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能力很重要,努力更重要
7130300000012

第12章 用行动见证努力(1)

只想不做,终归是黄粱一梦

要想成功,重要的不是努力去“想”,而是努力去“做“。只有空洞的梦想和意愿,却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谁不想获得出色的成绩?谁不想在单位里脱颖而出?

许多人有追求、有理想,但是,只让自己的追求停留在梦想的层次,最后的结果,不过是黄粱一梦。与此相反,有的人却总是让自己的每一个追求,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来实现,最后将许多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记得小时候,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盖一幢漂亮的房子。每天早上看到露珠,他就想,我将来的房子一定要装上像露珠这么闪亮的玻璃;中午看到云彩,他就想,我将来的房子一定要铺上像云彩这么好看的地毯;晚上看到星星,他又想,我将来的房子一定要安上像星星这样可爱的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不断地在为将来的房子设计着,却始终也没有打地基,砌墙壁。而那幢漂亮的房子也一直是一幢“将来的房子”,直到那个人死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一直都在为理想筹划着,幻想着,却不能用行动来使理想变成现实。”我还有一些细节没有想好呢”,这是他们永远的回答。于是,他们思考着,手托着腮,紧皱着眉头,一副沉思的模样。一年又一年,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就会大声地悲呼:“老天啊,你为什么不帮我!”好像一切都是上天的错。

我们不能生活在幻想中,一定要行动起来。不管你的计划多么完美,不把它实现,它就只能是一页纸。不行动,只在幻想当中寻找成功,你将永远生活在别人成功的影子里。一个有力量的人是不会沉溺于想象当中的,他们需要抓住成功,感受成功的心跳。在对成功追逐时,他们总是能采取果断的行动。而且,最终成功也会向他们张开双臂。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每次见面,他都会告诉我,”我计划去广州做服装生意“。有时,我会问:“你怎么还没动身?”他就挠挠头:“还有一些地方要细细考虑。”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在原地没动。再让我们看看辛迪·马里的故事,也许会有另外一些启发。年轻时的辛迪·马里是加州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他一直都渴望能开创一片自己的事业。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在夏威夷的一个远房亲戚想转让一家亏损的旅馆,辛迪·马里就把它买了下来。如今,辛迪·马里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业大亨了。辛迪·马里经常谈到当时的情形。他说:“当时,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他们,我的父母和妻子都说,‘你总得为它试试吧,不然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嗨,你不知道,我差一点就放弃了我的想法。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西方有一句谚语:光想不做的人,就像一座长满了杂草的花园。我们怎么能容忍自己的人生只留下杂草呢?用行动来培育人生花园里的玫瑰吧!

成功的人都是行动的高手。他们只要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事,就会马上去实现它。就是这种作风使亨利·福特领先于他的对手们。

多年以前,亨利·福特决定改进现在著名的V—8式发动机的汽缸。他要制造一个具有铸成一体的8个汽缸的引擎。他指示工程人员去设计。

工程人员说:“要制造这样的引擎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技术……”

福特坚持得不容解释:“无论如何要生产这种引擎。我需要它,我决心得到它。”

后来,福特公司果然制造了这种似乎完全不可能生产出来的发动机,他们把这种发动机命名为“福特V—8式发动机”,并把这种最好的发动机装到汽车上,这使福特公司把他们最有力的竞争者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可见,只有行动起来,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的行动不能像李逵一样,”挥舞着两把板斧一路砍将过来。”实现理想的最佳方式应该是行动与计划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来看看爱玛和美伦两个人的不同经历吧。她们是大学时的同班同学,而且理想都是做一个成功的编辑。如今,爱玛已经编辑出版了好几套颇有影响的丛书;美伦呢,却还在各出版商之间奔波,为自己编的书找出版的机会。其实美伦的书并不比爱玛的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人截然不同的遭遇呢?让我们先看看她们的行动吧。每次有了新书,爱玛总是先拟订一份企划案,介绍自己的出书构想。然后,找许多知名人士对她的书写支持信。接下来,她把整套企划案,连同多位知名人士的支持信,寄给书商。通常,不出两周,书商就会给她答复。再看看美伦,她总是拿了她的书直奔出版社。出版商只考虑书的市场,在没有市场的保证下,他们又怎么可能对书感兴趣呢?

我们的行动应该是有的放矢的,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莽撞的行动永远也无法接近成功。就好像南辕北辙的故事,马越快、车越好,目的地也就越远;动作越频繁,成功也就越渺茫。这也并不是说,我们在行动之前就非要再三再四地反复思量。有的人就是前怕狼后怕虎。在没有行动之前,就先给自己设想无数个行动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然后,非得想出解决的办法了,才会行动。其实,很多情况就是因为这样的一再拖延,丧失了行动的最佳时机。就像一首歌的歌词中写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等有了问题,我们再解决它就是了。用友软件的董事长王文京先生的成功与他的出手迅速是分不开的。大学毕业后的王文京被分配到国务院机关管理局工作。20世纪80年代,24岁的王文京看准时机,借来了5万块钱,辞去公职,一间9平方米的房子,一台电脑开始了穷书生的创业生涯。现在,王文京的身价已经达到了几十亿元。

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在《生命的意义》中说过这样的名言:“纯粹的理想是生命中最廉价的东西……最不值一提的感伤主义者、梦想者、醉汉、逃避责任者和拙劣的诗人,从不表露丝毫的努力、勇气和耐心,或许他们会有最丰富的理想。”

著名作家茨威格也说:“不顾一切地采取果断的行动……因为单凭善心和真理,从来没有治愈过人类,也从来没有把一个人治愈过。”

赶快行动吧,用行动见证你的努力,理想之花才能结出绚丽的果实。

努力尝试吧,不试哪知行不行

要想知道梨子是不是甜的,你就必须亲口尝一尝。记住,在当今社会,不仅“适者生存”,更是“试者生存“。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小鹰在鹰妈妈出外觅食时不慎掉了出来,刚巧被鸡妈妈看到,便捡回去和一群小鸡放在一起喂养。

随着时光流逝,小鹰一天天长大了,也习惯了鸡的生活,并且鸡们也都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同类,它也像鸡一样出外刨着寻食,从来没试过要飞向高空。

一天,在小鹰外出觅食时,忽然碰到鹰妈妈,鹰妈妈见到小鹰惊喜极了,对它说:“小鹰,你怎么在这里,随我一起飞向高空吧!”

小鹰说:“我不是小鹰,我是小鸡呀,我可不会飞,天那么高,怎么飞得上去呀?”

鹰妈妈对小鹰有些生气,但它还是大声地鼓励它说:“小鹰,你不是小鸡,你是一只搏击蓝天的雄鹰呀!不信!咱们到悬崖边,我教你高飞。”

于是,小鹰将信将疑地随鹰妈妈来到悬崖边,紧张得浑身发抖。鹰妈妈耐心地说:“孩子,不要怕。你看我怎么飞,学我的样,试一试用力,用力。”

小鹰战战兢兢,在鹰妈妈的带动下终于跃向长空……

不自信,害怕被人拒绝或招致失败,这是人共同的特性,但是,不管自己行不行,不管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这些都不重要,关键的是你得去试——

其实世间的鸿沟和障碍很简单,只要努力去试一试,很可能你就站在成功的边缘上,成功唾手可得。

所以,在没试之前绝对不要轻易否定。

1852年,俄国著名作家、《现代人》杂志主编涅克拉索夫,收到了一部名为《童年》的手稿。但是,不知何故,作者在手稿末页和信中,只署上自己的姓名缩写“π·H“。

涅克拉索夫在看完手稿后,觉得写得十分出色,于是决定发表。由于不知作者的全名,所以作品发表时,只能按姓名缩写署名。

这是文学巨人托尔斯泰的第一部作品。尽管作品写得很好,但是由于缺乏信心,他却不敢署真名。幸好,涅克拉索夫是一个真正的“伯乐“。在发表这一作品的同时,他还向屠格涅夫等著名作家推荐,说:“留神一下《童年》这部中篇小说吧!看来,作者是一个新的、大有希望的天才。”

很多著名作家看后,都对这部作品交口赞誉。当时,年轻的托尔斯泰正在高加索山地服役。一天,他偶尔读到了一篇对他的作品的评论文章,作者是位著名的评论家。

托尔斯泰读着那些赞美的言词,狂喜和眼泪几乎使他窒息。处女作的巨大成功,使这位本来胆怯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的希望。从此开始,世界文坛上多了一颗夺目的明星。

一位天才在写出杰出作品时,居然不敢署名!这个故事,或许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原来,天才也曾不自信!尽管不自信,但托尔斯泰还是勇敢地将稿件投给了权威刊物。如果没有这样“勇试一把“的举动,他还会因此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吗?

许多人的潜能都是被压抑的。许多生命中应有的光芒,都是因为我们自行掩盖,最终使得它消失了!许多应有的业绩,都是由于我们自行打击和否定,而胎死腹中!

微波通讯电话公司是美国一家很有名的公司,因鼓励员工尝试和创新而著名,他们的文化理念是:“在微波通讯电话公司被‘枪毙’的员工,不是那些做错事的员工,而是那些不敢冒险的人。”

洛克菲勒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去试一试。”此语成了流行全美、体现美国人开拓精神创业精神的名言。

很多时候,事情到底行不行?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有多大的机会与风险?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不去尝试是不知道的。

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去南方视察,当地人预先设陷阱捕捉到一只幼熊,计划在总统打猎时,偷偷把它放出,这样,总统就可一发即中。但总统察觉了他们的计划,拒绝朝幼熊开枪。

这件事件立即被广泛报道,一家有名的报纸还登载了一位著名漫画家的漫画。画中,西奥多·罗斯福手握枪,背对幼熊站立着。

一位小糖果店的老板莫里斯·米切顿,立即注意到了报纸上的漫画。他想,或许可以借此渲染一番,招揽顾客。于是,他把一个毛绒熊放在商店的橱窗里,上面贴了一块标签:“西奥多的熊“。这招很灵,吸引了不少顾客,但他没料到有很多人要求买下它。

米切顿临机一动,给总统去了一封信,请求允许将玩具熊命名为“西奥多的熊“。在许多人看来,这实在太荒谬了,堂堂总统哪会答应一个小老板的要求?但没想到的是,总统支持他的这个想法,于是很快回了信,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一来,玩具熊的销路猛增。米切顿随即创办了理想玩具公司,接着公司售出了成百上千万只动物玩具。

一封信改变了命运,当机会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是否也愿意试一试?

那些决心为自己找出道路的人,总是能够找到机会;即便他们找不到机会,他们也会创造出机会。因为,他们不害怕拒绝,总是勇敢地去探索,勇敢地去尝试!

众所周知,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有个理念“适者生存“。现在我觉得应该再提一个新理念了,那就是——“试者生存!”

努力尝试吧,不试哪知行不行。

用行动贯彻决心

光有决心是不顶用的,只有切实行动起来,才可能把“决心做到“的事情变成“已经做到“的事情。

“我决心从明天开始,一天拜访10个客户。”

“我决心这个月把业绩提升1倍。”

“我决心努力工作,干出点成绩来,不辜负老板的信任和栽培。”

类似的话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决心“我们或许也曾慷慨激昂地表白过。问题是,你努力实现它们了吗?你立刻去做了吗?

比尔·盖茨说过:“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他本人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贯彻这句话的。

18岁的比尔·盖茨,大学二年级时,打算退学开发32Bit软件,因为新编的教科书中,已经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的问题。当时他和一起听课的克莱特商量这件事,克莱特觉得这个想法虽然有道理,可是不学完大学课程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比尔·盖茨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于是毫不犹豫地退了学,一心扑在了研究开发32Bit软件上。10年后,克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而比尔·盖茨也是在这一年,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1995年克莱特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比尔·盖茨则已经绕过这个系统,开发出了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年内占领了市场,这一年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决心要做的事情,立刻去做。有了好的想法和创意,立刻付诸实施,就不会错过机会。

立即行动是那些成功人士建功立业的秘诀之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伟大的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这样说过。那么,如果你养成了有了想法就行动而不是拖延的话,你就会从行动中收获一个能自己掌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