,可做花肥。

附录四 药食同源的形成

唐代《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这是“药食同源”的最初思想反映。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又当作饮食之用,就叫做药食两用。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的认识也逐步提高,药食也开始有了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丰富的论述。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

“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坚持下去,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附录五 药食同源的品种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三种物品名单如下:

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菜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三、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附录六 食疗物种品类

一、蔬菜类

茎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