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曾经在大陆各名山古刹参学访道。来到台湾后,因为弘法的关系,我南北行脚,跑遍宝岛的寺院殿堂,后来更应信徒之邀,游方全球五大洲讲经说法。每到一处,我都很留意当地建筑的构造格局及形成历史,感到饶富意味。尤其从参访寺院的经验中,我更深深体会到佛教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宗教,无论流布到哪里,都能与当地民风结合,发展为适于当地的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奔流融汇的结果,不但令原本富丽璀璨的中华文化再增内涵,也使得佛教教义,在中国人勤劳务实的民风助长下,得到更实质的开展。凡此我们都可以从历代佛寺建筑的研究中一窥端倪。
例如:中国的佛寺由早期摹仿印度及犍陀罗艺术的回廊寺建筑,到佛教极盛时期的中国宫室形制,乃至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的自由式布局,不仅显示了佛教艺术与民族传统的融合程度,更可由其材质、样式等来考察当时建筑结构及装饰美学的发展情形。
而从壁画绘制、塔窟楼阁、弘法讲堂、石质经幢的相继盛行,则能看出每个时代、地域对佛教的需求各有不同,换言之,也就是佛教能因应时代、地域的需求,来发挥其度众效果。
就在点滴的书本知识与实地的参访经验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是一草一木,或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无比丰沛的生命力量。
抱持着学习的心态,来参访历代兴建的佛教建筑,还有一项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当时僧团如何在当地活动,以及他们在文化建设、教育启迪、净化人心、资生利众等方面的贡献,从而省思应如何配合现有的环境资源及社会动态,擘划出合乎时代需求的佛寺建筑,以接引广大的有情离苦得乐。
欣闻在中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工作的张驭寰教授,四十多年来浸淫于各式建筑的考察,著作等身。近年来,张教授更倾其研究所得,写下这本《中国佛教寺院建筑》大作。在此冀望该书能广为流通,并引发有心之士从各方面来研讨佛教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进而促使佛教在不断地创新与突破中,裨益更多的众生。
一九九四年于佛光山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