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布施波罗蜜的“自他受益”
二、论持戒波罗蜜的“缚脱关系”
三、论忍辱波罗蜜的“利衰之间”
四、论精进波罗蜜的“苦乐多少”
五、论禅定波罗蜜的“动静一如”
六、论般若波罗蜜的“内外圆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和其他宗教教义有所不同。一般宗教把世界归于一个主宰者,宇宙万有的来源都是直线的;而佛教把宇宙万有归于缘起法,宇宙人生都是圆形的,所谓“无终始、无内外”。其他宗教的信仰者,都是希望祈求神明赐给他们身体健康、长寿富贵、升官发财、多子多孙等;以希求的心态来诉诸信仰,这是人性的脆弱之处,容易养成迷信、执著、贪心,反而造成精神和心性上的贫乏。而佛教是讲究“因缘果报”的宗教,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不断透过智慧的开展,找回自心本性,发掘心里的能源宝藏,明白一切缘生缘灭等道理,让自己从愚昧中清醒过来,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短暂里找寻到永恒,建立一个欢喜自在的人生,所以佛教主张:从自己的行为所作,而能获得自我的解脱。
尤其,佛教讲究待人要无我慈悲、立身要吃亏布施、心行要牺牲奉献、处世要广结善缘等;在吃亏、结缘、利他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福德因缘,累积自己未来成圣成贤的资粮。所以,有因必有果,自度可以度人,度人也能自度。
信仰佛教没有造物主的权威,没有赏善罚恶的裁判者,所谓一切幸与不幸,都是自我的行为而来决定;佛法是平等公理的准则,佛陀是良医善导的代表,不是威权的神明。佛法是自作自受的因果业报,除了自己的行为业力因果之外,没有其他的主宰者;能主宰吾人的就是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一般人未能深入探究佛教的义理,只从肤浅的“表相”上来研究佛教、信仰佛教,总认为佛教是叫人要布施喜舍,要持戒自律,要忍辱负重,要精进不息,要枯坐入定。其实陈义过高,反而不能契合众生的根机;事实上大乘佛教,即以六度而言:
一、布施,是给人呢?是给己呢?看似给人,实际上是给己。
布施能度“悭贪”,是自己发财之道。
二、持戒,是束缚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缚,实际上是自由。
持戒能度“毁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亏呢?是便宜呢?看似吃亏,实际上是便宜。
忍辱能度“嗔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进,是辛苦呢?是快乐呢?看似辛苦,实际上是快乐。
精进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是活泼呢?看似呆板,实际上是活泼。
禅定能度“散乱”,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内求呢?看似外求,实际上是内求。
般若能度“愚痴”,是自己明理之道。
从上述六波罗蜜的义蕴看来,菩萨道是为人的,实际上也是为自己。以下兹就六波罗蜜的正反两面、自他两利分述之。
一、论布施波罗蜜的“自他受益”
佛教讲“布施”,就是以慈悲心惠施福利给人;也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分享他人。世界上,懂得布施给别人的,就是最富有;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贪图别人给自己,就是最贫穷。因为布施如播种,如果不播种,怎么会有收成呢?如果不给人,怎么能富贵呢?正如《大智度论》说:一般人为了得到荫凉、花果,所以懂得种树;布施也是如此,今世后世,能得安稳快乐,解脱烦恼,成就无上圆满的智慧果实。
布施又如储存,一般人有了钱财,总想到要寄存在银行里。但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无常的世间,成住坏空,银行难免也有倒闭的时候。再说世间的财富本为五家所共有(《大宝积经》),就算你幸运,没有遇到贪官污吏,没有生养不肖子孙,没有受到水、火、盗贼之灾,但是人总是两手空空地来,又两手空空地去,即使拥有万贯家财,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懂得布施作功德,才是最保险的理财方法。
偈云:“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舍万文收;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布施是坚固的宝藏,因为它的果报,没有人抢得走。所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懂得把钱拿来布施作功德,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布施是众善之所归,布施能修得福报,懂得布施才是福慧圆满的人。曾经舍身入寺的梁武帝,有一世身为樵夫,他发心布施,后来感得君王的果报,因此有谓“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布施是慈悲的化身,布施能获得好缘。布施的利益,但看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为花草树木浇水,花草树木就会活得苍翠欲滴,供人欣赏;当我们施给凶猛的动物食物,它也会知所感恩,因此有蟒蛇报恩、义犬救主等实例。
谈到布施,在各种经论中不但说有财物的布施,有技术、知识、道理的法布施,甚至还要有维护公义、讲究真理、扶弱助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救苦救难之无畏施等。乃至给人一句好话、一个笑容、一个注目礼、一个合掌点头等,都是布施。
但是,布施从表面上看,都是要我们给人。一般人给自己很容易,给人很难;给人难,因此善法难行、善财难舍。假如把布施说成:“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自己受益”,就比较容易奉行了。
布施是摄受众生的第一步,是度人的根本,当一个人穷得吃不饱、穿不暖,便无心力做任何事;此时必须先对其布施饮食、衣服等日常所需,待其衣食温饱,而后才有余力修种种事业,此即“先以欲勾牵,后令人佛智”(《法华经合论》)。所以,六波罗蜜中,布施等前五种波罗蜜是为方便,必须要有第六之般若波罗蜜,才能让六度波罗蜜成为大乘菩萨道的佛法;如果舍离般若波罗蜜,则前面的五种波罗蜜都只是世间的有为法,不成为菩萨道的无为法。
布施,世间有心人,人人能做;但若没有般若为根本,就会有能所计较,就会有多少执著,就会有优劣等级,因此做出种种不如法的有相布施。例如,为了名闻利养而布施、为了希求对方的报答或赞美而布施、布施时心生傲慢、布施后起了懊悔不舍之心、所施之物不清净等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所以上等的布施应该是不着相,也就是“三轮体空、能所两忘”的“无相布施”。
布施不仅能摄受众生,且能自舍悭贪之根本烦恼。《宝雨经》说:“由布施故,得断三种不善之法:所谓悭吝、嫉妒、恶思。”人之所以有痛苦烦恼,主要就是来自于贪、嗔、痴三毒,其中尤以贪为问题的根本。《福盖正行所集经》说:心中起了贪念,就像奴仆一样的受到束缚而不得自在。众生都有贪心的习气,例如三餐贪吃、见了好的东西就想要、有了百万还想拥有更多等等;因为贪心,致使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实例,日有所闻。布施在舍贪利他的德行上最是显著,布施是培植福德最好的办法,悭贪者尤应修习布施。
布施看起来非常难为,但是如果懂得借助布施的关系,调和人我一致,促进好因好缘的果报,是难行而能行,能对自己的修持成就有所增长,则又何尝不好呢?
所以,真正布施者,不单是给人,也是给己;在佛教里,施者、受者,所有功德,等无差别。所谓布施者,应该感谢对方接受我布施的善缘,甚至要能“能所双亡,三轮体空”,才能名为布施波罗蜜。
布施如果希求别人的报答,或是为了获得善名美誉,就不名为“喜舍”,而仍然是贪,所以布施时喜舍很重要。欢喜的布施,所获功德,在佛经里即以尼拘陀树为例,说明一粒种子就能结出满树的累累果实,因此布施有“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的利益。
此外,根据经典之说,布施的果报依所施之物不同而有别,例如:
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优婆塞戒经》)
若以华施,具陀罗尼七觉华故;若以香施,具戒定慧熏涂身故;若以果施,具足成就无漏果故;若以食施,具足命辨色力乐故;以衣服施,具清净色除无惭愧故;以灯明施,具足佛眼照了一切诸法性故;以象马车乘施,得无上乘具足神通故;以璎珞施,具足八十随形好故;以珍宝施,具足大人三十二相故;以筋力仆使施,具佛十力四无畏故。(《发菩提心经论》)
布施饮食,得力色命乐瞻;若布施衣服,得生知惭愧,威德端正,身心安乐;若施房舍则得种种七宝宫观,自然而有五欲自娱;若施井池泉水种种好浆,所生则得无饥无渴,五欲备有;若施桥船及诸履屣,生有种种车马具足;若施园林则得豪尊,为一切依止。(《大智度论》)
布施的内容,也不只是从有形有相的财物上来论价值的大小、多少,其他如出力做义工、说好话、讲佛法、心香一瓣、随喜赞叹等,皆不失为布施的好方法。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有时小小的布施,例如“贫女一灯”,因一钱的布施而成为皇后;乃至一个小小的面包,如果布施后能至心回向功德,愿天下人皆得饱满,如此心量大,功德自然不一样。甚至“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过去现在因果经》)
由此可见,布施也不一定要有钱有财,有心更为重要,心意的祝福最为第一。因为其他的布施都是有形、有相、有为的功德,而心意的祝福却是无形、无相、无为,功德自然也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
总之,布施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地说,尊重他人、言语鼓励、礼貌微笑、传授技能、心理辅导等,都是最好的布施。尤其经中有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财施人人能做,法布施则非人人可为,所以“慈善容易,文教难”;能够把布施的层次由“财施”提升为“法施”,则自他的受益也愈大,因为法施有五种殊胜: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
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金光明最胜王经》)
《布施经》说:贫穷者,因为前世贪吝不舍之故;大富者,因为前世乐善好施之故。所以,布施表面上看似给人,实际上获益的却是自己。布施如播种,不在田里撇下种子,怎么会有收成呢?有播种必然就会有收获,只是何时收成,则就有待因缘成熟。
综上所述,布施是给人呢?还是给自己呢?所谓“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布施不但是摄受他人之道,其实也是自己发财之道,所以布施是“自他得益”,自无疑义。
二、论持戒波罗蜜的“缚脱关系”
持戒,是学佛修行的重要课题。戒,就是身口意行为依循的准则,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人无规矩的约束,就会放纵身心;戒能将吾人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进而迈向解脱自由的大道,所以《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说吾人要“以戒为师”。
戒,就如法律、校规。持戒,犹如守法、守纪,一个人违犯国法,须受法律的制裁;违犯戒律,也会受到因果律的报应。因此,并非佛教徒才要持戒;戒律,人人皆应受持,正如人人皆应守法一样。因为持戒才是做人的根本。
国家的法律乃至学校的校规,只是消极的自我规范不作恶;佛教的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七佛通偈”),这就不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自我规范;进而更要积极的修德行善,利益他人。如《菩萨地持经》云:“持戒者,心不悔恨,常得欢喜。乃至心定诸自利事,是名自摄;普施众生一切无畏,是名摄他。”所以持戒是自利利他的大乘法门,更是解脱束缚的重要途径。
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但佛教的戒律更着重在“饶益有情戒”,只要是为了救人,即使要负因果,也不畏惧,因此佛陀在园地修行时,曾有“杀一救百”的事例,此即说明佛教戒律不但是消极的行善,更重视积极的救人。
佛教的戒律尤其有极大的通融性,犯波罗夷的四恶法戒,是不通忏悔的;但是违犯其他的戒条,却有很大的忏悔改过空间。一般人因为害怕犯戒,故而不敢受戒;其实受戒而犯戒,只要有忏悔之心,就有得救的动力。不受戒并不表示犯戒就没有果报,受戒反而知道忏悔改过,而能减轻罪业。佛经把罪业比喻为石头,忏悔如法船;有了忏悔的法船,就能承载罪业的石头而不致沉沦。一般人认为不受戒就可以为所欲为,甚至想当然尔的以为不受戒便不会犯戒,这是破见。“破戒”可以忏悔,“破见”则不通忏悔。
在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并非可耻,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破见,是根本思想上的错误。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医治矫正;而根本思想的错误,则真理法水永远再也无法流入他的心中。因此,一个人宁可受戒而犯戒,也不能不受戒而犯戒,因为“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五分律》)。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戒学居首,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生慧,有了智慧才能免于沉沦生死苦海,因此“戒是无上菩提本”(《华严经》),持戒也是解脱的途径之一。相对的,不持戒,却希求解脱,正如《大智度论》说:“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
受戒的利益好处,散见于诸多经论之中,例如:
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长阿含经》)
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人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佛说灌顶经》)
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佛遗教经》)
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稳;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分别善恶所起经》)
人不盗窃,得五信法。何等五?得大富无有县官、水火、盗贼、怨家、恶子能窃取者,众所爱敬,到处寂然,所至无难,患畏永除,不取之福,志存慧施。(《海龙王经》)
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语言皆信。二者为人所爱。三者口气香好。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人好口齿,他人不敢以恶语污之。(《分别善恶所起经》)
持戒的利益,无量无边,但是一般人不懂,以为受戒会有许多的限制、束缚,故而不敢受戒。其实,受戒才是真自由、真解脱,因为戒的意义,就是不侵犯别人。例如五戒中,不杀生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不邪淫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和名节,不妄语就是不侵犯别人的名誉和信用,不吸毒就是不侵犯自他的智慧与安全。
因此,只要人人受持戒律,彼此互不侵犯,则个人的生命、财产、家庭、事业、名誉,都能获得保障;反之,不受戒而犯杀、盗、淫、妄、酒(吸毒),不但伤害别人,自己也会鎯铛下狱,失去自由。所以持戒是“自自由,他自由,大家都自由”。一个国家之中,只要一人持戒,则一人健全;一家持戒,则一家健全;一个社会人人持戒,则社会必定和谐安定。《三皈五戒正范》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一千,则仁人百万。夫能修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己,则万刑息于国,此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