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
7129500000041

第4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1)

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历时4年又3个月(1914.8~1918.11),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战争是两个资本主义列强集团——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蓄谋已久的、为着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挑起来的。

19世纪70年代,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的煤、铁、棉布的产量比美、德、法3国的总和还要多。可是过了20年,到了90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就跑到了前面,跃居世界第一位;到了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也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位。1870年,德国生产的煤、铁、钢的产量分别为英法两国总和的21%、18%、26%,到了1913年,则猛增为57%、123%、152%。

19世纪90年代以前,德国根据当时的实力,只推行“欧洲政策”,集中力量在欧洲争霸;90年代以后,它开始推行“世界政策”,提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当时殖民地主要被英、俄、法等帝国主义列强所抢占,其中抢得最多的是英国。1914年,英国侵占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约为英国本土面积的130多倍;其次是沙皇俄国,1914年,沙俄侵占的殖民地面积达1700万平方公里,约为其本土面积的3.2倍;第三是法国,1914年,法国霸占的殖民地面积已达1060万平方公里,约为本土面积的21倍。德国于1884年在非洲夺得多哥、喀麦隆、西南非洲,1885年又在太平洋上强占了新几内亚的一部分及其附近岛屿。德国嫌自己的殖民地太少,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这就引起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尖锐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矛盾有:

英德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德矛盾激化的结果。英国倚仗自己的实力,通过与荷兰的竞争、与法国的争夺,于1815年最终战胜拿破仑以后,确立了世界霸权,形成一个地跨五大洲、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

德国与英国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是在中近东,这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加上20世纪初,波斯湾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英国不仅要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还想进一步夺取德国等国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并打败德国。

俄德矛盾。俄德两国争夺的地区主要是在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沙俄一直把巴尔干和土耳其看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德国也想在此建立自己的统治。1903年,德国和土耳其签订条约,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建筑权。这条起自博斯普鲁斯海峡,经小亚细亚进入美索不达米亚,直抵波斯湾的巴格达铁路,使柏林—君士坦丁堡—巴格达联成一气,德国的军事和经济势力就能直捣近东和波斯湾,控制整个土耳其和小亚细亚。这不仅激化了俄、德矛盾,也加剧了英、德矛盾,因为它威胁着英国在北非、西亚和印度的殖民利益。

法德矛盾。1871年普法战争后,通过《法兰克福和约》,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迫法国赔款50亿法郎,还想通过战争彻底摧毁法国;法国则一直在准备着“复仇”战争,要收复被德国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想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此外,德国要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也威胁了法国,因为法国的殖民地仅次于英俄两国。20世纪初,法德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对摩洛哥的争夺。

19世纪90年代,当德国资本主义日益赶上并超过英国的时候,英、德关系骤然大变。英国面临着德国与它争夺世界霸权的严重挑战,便力求与其他国家联盟。鉴于法国一直是德国誓不两立的敌人,英国便转而和法国接近。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使英法冰释前嫌,结束了长期的宿怨,于1904年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几十年来对英国占领埃及所抱的敌对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夺取摩洛哥。英、法协约使两国的争斗得到了缓和,促使它们一起来对付德国。

1891年~1893年,俄、法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协商,签订了军事协定,这些协商和协定统称为“俄法协约”。俄国为了对抗德国,除了法国的援助外,还需要寻找一个更强有力的同盟者英国。英俄两国在1907年缔结协约,调整了双方在伊朗、阿富汗和中国西藏的势力范围。他们把伊朗划分成三部分:北部属于俄国,南部属于英国,中部是缓冲区。俄国还承认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关于中国的西藏,英俄双方都诡称负有不干涉的义务,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同西藏交涉要通过中国政府等等。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至于“同盟国”集团,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形成了。1879年,德、奥两国为了共同对付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也为了孤立法国,就订立了军事同盟条约。1881年,意大利在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加上德国的拉拢,意大利便投向德、奥一边。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中,德国是盟主,意大利是不稳定的暂时的同盟者。

20世纪初,国际政治危机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例如1905年~1906年发生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8年~1909年的波斯尼亚危机;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1912年的意土战争;1912年~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这一系列危机和战争,终于导致了1914年世界大战的爆发。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成了大国激烈争霸的场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仍然控制着巴尔干半岛的大片领土。不少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还受着土耳其封建主的统治和压迫,阿尔巴尼亚人也还没有得到完全独立。各族人民要求推翻土耳其的统治,建立自己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俄国竭力利用巴尔干各族人民的反土斗争,以扩大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夺取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奥匈帝国则害怕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会影响自己多民族国家的统治,坚决反对民族解放运动。德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阻挠巴尔干的民族解放运动。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1911年,德法之间因争夺摩洛哥引起新的战争危机。英国出面支持法国,德国被迫暂时让步。摩洛哥危机尚未过去,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又接连爆发。意大利为争夺土耳其的北非属地的黎波里,乘英、德、法等国卷入摩洛哥危机时,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土耳其很快被打败,被迫把的黎波里和普兰尼加割让给意大利。

意土战争的硝烟未散,巴尔干半岛上的战争又开始了。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保加利亚经过长期斗争,赢得了独立。已独立的国家要求彻底驱逐土耳其压迫者,纷纷结成了同盟。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了反土同盟。不久,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也参加进来,形成四国反土同盟,于10月发动对土战争。战争开始不久,土耳其军队就被击溃。12月中旬,土耳其被迫求和,这就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不久,巴尔干同盟内部又发生了冲突。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建立反保同盟,接着罗马尼亚也参加了这个同盟,它们和门的内哥罗、土耳其一起同保加利亚之间发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在巴尔于战争的影响下,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民族解放运动继续向前推进,它们迫切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奥匈帝国坚决反对,并以吞并塞尔维亚来绞杀南斯拉夫的民族统一运动。

进入20世纪以后,连续出现了几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军队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斐迪南在观看了三天的军事演习并检阅了军队之后,到达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访问。当斐迪南夫妇参加完在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乘车行驶到一个街口的转弯处时,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当场用手枪把他俩击毙。

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严厉取缔一切反奥组织。决心开战的奥匈,仍以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为借口,断绝了与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并于28日向塞尔维亚正式宣战。俄国出面支持塞尔维亚,宣布战争总动员,法国又支持俄国。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3日,德国又对法国宣战。4日,德军侵入比利时,同日,英国以德国侵犯比利时的中立为借口,对德宣战。5日,门的内哥罗对奥匈宣战,8日又对德宣战。23日,日本对德宣战,25日又对奥匈宣战。

1914年8月28日,在北海赫耳果兰附近的海战中,德国海军遭受失败,从此德国的舰队就被封锁在自己的海军基地里;同时,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海岸也都被封锁了。

大战爆发后,在欧洲战场上形成了三条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构成了西线,那里主要是英、法、比三国军队对德军作战;从波罗的海南岸直到罗马尼亚构成了东线,那里是俄国军队对德奥军队作战;沿多瑙河和萨瓦河构成了巴尔干战线,那里是奥匈军队对塞尔维亚军队作战。此外,在亚洲的南高加索,有俄、土军队交战;在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有英土军队交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在欧洲。

1914年8月4日,德军右翼首先发动突然袭击,侵入中立的比利时。德军统帅部原来以为攻占比利时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通过比利时攻入法国。不料遇到比军的坚决抵抗,德军在列日要塞被阻3天,到20日才占领布鲁塞尔。在此期间,英国远征军迅速赶到了法国,22日进入了阵地。德军在占领布鲁塞尔后,分五路向法国北部挺进。22日~24日,德军在沙勒罗瓦和蒙斯战役中击败英法军队,法军全线溃退,德军继续向巴黎推进。9月3日,德军前锋距法国首都仅15公里,巴黎人心惶惶,法国政府迁往波尔多。

9月5日到10日,法、德两国军队在马恩河进行大战,双方投入兵力共达152万人。战斗十分激烈,法军伤亡14万余人,德军伤亡近21万多人。10日,德军被迫撤退,据守艾讷河,两军形成对峙的局面。

在东线方面,俄军为了配合协约国军作战,牵制德军,于8月中旬派莱宁堪普和萨松诺夫两个集团军向东普鲁士发动进攻。东普鲁士的德军约有30万人,而俄军的数量几乎两倍于德军。最初,俄国的两个集团军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指挥官的无能和参谋工作的缺陷,两个集团军没有密切地配合。中间留有110公里的空隙。德军从截获的俄军电报中,得知俄军的调动情况,迅速进行反击。8月末,在坦能堡地区,萨松诺夫集团军首先被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指挥的德军包围、击溃。近3万士兵被打死和淹死于湖泊中,9万人被俘,萨松诺夫自杀。德军转过头来又包围了莱宁堪普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损失也达14.5万人。俄军被迫退守涅曼河,德军侵入俄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