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佛光菜根谭—真自在
7144300000001

第1章 施舍 结缘篇(1)

布施如播种,所谓“一文施舍万文收”,表面上看似给人,实际上获益的却是自己。布施不单指金钱物质的财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乃至一个微笑、一个鼓励,都是布施。

001

布施如播种,所谓“一文施舍万文收”,

表面上看似给人,实际上获益的却是自己。

布施不单指金钱物质的财施,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乃至一个微笑、一个鼓励,都是布施。

002

寺院除了有匡正人心、扶正道德的功能外,

更具有教化社会、孕育善良风俗的作用。

003

“富人”之名,不是由拥有多少钱而定。

再穷的人,只要肯布施,就是富者。

反之,有钱却不肯布施,则和穷人没两样。

004

知足如点金石,一触成金,在知足中享有幸福;

布施如及时雨,洒下清凉,在布施里获得快乐。

005

残缺具有沉潜之美,

可以激起人类久藏胸怀的恻隐之心,

若能善加护念,整个世界定能趋于祥和。

006

以空慧修道,以慈悲进德,

以忍辱养力,以布施修福。

007

心地如田地,田地肥沃,才能种植;

布施如播种,播种善缘,才能收成。

008

有慈悲的人,布施必能喜舍;

守规矩的人,持戒必能严谨。

009

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危的话;

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

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

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

010

布施财物固然好,义工出力价更高;

无力为人别烦恼,随众随喜才是宝。

011

无求的布施,端严高贵,令人感念;

无悔的布施,身心光明,令人赞美。

012

“敢”是勇气,则表示有智慧;

“敢”是发心,则表示能担当。

013

求人不如求己,求财不如勤俭,

求名不如随分,求安不如守戒,

求助不如结缘,求福不如修身,

求寿不如护生,求利不如布施。

014

我们必须懂得处理和运用金钱、时间、感情,

并将它们节省下来布给大众,

让大众一起来享受。

015

一切供养中,至心供养最为可贵;

一切布施中,喜舍布施最为受用。

016

布施,表面是“舍”,其实是“得”;

没有舍去我们内心的悭贪,

如何获得无有挂碍的自在?

017

多做善事,才能积善成德;

多动善念,才能正念成事。

018

钱财要像活水一样,流动的活水才不会发臭。

富人的钱财,要造福贫民;

贫民的努力,可以换取富人的财富,

贫富要相互支应。

佛教所讲的布施、喜舍,

就是让钱财互相回馈,不是贸易的买卖

不是股票的交换,是人间爱心的交流。

019

金钱布施,仅能纾解急用;

法理供养,一生受益无穷。

020

接受的人生虽知感恩,懂得布施则更具智慧。

021

有计较、有所求的布施,福德有限;

不计较、无所求的布施,功德无量。

022

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持戒可以三业清净,

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进可以无事不成,

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023

钱财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

但是无法熄灭贪嗔痴三毒。

佛法的布施,能进一步净化心灵,

拯救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

其影响是生生世世的。

024

第一等信徒,发心发愿;

第二等信徒,爱语赞叹;

第三等信徒,劳力服务;

第四等信徒,出钱布施。

025

念佛时,自己心念专一是自受用,

他人看了起信是他受用;

布施时,自己内心欢喜是自受用,

他人看了赞叹是他受用。

026

敬佛拜佛,在心不在物;只要心诚意切,

纵然是一毫一滴的布施,也必定功不可没。

027

无论是扫地倒茶的服务,

或是爱语赞叹的布施,

凡是能带给别人信心和欢喜的言行,

都是和佛法相应。

028

所谓“佛法”,就是慈悲、智慧、

包容、平等、方便、善巧等等。

靠武力征服对方,不能成功;

以法布施,感动对方,才是成功。

能运用这些佛法,

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029

求健康长寿,要慈悲护生;

求财富利益,要布施结缘;

求眷属和乐,要忍耐谦让;

求聪明智慧,要知解通达。

030

水之性,在由高而下,

故宜因势利导,以为疏通之则;

人之性,在有所获得,

故当喜舍布施,以为结缘之方。

031

肯布施一点欢喜给别人,才是与佛心相应的人;

肯布施一点善缘给别人,才是与法道相通的人。

032

以结缘布施为心田,

最大的感应不是佛菩萨放光加持,

而是开发了我们内在的光明。

033

说话固然要小心,听话也不能不谨慎;

接受固然要小心,施舍也不能不深思。

034

宽恕是良药,施舍得快乐;

身安茅屋稳,知足天地宽。

035

施舍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物;

虽粒米之施,当如万钟之粟。

利人者,望人回报,计己之能,美施之物;

虽百亿金银,难比一文之值。

036

施舍真理是上等施,急公好义是中等施,

济贫救苦是下等施,施不甘愿是劣等施。

037

假如你拥有戒定慧,

温馨一定靠拢着你;

假如你追求真善美,

朋友都会包围着你。

所以,称人善者,人亦道其善;

喜人有者,人亦乐其有。

038

不骄慢而谦卑,是有德之人;

不自私而为公,是伟大之人;

不怨人而责己,是惭愧之人;

不放逸而勤劳,是精进之人。

039

享受健康不如享受平安,

享受财富不如享受书香,

享受名利不如享受无求,

享受拥有不如享受施舍。

040

知足,是人生应有的修养;

施舍,是人生必要的行为。

041

水,质性柔软,以高就低,过物则转,

所以能流出独特的曲线。

人,何妨效水,以随缘转境的功夫,

优游于天地之间。

042

旅游可以增长见闻、广结善缘、充实知识、

学习礼仪等,是开展生命价值的管道之一。

因此,旅游时应该抱着寻师访道的心情,

才不会空费草鞋钱。

043

对生命要护其生存,对老弱要拯其康强,

对危难要济其平安,对邪见要助其正信。

044

秧苗田里种,善因植在心;

稻禾地上长,善果应在身。

045

结缘,使我们的人生更宽广;

利人,使我们的人生更富有。

046

眼观四方,能扩展视野;耳听八面,能察纳雅言;

头脑灵活,能圆融世事;知觉敏锐,能减少错误;

古道热肠,能广结人缘;肝胆相照,能获得情义。

047

微笑不但是世界共通的语言,

而且能化干戈为玉帛,创造祥和的气氛,

并广结各种善缘,行无言之教化。

048

用人的长相来判断一个人是最不可靠的,

因为长相的美丑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格好坏,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德”。

049

“缘”是一种力量,能够生长,能够增上;

有“缘”就能生起,有“缘”就能相聚,

有“缘”就会成就一切。

050

“佛法”是充塞在宇宙自然中的真理,

也是众生本自具有的性能,

只要我们依循佛法行事,

一切因缘不请自来;否则,纵使富甲一方,

权倾天下,因缘尽时也终归失败。

051

世间一切事的成就,需要有人;

而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缘。

因此,平时善修内心,广结善缘

只待因缘成熟,自能水到渠成。

052

所谓“宁静致远”,唯有在宁静中,

不乱看、不乱听、不乱说,

我们才能找回自己,增长智慧,

见人所未见,听人所未听,说人所未说。

053

人生在世,难免有顺境逆境。

顺境时要淡,逆境时要忍,只要忍得过,

再怎么不顺遂的事都会过去。

而且,过去的失败,正是未来言行的借镜,

是推动我们成功的力量。

只要能记取过去的教训,

改进现在,与人结缘

就会有无限的未来。

054

做事要有随缘的方便,也要有不变的原则。

在家修持应该中道,兼顾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055

一个厚道的人,

在道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

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可谓厚道才能成事。

056

世事虽兴衰无常,仍有一些常轨可循,

如果自身有不败之资,即使是外患交加,

也能继续存亡,否则,

尽管是因缘殊胜,终将步人穷途。

057

世间的事事物物都离不开因缘法,

一个懂得感谢因缘、珍惜因缘的人,

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人。

058

遭遇逆境、挫折时,

只要肯努力改变自己,

尽心改善因缘,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059

有因有缘,一切事才能成就。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因缘,破坏了因缘,

万事万物就很难圆满。

因此,做事不顺遂,

是因缘未具之故,

不要怨天尤人,不要丧失意志。

只要广结善缘,培养福德因缘,

等条件具备了,必然能成功。

060

以贪求的心态来信仰,是信仰的没落。

真正的学佛,讲究的是慈悲、布施、奉献、

服务、破邪显正、隐恶扬善、

牺牲自我、成就别人等等。

061

因缘所生法,缘起、缘灭,

都在启示“无常”的道理。

无常并不可怕,无常告诉我们:

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变好。

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有无限的希望,

而面对好缘、顺境时,

也因懂得“无常”而能把握现在、珍惜所有。

062

烦恼如水,沉溺在烦恼大海中,

能挣脱出来,即是得度。

常云:“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别人度我们只是一个因缘,

真正能度我们的是自己。

063

由“无常”,可悟缘起缘灭,必能精进;

由“无我”,可知性真性实,必得自在。

064

心平气和,乃健康之道;

结缘喜舍,是快乐之源。

065

世间最好的东西,是欢喜;

世间最贵的善举,是结缘;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耐;

世间最强的愿力,是甘愿。

066

在人海浮沉里,

受苦受难、委屈冤枉都是“当然的”。

唯有坚持这种信念,才可以随遇而安、随缘生活、

随喜而作、随心而住,为自己找出通路。

067

怨恨不满,是烦恼的根源。

感恩知足,是快乐的泉源。

068

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

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

069

一念之差,可以毁灭一生的荣誉;

一念之善,可以忏除一世的罪业。

070

广结善缘,才能走遍天下;

照顾脚下,始能一路平安。

一切好事,从我本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