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7169100000010

第10章 管仲的故事(1)

一、管仲论国事,劝鲍傅小白

管仲(约公元前725~前645),名夷吾,仲是他的字,一说字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管仲本是姬姓的后裔,他的祖先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姬鲜,因被分封在管地(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管国,所以又姓管,姬鲜即被称为管叔或管叔鲜。管叔后因伙同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被周公所杀,管姓的后代也就衰落了。后来管姓的繁衍变迁情况,也就不为人知了。直到春秋初年,管姓的后裔有个叫管严的,得了个儿子,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管仲。颍上在春秋时期属蔡国,管仲后来怎样到了齐国,就不知道了。据说管仲步入仕途之前,家境很贫穷。他曾经做过生意,当过兵,还曾做过圉人(养马人)。但他却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决心等待时机,利用齐国的政治舞台,一展其雄才伟略。

齐自太公望吕尚建国,传了十二代国君,传到了齐僖公。齐僖公有三个儿子,老大叫诸儿,老二叫纠,老三叫小白。另外还有两个女儿叫文姜和宣姜。管仲不知在什么时候,被齐僖公看中,让他和另外一个叫召忽的人一起,做了公子纠的师傅,这大概是管仲步入政坛的开始。

管仲有个好朋友叫鲍叔牙,管仲曾说:“生养我的是父母,可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因为我曾经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财利的时候,我总是拿得多,但鲍叔牙却不认为我贪婪,知道是因为我家里贫穷。我曾经和鲍叔牙一起替人谋事但是总把事情搞砸,鲍叔牙不认为是我愚钝,知道我是没有遇上有利的时机。我曾经三次做官,每次都被罢免,但是鲍叔牙不认为我不能干,知道是我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我曾经三次参加战争,三次逃跑,但是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懦弱,知道我是因为家里还有老母要奉养。”鲍叔牙对管仲的才能和抱负如此了解,所以很敬重他,有事就和他商量。这一天,齐僖公又想给三儿子小白任命师傅,他选中了鲍叔牙。鲍叔牙对这差事却很不满意,就假称有病,闭门不出。管仲和召忽去看鲍叔牙,问他为什么不出门。鲍叔牙说:“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现在国君知道我的才能不行,才让我做小白的师傅。”因为当时在鲍叔牙看来,小白在三个公子中最年幼,又是庶子,将来在政治上很难有什么作为,所以鲍叔牙接着说:“我知道这是国君有意要抛弃我呢。”召忽觉得鲍叔牙说得有理,就鼓励他说:“那你就一定不要出门,坚决把这差事给辞了,我将尽全力帮助你。”管仲却不这么看,他劝鲍叔牙说:“你决不可以推辞不干。主持国家社稷的人不可以偷闲不做事,将来谁立为国君还不一定呢,我看小白就大有希望。所以你一定要出来给小白当师傅。”召忽说:“我们三个人对于齐国来说,犹如鼎的三只足,缺少任何一只,齐国这只大鼎就立不起来,我觉得小白将来不会当上国君。”管仲说:“不是这样的。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国人都很讨厌她,并因此而讨厌纠。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小白年幼丧母,国人都很同情他。诸儿虽然年长,但是他的母亲身份低贱。所以将来事态怎样发展,现在还很难说。照我看,将来能够安定齐国的,决不是诸儿和纠,而将是小白。小白这个人。虽然缺乏小智,却有大谋。如果将来有一天齐国不幸而发生祸乱,即使纠侥幸做了,国君,也不能把齐国治理好。最后安定齐国社稷的,不是你所辅佐的小白,还能有准呢!”召忽又说:“如果国君立纠做太子。将来国君百岁之后,我们奉纠为君,而有人篡夺了纠的君位,那我就将以身相殉,接受君命而不违,辅佐先君所立而不废,这就是我所坚持的道义。”管仲说:“我作为国君的臣,承受君命,将以保持齐国的社稷宗庙为重,难道能为一纠而死吗?除非齐国社稷破亡,宗庙毁灭,祭祀断绝,我才会以身殉国,否则我决不死。我活着,对齐国有利。我死了,对齐国不利。我将为我们国家的利益而活着。”

听了管仲的这些话,鲍叔牙的思想起了变化,他请教管仲说:“那你看我现在该怎么办?”管仲说:“你尽快去接受君命吧。”于是鲍叔牙接受君命,做了小白的师傅。鲍叔牙问:“我应该怎么教小白呢?”管仲说:“作为人臣,不为国君尽力就得不到国君的信任,得不到信任国君就不会听取你的言论主张,不听取你的主张就不能使社稷安定,所以侍奉君主就不能有二心。”鲍叔牙答应了。

后来齐国事态的发展,证明了管仲的预见。而他所坚持的为国而生,不为一纠而死的原则,终于使他在齐国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

二、襄公政暴虐,齐国需明主

周桓王二十二年(前698),齐僖公死。僖公临死前,看诸儿年长,就立他为太子。僖公死后,诸儿继位,这就是齐襄公。齐襄公即位后,周边的国家势力都很强大,只有纪国比较弱小,加之纪国与齐国有世仇:在西周中后期,周夷王因听信了纪侯的谗言,误杀了齐哀公,所以齐襄公想先拿纪国开刀。纪国国君娶的是鲁国之女,所以在齐襄公三年(前695)齐国逼迫纪国时,鲁国出兵相救,鲁国和齐国在奚地交战,鲁国大败。于是鲁桓公在齐襄公四年(前694),到齐国来和谈以求与齐国修好。两国和好本是好事,可是鲁桓公的夫人文姜要求和鲁桓公一起到齐国去,大臣申繻坚决反对,鲁桓公不顾申编的反对带着夫人一起来到齐国。不料此行竟导致了鲁桓公客死他乡。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齐僖公在位的时候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了鲁桓公。齐襄公以前曾经与文姜有私情,这次文姜以鲁君夫人的身份随桓公前来,齐襄公居然又和她私通。鲁桓公知道这件事情后,就责骂夫人。文姜却把受责骂的情况告诉了齐襄公。于是齐襄公趁与鲁桓公喝酒之机将他灌醉,并让齐国一个叫彭生的大力士抱桓公上车,借机拉断桓公的肋骨,桓公惨死在自己的车中。

鲁国国君死在了齐国,鲁国人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极大的羞辱,但是因为两国是姻亲,加上两次齐鲁交战鲁国都失败了,所以新即位的鲁庄公只是在这年二月给齐襄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我们国君敬畏您的威严,不敢安宁地居住在我们鲁国,特意到齐国去修旧好,礼成了,却没有返回我们鲁国,请求齐君您杀死彭生。”齐襄公因此杀了彭生来平息鲁鲁国人的怨愤。

由于齐襄公荒淫无度,与鲁夫人私通,还杀掉了鲁桓公,齐国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都看出齐国将要有大的祸乱发作。为了避免祸乱,保全自身,齐襄公的弟弟们都出奔到别国。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所以他逃奔到鲁国,他的师傅管仲和召忽随之前往。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但是卫国离齐国太远,加上齐襄公刚刚与卫国打过仗,所以公子小白逃往莒国,师傅鲍叔牙随行。值得一提的是,小白自幼与周天子直接人选命的齐国的上卿高傒的关系很友善。

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有个同母弟弟叫夷仲年,齐僖公对夷仲年的儿子公孙无知极为宠爱。僖公在位的时候,公孙无知的衣服和礼数都同当时的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相同。但是等到诸儿登上君位之后,就降低了公孙无知的俸禄和衣服车马的等级。公孙无知对此怀恨在心。

齐襄公不仅荒淫而且还言而无信,经常欺骗自己的大臣。齐襄公十一年(前687),襄公派遣大夫连称和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对他们说:“现在是七月瓜熟的季节,等到明年七月瓜熟的时候,我就派人去替换你们回来。”连称和管至父在葵丘苦守一年,到了第二年瓜熟时节,却没有等到齐襄公让他们回来的命令。连称和管至父派人回来请求,襄公也没有答应。于是二人便联合公孙无知开始谋反。

恰巧连称有个妹妹是齐襄公的偏房夫人,一直不受宠,连称便偷偷告诉他的妹妹说:“你把国君的行踪都告诉我,等我们把他推翻之后,我答应你做新君无知的夫人。”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十二月的一天,襄公游姑棼(今山东省博兴县,是齐国国君接待外国使臣和田猎的地方),在沛丘打猎,遇见一头野猪,侍从说是彭生,襄公大怒,喝道:“彭生你也敢来见我!”举箭要射杀那头野猪。野猪却突然像人一样站立起来大嚎,襄公大惊,从车上摔下来,连鞋子也不知掉到哪里去了。返回行官之后,襄公让主管鞋子的名叫茀的人去找回自己丢失的鞋子,但是狩猎的苑囿中一片荒草,哪里找得到!襄公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把气全出在了茀的身上,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他三百下。

连称的妹妹偷偷向连称透露了这个消息,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听说襄公受伤,都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率兵进袭行宫。正好遇到那个叫做茀的人出宫,茀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先不要进宫,如果先惊动了,宫中的侍卫,就不容易胜利了。”无知不信茀的话,茀就掀起衣服让他们看了看自己被打的满身的伤痕,痛诉了事情的原委。在取得无知的信任后,茀出主意说:“让我先进宫中把襄公骗出来,你们只要埋伏在宫门外见机行事就可以了。”无知等人听信了茀的话,让茀回宫,自己带领众人在门外等待时机。茀虽然被襄公暴打,但还是对襄公一片忠心,回到宫中就把无知叛乱的消息告诉了襄公,并把襄公藏了起来。无知在门外等候多时也不见茀出来,就杀入宫中。茀和襄公宠幸的大臣们一起奋力抵抗,最终没能取胜,都被无知杀死。当时孟阳代替襄公躺在床上,叛军把他杀死之后才发现不是襄公。公孙无知在宫中遍寻找不到襄公的人影,突然在门缝里看到一只脚,拉出来之后竟然是襄公,无知杀死襄公,便自立为齐国的国君。

三、小白登君位,管仲重返齐

齐君无知在位仅一年多,就被大臣雍廪杀死了,齐国一时出现了无君的局面。高子、国子把这种情况私下告诉了与自己关系友善的公子小白,让他速速回国即位。与此同时,鲁国国君(鲁庄公)也得知了齐国无君的状况,急忙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并且让管仲另外带领一部分士兵去阻挡小白回国。管仲日夜兼程,终于赶上并堵住了小白。管仲趁小白不注意。一箭射了过去,小白随即倒地不起。管仲见小白已被射死,马上派人报告公子纠。公子纠认为小白已经死了,无人再同他争夺君位了,便放慢了同国的速度。但是管仲那一箭并没有真的把小白射死,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聪明的小白只是装死而已。待管仲的人马走后,小白藏在温车(占代的一种卧车,亦用作丧车)中火速赶回齐国,加上齐国国内有国子和高子两位上卿做内应,所以小白当即就登上了君位。等到六天后鲁国士兵护送公子纠到达齐国时,小白已即位几天了,公子纠不得已只好又撤回鲁国。小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鲁庄公为了替公子纠争夺君位,在乾时与齐国交战,结果大败而逃。齐军乘胜夺取了鲁国的汶阳之地。

桓公即位之后,想要任命鲍叔牙为相。鲍叔牙推辞说:“我是个才能平庸的人,您给予我恩惠,不让我受冻挨饿,就是对我极大的赏赐了。如果您要成就一番事业,我的才能就远远不够了。您要成就齐国的霸业,就一定要用管仲,而且只有管仲才可以。我在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而不忘根本,我不如他;忠诚守信,能得到百姓信赖,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制度,并使天下效法,我不如他;披甲戴盔,于军门外擂鼓指挥作战,使百姓更加勇猛,我不如他。管仲就像人民的父母,现在要治理国家的臣民,怎么可以丢弃他的父母呢!管仲这样的贤人,他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称霸,您千万不可失去管仲这个人才呀!”齐桓公说:“管夷吾射我一箭,差点要了我的命,是我的仇人。”鲍叔牙说:“君有所不知。”于是鲍叔牙把当初管仲鼓励自己辅佐小白,并预言小白将最终被立为齐国之君的话,告诉了桓公。桓公听了这番话,才开始改变了对管仲的看法,于是问鲍叔牙:“那么管仲可以得到吗?”鲍叔牙说:“如果您立即采取行动,召他回国,那就可以得到他。如果不抓紧时间,就得不到了。因为鲁国有个谋臣叫做施伯,他知道管仲很聪明,一定会劝说鲁君任用管仲治理鲁国。管仲如果接受任用,那么他就一定会使鲁国强大而使齐国遭到削弱。管仲如果不接受任用,而且被鲁国知道他将返回齐国,那他就一定会被鲁国杀掉。无论哪一种情况发生,我们都不可能得到他。所以现在必须抓紧时间。”桓公又问:“管仲将会接受鲁君的任用吗?”鲍叔牙说:“他决不会接受。管仲曾经说过,他不为一纠死,目的就是想要安定齐国的社稷。如果他接受鲁国的任用,就等于削弱齐国,那就是违背他的初衷了。”桓公接着问:“管仲对我,能够没有二心吗?”鲍叔牙说:“他的思想,决不是为了国君个人而生,而是为了我们先君的事业,为了齐国的社稷。对纠他还不以死相许,何况对您呢?如果国君您志在安定国家,而不考虑个人的恩怨,那就赶快迎他回来吧。”桓公说:“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该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我了解施伯这个人,他虽然虑事敏捷,但行动起来却多畏忌而不果决。您如果抢先召管仲回来,那么施伯怕引起齐国对鲁国的仇怨,就一定不敢再杀管仲了。”于是齐桓公听信了鲍叔牙的话,立即派遣使者去鲁国。

再说鲁国。鲁庄公果然听信了施伯的话,准备任川管仲治理国家。以削弱齐国,但还没有来得及向管仲发出任命,齐旧的使者就到了。齐使对鲁君说:“公子纠和我们国君是兄弟,我君不忍心亲自杀害他,就请贵同帮我君把他杀了吧。至于夷吾和召忽,是我们国君的仇人,现在在贵国,我君想生擒他二人回国,亲手把他们剁成肉酱以解心头之恨。如果得不到这两个人,那就是贵国庇护我君的仇人,那么我们齐国就将出兵攻打鲁国!”于是鲁庄公问施伯怎么办,施伯果然因为害怕得罪齐国而劝鲁君把管、召二人交给齐国,并且说:“管仲是当今天下的大贤人,又是鲍叔牙的好友,如果杀了他,鲍叔牙一定会发兵攻打我国,给我国造成灾难,那我们就很难对付了。不如把这两个人交给他们吧。”于是鲁庄公在笮渎(今山东菏泽市北)杀了公子纠,而捆绑了管、召二人,把他们交给了齐国的使者。管仲问召忽:“你害怕吗?”召忽说:“怕什么!我之所以不和公子纠一起死,就是要看到齐国安定,现在齐国已经安定了,国君如果让你辅佐齐国,也必定会让我辅佐齐国。但是杀死了我的主人还要让我为他效命,这是对我的双重侮辱。你做公子纠的生臣,我为死臣吧。我放弃辅佐新的国君却为公子纠而死,这样公子纠也就有死臣了。你要活着辅佐新君称霸诸侯,那么公子纠就有生臣了。让死者成就德行,生者成就名声吧。你一定要努力呀!”齐国使者押送管、召二人回国,刚进入齐国边境,召忽就自杀了,实现了他以身殉纠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