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诸位善知识,首先让我们共同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速速成就无我的智慧,今天继续来学习《金刚经》。
昨天已经讲到的“善护念”“善付嘱”,对于修行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金刚经》是直截了当的,佛陀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就是说去妄想。但去虚妄,何用求真?《金刚经》直接告诉我们要破我人四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就可以直了成佛。
接下来是须菩提尊者问了两个很具体的实修问题: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本经的正宗分可以分为两大段落:善现启请分第二,一直到第十六分是前半部分;第十七分到三十一分是后半部分。问的问题都差不多相近,但前半部分主要讲破四相,后半部分讲破四见。
前半部分就问:发菩提心以后,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后半部分就问: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半部分是为破人我执而说,后半部分是为破法我执而说;前半部分是令离相,后半部分是令离念;前半部分属于般若道;后半部分属于方便道;前半部分是解脱道,后半部分是菩萨道。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请问世尊,大菩提心,未曾发起,应令发起。要真正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经发起以后,应当怎样使我们能常时安住于菩提心?在修行道路上会起种种的烦恼妄想,怎样才能消除烦恼以降伏其心,降伏自己的妄心呢?对于真正想修行想解脱的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在菩提道上要真实面对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真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这就已经是信位菩萨了。已经发心以后,如何在菩提道上保持我们的菩提心不变质?要怎样才能安住于菩提心,真正做一个菩萨行者,不至于退堕到去做自了汉的小乘,更不至于堕落去做凡夫和外道?所以问,应云何住?
第二个问题就是,发心以后怎样克服内心之中的各种妄念?怎样转化内心之中的种种颠倒?怎样来洗涤内心之中的种种迷惑染污?所以问:云何降伏其心?
第二点我们要明白,这两个问题其实也是互相关联的,如果能常时安住于菩提心就不会为种种妄念所动,而妄心自然就会被降伏。
妄念之心果真被降伏,就不会被凡夫、外道和小乘的法所诱惑,而能安住于菩提心。
其实这两个问题换一种方式说,就是问如何摄受长养无分别心?如何开显自己的真心?如何降伏遮遣有分别的妄心?
〔善男子,善女人。〕此经之中标准很高,我们读《观经》都知道,净业三福说: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乘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大乘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金刚经》之中,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已经真正发菩提心的行者。
六祖大师从自性上来解说,指善男子是正定心;善女人是正慧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指无上正等正觉心,其实就是指发圆满成佛的心。阿罗汉已经证得了正觉,不同于凡夫的不觉和外道的邪觉,但阿罗汉侧重于自利,他是偏等正觉。菩萨能自利利他,是正等正觉,但菩萨福慧功德没有圆满,所以是有上正等正觉,唯有佛陀才是无上正等正觉。
《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说:从因至果有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指十信位。
二、伏心菩提。指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
三、明心菩提。指登地以上初地到七地。
四、出到菩提。指八地到十地。
五、无上菩提。指究竟圆满的如来果位。
这句经文“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能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来说属于第一种发心菩提;从所发的心来说属于第五种欲证得无上菩提。要圆满成佛,即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怎样才能迅速圆满成佛,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如何能时时刻刻与真心本体相应,安住于菩提心。二是修行道路上的妄念如何降伏。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参访一位善知识时善财童子必定会向善知识请法:“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善财童子这个提问与须菩提提问是相通的,就是问怎样安住菩提心,怎样降伏妄心,这其实就是修菩萨行的具体实践。
接下来的经文就是如来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释迦牟尼佛夸奖须菩提尊者说:说得好啊,说得好啊,须菩提啊,是像你所说的一样,如来能以最殊胜的护念方法,护念诸菩萨,付嘱诸菩萨。
第一个善哉,是赞须菩提的大智慧,赞其善契如来本心,释迦佛数十年以来示现尘劳,默默护念付嘱诸菩萨,以身教来开示佛不住佛相,佛无我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但几十年之中没有人看得出来,独有须菩提尊者看得出来,所以赞其大智慧。
第二个善哉,是赞其大慈悲,赞其能够代众请法。释迦佛的苦心就是要能让善男子善女人发心学般若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只有真正拿起般若智慧的宝剑,才能斩断生死轮回的锁链。现在须菩提能代众请法来完成如来的本愿,所以赞其善哉,称赞他的大悲心。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就是如来以这样的身教来护念诸菩萨,使众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善护念。
〔菩萨〕也可以翻译为觉有情或者大道心众生。
《首楞严经》中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这个自未得度的得度,是指没有真正地圆满成就,并不是指他还没有进门,或者说还没有基础,是他还要帮助众生先成佛,自己才示现成佛,这是了不起的菩萨发心。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谛听〕谛是真实,就是很专注地、一心一意地来听,才能得真实受用。有人曾经写信请教印光法师说,我们学佛要得解脱,到底有没有什么秘密的方法能快速地成就呢?印光法师说:“有,就是诚敬二字。”有一分诚敬就得一分利益,有十分诚敬则得十分利益。谛听就是至诚恭敬。《大智度论》中说:“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欢喜。如是之人方可说”。这是闻法的根器,发了菩提心的人,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就是如来示现凡夫,示同于凡夫著衣持钵乞食,洗足敷座而坐,这些示同凡夫尘劳之相,这就是无我相。而不着意于说法已竟,以身教来说法,这就是不着法相。又能时时来示现,这也是亦无非法相。所以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应该如我释迦牟尼佛不住相而住,无住而住是真住。
但凡夫不是住于相,就是住于非法相。不是住在有边就是住在无边,或者就执著于外境实有,住在有边,所以迷惑颠倒造种种恶业,感受苦果。或者灭相取性而住于空一边,都是不究竟,没有圆满见性的,所以善男子善女人要能在如来穿衣吃饭的示现之中体会有无二边都不住,两边不着的妙理来降伏妄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就回答:“是的,佛陀,我们都很乐意来听闻佛陀开示,演扬般若妙法。”愿乐欲闻就是愿闻、乐闻、欲闻。
〔愿闻〕是真正向佛学习,要学习佛陀在日常生活之中不管做哪一件事都是无上智慧,就连穿衣吃饭都是无上智慧。同样,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是无上智慧圆满德能的显露,都是无上智慧的妙用。我们愿意听佛来为我们说明用功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乐闻〕、〔欲闻〕。其实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愿意听就不如喜欢听,乐闻就是喜欢听。喜欢听不如我很渴望听到,欲闻就更深一步。
闻是指闻思修三慧里面的闻慧,不是一般的闻言,而是得意忘言,能真正地向内去觉照自心,销归自性,打开凡夫的心结而开悟,否则是不得利益。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不管我们听多少佛法都只不过是知识和概念的累积,不得受用。就会变成表面上是在学佛法,实际上内心之中并没有改变和提升,搞的还是生死轮回,这是关键。
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很长时间,觉得还是烦恼依然,没有真实受用呢?因为一开始方向就没有正确,平时凡夫众生一直是向外看、向外求,有种种的欲望,追求名利,追求种种物质享受,迷惑颠倒。但学佛以后要把向外求转为向内看,向内觉照自己的心,向内看自己心智模式之中的盲区,然后改变它,不要让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跟着感觉走,都是被情绪所主宰,而是由智慧和慈悲来主宰,这才是真正地求解脱道。所以这是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学佛人不管修学哪个法门,其宗旨目的都只是去妄念而已,但尽妄缘即如如佛,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金刚经》为什么历代以来这样备受推崇呢?就因为本经教导的方法非常直截了当、一针见血,教我们在一切境界上不能执著,在一切心上不能执著,就是教我们在一切境界之中做得了主,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一切情绪反应之中,一切心念之中都能做得了主,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就能破人我执、破法我执,所以说是“应如是降伏其心”。
接下来的经文属于发心菩提,告诉我们首先要真正地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度九类三界众生都圆满成佛,入无余涅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段经文的主题就是要发菩提心度无量众生成佛,同时能够离相,这属于五种菩提里面的第一种发心菩提。
发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和六大明点菩提心等等,还有更广泛的开演。比如《大乘经庄严论》中就把菩提心分为二十二种菩提心,把它归结起来就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里包括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没有见性、没有登地、没有证空性,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胜义菩提心的,所以我们能修的就是世俗菩提心。
这段就是告诉我们要发愿菩提心,要愿令九类三界众生成就无上佛果,这是修大乘的基础。就是说要能发起无上菩提心,因为菩提心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如妙心,所以一开始就发无上菩提心为成佛道而学佛,这就是称性起修,就是以不生不灭的真心为本修因。
《金刚经》里面把一切众生归纳为九类三种差别:
一是受生差别,有四种——胎、卵、湿、化。
二是依止差别,有两种——有色依止,无色依止。有色依止指欲界和色界众生,他有一个色相、色身作依止。欲界众生是粗重的五浊、五蕴形成的色身,而色界的众生是光明身。
〔若有色〕就是有色依止。〔若无色〕是指无色界众生,是无色依止。
三是境界差别,后面三种都属于无色界。
〔若有想〕指无色界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是有想有情所缘之境。
〔若无想〕指无色界里的无所有处天,是无想有情所缘之境。无想即无有粗想,想蕴暂时伏住了,但仍有微细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指无色界最高处的非想非非想处天。
九类众生实际上还是指三界众生,概括一切有情而无余。
佛经之中说众生的差别,有些是要让人明白轮回的道理,所以就说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有些是要让人明白十习因六交报的道理,所以就会说十二类众生。《首楞严经》第八卷上就讲到十二类众生。《金刚经》里为什么说九类众生呢?其实她是重点来说无色界众生的。因为《金刚经》是让我们直了成佛,断惑证真的妙典。所以破除了欲望的障碍、色相的障碍以后,更重要的是能破除知见的障碍,要能真正树立空性智慧的知见,重点地把无色界天分得非常细。
〔若卵生〕卵生的众生比方说鸟、鸡、鸭,这些都是从一只蛋里出生的有情,龙王也属于卵生。广东肇庆有个龙母庙,几个省的人都去拜,她就是生的蛋劈开来就是五条龙。
人当中其实也有卵生的,比如格萨尔王。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仆,因为生孩子没有去主人家干活,主人很生气,拿了把刀跑到她家里,拉开被子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巨大的蛋,拿起刀来就砍,一砍破有三个小孩子,就是格萨尔王三兄弟。
还有虚云老和尚刚刚出生的时候是个大的肉球,用刀把它剖开来就有个小孩子,这个据说是八地菩萨示现在人间,出生的时候是这样一个肉球。
〔若胎生〕人一般都是胎生,还有牛、羊、马等等也属于胎生。《俱舍论》中说到:“饿鬼道的众生大多数也是胎生。
〔若湿生〕夏天时很多虫类属于湿生。夏天用一个潮湿的盆子扣在地上,夜里一翻开,里面就会有虫子,这就是湿生。
人类也有湿生的,人类是胎卵湿化四种形态都有。比方说小乘的经典上面讲,阿那律的脚上就生出七个小孩子,这是属于湿生。
〔若化生〕极善的,天道的众生是化生,极恶的,地狱道众生也是化生。我们能超出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化生。也有化生的人,比方莲花生大师,他是在一个大莲花里面化生出来的,而且据说每一个月的初十,如果念他的祈祷文时,他会骑着白马来巡视人间加持众生,这是属于受生的差别,受生的形态。
这些九类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大乘的涅槃有两种:
一是有余涅槃。指已经断了枝末无明。就是已断见惑和思惑,但根本无明未断,名之为有余涅槃。
二是无余涅槃。就是已经究竟地断尽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枝末无明、根本无明都彻底断尽了,名之为无余涅槃。其实就是指究竟圆满成佛的果位,才叫大乘的无余涅槃。
小乘说的两种涅槃有不同,小乘有余依涅槃是指虽已断见思惑,所作已办,但身体还在,还余有苦报身未尽,故称有余依涅槃。他已经是阿罗汉,但他的色身还在,这是有余依涅槃。
小乘的无余依涅槃是指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灰身灭智,不受后有,苦报身也没有了,这是小乘的无余依涅槃。对众生来说,他是性净涅槃,自性清净涅槃。佛菩萨是无住涅槃,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灭度〕灭是指灭妄想、灭烦恼、灭分别、灭执著。度就是帮助,全心全意帮助一切众生直至成佛。佛度众生是给一切众生做增上缘而已,佛把事实真相和修行证果的方法告诉我们,真正修行解脱要靠我们自己在心地上下功夫。
发菩提心帮助无量无边无数众生成佛,但不能着相,如果一着相,不但不能度别人,连自己也度不了。因为着相就还是凡夫,有我人四相,自己都还在轮回之中。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是大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大智,悲智双融就能得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