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7167700000031

第31章 福楼拜

1821年12月12日,福楼拜出生于法国西北部鲁昂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他的父亲是鲁昂市立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医院里度过的。医院环境培养了他细致观察与剖析事物的习惯,对日后文学创作有极大的影响。福楼拜在中学时就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早期习作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1840年,他赴巴黎求学,攻读法律,期间结识雨果。1843年放弃法律,专心文学。1846年后,福楼拜一直在鲁昂附近的克罗瓦塞别墅定居,专心从事创作,终生未婚。晚年,他曾悉心指导莫泊桑写作。1880年5月8日,福楼拜猝于克鲁瓦塞。

福楼拜的作品大多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1857年,福楼拜出版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轰动文坛。但作品受到当局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毁谤宗教。此后,他一度转入古代题材创作,于1862年发表长篇小说《萨朗波》。但187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仍然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小说在揭露个人悲剧的社会因素方面,与《包法利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他还写有《圣·安东的诱惑》、未完稿的《布瓦尔和佩居谢》、剧本《竞选人》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等。小说集中的《一颗简单的心》,出色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是他短篇中的杰作。

福楼拜主张小说家应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准确地描写。同时,他还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还是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他认为:“思想越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造成语言的准确。”又说:“表达愈是接近思想,用词就愈是贴切,就愈是美。”因此,他经常苦心磨炼,注意锤炼语言和句子。他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

福楼拜的写作故事

福楼拜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字劳动者”。他的作品善于剖析人物的心理状态,语言准确凝练,鲜明生动,是法国近代散文的典范。他能在文学创作上有所造诣,都应该归功于他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态度。

另一位出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就是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把莫泊桑当作弟子后,经常教导莫泊桑观察要细致,要能发现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他说:“当你走过一位坐在门口的杂货商,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一个马车站的时候,请你给我画出这杂货商和这守门人的姿态,用形象化的手法描绘他们包藏着道德本性的身体外貌,要使得我不会把他们和其他杂货商、其他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和它前前后后50匹不一样的马。”

福楼拜还特别强调写作的独创性。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如果一个作家有他的独创性,首先就应该表现出来,如果没有,就应该去获得。”如何获得呢?福楼拜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为了要描写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株树木,我们要面对着这堆火和这株树,一直到我们发现了它们和其他的树其他的火不相同的特点。”一天,莫泊桑从邻人那里听来几个故事,觉得很新鲜很生动,于是就打算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写小说。但是心里有点拿不准,就跑去请教福楼拜。他在导师面前把故事讲了一遍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故事内容丰富,足够写出作品来。”然后期待大师的意见。福楼拜望了望这位虔诚的年轻人说:“我看你还是别写这些故事为好,希望你做一做这样的练习,骑着马出去走一圈,一两个钟头以后回来,再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泊桑听了导师的话,打消了听取别人的故事来写故事的主意,并按照导师的说法骑着马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按照这种方法练习了一年之久,终于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点心》。

有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在福楼拜的书房里,莫泊桑看到书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文稿,便随手翻开来看。没想到每页的稿纸上都只写了第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感到非常不解,有些不满地嘀咕道:“先生,您这样写,是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呀?”福楼拜听罢笑了起来,然后一脸严肃地说:“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也没有办法改变了。我喜欢在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一下子羞愧万分。他立即起身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福楼拜教会了我们写作的要点:写作应观察仔细,切合实际,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善于挖掘素材。观察应准确、材料需正确,在文字的配合与意境的广阔以及形式上力求完美。同时要有独创性,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道听途说、千篇一律,善于在作品的内容上突出新意。

另一方面,写作时应对自己的作品充满感情,并尊重客观规律,结局应恰到好处并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