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卿卿小青梅
7142200000076

第76章

卿卿在皇宫内住下了,这里不如西夏那般冷,锦衾暖帐;檀香榻软,她却辗转难眠,心里在想哥哥是否和她一样也在挂念担心着。此时此刻,夜已深沉,赵墨融着一身夜色倚在窗前仰望星月,小妹不在身边他无心入睡,每时每刻都在牵挂担忧。局已设,而下棋的人不知会如何出手,他想来有些后悔,后悔当初让卿卿入宫为医,若没这步如今也不会如此尴尬。

“怎么?睡不着吗?若睡不着就与我共饮几杯,酒能暖身也能消愁。”

不知何时,耳畔突然传来男声,语气低沉无奈,似乎和他一样毫无睡意。不用看也知道是谁,在这府里谁能胆大到肆意闯入他房里,而连门都不敲一下?不过就算是安夏王大驾,赵墨也当他是铁打铜铸的假人不愿多理睬。

房间漆黑一片,窗边剪影虚糊不清,安夏王见到案上烛灯便拿来火折子燃上,点点橙光驱走冷夜,赵墨像是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光用手挡了下额头。

“来陪本王喝几杯,去去寒意。”说着,安夏王坐上交椅从袖里拿出酒壶置在案上。赵墨侧首一瞥,淡然而道:“回王爷,在下不会喝酒。”

“一杯总可以吧?本王请你,你可不能不赏脸。”安夏王边说边斟了两杯酒,随后拿起杯盏走到赵墨跟前递上。赵墨略思小会儿接着便接过杯盏仰头灌下。烈酒烧喉,他连眉都未曾动过。

“呵呵,虽说不会喝,酒量倒不差,看来你有个会喝酒的爹。”安夏王似在戏谑,说罢就将手中酒一饮而尽。提到那个人,赵墨的神色越发阴沉,他似乎又看到那人像死猪一样躺在榻上,醉熏熏地说着胡话;满脸通红地抡起拳头打人,有这样子的爹还不如没有,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像那个人。赵墨眼眸低垂,怒恨全都掩在眼底,安夏王并未留意,轻吐口气又接着说道:“刚刚宫里来了消息,说令妹在观云轩居住,今夜不会有事,所以你别太操心。”

听到小妹消息,赵墨缓和了神色,他不由自主暗舒口气,扯起浅笑拱手敬道:“多谢王爷照顾。”

或许这是他唯一一句心里,不过安夏王并不在意,满上一杯酒后便靠在窗侧边赏月色边小啜。

“其实你也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否则你也不会在这儿与我赏月喝酒。”

酒盏见底,安夏王似无心说起,语意犀利,一下子就戳中赵墨心中软肋,赵墨故作不明其意,轻声问道:“王爷何出此言?”

安夏王笑了笑,随后将手中杯盏放到窗台,白玉盏银月华两相辉映。

“苗疆有种巫术叫蛊毒,所谓的蛊就是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此即名曰蛊。能活下来的蛊自然难得,能治人也能害人,就看养蛊之人怀得是什么心。”

以蛊拟人,其中之意谁都能听懂,蛊食百虫成蛊,他弑千人才为七刹之首,不管是蛊还是人终究是关在笼子里的傀儡,只不过蛊逃不得,而人却可以,这道理安夏王自然应该清楚。

“王爷有话不妨直言,在下不喜欢拐弯抹角。”赵墨缓声说道,语气无不敬,双目却冷暗下来。这只“蛊”很难管教,连养蛊之人都制不了,他这藩王又有何本事?安夏王非常明白,所以从不硬来,不过赵墨的心思捉摸不定,也未对其表过忠心,毕竟他从血盟出来,这里面的手段诡计谁又说得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赵墨身上,安夏王却没了分寸,他也不想遮掩自己怀疑,直接了当道:“能从血盟活过来的世上没几人,你的确很不寻常,得之我幸也。我不会把你们当棋子使,可我也不想以后死得不明不白。”

赵墨听着沉默不语,神色如常平静无绪。安夏王静默片刻继续道:“当初我是在黄巾军里听到消息,陈旦说自己有个失散弟兄武艺高强,欲荐其入军,听他说姓‘萧’我就在想会不会是你。凭你的本事若要躲起来别人休想找到,怎么会露了风声?一开始我以为你是有投靠之心,不过没多久萧家二人就跑到秦州,前后所到时间与我所差无几,这么多事凑一块儿巧得有些过了,一定是有谁暗中送出消息把他们引来。或许外人看来是我设的局,令妹也定认为是我把萧家人找来好逼你出山,可我清楚这前前后后都是你在安排,这招棋下得妙,也让我佩服,不过我不知你是何心思?”

“我也不知王爷是何心思,在秦州时您已试探过,如今到了这步,您觉得我还会存异心吗?”赵墨说话的口气略微阴沉,安夏王颔首,心里也明白他是一条船上的人。

“我知道说这些话会令你不悦,但现在非比寻常。此次说是请医治疾,实则想一网打尽,前途难料,我必须靠你鼎力相助。再则令妹算是有恩于我西夏,于情于理我都不会撒手不管,这你大可放心。”

“王爷也可放心,既然我说了就会做,只要你记得当初答应我的事。”

“呵呵,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萧家定是随你处置,不过丑话说在前,萧家树大根深又和武林帮派有些联系,不是那么容易就倒的,燕皇虽然昏庸,在储君之事上他也不会糊涂,你要小心才是。待事成之后东南之地就是你的。西夏听命于燕氏几十年,如今也是时候说‘不’了,若天下能换个姓氏,这更好不过。”

“树大招风,功高盖主,我想燕皇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他忍萧家也忍了好多年了吧。”

话落,赵墨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在血盟跌打滚爬这么久可不是白干的,或许萧家也嗅出些异味,所以才想以“治疾”之名把矛头指向西夏,顺便让燕皇做下“长生不老”的美梦,不过两方联手来对付安夏王,他终究要吃亏,而且小妹也落到他们手里,斩草之时不得不小心。赵墨心里早已拿定主意,中间琐碎之事也都安排妥当,只是一想到卿卿心中愧意渐浓,有些事没办法让她知道,也没曾想伤害到她,接下来只希望她能平安无事,要不然他绝对不会原谅自己。

卯时三刻,宫里太监就叩响了观云轩的门,这时卿卿已经起了,正倚在小榻上细读医书,宫女们收起她用过的食盘,然后开门请公公入内。李公公是内侍总管,燕皇面前的红人,他见到卿卿便传了燕皇口谕,让其替圣上把脉。卿卿接旨,接着拿好医箱坐上软轿来到养心殿。

进殿之时燕皇并未起身,他身着黄绸丝袍半倚龙枕气喘吁吁,宫侍紧而有序递茶送巾,旁边人接过后便替陛下拭去额上密汗。先前卿卿并未注意,走近一看,才发觉燕皇身边亲密之人竟然是萧清。萧清见她如见陌人,他替陛下拭去汗后又端过玉盏送到燕皇嘴边,这本是该嫔妃做的事,他做得格外周到。

燕皇喝了口水后就不想再喝,萧清又把玉盏放回金盘中退到旁侧垂首侍立。卿卿就当没有看见也不愿多想,她放下药箱取出脉枕,然后就替燕皇把脉。脉细悬滑,乃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之兆,昨日还见其生龙活虎,今天怎么就成这样?卿卿心里生疑,提笔卷墨写下诊据,燕皇探头瞥上几眼,刚欲开口就一阵猛咳。

“陛下当心。”

萧清见之忙上前替燕皇拍背顺气,燕皇摇头摆手,随后又抓起肩处白净细手轻轻放下,看来小心得很,周围宫婢太监见怪不怪,惟有卿卿心里一阵恶寒,素闻都城好男风,可她不敢往那处深想,虽说与萧家反目成仇,但她对萧清仍有情谊,如今见他瘦弱萎靡,她也不好受,更不希望他成这般模样。这么多人在场,卿卿不能表露分毫,写完诊据之后,她便连同药方一起交给李公公,李公公恭敬接过转手又递给身后沈御医。沈御医乃宫中众医之首,对燕皇身疾了若指掌,他看了卿卿所书诊据与药方之后连连点头,只道:“确实。”

燕皇像是累极,听了沈御医所述后就不耐烦地挥手让其退下,李公公请沈御医与卿卿离殿,众人全都退到殿外,惟独留下了燕皇与萧清二人。有些事不该问,卿卿也只好憋着等它烂死,沈御医邀其入太医馆中与众医共同商议,卿卿回过神后立即点头答应,接着便与他去了太医馆。

太医馆内几位御医院使早已候了半天,见到沈御医与卿卿之后连忙起身行礼。这些太医全都头发花白,老得站不直,看到陛下请来的医士如此年轻,而且还有是女的自然很是不悦,可是皇命难违,他们也只能强颜欢笑,看似恭敬地请卿卿入座。

“赵医士,刚才您替陛下把脉……那……那陛下脉象如何?”冯院使说句话三喘气,声音抖得厉害。卿卿自知资历尚浅,难免招人疑,不过她的师父可是青洛,一想到青洛神气十足的模样,她的腰杆子也不知不觉地硬了。

“陛下脉细悬滑,气血不足,定是平日操劳过度;而且陛下内腑损耗甚多,平时大概好食荤腥,从而导致内热血瘀,易神散体乏。”

御医院使们听后连连颔首,对其说法没有异议,卿卿暗舒口气,然后托院使拿来燕皇以前诊据病历,细细看后好对症下药。院使听后便打开旁边小门从里面搬出厚厚几叠病历放置她跟前。这么厚得一叠要看完着实费力,不过对于燕皇脉象,卿卿仍有些不明之处,辨了半日都不知此脉因何而来,她想或许能在病历诊据中找出一二。

众御医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开的方子也都是无功无过,真要调理好燕皇身子必须要抓出点才行。就在众人讨论激烈之时,馆外忽然有人通报说:“萧大人到。”众人一听,连忙起身端正衣冠,看到门处有人进来便齐齐拱手施一大礼。

“萧大人。”

“呵呵,各位免礼免礼。”

洪声如钟,萧老太爷一边摆手一边笑道,旁边小官立马搬来交椅放到他身后,萧老太爷也不客气,甩下衣摆后便正身坐下。

“不知各位大人议得如何?陛下日夜操劳,如今身虚气虚,作为臣子也十分担忧,只望陛下龙体安康,此也是江山社稷之福啊。”

“没错,没错,萧大人说得有理。”众人连连点头附合,卿卿冷眼旁观,她就知道今天会碰到老太爷,此次应该就是他出的主意,来了又怎么会不见她?想着,萧老太爷正好把目光移到这处,卿卿勉为其难地笑了笑,随后放下狼毫拱手作辑。

“萧大人,有礼。”

“赵医士。”萧老太爷回礼示敬,搬出官场上的一番客套,或许他已经忘了三年前是如何对侍眼前这么弱女子的。

“素闻赵医士医术高明,不知能否解陛下之疾?”他轻声问道,面上和蔼可亲,看来很欣赏这位“素未蒙面”的晚辈。

卿卿厌恶之极,隐隐地也有丝惶恐,他的毒辣手段应该不在萧瑞之下,看周遭忙着拍马屁的大臣们,她这外来小官又算得了什么?想了会儿便回道:“今日为陛下把脉,所得与御医所述并无二,在下还需观些时日。”

“那得多多辛苦赵医士,千里迢迢来到此处,没多歇息就得行医,想必赵医士定是累极,若有事可随时吩咐老夫,老夫定当为你排忧。”

萧家两面三刀的让人不得不服,若不是卿卿见过他的真面目,说不准就被他这番诚心之言骗到了。不过这么多人在,她也不会傻到去拆穿他的把戏,表面上恭敬有礼,心里却提防起来。没聊多久,萧老太爷就称有事要走,临行之前他又特意嘱咐众医要尽心尽力解陛下之忧,众医唯唯诺诺点头哈腰,直到萧老太爷走后仍像是坐卧不安,或许萧老太爷早已权倾朝野,不论大小官看到都要礼让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