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示对工程兵的谢意,李市长下竹棚慰问,垂询一切。街上理发店极少,价钱又贵。李市长还亲手给战士理发,有款有型。他的理发技术是在"五七"干校里学的,有幸在经济特区露了一手。亲民如子。
其三,工程公开招标势在必行。大锅饭已成为整个城市工程建设的瓶颈了。二十二层的商贸大厦由省建筑公司承建,该公司是省计委直属的,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开始施工就已显见进度缓慢了,松松垮垮。洛古只好来个工程公开招标,以示公开公平公正。招标结果外省境外公司每平方米造价二百三十元,工程提前七个月,比省建原先造价每平方米二百五十元低二十元。当然省建要落标了,省里领导不得不出面说情了。为了照顾关系,罗世宁便同省建公司领导商议。岜料该公司领导提出,每平方米造价得二百八十元,工期不改。红帽子铁饭碗还怕谁?双方相持不下。后来省长出面对洛古说,省建筑公司今年工资就靠你们的商贸大厦工程了,希望你体谅一下省里的困难。话说得很实在。唉,肥水不流外人田。省长开口你还能怎样?再三商谈,省建筑公司领导说,要如期完工,每平方米造价得三百元。那就是说,你不要搞什么公开招标了。压人太甚!
李业深感到为难,省长的面子要给的,工程公开招标的改革也不可废,左右为难。他问何元展:"洛书记的意见呢?"
"按公开招标办。"
"那就照洛书记的意见好了。"
后来省长又给他电话,意思是很明白的。他回答说,是洛古书记的意见。但随即又说,我已找另一个工程给省建公司承建了。这是原则性同灵活性结合的典范!省长对他的印象是极好的。
其四,南门一穷二白,缺钱。唯一可以用来作为资本运作增值的是土地,但上面规定,国土严禁出租买卖。幸好香港经营土地运作的经验可资借鉴。他们只出让土地使用权,限期二十年至五十年,名之为拍卖土地,既赚了钱,土地所有权仍属政府。不妨照猫画虎,地租叫土地使用费,厂租叫厂房使用费,依此类推。顾全了面子,堂而皇之。这个禁口一开,财源滚滚。香港厂房纷纷北移,大陆行成了时尚。没几天,上万家工厂搬来南门,大都设在管理线以外。那儿政策宽松,地价也便宜。一时之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座座厂房平地而起,似雨后春笋,像满地繁星。真是空前绝后之奇景。
然而,这也引来无穷的指责忧虑。迁来的大都是中小厂家,毛织厂制衣厂胶花厂表链厂玩具厂拉链厂鞋厂。夕阳工厂垃圾工业,势必造成工业污染,成为社会的累赘和包袱。可是,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啊!弃之可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望君三思。唉,人心已变。人们一心赚钱,无心议沦。洛古书记的意见呢?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意思是明明白白的。
李市长已接管了工作,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出租土地引进剥削,后果不堪设想。他要何元展整理好一份详细材料,分析研究,留档备查。下南门之前,他已获知《内参》拟发一篇署名文章《租界的由来》。这分明是针对南门经济特区而发的,来头不小。出租土地引进剥削,事关国格主权之大事,租界由来的血的教训应引以为戒。他几经思索,反复衡量,认为应有所表示。于是他安排好工作之后,准备下去考察一下。
何元展已察觉出李市长的态度,心里愣了一阵。才接触几天,他就觉得李市长的确是个人物。他站得高看得远灵敏度高处事有分寸有气度有眼力善于用人。不管怎样,他提升我何元展这一点已足够自己去回报了。
李业深想得很多,连续几个晚上睡得不熟,半夜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他深感这历史转型期变化太复杂了,活像一个万花筒,瞬息万变。尤其是在这个特区窗口,这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似乎该要发生的所有的矛盾都在这儿一一露面。他感到自己没有把握,看不准抓不住,心里总是觉得不那么踏实。这是很少遇见过的心慌啊!
从他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中,无不感觉到洛古的存在,无时无刻的巨大的存在。他确实有魄力有胆识,在这极短的时间里,走出一条路来。他紧紧地抓住了中国第一个资本原始积累--土地,迅速地运作了起来,而且卓有成效,皆大欢喜。
他习惯逆向思维,从逆向中回看顺向,画面色彩就可见得更清楚了。他又想起了《租界的由来》。随着土地作为资本运作,引进来了资本雇工剥削,资本主义的三大因素全有了。这不正是租界的由来吗?他学过的政治经济学好像第一次切实地用上了。他惊讶政治经济学与经济政治学,一夜之间倒置过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嘛,一个中心。那么思维也该倒置过来了。比如说公与私和私与公,这也属官位学。他李业深是有研究的。政治同经济乃虚实之谓。租界由来是虚的,来料加工设厂是实的,那就应从实看虚,见步行步了。他自信比洛古要高明些。至于这个转型期,从这个转到那个是啥样儿的,谁也说不清楚。不是说中国不会有百万富翁吗?显然言之过早。这就是复杂。
事情复杂啊!复杂得他的头也痛了。
他感到有点累了,但又异常兴奋。在这个复杂的坐标里,他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了。
大鹏与蛮牛
秋高气爽,万里晴空。
新落成的巍峨壮观的市政府大厦正堂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国画,大鹏展翅。气势磅礴,满堂生辉。
海谷大师的画闻名世界,价值连城。他的画融西方油画浓彩斑块的实感与中国画淡雅飘逸的空灵于一炉,自成一派。独特创新。
巨幅画面上,一只大鹏在广阔浩淼的海天上振翅飞翔,鹏程万里。刹那间,大鹏悄然回头一望。鹏回头!画家的创意深意新意突现在眼前,让人心灵为之一震。人们在窃窃议论着这鹏回头的深意……
人们都清楚画家是应李市长之邀请挥毫的,纷纷拥至李市长跟前请教。
李市长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大鹏对故土的依恋情结!"一语道破,众皆释然。
其实李市长在接到画之后才知道这鹏鸟乍回头的。他一时也不解其意。这海谷就有这个毛病,让你百思不解,含意深远。此时此地迫不得已来个故土情结,自以为非常贴切得体的。
不过,他已注意到人们私下议论的另一个焦点,《租界的由来》。《内参》已刊出了这篇文章,引起了震动。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南门经济特区,这个由来之地。
这两个焦点不期而然地连在一起了,悄然成了市政府大厦落成剪彩的亮点。
大鹏回头望的是这块由来之地吗?
这是历史的巧合,抑或者历史的必然。
洛古默默地拉着海谷的手走出大楼门外。
大楼门前是一片宽广的绿菌,广阔的空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激发起驰骋神州的创意。大院子临街的大门前,立着一座铜塑孺子牛。一头雄健的肌肉突起的俯前拔力贴地拉重的牛的塑像,开荒牛的力的表现,竭尽全力的奉献。为人民鞠躬尽瘁。
这是一位雕塑大师的作品。洛古很欣赏崇尚这开荒牛的精神,认为这是南门的象征。
洛古对海谷徽微一笑,凝望着。
他从洛古的眼神里领悟了对方的心意。洛古不止一次同他说起这头牛的事,欣赏不已。仿佛他那壮志未酬的宿愿,在这头牛的猛劲力上得到充分体现了。他沉吟了一下说:"不愧为佳作。"他欣赏写实主义的作品,但并不喜欢。因为写实就见露了。
洛古默然。依旧领着他沿着院子周边的小道漫步。这是一片荔枝林,树阴浓密,硕果累累,青稞儿正在灌浆。大抵一个月后就满树挂红了。
"眼见荔枝红了,我已离开了。"海谷有点阔怅地说。
"明年荔枝红了,你会回来的。"
"但愿如此。"他苦笑了笑。
他这回是送周静途经香港去法国医病的,白言夫妇也来送行,顺路参加市政府大厦的剪彩观礼。只是陈洁浓执意要留在新园陪伴周静,才没来凑这个热闹。
此时此地,海谷百感交集,感慨不已。三十年前的残冬时节,是周静送他过界河桥去巴黎的,两个人依依不舍。要是他当时紧握着她的手不放,一起走过桥去,那就换了另一个世界。
他感叹,这是缘分,这是命运!
观礼的人群尾随洛古来到了孺子牛铜塑前。人们在欣赏着,议论纷纷。
"这头牛花了五万块钱!"当年这笔钱足够买下一座双层小楼房了。
"买头活牛也不用花这个价钱!"
"这是艺术品,可珍藏一千年。"
"人死了精神还在,值呀!"
人们从鹏回头自由飞翔的云天里,一下子跌落在开荒牛拼力的硬土上,一种意想不到的对比落差感使人昏然。也许牛拉犁的形象见惯了吧!少了点浮想联翩。人们追求的是前程万里!
白言父女跟在人群后面,高个子的他步履已没当年矫健了。女儿伴着他慢步走着。他们默然听着人们的高谈阔论。
"爸爸,你的高见?"女儿很少有机会伴着父亲闲游,很想听听他的观感。
"见仁见智。"他淡言道。
"我喜欢大鹏的自由飞腾广阔天空。蛮牛的力搏却是贫穷的叠影,太落后了。世界的开拓已经不用牛力了啊!"
"这是你们的看点了。"他感慨道,他明白这是年轻一代在批判我们的世界。
"看来你是喜欢《鹏回头》了。"他故意问。
"两幅画我都看过。"她说的是海谷给洛古画的小幅的《鹏回头》,和大厦正堂挂的巨幅国画。"小的《鹏回头》眼神里流露出淡淡的忧愁,大的《鹏回头》目光里带着一丝希望的光。"她停一下又说,"这回头一望带来的信息,说明大鹏也有后顾之忧。"
他惊愕地望了她一眼,感到欣喜,女儿长大了。
昨晚,女儿给他看了奇文《租界的由来》,听说是出自一位理论权威之手,千钧之作。未等看完思考一下,女儿便又发高论了。现在已不是租界时代了,经济文比的聚焦点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双赢求同,在求赢求同中可持续地发展。这位老先生也太劳累了,杞人忧天。南门经济特区怎么会是"由来"之地?她是中国的希望之光。
他感到惊讶,这些日子以来女儿成熟了,有主见了,新的年轻一代起来了,学会思考了。
历史的脚步迈得如此大步。
后来,他问过海谷这《鹏回头》的后顾之忧,海谷笑而不言。他又问洛古,洛古爽朗地笑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仅此而已。
他高兴了,对妻子说:"但愿智者治国。"
历史的经验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真正的智者不外是知错认账。
当晚,他认真读完《租界的由来》一文。他认同女儿的高论,作为重新封闭的盾牌,确实是一篇奇文了。遗憾的是不在时候。不过他还是淡然地对女儿说,这也不失为智者千虑了,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不要忘记过去。
洛古拉着海谷的手在宁静的荔枝林里漫步。
这里原先是一大片荔枝林,郁郁葱葱。七月荔枝挂红,璀璨烂漫。城市开发时,洛古把这片荔枝林划了出来,依山傍水建成一个公园,荔枝公园。公园里有个天湖清澈冰沽。湖外面是一片高坡地,是市中心区地势最高的坡地了。市政府大厦就选址在这里--天岭。
"好地方,好一块风水宝地。"海谷禁不住赞叹说。一眼朝南望去,远处山影海色一片明丽,北面是梧桐山,南边是南头山,中间是一片广阔无边的南门海湾,一望无际。左青龙右白虎,气势磅礴。他越看越赞叹不已。
"你啥时候当上了风水先生?"
"是你的恩赐,那年是你给我看《易经》八卦卜算学的。"
"啊,有这一回事。"洛古想起来了。那是他们读中学时玩期考卜算的游戏。
"在欧洲的朋友购地置房经我点拨优选,个个都满意,称我是环保生态大师,吃香极了。中国的风水学是集天文地理宗教人缘环保于一炉的综合生态工程学,也可以称之为哲学生态或生态哲学,一门广义的人性学。"
洛古笑道:"你该是一位美术风水大师了!"他高兴难得有机会同老友漫步闲扯。
"你不感觉到吗?很遗憾。告诉你一个秘密,看看我的油画吧!融入《易经》的当代油画之作,玄妙深邃神秘空灵之美感之作。"海谷有点自我欣赏了。
他顿悟,想起了他送的画,便说:"你这画是一画两投哩!"
"非也。是两位一体,你不是南门市委书记吗?"
"你的意思……"
"花非花,鹏非鹏。"
行至一棵枝干苍劲的荔枝树下,海谷突然停下来。这是一株百年老树,蜜味糯米糍。它的核尖小,肉芳香清甜,完全可以想象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真情流露的满足样子。老树旁也是清甜的桂味,再过去是美味的妃子笑了。老树虬枝盘缠,绿叶密密团团如帷罩,仿佛置身在荔枝帐篷里。一个奇妙的绿色的芳香的世界。
"她喜欢吃荔枝,尤其是喜欢在荔枝园里尝鲜啊!"海谷感慨万千。年轻时,他就陪周静回到她村里的荔枝林里玩过。她那喜悦的笑声犹在耳边。沧海桑田,人事全非。如今人犹在,但已听不见笑声了。
洛古听了心里一阵绞痛。"我真傻,我真笨,我对不起她。这些年,我连她爱在荔枝园里尝鲜都不知道,我真的不是人了"他在诚恳地责备着自己。他爱她真心地爱着她,然而,在巨大的违心的阴影下,他畏怯了,未张开爱心,自由地去挚爱她关心她体贴她。他是笨了是傻了。等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们都有过年轻的时候,但一切都已过去了。"海谷说。
"好在你回来照顾她,我感谢你,真的很感谢你。"
"不要说了,老同学。"海谷仰起头,摘下一片荔枝叶,轻轻地夹在小本子里,"这片绿叶就作为我们给她送行的珍贵礼物吧!"
"她能看见吗?"
"她心里会记住的。"
让人们回忆的叶片永远翠绿。
大厦大堂设午宴款待,气氛自由随意热烈。这是从未见过的带有洋味儿的大宴会。
海谷没参加午宴,匆忙地赶回去看望周静,要准备好明早陪她回故居一行。虽说有陈洁浓安排,但他仍然放心不下。
唉,他心里就只有她一个人了。
了却一个心愿
新同招待所经过扩建,粗具规模,算是见得人了。最大的不同是,房间洗手间都改设坐厕,干净舒适。也许是出于安全,未对外迎客。其实内部来往干部已供不应求。
陈洁浓执意要留下来陪伴周静。一来她要出国了,二来是想细心观察她的病情,还有就是她不想见李业深这位首任市长。
她陪周静在园子里散步。草坪绿得可爱,空气清新得让人心旷神怡。周静显得安静了,眼神也见活了,莞尔睨视陈洁浓一眼。看来换个环境对她有好处,她似乎也有所感应哩!
她面对着周静,美丽的女人,深感内疚。作为一个资深医生,她竟无能为力治好她的病。考虑再三,让她去法国换个环境,只因为她妈在,见个面好,还有她哥哥周敏吾是个名中医,有祖传秘方,又进修过西医学院。再加上有海谷的悉心照料,这该是最好不过的了。
当然她也想过老人家见到疯了的女儿,承受得起这份刺激吗?海谷认为他了解老人家,她能承受的。
上天多么不公平啊!怎么可以轮上她疯了呢!
陈洁浓拉着她的手在漫步。她的手软柔柔的,有点凉,任由陈洁浓拉着。慢慢地她的手有点温热了,握得紧了些儿。往事忽地一下子涌现了。
当年读中学时,她俩上街就这样手拉着手的。一对出名的"双妹唛"(Mark)校花。出了校门往北走没多远,就是奇伟的黄花冈了。沿着石板路走去,前面横着一座雄伟的石牌坊,上面横刻着四个大字:浩气长存。这四个字真切地表明了孙中山是位伟大的理想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天下为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