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的增进
一般人喜欢偷闲,其实偷闲是苦,忙才会快乐。有人常问我:“这么多年不见了,您怎么一点也没有老呢?”我回答:“我很忙,没有时间老啊!”因为忙得很快乐,忙得乐以忘忧,所以不知老之将至也。
幸福的人生
我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享受到幸福快乐。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呢?
一、不比较、不计较的平等观。有些人很喜欢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诸如:我有痛苦,为何你没有?为何你这么好?为何我如此差呢?一有了比较、计较的心,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与烦恼。凡事不与人比较、计较,就好像“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有这种平等心、满足感,就不会痛苦了。
二、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观。我们经常因为一件事情做错了,就怨天尤人,怪家里的眷属不支持,怪世间的亲朋好友不帮忙。如果能有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观,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就可心安理得了。
三、不侵犯、不推诿的道德观。就是对人要不侵犯,对事要不推诿。因为侵犯他人就是犯戒,也就是给人不自由;推诿就是不负责任,就是不敢承担。
四、不贪求、不嗔怒的修养观。我们要把贪求的心改成一种善法欲,也就是好的欲望。譬如发愤读书、发心做善事,而不是贪求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更不可以嗔恨破坏自己的修养。
五、不自卑、不懊丧的战斗观。人生宛如一个战场,遇事无须自卑与懊丧,要勇往直前,要当仁不让。
六、不邪见、不妄动的禅定观。要培养自主、自尊与自信的性格;面对问题要以智慧来判断,要能“以静制动”,也就是“如如不动”的禅定观。
快乐的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一致的希望,但实际上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如何才会快乐?我提供以下四点意见:
一、以舍为有。有的人整天妄想、贪求,这样的人生不会快乐;相反的,懂得喜舍的人生,快乐无穷。“舍”并不是完全给人,而是一种结缘,例如,我专心听你讲话,就是与你结缘;帮你做一件事情,给你一些助力,给你一个微笑,给你一个注目礼,都是结缘。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你是在给人,其实是在播种福田。能够舍的人表示自己很富有,因为你内心有感恩、有满足,你才肯舍,才肯给人。心中有好话,才能说好话;心中有微笑,脸上才有笑容,所以“以舍为有”,才会快乐。
二、以忙为乐。一般人喜欢偷闲,其实偷闲是苦,忙才会快乐。有人常问我:“这么多年不见了,您怎么一点也没有老呢?”我回答:“我很忙,没有时间老啊!”因为忙得很快乐,忙得乐以忘忧,所以不知老之将至也。
三、以勤为富。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发财,其实勤劳就是一种财富;不勤劳,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也会坐吃山空,所以要以勤为富。
四、以忍为力。佛祖之所以是佛祖,因为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一个人能够忍,就有力量。所以我们要能忍苦、忍难、忍饥、忍饿、忍早、忍晚,要“以忍为力”,一忍万事成。
如何圆满人生
每逢过年期间,最常见到一般人家门口贴着一副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满乾坤”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来圆满自己呢?圆满人生的方法有四点:
一、满口的好话。人与人来往相处,必须靠语言来沟通,假如我们每天见到人都能满口的好话,经常把“你好”、“你早”、“谢谢你”、“对不起”挂在嘴边,必能获得许多的友谊。就像我们到美国观光,看到美国人彼此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一见面就说:“哈罗!”“你好吗?”对方听了自然也很欢喜。所以,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够“相逢说好话”,必能和谐无纷争。
二、满手的好事。每个人天生有一双手,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手是给我们做好事用的。比方说,我是个读书人,我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我是个音乐家,我把琴弹好;我是个画家,我把画画好;我是个家庭主妇,我把菜煮好;我是个公务员,我把事办好。能够做好本分的事而有益于大众,这就是好事;千万不要像强盗小偷,把手用来为非作歹,最后才来感叹自己“满手的血腥”,徒然后悔莫及。所以我们要满手的好事,才能圆满人生。
三、满面的微笑。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微笑。一个微笑,比什么色彩都要好看,如果人和人见面,都能面带微笑,这个世界必然多彩多姿,必能令人时时沐浴在春风里。
四、满心的欢喜。世间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名位,而是满心的欢喜。不仅自己内心有无限的欢喜,还能把欢喜散播给别人,能够让欢喜布满人间,才是最圆满的人生。
自由自在的人生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如何让自己活得自由自在,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有钱有势,有名有位,乃至儿孙满堂,却活得不自在,这样的人生没有幸福可言;人生要活得很自在,才会幸福。
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名号叫“观自在”,因为他能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所以,我们要像观世音菩萨,时时观照自己,看看自己观人自在不自在、观事自在不自在、观境自在不自在。时时观照自己的心,看心自在不自在。能够一一观照以后,都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如何才能自由自在呢?我有四点意见贡献给大家:
一、学习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现在的人什么都吃,就是不肯吃亏。一个人如果肯吃亏的话,别人必然乐于跟他在一起;如果处处都想占别人的便宜,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会远离,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吃亏。
二、人我互调。有时我们遇到困难,心里起了烦恼,或是看哪个人不顺眼,这时不妨把人我立场对调一下,想一想,如果我是他,如果他是我,立场互换,看法就不同了。所以人我互调,是自由自在的心法。
三、当然如此。假如你吃亏了、受苦了、受难了,要把它想成是当然的。事实上做事、做人本来就很难,又何必不平、不满呢?凡事想当然尔,就不会有怨怪别人的心,没有责怪、怨天尤人的心,这时就会自在了。
四、享有就好。在这个世间上,我们不可能样样东西都拥有,但是我们可以有“享有”的心。譬如,别人建造房子,我们总可以在走廊避雨;公园是大众的,我散步就好了。如果能以“享有”代替“拥有”,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做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人,应该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别人效法的模范。
如何让自己成圣成贤呢?我有六点意见:
一、要像一面镜子,自我观照。一般人都只看得到别人的错误,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因此需要一面镜子,从镜子里透视自己,观照自己,改进自己。
二、要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皮箱在我们有用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皮箱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反之,要用时,没有皮箱,就会有不便之处。所以我们做人要像皮箱一样,能够提得起放得下。提所当提,放所当放,提放自如。
三、要像一支彩笔,彩绘人生。彩笔可以画出美丽的山水、动人的图案;我们做人也要像一支彩笔,彩绘出自己五彩缤纷的美好人生。
四、要像一本簿子,记录功过。簿子是拿来记事用的。做人也要像一本簿子,要把自己的功过一一记录下来,作为自我的勉励与警惕。
五、要像一根蜡烛,照亮别人。一个人绝不可以自私自利,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要如同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哲学。
六、要像一个时钟,珍惜生命。时钟从一到十二,每天循序渐进、循规蹈矩地运转,从不会恣意地由一点跳到五点;也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刻,它很公平地给每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一旦过去了就不再回头。所以它启示我们,要及时把握时间,要让自己的生命作充分的发挥。
现代人的新形象
在现代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形象好坏,关系着自己前途、事业的成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维护自己的形象,要让别人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想:这个人很讲信用,这个人很有能力,这个人很忠贞,这个人很有道德。要树立这样的形象,应该具备什么样盼性格呢?
一、要融和尊重。人与人相处要能融和,不要太偏执、太自我、太傲慢,要尊重别人、恭敬别人,能与人相互尊重融和,你的形象才会好。
二、要团结包容。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是大家的,是人人共有的。所以我们和人相处,必须跟大众团结,不能强求别人完全采纳自己的意见。对于见解和我不一样,方法和我不一样,甚至语言不一样、地域不一样、年龄不一样的人,我都能包容,所谓“有容乃大”,能包容别人,表示自己高人一等,必能赢得别人的信服。
三、要互赞互助。在社会上如果要想有前途,要想受人尊重,必须先赞美别人,帮助别人。你肯赞美别人,人家才会赞美你;你能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所以能经常赞美别人、帮助别人的人,他的形象必定很好。
四、要乐观进取。人不能天天板着面孔,或每天忧愁满面的,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每天烦恼的人在一起。除此之外,也不能天天说泄气的话,消极悲观,因为也没有人愿意跟一个不上进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我们留给别人的印象,必须是乐观进取的,这样别人才会重视你。
四等人
人本来没有等级之分,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只要奉公守法,都有机会成圣成贤、出将入相,有一番的作为,因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人性、人格平等,因为每个人的作为有所不同,而有不同的等级。我把人分成四等:
一、上等人,普利国家社会。什么是上等人呢?上等人胸怀国家社会,他的心中只有国家,只有社会,只有大众。他把国家社会的利益建立在自己之上,所以宁可自己受委屈,自己受苦,只要能利益国家社会就好了。历代的圣贤豪杰,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他们普利国家社会的慈悲心,就是上等人的代表。
二、中等人,欣赏师友成就。什么是中等人呢?中等人对于老师、朋友、亲戚、长官的成就,能引以为荣,并愿意跟他学习,愿意追随他,愿意为他服务。所以,对于圣贤所行所为,不嫉妒、不障碍,而欣赏尊敬,能够如此,就是中等人。
三、下等人,利用亲友影响。下等人善于利用亲友的影响力,自己不想创造,不思有所作为,只是利用亲友的地位、势力、经济,以求有益于自己。下等人最爱贪图小便宜,不过,还不算是很坏,最坏的是第四等人。
四、不等人,嫉妒他人成就。所谓不等人就是进不了上、中、下等的人,也就是不上等的人。什么叫不上等的人呢?就是嫉妒他人所有,每天对别人都存着一种猜疑、嫉妒的心。看到人家拥有了,他就心里难过;看到人家发财了,他就不喜欢;看到人家升官,他也不高兴;看到人家得到利益,他心里更不是滋味。由于他不能随喜分享,因此有种种的障碍、种种的破坏,这种不等人,应该是最低下的层次。
快乐之道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乃至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却独缺快乐,生命将失去意义。所以拥有快乐,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如何拥有快乐?
一、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任何人都有烦恼,但是千万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因为这样只会徒使自己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并不能解决烦恼。白天纵有不满意的人事困扰,到了睡觉的时候,要把它放下,不要带到床上。上了床,就要好好地、安安静静地睡觉,睡眠充足,身体健康,快乐就会随之而来。
二、不要把怨恨留到明天。人和人之间,总会有一些芥蒂、不满意,但不要把今天的仇恨留到明天,甚至牢记在心,耿耿于怀。佛经上说出家人“无隔宿之仇”,也就是说不要留滞任何仇恨在心中。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仇恨,不但交不到好朋友,也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
三、不要让爱心纵容邪恶。邪恶是不正当的,如果你用爱心去包容邪恶,那就铸成大错了。
四、不要把慈悲施与非法。我们对人要慈悲,指的是对正当的人、正当的事情要慈悲。至于对非法的人、非法的事则不能纵容,不能施与慈悲,否则就失去了慈悲的意义。慈悲要有智慧,要能分辨是非、好坏,才是真慈悲。
如何使自己进步
人生是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学习,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我有四点意见:
一、改心。人的心“一念三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我们的心,每天在天堂地狱之间来回不定。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永远活在天堂里,应该把不好的心改正过来,把自私心改成公德心,把邪恶心改成善良心,把嗔恨心改成慈悲心。唯有不断地改心,心好了,人才会好。
二、换性。换性,就是改变我们的性格。譬如把懒惰的性格换成勤劳的性格,把迷糊的性格换成精明的性格,把贪婪的性格换成喜舍的性格,把傲慢的性格换成谦虚的性格。我们能不断地换性格,性格就会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只要我们有心,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心改变,还是可以把性格改好的。
三、回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回头,这是很危险的。比方说,你迷失在金钱里,一心只为了赚钱,很可能因此道德沦丧,甚至逾越了法律的规范。有的人谈情说爱,却不合常伦,是一种不正当的爱情,如果不知悬崖勒马、及早回头,可能铸成大错。世人经常为了功名,为了事业,汲汲营营,不知道回头,因此误入歧途而赔上一生的幸福。所以要懂得回头。
四、转身。也就是要给自己留一点空间,让自己有个转身的余地。有的人不懂得给自己一点转圜的空间,给自己留个后路,甚至因此走上绝路。所以我们要给自己留个转身的余地。
行为的结果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唉!这是我的业障!”当某人遭到报应时,也都归咎于业报。“业”,在佛学里是一门非常高深微妙的道理,它说明世上的一切果报都是自作自受。“业”是自由的,“业”的真义是行为决定一切善恶果报。所以“业”的定义有四点:
一、自力创造,不由神力。业是我们自己的行为造作,一个人遭遇的幸与不幸,都是自作自受,由自己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行为决定,而不是由神力所操纵主宰。
二、机会均等,绝无特殊。所谓“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在业力的前面,人人机会均等,绝无特权,没有谁可以幸免于业报,也没有人因为身份特殊而享有优惠的待遇。
三、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人的一生都活在业力当中,业,就如同我们背负的债务,只要业报受完了,就可“无债一身轻”。因此只要能“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终有解脱的一天。所以,业,不是无奈的,它为我们的前途带来希望,带来光明。
四、善恶因果,必定有报。无论是善业、恶业,有时是今生受报,有时是来生受报,有时要等多生以后才受报。就像种子,有的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才能收成;有的今年播种,却须多年以后才能收成。所以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十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