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青年失去了父亲,家里有老大人去世,按照传统的习惯,总会找个出家人来念经。“师父,请你到我家来替我父亲念经。”说完,他不放心又问:“师父,要多少钱啊?”法师说:“念什么经啊?《弥陀经》、《金刚经》,一千块!”“哎哟!那么贵,可以打个折扣,便宜一点吗?”师父说:“好啦!打八折,八百块。”讲好之后,师父来念经,念过经后要祈福:“请东方的佛祖啊!你赶快把这个亡者带到东方去啊!”儿子一听,他说:“师父,我的父亲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怎么要他到东方呢?”他说:“你要打八折,那就只能到东方啊!西方是要一千块的啊!”儿子一想.为了我省两百块,让我的父亲到东方不能到西方,“算了算了,我给你一千块,你请菩萨让我的父亲到西方极乐世界。”法师就说:“好啦!重新祈求。佛祖啊!现在亡者的儿子又加到一千块了,他的父亲不要到东方,要到西方去啊,请佛祖把他带到西方去吧!”棺材里的老大人忽然跳出来,骂这个儿子,他说:“你这个不孝子,为了你省两百块,一下子叫老子到东方,一下子到西方,真麻烦!”
当然这是一个趣谈,就是说,你对佛法没有认知,佛法是讲价钱的吗?佛法应该是无价的、是随心随喜的,你却用世俗的银货两讫来看待。禅师也不正面教训你,就说这样的话来让你明白。我曾经讲过佛门的禅门语录,有一千多则幽默的趣谈。从幽默里面让你哭笑不得,让你心领神会、自觉,有了另外一番感受。
第三,感化的自觉教育
禅门很重视感化的教育,很多事情不会跟你说破,而是运用方法让你打从心里有另外的感受。所以我常常教人,一个人一天当中,要有几件能让你感动的事情,如果你不感动,就是无情。草木无情,你是有情的人,对于好人好事都不感动吗?而我们自己,一天当中也要有几句话、几件事能让人感动,因为这个世界是互相感动的。父母教育子女,从小就要感化;老师教育我们,也给了我们很多感化,可是有一些人愚顽不灵,讲者谆谆,听者藐藐。
良宽禅师办了一所沙弥学园,因为寺院里面很寂寞,没有什么游戏,所以到了夜晚,小孩子就偷偷地翻墙出去夜游、逛街。如果换作是现在,可能会要受处分的。我觉得体罚,一定是老师没有办法管教了才用打的,如果老师高明,其实不一定要用打的,还有很多方法,就如良宽禅师知道小孩出去夜游了,他也没讲什么,一直等到小孩半夜玩够回来了,才到他们翻墙的地方去看,那里摆了一张高脚凳,于是禅师就把它搬走,自己站在那里。沙弥回来,翻过墙,一脚踩在老师的肩膀上,“咦!怎么软绵绵的?”一看,不得了了,是老师耶!这个时候,如果是一般的老师或父母,一定会教训他一顿,可是禅师却拍拍小孩子的肩膀,说:“孩子,外面很凉啊!赶快回去加件衣服。”此外一句话都不说。从此这个小沙弥不敢再出去夜游,校园里的小孩也没有人再出去夜游。所以,感化的教育比责罚、处罚、打骂更好。
当然,禅门也有一种棒喝教育,就是大声一喝,或者棍棒一打,但是那得要人堪受得起。我刚才跟各位说,我受的是专制教育、打骂教育,但是我常常为自己感到庆幸、欢喜,我感觉到我受得了,我视为那是当然的、是一种教育,因为不当然、不自然,就会心里不愉快,所以我觉得打骂、专制,能教人从好处去想。
禅堂里很多人参禅,忽然出现了一个小偷,给人发现了,大家议论纷纷:“禅堂是多清净、多高尚的地方,你怎么偷窃呢?”“报告堂主,开除他。”禅师点点头,应声:“喔!喔!”没有开除他。后来禅堂少了东西,又是他偷的,有人就说:“开除他。”禅师又点头说:“喔!喔!”又不开除。他连续地偷东西,全禅堂的修行人都向堂主抗议:“你再不开除他,我们统统都离开。”禅师就说:“你们统统离开,他要留下来。”“你让我们全堂的人都离开,却把小偷留下来,岂有此理!”禅师就说:“你们都是很健全的人,离开禅堂到社会上去,在哪里都能生存,他是小偷,到了社会怎么生存呢?我禅堂都不能容纳他,天下之大,哪里才能容纳他呢?”这个小偷听禅师这么一说以后,感动得痛哭流涕,自觉:“我不能再三偷窃了!”后来他也做了一个很优秀的禅者。所以,我觉得感化、感动,对自己、对别人都是很有用的。
各位同学们,你们都是台湾大学的学生,在台湾是天之骄子,是最优秀的青年,所以今后要从自己本身做起,多做一点能带给人家感动的事情,我觉得对自己、对别人都会很有用的。
第四,悟道的自觉教育
在禅门,老师不会教你修行、成佛,也不会劝你,他会叫你要觉悟,要你自觉,你自己不觉悟,没有人能代你觉悟的呀!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云游行脚,是禅者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几个同学要出去参学,其中一个同学就说了:“你们要出外去参访,我也要去。”大家一看,这个人很懒惰,就说:“你可以跟我们一起走,但是有很多事要你自己来。”“什么事?”“要吃饭,我们不能代你吃饭,你要自己吃;要大小便,我们也不能代替你,你要自己去;要睡觉、要走路,你都要自己睡觉、自己走路,我们也不能代替你。”
什么都要自己来,要自己了解、自己懂得,没有人能代替,好比佛教有一句很平常的话:“要发心”。“发心”这两个字真的很了不起,我发心要吃饭,饭就会很好吃;我发心要睡觉,就会睡得很甜蜜;我发心做一个好人、我发心要做一件好事,就会心甘情愿。心好像田地、海埔新生地、沙滩,开发后,就能发挥它的作用,就像很多国家的飞机场都是填海来的,山坡地开发以后,就可以种果树。所以,我们的心地也要开发,像读书,就是开发我的心田,让我有智慧。我们还要发心做人、发心听讲……
我感到今天各位对我很尊重,你们可能事先知道我要来,所以发了心,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没有这么规矩的,但是你们却都能尽量做好,堪为模范,不愧是台湾大学的模范学生。一念发心,世界的颜色就会改变!发心悟道、发心开智慧,不求自己,光要求别人是没有用的。我去美国,常和各个大学的老师、教授、学生们接触,我发觉到他们有一个教育很好。中国人的教育都是老师教、学生听,所以老师要读书,学生可以不读书;我看到美国人,教授上课前是不用读书的,过去他们也读过了,所以上课时就告诉学生:“明天考试,从第一页到八十页,回去慢慢念吧!”他是提倡思想,要你能提问。你要读书吗?你先问我,我替你解答;你都问不出来,学而不问,怎么会读书呢?
所以现在留二十分钟给各位提问。在禅门的问答中,有“喔,我知道了!我懂了!”那就是自觉。佛教的经典虽然很多,实际上它只是一个问题座谈会,打开每一部佛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意思就是说这部经是我听的,接下来就是对谈的内容,像有名的《金刚经》,它一开始就是须菩提请问释迦牟尼佛:“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后来佛陀就针对这个问题,讲了《金刚经》里“悟”、“空”的道理。
“空”不是没有,茶杯不空,水怎么装得进来?我们的皮包不空,怎么能放东西?没有礼堂、会议室的空间,你说我们到哪里去讲演?空,是建设有的;空,包含宇宙万有,所以虚空包容万象、包容万有。最后做个总结:
第一,要自我改革。自己不改革自己,就不能变化、不能升华。
第二,要自我解决。无论什么问题,不一定都要靠别人才能解决。“妈妈,我要茶,你烧茶去;老师,我不懂,你替我解释。”当然,不懂的地方,由老师解释,不过也得你自己先思考过,不能一切事都求助于人,要能自己解决。
第三,要自我更新。梁启超说:“今日之我,不惜向昨日之我挑战。”意思就是要不断的自我更新,今天的我,要比昨天进步,所以昨天的我已经过去了;明天的我,也不是今天的我,因为明天的我又会再进步。
第四,要自我观照。凡事要自我观照,佛门所谓“悟”,并不是只要你参禅、闭眼睛。闭起眼睛来更忙,什么忙?不是手脚忙,是心要忙着参。禅门虽然很静,可是在静的时候,你要能像一面镜子映照万物;好像水面的水,平静了以后,天上的云彩、月亮才会映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经过观照,才能把很多问题想出来、悟出来。
张亚中教授:
谢谢大师!非常荣幸,有机会请大师来为我们做讲演。我先做抛砖引玉,提出一个问题。大师几十年间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我想了解的是,当您在推动“佛门自觉教育”的过程,或您在台湾教化的几十年,乃至对世人教化的过程中,您感觉到最大的挫折在什么地方,或者您怎么去克服挫折?
星云大师:
我讲最大的挫折。我收的出家徒弟有一千多人,但是多数的人,听我讲话,不是听不懂,是不肯听。他表面很恭敬,但是听了我的话以后,做的却不是我所要求的,所以觉得不能相应。师生之间要能接心、印心,光只是说,还是不行的,尤其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和尚,更加感觉到佛法不是说的,是要做的。佛经里面都教我们要“谛听!谛听!”要会听,要有用,佛法到底不是知识。所以我讲自觉,就是要能自我觉悟,悟也不一定要从听来,自己也要会思想。
由于台湾过去提倡职业教育.学生读书只是为了找一个职业,一进到工厂学习,机器的运转是固定的模式,像现在的电脑发达,慢慢的,就不用头脑,也不思想了,这可能也是教育上的一个危机。我觉得人要运用头脑,尤其青年人正值意气风发,要培养有远见、有思想、有包容万有的胸量、要能觉悟。
问题:
大师可以说是一位得道的大师,胸中万有,没有定法可说、没有定法可修,但却也说了很多禅门的公案,点出了自觉、自净其意的关键。虽然做的比说的更重要,可是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可能不知道怎么自觉、怎么自修,不晓得有没有这个福气、福报,请大师给我们一点开示?这么多的禅门公案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的道理在里面,能让我们来把握、让我们来修?谢谢!
星云大师:
共同的就是“反求诸己”,还是“自觉”两个字。再说一个公案。
古代有一个侍郎,等于现在市长级的官员,他跟鸟窠禅师出家,为什么叫鸟窠禅师呢?他本来叫道林,因为住在树上的鸟巢里,所以后人就喊他鸟窠禅师。这个侍郎跟着他出家做弟子,侍候他十六年没有开悟,就说了:“老师,我想要外出参学、我要去求道、求法、求开悟。”道林禅师说:“不必了,我这里有佛法,也能开悟。”侍郎就说:“跟随你十六年,你都不跟我讲佛法!”禅师说:“你太冤枉我了,你端饭来,我吃了;你拿茶来,我也喝了,哪里不跟你说法呢?”侍郎心有疑问:“咦!这是佛法吗?”鸟窠禅师于是从破烂的衣服拔出布的毛,说道:“你看这个不是佛法吗?”侍郎一声:“哎哟!”恍然大悟。后来侍郎就叫做“布毛侍者”,是布的毛让他开悟的。
我想,现在把我这件衣服脱下来,在这里拔布的毛,大家也不会开悟,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经过这十六年嘛!对了,就像一张毕业证书,那也是多少年的寒窗苦读才得到的。所以,怎么开悟?这需要时间的累积。
开悟以后是什么样子?多少年前的往事,都会明明白白的浮现在前面,很多人、事也都会接踵浮现,好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就在当下。有的禅师一悟,就会目瞪口呆,突然感觉到这个世界不一样了;一悟就痛哭流涕,无以表达;有的一悟了,就欢喜狂叫,情不由己。总之,禅门悟道有各种奇形怪状的表现,那是一种大悟。人生每天要有一点小悟,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你没有问题就不能得到答案。
一个禅师,半夜睡觉,突然喊“我开悟了,我开悟了!”那僧寮就像军营一样,都是通铺。有人就说了:“奠名其妙,睡觉了,开什么悟?”“当然开悟了,我开悟了!”大家制止他,不准他神经兮兮的样子,他还是说:“开悟了,开悟了……”把住持和尚给惊动了,“你开悟了,你悟了什么呀?”他说了一句很妙的话:“我悟到‘师姑是女人做的’。”
佛教里面,剃发的叫出家人,结过婚的在家人叫“师姐”,没有结婚的叫“师姑”,说“师姑是女人做的”这句话的确是莫名其妙,但是意义不简单。为什么“师姑是女人做的”?很多人想问下去,但这不容易解答,是言语道断,不是用文字能描写、用语言能说尽、用心思可以思想的。我悟到了这个东西,就是超越,要悟到这个东西,别人只能做为我的一个助缘,至于怎么开悟?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自己去亲身体会。
问题:
大师好,我想请问一个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生气的事情,请问怎样因应自己生气时候的情绪?
星云大师:
生气的原因就是不能看透真相,或者怕开罪于我。“他伤害我的尊严、夺走我的利益,我就是不能忍,我要用气愤来对他!”但是这种气愤,往往事后会后悔,“我不该那么没有风度,我不该和他计较斤两,我应该用另外一个什么方法处理……”所以佛教讲,生气的时候要用“忍”,这个“忍”说起来很容易,但其实也不是只有单纯的忍耐、忍辱。
例如,有个学生跟同学意见不合,他就告诉同学说“某某人欺负我”。同学听了以后对他说:“忍耐一点嘛!”他就说:“你不高明,只叫我忍耐,我去问老师!”老师听了之后,也没别的办法,也说:“你忍耐一点嘛!”他不服气,难道忍耐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吗?他就跑来找我,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帮他的忙,我就说:“你忍耐一点嘛!”他感到奇怪,“忍、忍、忍……难道忍耐以外没有其他办法吗?”当然,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修行就是要修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什么叫做生忍?“生”就是我们的生命,我要维护我的生命、我要维护我的生存、我要让我好好的生活,而最好的法门就是“忍”。忍是什么意思?忍就是要接受、要认识、要担当、要负责、要化解。也就是说,我为了要生存、要生活,必须要认识这个世间、要能接受、要能担当。好的东西来,我要接受,坏的东西来.我也要接受。譬如,父亲在外面,有人讲他不好,可能他会马上跟人家吵架、打架,但是回到家里,小儿、小女喊:“啊!爸爸来,你跪下来,让我骑马。”爸爸可能很欢喜,因为他是从爱的方面去想,他能接受、能认识,所以就能忍耐。因此,我觉得生活里、生命里,忍是一个智慧、是一个力量。
什么是法忍?法忍就是对这个宇宙间的人、事,酸、甜、苦、辣各种境界要能忍,举个例子说。寺院里,一般拜佛的时候都会敲磬,可是磬被敲打以后很不高兴,就去跟佛祖抗议,它说:“喂,人家来拜你,都是献花、献果,还跟你礼拜,但是他拜呀拜呀,就拿起磬槌来敲打我,这个太不公平了吧!你是铜做的,我也是铜做的,为什么我们际遇不一样呢?”佛祖听了他的话就说:“大磬呀!你要知道,我为了成佛祖,经过种种的修炼,好比人家制造我的时候,耳朵多一块,就挖呀、刻呀,哪里多一块,就敲呀、打呀!我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做佛祖的呀!你一点修养都没有,人家才敲你一下,就嗡嗡嗡的叫。”所以,想要成佛祖、要成为一个大人物,要用智慧去了解种种发生的原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