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
7129400000033

第33章 威海海战

1895年,意大利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及至1896年3月,在阿杜瓦战役中,埃军大败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军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主权国家。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借口“缅因号事件”发动了美西战争。

黄海海战后,日本就想进入清政府统治中心的京津地区,直接胁迫清政府投降。而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一起封锁着渤海海峡,是保卫京津的重要门户。而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港与位于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又是控制渤海海峡,保卫京津门户的重要锁钥。因而,要想从海上进入京津地区,就必须先攻下旅顺港和威海卫。

1894年10月下旬,日军兵分两路向辽东半岛发动进攻。一路从海上进攻旅顺港,一路从朝鲜通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其中以海路进攻为重点,陆路进攻主要起吸引清军注意力、掩护海路进攻的作用。

10月下旬,日军在鸭绿江边发起进攻的同时,也开始从海上向辽东半岛进发。24日,日军在辽东半岛东岸的花园口陆续登陆。11月6日,日军陆领金州,切断了旅顺、大连的后路,金州守军退往旅顺。7日,日本海军分路进攻大连。由于守将于6日已经逃往旅顺,士兵也已溃散,日军顺利占领大连。日军在大连休整了10天之后,11月17日,开始向旅顺发动进攻。由于守军统帅早在锦州失守后便已逃往烟台,其他将领也纷纷准备逃跑,致使旅顺军心涣散。旅顺于11月22日被敌军攻占。

日军占领旅顺后,就把下一个进攻目标指向了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海军的重要海军基地,正面防守坚固,易守难攻。因此,日军决定先从防御薄弱的荣成湾登陆,而后西进,从威海卫的侧后进攻它。

1895年1月19日,日军近2万人在军舰的掩护下,开始由大连湾向威海卫东南的荣成湾航进。同时,为迷惑清军,日本军舰又炮轰威海卫西面的烟台登州。清军不知日军到底从何处登陆,便又分散兵力,致使处处防御都很薄弱。1月20日,日军到达荣成湾,准备登陆。清军奋力抵抗,终因力量薄弱,被日军击败,日军得以顺利登陆。

负责山东防务的李秉衡在得知日军已从荣成顺利登陆后,认为敌人很有可能从西面登陆,只派了1000多人前往支援,致使日军得以迅速向成海卫后方进发。25日,日军兵分两路直趋威海卫南帮炮台。从26日起,南路日军在桥头遭到清军的奋勇阻击,不能西进。北路却因沿途清军兵力薄弱,进军速度很快,严重威胁到了南帮炮台的安全。

30日,日军开始进攻南帮炮台。炮台官兵奋力抵抗,终因炮台统领临阵脱逃,士兵各自为战,致使炮台陷落。在日军进攻南帮炮台时,日本舰队也从正面开始轰击威海卫前方炮台。日军占领南帮炮台后,从炮台发炮轰击港内军舰,北洋海军腹背受敌。南帮炮台失守后,北帮炮台守军也纷纷溃逃。2月2日,北帮炮台也被日军占领。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丁汝昌多次向李鸿章请求主动出击,都被严词拒绝。在日军的前后夹击下,北洋舰队官兵奋起反抗。从2月3日起,北洋海军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击沉日军舰7艘。但是,北洋舰队损失惨重,“来远”、“威远”等舰先后沉没,“定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毁,鱼雷艇也全被日军俘获。这时,北洋舰队的大多数官兵表现出了与般队同生死的大无畏精神,刘步蟾于2月10日愤然自杀;丁汝昌在多次拒绝敌人的劝降后,于2月11日在绝望中服毒自杀。至此,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在其他战场上,清军也遭到了同样的失败,清政府的败局已经无法挽回。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完全控制;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任意在以上各港口航行;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