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天的早晨
7142700000031

第31章 变革的深层震撼

这两天,镇干部都倾巢出动,到下面搞计划生育去了。这件天下第一难的事耗费了人们多少精力。然而,我有点诧异,镇上推行了农村股份制之后,计生工作也就走上了轨道。这回我却眼见着大动干戈。

镇办公室副主任潘伟对我说,这些都是外来从事种养经商人口。对这部分流动的四海为家的人,不采取突然的行动是无法奏效的。我想,这天下第一难的事,在这里就显得更难了。

大伙儿儿乎日夜地忙碌去了。

小潘给了我一本横岗勤劳致富的材料,一份电脑打字底稿。这位年轻主任说,我们镇拟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写了点材料,你看看怎样?

我看过了一遍,觉得本子里的人物,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横岗开放活跃的风貌。便情不自禁地摘录了下来。

——四联村茂盛小村的何育强,才二十七岁。近十年时间,从两手空空的打工仔,变成个资产百万,拥有豪华小汽车的老板。

1978年,他初中毕业。在本村办的一间制衣厂当工人,他刻苦好学,人又聪明,很快就练出了一手好工夫。没想到工厂倒闭了。这商品市场竞争的残酷,给他年轻的心灵留下了烙印。

1982年,他又进了天龙丝花厂。没多久,他已掌握了整套工艺。当上了月薪一千港元的技术师傅。港商很信任他。然而,他心里并不安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资本家能在这里办厂,我为什么不能办?老板能办好个厂,我也能办得好。1985年春,他辞工了。开创自己的制衣厂。

白手起家,步步艰难。他同邻村的李俊文东拼西凑了两万元,租了一间30平方米厂房,请了12名工人。到广州华南衣车厂购回了9台衣车,分期付款。开始时向外商厂拿料加工。他一步一步地走着。翌年夏,他已盖起了一层200平方米的厂房。自己承接内地和港商的订单了。

何育强深知创业的艰难。他既是老板,又是师傅,又是推销员、业务员,不分昼夜地工作。他讲究质量,注重信誉,经营有方。工厂越办越好。目前,他已拥有上千平方米厂房,80多台车衣机。几年来为国家创汇一百多万港元。

何育强用自己的刻苦勤奋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在开放的广阔空间里找着了自己的位置。

然而,他的路子在说明了些什么呢?

——四联村排榜小村的农民陈文生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1987年夏,陈文生承包了村里17亩荒坡田,和30亩荒坡地。披星戴月,辛辛苦苦,开出了鸡场鱼塘,把果树也种下去了。

翌年初秋,一场强台风,夹着洪水,卷走了一千多平方米的鸡舍,冲垮了鱼塘堤围。损失惨重。他不气馁,农业摆脱不了自然风险嘛!全家人上山苦干了三个昼夜,恢复丁生产,然而,命运好像故意同他作对。他种下的一千多棵香蕉,翌年又给大风吹断了。幸好鸡舍鱼塘安然度过风暴。

陈文生认为只要政策好,天灾自己对付得来。无非是劳累多一回罢了。他相信政策,相信这条勤劳致富的道路。几年经营,他已拥有二千平方米鸡舍,年养鸡5万只。猪栏200多平方米,年产肉猪100多头。鱼塘17亩,年产鱼一万三千多斤。还种有红江橙1300多株,荔枝300棵。去年纯收入达十二万元。随着果树进入盛产期,他的收入自然逐年增加。

1987年3月,陈文生被选为县政协委员。

我问他对自己的事业有何感想。

他憨厚地笑道:“前景可观!”

—黄阁坑是一条偏僻的穷山村。余丽金,三十多岁。她同丈夫一起从事种养。去年养猪230头,卖出肉猪达5吨多。年收入达4万多元。

1986年,她开始养猪才十几头,要不要多养?她心里没底。看见镇上鼓励,党员干部又带头,她相信此路行得通。便向银行贷款4千元,扩大了养猪规模。养猪是项劳累的脏活。有时忙得连饭也吃不上。要繁荣猪场还得自家繁殖种苗。她饲养了九头优质母猪,一头公猪。夫妻俩起早摸黑地忙个不停。

猪养了起来,便又配套种植果树。荒坡上种了几十亩橙柑荔枝。增加了收入。

余丽金走出了一条农村妇女勤劳致寓的路。

—黄阁坑的麻沙村,地处边远山庄。全村22户,129人。山村穷,眼见着山外办工厂的村庄都富了。唉,还得走自己的路。1987年,党支部和村委做了个规划。大伙动手,家家养猪,户户种果,居然效益显著。去年全村养猪纯收入二万二千元,种果纯收入八万一千四百元,养鱼纯收入六万六千元。全村人平纯收入2439元,比1989年增氏95%。麻沙村踏上了富裕的行列。

他们现在正向小康水平线。然而,他们不会忘记村党员干部带头闯关的艰辛。在他们还满腹疑虑的时候,村长村委陈桂林、陈建容和陈鉴明,带头各自养猪60多头,种果30亩。眼见为实,众人都跟着上来了。目前,全村户平养猪10头,种果12.5亩,养鱼6亩。此外,他们千疗百计降低成本,讲求经济效益。到邻村腐竹厂收买豆腐渣,到四周菜场收集残余菜叶,及工厂的剩饭剩菜。回来加上米糠造出了低成本的混台饲料。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每头猪上市可获纯利一百多元。

村干部还组织群众学习技术,听教授的科技讲座。订有科技杂志。成立了养猪技术指导小组。

麻沙村的路显示了双层经营体制,在商品农业发展中的活力。

——安良村青年周日麟,1988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他茫然,出路何在?他什么都想搞,但啥也搞不成。想贷点款也无门。彷彷徨徨整整半年又过去了。党支书林瑞清告诉他,脚踏实地,动动脑筋,选一个切实可行的项目。他想,镇上遍地工厂企业,无不需要一些零部件加工。何不从外发加工人手。

他同家里商量,把家里一百平方米的旧瓦房作工场。同表带厂加工装配表带。工人请来了,吃住咋办?他让出自己宽阔的住房,搬进了狭小的偏间。他重质量,讲信用,准时交货,同厂商合作良好。彼此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目前他的加工厂有工人40名。去年获利两万多元。

周日麟作为一个农村知识青年,在农村城市化的道路上,仍是大有作为的。

——荷坳龙口村青年罗应基,1981年初中毕业。当时,他同村里的青年人到深圳工厂做工。电子厂、食品厂、罐头厂都做过了。一晃五年。他回过头来,却又觉得什么也没做成。岁月白白地过了。在特区老板厂里做工,有什么值得他依恋的?往后的路该怎样走?一种土地主人感折磨着他。他又一次感到困惑。

他妈是个老党员。劝他留在家里,开发种养,自己当家做主。那就回来吧!他向银行贷款一千元,家里支持点,投入一万元办起个猪场。可是,时运不济。第一批入栏的50头中猪突然染病,措手不及,几天死了十七头。他久久地望着倒地死去了的猪尸体,无计可施。深感科学技术的重要。从此,他学养猪技术,拜村里养猪专业户陈学年为师,参观大型猪场,吃住在场,苦学技术。还买了种养技术书籍,订了报刊。学会掌握了猪病防治,饲养科学配方技术。这一来,他经营的种养业显得自由得多了。

三年过去了。罗应基尝到了创业甘苦的喜悦。他把大自然的赐予变成了自己的产品,宛如自己在拥抱着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去年纯收入达一万三千多元。今年荔枝果树开始收成,收入会成倍地增加。

罗应基坦率地笑道:“我以为扎根农村,种养致富,此路可行。”

至于有些开小店的,开酒楼的,他们都发达了。我在这里不再赘述了,这里的篇幅还是留给直接创造财富的人们。

有人说过,一个变革的时代,要比一百所大学来得重要。

那么,变革的最深层的含意何在?

人们自信命运拿在自己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