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重生之狂潮
710900000160

第160章

第一百六十章 大棚基地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的暖日多了一些,说是暖日其实天气也并没有多么的温暖,不过相对于冬天里的其他日子来说,这个天气也算是相当的好了。走下火车一阵冰冷的北风袭来,郑翼翔头脑更加的清醒了一些。其实,这些年郑翼翔的身体早已练就的不怕寒热了。出了站台,郑翼翔便看到了来接站的父母,同时前来的还有邵伟这小子,半年没见这家伙身体到是壮实了不少,不再是向以前那么单薄了,没想到咱这地儿也到是比较养人的嘛!春节将近,此时县城里的街道上早已热闹非凡喧闹一片了,过大年,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富含着特别意义的节日,春节预示着旧年的结尾,新年的开始,而这天也正是全家人团聚,享受天伦的日子。

郑翼翔回到家中,家里房屋的内室墙壁已经粉刷的白净明亮,这也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这种年前打扫屋子,老百姓叫做扫穷土,意思就是清扫过去一年的不快与霉气,预示着来年的好运。家中的年货邵伟已经帮着置办好了。弟弟妹妹这两个小家伙一见到郑翼翔回来,放下了手里的玩具便跑了过来挂在了郑翼翔的脖子上。郑翼翔逗弄了一会,弟弟妹妹便向母亲问到怎么没看见爷爷他老人家。母亲说道:“只从邵伟在工业区那块给老爷子弄了个什么大棚基地,他老人家就一天到晚的往那边跑,还听说大冬天的能种什么蔬菜,也不知道这事考不靠谱。”郑翼翔看着母亲唠唠叨叨的说着,显然她对大棚没什么认识,所以说话间充满了怀疑。这事情到也是的,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又怎么能够与后世农业科技普及的人们相比呢!所以他们无法理解大冬天也可以吃到绿色蔬菜,这蔬菜有怎么可能种的出来?吃过午饭郑翼翔领着弟弟妹妹两个小家伙,在邵伟驱车下,向着工业园大棚种植基地的方向驶去。

20分钟后,在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的吵闹中,郑翼翔远远便看到了大棚种植基地。此时的大棚种植基地,早已不是郑翼翔上学离开那个时候的样子了,现在的基地看上去显然已经初具规模了,远远望去整座基地像是一片规模宏大的玻璃房子,壮观极了。而这些玻璃房子便是由光离子—型特种玻璃组建而成的。这么一大片的特种玻璃的确是耗资不少,但他的建成也是一劳永逸的,之后完全不需再投入任何的费用对其进行改进。也许有些人认为,整座大棚基地的建立全部用上了这种特种玻璃,似乎为了种点蔬菜有些太过浪费了,但郑翼翔在建设这座大棚之初,显然就不仅仅是为了种植这点蔬菜的。如果光是种植蔬菜的话,塑料薄膜就完全可以了,可是这种东西,现在中国根本就还没有呢!所以郑翼翔不得以之下才用上了特种玻璃。

大棚种植上,除了用这些塑料薄膜外,保温所需的供暖设施显然也是必须不可缺少的,火炉势必是需要一到两个来为止大棚室内的温度的,而在这一点上,郑翼翔的特种玻璃大棚就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了,千万别忘了,这些特种玻璃可是为了太阳能发电而研发出来的,专门的热力导管和蓄热发电机这一系列的配置,整个大棚基地的供暖和供电已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了。走进玻璃大棚,郑翼翔远远的便看到了爷爷正与几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在谈论着什么,听邵伟介绍后,郑翼翔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农科院的一批研究生,自己本来也打算把这些人请来给些指点的,却没有想到邵伟这家伙提前已经把这事情给办好了。这时候显然前面两个奔跑着的弟弟妹妹被老爷子看到了。

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老爷子领着几人向着郑翼翔他们这边走了过来,看着老爷子身体健壮郑翼翔也开心的和爷爷问着好。接着老爷子为双方介绍了一翻,这时候,这些个学生们也明白了感情这座大棚基地的手笔原来就是出自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一时间这几位学生们对郑翼翔也是敬佩不已。因为各个大棚之间也经过了编号,所以每个大棚中所种植的蔬菜也是各不相同。就如郑翼翔现在所处的大棚中,种植的就是黄瓜,看这长势,年前上市也是一定没有问题的。和身边的几位学生们聊了一会后郑翼翔便看到远处走来了两位老人,显然这可能是他们的带教老师。实际情况也的确是如此,眼前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内蒙古农科院的的,崔老师,一位是中科院的薛老爷子,郑翼翔不知道,原来这两人竟然是同学关系。起初崔老师刚被县里的领导们请来做指导的时候,一到现场也是被这阵势吓了一大跳。后来在了解到这玻璃房子的功能和造价之后更是咂舌不已。见识过了这个什么蒙泰农业公司的管理后崔老师也到是相当的佩服,不过在说起这农业方面的专业问题后,崔老可就当仁不让了,在对这个基地的这些农民们进行了培训后,崔老也就成了蒙泰农业公司的首席顾问,一张鲜亮的聘书和年薪让崔老这位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也不由的为之动容,面对着如此的诚意,老人二话没说接了,至此老人便成了蒙泰农业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

这不,这次郑翼翔的爷爷拿出了郑翼翔走时候留下的一批药材的种子,说是想试种下,懂得几个中医的专家们老爷子也是去请教过一翻,可结果这些专家们也是看不出这药材种子究竟为何物。没办法,后来老人便开始找崔老想办法,这就为何中科院的薛老爷子能够来此的原因了。再次一翻介绍后两位老人也知道了,经常聊起的这个大棚的设计者全来就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面对郑翼翔如此的年轻,两位老人也是充满了好奇。显然郑翼翔可没在意这些,当得知那批中药的种子要开始种植后,郑翼翔便急急忙忙的赶去了种植中药的大棚之中。郑翼翔起初把这些种植交给爷爷也没想到他老人家会这么快就开始鼓捣这些中药了。别人不知这些中药的宝贵,郑翼翔何能不知呢,这些药物种子可是那种治疗癌症药物的主要成分。而郑翼翔的师傅也曾今交代过他,这种药物之所以罕见的原因就是,授种必须是有昆虫携带传播才可以的,人工授粉是不能够成活的。这一点郑翼翔到时记的很清楚,而眼前中药种植的大棚内显然不具备这一条件。之后郑翼翔便把这些告诉了两位农业专家,一听完郑翼翔的诉说后,两位专家也是齐齐的看向了对方,这时候,中科院的崔老一拍脑袋说道:“我怎么就忘了这些呢!这个主意好啊!昆虫的传播与人工的授粉是有很大区别的,单不说那些要种植的中药了,单就我们眼前的这个草莓来说,经过昆虫授粉后的这些草莓,虽然在个头和色泽上与人工授粉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味道上可就相差很大了,经过昆虫授粉后的草莓,香甜的味道上是人工授粉生长出来的草莓所不具有的。所以说你这个办法,不仅仅是可行,而且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经过老人讲诉后郑翼翔和旁边的学生也都才知道原来光是一个植物的授粉中间也是有着这么大的讲究的。看来果然是专一行,精一行啊!真不知道前世的大学生们为了大学过个英语四级,可以说是把其他功课的时间都挤掉了,四年大学为了拿学位证书而不得不去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大学为英语而读书了,真不知道学生们毕业后所需的专业成绩又会如何呢!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体制上的一种失败。一天到晚开会讨论最后就得出了这样的体制结论。究竟是学者们的悲哀还是学生们的悲哀啊!清醒了脑子,郑翼翔丢开了这些烦人的想法。至于如何解决昆虫授粉的问题上,这一点就无需大家去费神了,人工养蜂足以解决这些小问题了。几天后一个专门的小型蜂室建立了起来,这里由专业的养蜂师傅们来管理。离着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邵伟也在年前的几天里,返回了香港与家人团聚去了。

这些天,郑翼翔的母亲可清闲了不少,一早醒来吃过早点后,两个小家伙别跟着爷爷和哥哥去了那个大棚基地去玩了。这天上午,郑翼翔开着邵伟留下来的车载着两个小家伙去了县里的街上买了些鲤鱼,没办法这个时候北方内地的海产品也只有这些淡水的鱼了,而且就是这些淡水鱼,种类不全不要紧而且那价格也是相当高,一般普通家庭根本就买不了几只的,看来肉篮子和菜篮子什么时候也都是老百姓最为重要的话题。听着这些大妈大婶们的一翻要价后,郑翼翔随便买了一些便返回了家中。汽车驶回院子后,两个小家伙拿着哥哥刚给买来的玩具又和小伙伴们去显摆去了。郑翼翔回到屋子里,看到客厅里父亲正在仔细的阅读着报纸。父亲看过后便把手里的报纸递给了他,而自己沏了一杯茶,在那慢慢的品尝着。等到郑翼翔放下了报纸后,郑元指着报纸让郑翼翔谈谈他自己的看法。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现在郑元可不敢把他当孩子看待了。硕大的银河集团那可不是玩的。当然对自己这个天才儿子,郑元也是感到相当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