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甚而思以慎,则位自固;
道崇而自谦退,则德自厚。
136
以是非为重,利害为轻;以实践为重,空谈为轻;
以道情为重,人情为轻;以真理为重,世俗为轻。
147
见人一善,要容他、赞他,忘其百非;
见人一恶,要警我、惕我,盘算千遍。
138
见到他人悭贪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施舍的生活;
见到他人五根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持戒的生活;
见到他人世俗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出世的生活;
见到他人疑虑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正信的生活;
见到他人懈怠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发心的生活;
见到他人嗔恚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忍辱的生活;
见到他人妄语的过失,自己要欢喜忠信的生活;
见到他人是非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正派的生活;
见到他人罪苦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慈悲的生活;
见到他人执著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无我的生活;
见到他人奢靡的过失,自己要欢喜清净的生活。
139
能包容一个家,就能成为一家之长;
能包容一个国,就能成为一国之王;
能够心包太虚,就能成为法界之主;
人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140
少年的时候,要修理自己;
青年的时候,要正视自己;
壮年的时候,要扩大自己;
老年的时候,要圆满自己。
141
在发怒的时候有慈悲的心肠,
在慈悲的时候有发怒的认真;
在拥有的时候有喜舍的个性,
在喜舍的时候有拥有的感受。
142
助人者必能得福,慈爱者必能无怨,
行善者必能销恶,离欲者必能无恼。
143
知足常乐是“天堂”,慈悲喜舍是“道场”,
服务助人是“福田”,欢喜融和是“乐园”。
144
太阳因为照射热能而给人温暖,
花朵因为散发芬芳而令人喜悦,
大海因为包容万有而被人重视,
人生因为积聚慈悲而受人尊敬。
145
心中烦恼无明即地狱,
心中菩提正见即天堂;
心中忧悲苦恼即地狱,
心中安乐幸福即天堂。
146
做事的秘诀是举重若轻,说话的秘诀是条理分明;
修行的秘诀是平常用心,持戒的秘诀是真实不虚;
禅坐的秘诀是忘失时空,念佛的秘诀是心口皆佛;
睡眠的秘诀是无所挂碍,弘法的秘诀是慈悲结缘;
认错的秘诀是要有勇气,读书的秘诀是明事明理;
健康的秘诀是少吃多走,人我的秘诀是你对我错;
精进的秘诀是为己而作,法喜的秘诀是放下自在。
147
能施者是富者,耐劳者是能者,
任怨者是贤者,容人者是智者。
148
学习欢喜,会成为一个“欢喜佛”;
学习自在,会成为一个“自在佛”;
学习包容,会成为一个“包容佛”;
学习圆通,会成为一个“圆通佛”。
149
妄心妄境,如鱼吞钩,痛楚割截身心;
真心正念,不被钩牵,功如圆满明月。
150
人之心量大,心境自闲;
人之心境闲,心术自正;
人之心术正,心事自少;
人之心事少,心情自乐。
151
身体有病,要靠医生来诊疗;
心灵生病,要靠自己来医治。
152
面对苦恼时,不要伤心流泪,要以悲愤为力量;
面对委屈时,不要叹息失望,要以忍耐为担当;
面对诱惑时,不要虚荣迷茫,要以禅定为舟航;
面对荣耀时,不要患得患失,要以克制为良方。
153
不计较“吃亏”,才能享有一个自在的生活;
不吝于“布施”,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
154
宽宏大量是个宝,与人无争结缘好,
放下名利不烦恼,心生欢喜不觉老。
155
我们要打扫环境,去除烦恼的尘埃;
我们要扶起路树,栽植心中的菩提;
我们要清理垃圾,美化居家的整洁;
我们要疏通水沟,消除往昔的罪业。
156
拥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正确的观念;
具备充实的学问,更要有善美的心灵。
157
凡事能随缘,才能自在;
凡事能放下,才能宽心。
158
唯有觉得“一切都是我的”
才能产生源源不绝的动力;
唯有觉得“一切皆非我的”
才能享有随缘自在的欢喜。
159
把身心安住在体谅上,
世界会更宽广;
把身心安住在淡泊中,
精神会更升华。
160
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悲;
不以求为苦,不以有为乐。
161
为人,亲和为贵;做事,勤奋为贵;
治学,认真为贵;修心,无念为贵。
162
言谈最大的罪恶,莫大于诬陷妄语;
行事最大的罪恶,莫大于刻薄寡恩;
做人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损人利己;
心术最大的罪恶,莫过于贪嗔邪见。
163
富贵自喜舍中来,家业自勤俭中来,
善友自道义中来,宁静自淡泊中来。
164
杯盘器皿要涤去尘污,
才能纳受洁物;
沟渠河床要疏通杂质,
才能畅流无阻;
花圃田园要除草尽竟,
才能心旷神怡;
自我身心要加以净化,
才能开发宝藏。
165
喜欢做事,事劳而不觉其累;
良友伴行,路遥而不觉其远。
166
能从所得中获益,世俗之凡愚也;
能从损失中获益,升华之大智也。
167
有慧解更要有悲悯,有勇气更要有灵巧,
有金钱更要有道德,有口说更要有真心。
168
贪心要用舍心来对治,嗔心要用慈心来驾驭,
痴心要用智心来领导,慢心要用虚心来管理,
疑心要用信心来感化,染心要用净心来去除,
乱心要用定心来影响,妄心要用真心来掌控。
169
以语言三昧给人欢喜,以文字般若给人智慧,
以利行无畏给人依靠,以同事摄受给人信心。
170
用体谅的心对待亲情,
用结缘的心对待友情,
用净化的心对待爱情,
用尊重的心对待道情。
171
眼睛常看世界万象与众生,
耳朵常听清净梵音与经教,
口舌常赞十方圣贤与法语,
心中常想佛陀盛德与真言,
双手紧握时代脉动与人心,
双脚踏遍大地山河与法界。
172
尊重他人的自由,以奉持五戒代替侵占掠夺;
尊重生命的价值,以喜舍布施代替伤生害命;
尊重大众的拥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
尊重天地的生机,以环保护生代替破坏残杀。
173
真诚勤勉,用以任事;慈悲发心,用以行善;
平和无私,用以做人;超越名利,用以处世。
174
贫苦的人不一定渴求别人的救济,
他们要的是生活的尊严;
贫苦的人不一定期盼别人的呵护,
他们要的是奋发的意志。
175
惭愧如服,可以庄严身心;
忏悔如水,可以净化性灵。
176
“行善”要有福德慈悲,
“教化”要有般若智慧;
行善教化二者不可偏废,
教化行善才能契合佛心。
177
悭吝嫉妒的人,即使财富满室,
也走不出内心的贫乏;
埋怨自怜的人,纵使四肢健全,
也跨不出内心的框框。
178
环保是对于地球的爱护,
没有地球,何能生存?
护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
没有生命,何来意义?
179
世间最贵者,就是尊重生命;
世间最恶者,即为残杀生灵。
180
要用伦理净化所爱,
要用道德领航所爱,
要用善美成就所爱,
要用祝福加持所爱。
181
学习布施,是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
严持戒法,是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
修养忍耐,是改造自己嗔恚的恶习;
发心精进,是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
修学禅定,是改造自己散乱的思想;
开发智慧,是改造自己愚痴的认知。
182
人,要从愚痴迷梦中觉醒,才能认识生命的真谛;
人,要从向外贪求中回头,才能找到内心的宝藏。
183
用语言赞叹大众,用双手大做好事,
用脚步走出善路,用力行创造净土。
184
以融和的心胸,尊重异己他人;
以融和的气度,包容各种信仰;
以融和的雅量,超越种族樊篱;
以融和的怀抱,沟通全球人类。
185
知足,是解脱欲望的妙方;
感恩,是拥有财富的法门。
186
在受苦的时候,要感到快乐;
在委屈的时候,要觉得公平;
在忙碌的时候,要自然安闲;
在受责的时候,要安忍担当。
187
人若无求,心自无事;
心若无求,人自平安。
188
忍让是待人最重要的修养功夫,
精进是励己最确实的实践方法。
189
百年大树,必经多少风霜摧残;
百丈高楼,必经多少物力艰辛;
百年老店,必经多少兴衰沧桑;
百岁老翁,必经多少坎坷考验。
190
荣耀来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我慢的高墙会隔绝自己的视野;
烦恼临头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嗔怒的火焰会焚毁自己的功德;
外境纷乱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贪欲的洪流会淹没自己的意志;
得失忧患时,要“检查自己的心”,
否则疑嫉的邪风会吹垮自己的信心。
191
能容小人是大人,大人无所不容;
能处薄德是厚德,厚德无所不德。
192
一念嗔心如火,烧尽累劫功德之林;
一念人我是非,积聚善念付水漂流。
193
小小金刚,能坏须弥;
小小星火,能够燎原;
小小细菌,会伤身体;
小小忏悔,能破大恶。
194
宁可做个无名的善人;
不可成为风光的恶人。
195
良好的习惯要用心去培养;
不好的习惯要用心去改过。
196
为人所不能为,是丈夫事业;
忍人所不能忍,是圣贤修养。
197
有承担,才有进步;肯付出,才有收获。
两方斗,两方臭;两人让,两人有。
198
看那伤残缺陷的人,自己的健康何等幸福!
看那饥寒交迫的人,自己的饱食何等温暖!
看那苦役劳动的人,自己的悠闲何等快乐!
看那身系囹圄的人,自己的自由何等珍贵!
199
忍耐的大地最为厚实,故要增长忍耐;
傲慢的高山最难攀登,故要去除我慢;
烦恼的蔓草滋长最快,故要断除烦恼;
心念的疾风最难捉摸,故要守护真心。
200
烈日严寒可以夺走人的生命,
风暴流沙可以淹没人的身体;
悬崖峭壁可以摧毁人的前途,
声色货利可以腐蚀人的心志。
201
对人少一点侵犯,多一点爱护,则德日隆;
对人少一点迫害,多一点尊重,则缘愈广;
做人少一点嗔恨,多一点忍辱,则福必增;
做人少一点贪恋,多一点随缘,则心自在。
202
当烦躁无奈的时候,
要能忍耐而不让情绪失控;
当寂寞无助的时候,
要更坚强而不能心生退却。
203
快乐,是人之所求,但太乐则乐极生悲;
忧苦,是人之所厌,但不苦则无以奋志。
204
以宽厚为师,可以养量;
以俭朴为师,可以养家;
以奋发为师,可以养志;
以淡泊为师,可以养德。
205
多读历史的名人故事可以养量,
多想自己的心胸怀抱可以养志。
206
名利勘不破,道德难以增长;
私情放不下,事功难以建立。
207
能宽者为广,能广者为大,
能大者为容,能容者为有。
208
心善,则触目所及皆真善美;
心恶,则言行举止皆贪嗔痴。
209
四大五蕴的假合之身,孰能无病?
生老病死的无常过程,谁能免除?
无病之道无他,只要证悟法身;
无常之理好解,只要去妄归真。
210
路,不可以不看就走;
话,不可以不想就说;
事,不可以不明就做;
神,不可以不知就信。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