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活必备丛书——心脑血管病饮食与防治
7098000000020

第20章 脑部循环系统病理常识与预防治疗(1)

一、脑部循环系统疾病的病理常识

脑的结构与功能

正常人体所以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全赖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主要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等。

接受外部刺激的器官,如皮肤、耳、眼等,称为感受器;对外部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分泌腺等,称为效应器。这里,最重要的是连接感受器和效应器的神经系统,其中大脑起核心作用。所以,有人把大脑称作“人体的司令部”。

(一)脑的结构

脑很柔软且容易受到损坏,所以由硬膜、网膜、软膜三层膜包裹着。而且,在这些脑膜之间充满了称为脊髓的液体,起着缓解来自外部的冲击作用。脑又分大脑和小脑。

1.小脑:小脑约占整个脑重的10%,与精神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其作用是调整姿势和运动。

2.大脑:大脑由左右两半球以及夹在两半球中间的脑干组成。

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有许多沟,其中最大的是中央沟和外侧沟,两沟前方称为额叶,后方部分有顶叶、枕叶与颞叶。

沿大脑左右半球之间切开,可见包括胼胝体的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在这里也有许多沟。胼胝体是连接沟通大脑半球神经细胞的神经纤维束。

脑干:接在胼胝体的下端部分是脑干,脑干由上而下分为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延髓的下面与脊髓相连。紧挨着胼胝体下端的间脑,有视床和视床下部等。脑干是由进出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束及其间的神经细胞核构成。

大脑皮层:将大脑横向切开,表面有2~3毫米厚灰白色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由140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各异,由同样大小与同样形状的细胞组成一层,一般有6层。据说人类大脑皮质的面积约为2200多平方厘米。大脑皮层内部为白色。其中有位于中央部的视床和视床下部等的间脑以及在其外侧称为大脑核的神经细胞集团。

大脑皮层中,排列有神经细胞的构造层。但这个构造层由于大脑皮层的部位不同而有很大区别,主要区分为新皮层、原始皮层、古皮层三种。而且,越是低级动物,原始皮层越发达,越是高级动物,新皮层越发达。人类的脑,因大脑半球表面完全被新皮层所占据,所以原始皮层和古皮层被赶到大脑半球的底层。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大部分集中于大脑皮层,所以一般认为大脑的综合功能由大脑皮层承担。上述三种皮层分别承担各自的综合功能。这种综合功能,以来自感受器的信息为材料,并将处理结果作为指令输向肌肉与分泌腺。惯例上将古皮层和原始皮层统称为边缘皮层,所以古皮层和原始皮层又可称为大脑边缘系统。

(二)脑的功能

1.脑干—脊髓系统的功能:脑干—脊髓系统除了调整大脑皮层的活动,控制苏醒与睡眠节奏外,还通过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保持一定的姿势。反射就是在重力下与其对抗保持一定姿势的作用,伸肌承担主要角色。另外,防御反射可摆脱加害于身体的危险,主要是屈肌发挥作用。例如,当手指触及灼热物体时,就无意识地将手缩回来,预防烫伤。除此之外,呕吐、咳嗽与喷嚏都是复杂的防御反射。

在多变的外在环境中保持身体内在环境正常,这叫做体内平衡,也是脑干中心的自律神经的调节作用。这一作用是支配内脏器官的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激素分泌,也是由位于脑干的间脑一部分—视床下部以及与其相连的脑垂体所支配。

2.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在这里产生本能与情绪的精神活动。本能行动是维持旺盛的生命力与保存种族的基本生命活动要求的表现,如食欲、性欲与集体欲等所产生的饮食行为、性行为和集体行动等。发现这些要求与行动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内在环境的变化,为视床下部的特殊细胞群所感受,并将这里产生的信号,送到边缘皮层而引起种种要求,由此表现为行动。

本能行动没有理性的控制,完全属于自发。即有一种能够引起和停止本能行动的机制,能够进出与这一机制相应的信号的细胞群位于视床下部。

情绪是指在不能满足自己本能的欲求时所产生的不快感,满足自己欲求时可产生快感。当不能满足自己欲求时,就要暴发愤怒,与对方进行争夺。而且,对方很强大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而退却。这种快感、不快感、愤怒与恐惧的情绪,就是本能行为的原动力,仍然是由边缘皮层所产生。

如前所述,植物神经在脑干中,起指挥作用,而边缘皮层则是从更高级的角度作用于脑干以调整自律功能。只要边缘皮层功能正常,就不会对自律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一旦边缘皮层功能紊乱,就会以某种形式影响自律功能。这种紊乱就是由新皮层所产生的压抑所致,即本能欲求和情绪是受理性所控制与制约的。

近年来,精神医学有了显著进步。认为没有器质性变化也会引起疾病,是由于精神紊乱作用于脑干的结果。因此,可以说精神和身体的区别就在于边缘皮层对脑干作用的机制。

3.新皮层系统功能:新皮层系统具有综合功能。在皮肤感觉区、听觉区、视觉区有接受由各自的感觉器官所输送来的信号所引起的触觉、听觉、视觉神经细胞。在运动区有向身体肌肉发出运动指令的神经细胞。

位于感觉区与运动区之间的部位称为连合区。连合区有对接收到的信号—情报进行处理和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做出运动指令程度的神经细胞。

顶-的连合区功能:人类是用全身的感觉器官接受情报,但是由各种感觉区所获得的内容则是通过颞叶的记忆机制同语言一起记忆。只要记住了各种事情,便可将新接受的内容与已经铭记的内容相对照而形成知觉、理解与认识。而且,其结果可通过语言、表情或动作等的运动表现出来。这是由跨顶叶与枕叶的顶一的连合区所完成。

额连合区功能:人类并不是将经过处理后的信息按原样表现出来,而是将收到的信息与已经贮存的信息进行综合(思考),当不足时能继续引进新的信息综合出新的内容(创造),将思考与创造的内容通过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来决定意志(欲为、意图、意欲)。这种思考、创造以及意图(意欲)的精神,就是额连合区的作用结果。当我们要进行某种行动时,如果实现了自己的意愿就可产生喜悦,如果失败可产生悲伤。与他人相比,如果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就可产生嫉妒和自卑感。这种喜悦、悲伤、嫉妒、自卑感等情感变化也同样是由额连合区所完成。

(三)大脑的血液供应是怎样的。

脑的血液供应的循环系统主要是由两套血管系统完成,一个叫做颈内动脉系统一,另一个叫做椎—基底动脉系统。如果脑的血液供应受到损害,如血管堵塞,就可以引起脑神经细胞的死亡并可能因此而致残。

颈内动脉系统拥有很多分支,每支支配特定的脑区,向大脑的不同部位供应血液,如额叶、顶叶、颞叶、下丘脑、海马、杏仁核、苍白球、肝脏体和视网膜,占大脑所需血流量的90%,如果这一系统发生缺血,病人会表现为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等。

椎—基底动脉有分支向大脑后部、脑干和小脑供血。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脑血流量的10%,如果这个系统缺血,病人常常表现为眩晕、耳鸣等。

脑动脉硬化

人至老年,人体有动脉粥样硬化(简称动脉硬化)是很自然的事。如果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症、内分泌紊乱等,动脉硬化的程度更明显。脑动脉也和全身动脉一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较大的及中等的动脉,动脉硬化的程度较重,细小的动脉则多表现为广泛的弥散性小动脉硬化,微细动脉多为玻璃样变和纤维化。脑动脉硬化,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血流量减少,当脑血流量的减少还不足引起脑组织细胞的严重损害时,临床上一般没有症状。因此,脑动脉硬化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疾病,只不过是年龄的特征而已,医生常通过观察眼底动脉的状况,根据视网膜小动脉的硬化表现,分析判断脑动脉硬化的强度,有时也可以结合脑血流图、多普勒颈动脉超声等综合判断。

如果脑动脉硬化的程度日渐加重,可能引起脑组织缺氧和脑供血不足,久而久之,最后可能导致脑萎缩。微小脑动脉硬化,也可能引起多发性脑梗死,如果脑动脉硬化程度严重,脑功能受到广泛的影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时,便称为脑动脉硬化症。

脑萎缩

颅脑CT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现不少老年人有脑萎缩。脑萎缩是怎么回事呢?顾名思义,脑萎缩即脑组织出现萎缩性改变,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的一种慢性退行性变。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萎缩最主要的病理基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脑萎缩。这些疾病的患者,易于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必然的趋势,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将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日渐减少。脑组织经历较长时间的慢性缺血、缺氧以后,脑细胞渐有减少,体积渐渐缩小,这就是发生脑萎缩的原因。

一般的脑萎缩没有什么症状,也不需要特殊治疗,而另有一些脑萎缩病人,有神经系统症状,当不能用其他脑部病变来解释时,可以考虑为脑萎缩的影响,有些老年性痴呆病人,常伴有明显的脑萎缩。但是,也有不少老年人,经脑CT检查,发现有明显的脑萎缩,病人却没有明显的智力及精神缺陷。

老年人中可见到小脑萎缩症,多数有家族遗传史,或为慢性乙醇(酒精)中毒病人,或为癌症病人发生脑转移。病情表现为走路不稳,继则有进行性小脑运动失调,晚期只能卧床休息,一般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生活护理,用一些改善脑组织营养与代谢的药,如脑益嗪、甲胺乙吡啶(培他啶)、脑复康、脑复新、西比林等,有时可改善症状。

小中风

小中风是一些人对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通俗叫法。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初期似同中风,但是,症状轻微,即使出现偏瘫、失语、偏盲、视力障碍等,仅仅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一般在24小时内能完全恢复。因此,有人将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称为小中风。对小中风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中风发作后,一般在24小时内能完全恢复正常,病人不留有症状和明显的体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CT及磁共振检查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有过小中风病人的脑组织,也有微小的陈旧梗死病灶,这显示了脑组织经多次短暂缺血、缺氧后,已经有微小的缺血性坏死病灶,即梗死病灶。由于梗死病灶微小,临床上尚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果病程较长,这些微小的梗死灶增多,将来就有可能出现血管性痴呆。

小中风病人中,约有30%的人,在3~5年内将发生脑梗死,也就是说,小中风有演变成中风的可能性。脑部血液由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双重供应,如果是椎—基底动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出现脑梗死的可能性小一些,而颈动脉系统暂时性脑缺血发作较频繁,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因此,对小中风不可掉以轻心。

脑血管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近年来脑血管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引起学者们的高度注意。临床统计发现脑出血患者中半数病人血糖升高,而缺血性脑血管病人中,患糖尿病的亦较多见。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脑血管病,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基础病之一。

糖尿病属于机体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中与脑血管病关系较大的主要是脂肪代谢的紊乱。糖尿病由于糖利用率的降低,在能量不足的情况下脂肪大量分解为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使血中各种脂肪成分均有所增高,特别是甘油三酯、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其中甘油三酯的浓度可比正常高4~6倍。血中大量脂肪沉淀于血管壁上,可以造成大动脉的硬化及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性。糖尿病患者约有半数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脑血管病及肾脏病变随之大为增加。

动脉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脑血管破裂的病理基础。而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动脉管腔变细,循环血量减少,在一定时候又可发展成脑缺血、脑栓塞等缺血性脑血管病。

糖尿病并发的各种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病变在内,是目前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管的病变虽与糖尿病的轻重程度无平行关系,但其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开始治疗的迟早,疗效的好坏有密切关系。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中风是发达国家死亡率的第三位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约5%至少有过一次中风。男性较女性多见。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及吸烟的病人,患中风的危险性大。妊娠及产后有可能增加女性患中风的危险性。

中风由于血流量减少(缺血性)脑组织死亡(脑梗死)而引起。血栓引起的中风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患者经常有潜在的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或糖尿病。这种类型的中风可以在任何时候出现,如在休息时,患者可以意识清楚,也可以意识丧失。

最常见的中风的原因是继发于动脉硬化的中风。动脉硬化是由于脂质沉积在血管的内皮上,和血小板一起,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种动脉血管闭塞的发展过程很慢。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一定都会引起中风。

由栓子(流动的血凝块)引起的中风一般来源于心脏,随血流进入脑内。栓子也可以来源于其他部位,如主动脉弓,特别是有动脉硬化性斑块的地方。栓子随血液流到脑内,在脑内的小动脉中造成栓塞。这种中风出现极为迅速,立即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其出现与活动无关,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这种病人经常有心率不齐,如房颤,常常是检子形成的原因。心脏病使患者很容易患脑栓塞,对脑组织的损害也远比动脉硬化性血栓对脑组织的损害大。

脑血管病的表现

尽管中风是脑的疾病,但它可以影响整个机体。中风对机体的影响可轻可重,表现为丧失了血液供应的脑组织的功能障碍。具体的功能异常依据病变的部位、病变的程度及病变的原因不同而不同。由于中风发病很突然,因而症状一般也很明显。

常见的中风症状包括:肢体的任何部位的瘫痪、运动不能、力弱、感觉减退、麻木、疼痛或其他感觉异常。语言障碍:言语含糊不清、表达困难、听不懂别人的话、不能阅读或书写。视觉障碍:不能辨别感觉刺激,忽视肢体的一侧;失去记忆力、判断力受损、注意力减退、痴呆、眩晕、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情感变化:抑郁或冷淡、或困乏、嗜睡、昏睡、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烦躁;突发的无明确原因的剧烈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