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三国谋士今日观
7173800000032

第32章 张昭:忠謇方直的江东老臣(1)

汉末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最终得以在诸侯混战之中脱颖而出,与这三大集团中谋臣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在曹操集团草创期间最为重要的谋士是荀彧,刘备集团是诸葛亮,而东吴集团这一时期最为关键的谋士无疑是张昭了。正是因为这位被孙策、孙权誉为“谋主”、“张公”的张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孙策才得以白手起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拿下江东,奠定了割据东南的局面,孙权也才能够以十九岁的年龄顺利接掌江东大位并逐渐发展壮大。就算到了三分天下之后,张昭仍然在东吴政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不过,令人惊愕的是,孙权不但没有将这位众望所归的东吴士人领袖任命为丞相,反而自建国之后就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打压张昭,屡次和张昭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不惜采用黄土塞门、火烧其门的极端方式来羞辱张昭,弄得这个老骥伏枥的江东老臣晚年无所事事,只能以着书立说聊以度日,这些都与张昭的志向和理想相去甚远。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功绩卓着、名满天下的顾命之臣晚年遭遇如此境地呢?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生于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张昭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曾经跟随白侯子安一起研习《左氏春秋》。张昭还擅长隶书,是当时徐州一带较为出名的青年书法家。早在十几岁的时候,张昭就与琅邪郡的赵昱及东海郡的王朗闻名徐州一带,这三人也是关系密切的好友。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年仅二十岁的张昭已经被郡里推举为孝廉。

按照东汉的官员选拔制度,被推举为孝廉,就意味着迈出了仕途的第一步,之后大都会被朝廷提拔为郎官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但张昭却推辞不去,而是与好友王朗一起参加了东汉末年的一次关于旧君名讳问题的大辩论,并从此一举成名。

这次辩论是由时任汝南主簿的汉末大儒应劭引发的。应劭主张要为汉光武帝以来已经去世的五十六位帝王、诸侯王及其亲属避讳。为此,应劭还专门撰写了一篇名为《旧君讳议》的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该文一经问世便在知识分子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对于应劭的这种观点,张昭难以赞同,便为此写下了一篇《宜为旧君讳论》的文章加以批驳。张昭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劭所提出的君臣之间的亲亲之义及尊尊之情都会逐渐地衰减,四世则穷,五世则降,六世则竭。张昭还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种种君臣同名的现象为例,认为应劭的观点进退失据,虽说是为了尊重所谓旧君的名讳,但却将避讳的问题说过了头,变得难以收场。而将旧君五十六人的名讳列出并要求后人避讳,不仅违背古训,同时也难以在现实中得到实行。

张昭《宜为旧君讳论》一文,不仅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同时也切中要害,反映出青年时期的张昭所具备的勇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坚持自己观点的思想性格。该文问世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徐州名士陈琳的高度评价,张昭也因此声名大振。不过,此时的张昭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日趋混乱即将给自己的人生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和冲击。

就在张昭痴迷学问之际,东汉社会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早在黄巾起义之前的数十年间,徐州所属的琅邪等地就已经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起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开始的黄巾起义更是彻底颠覆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造成了东汉社会的一场空前混乱,皇权进一步衰落,各地方实力派开始拥兵自重。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控制朝政,引发了汉末地方军阀与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阀之间的大混战,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正式开始。

此时在徐州地区担任刺史的是丹阳人陶谦。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陶谦一方面极力避免与中原各大割据势力交恶,努力维持自己在徐州的统治,另一方面积极地在徐州加强治理内政,并提拔了一大批徐州的青年才俊充实各州郡。张昭的好友赵昱、王朗等人先后受陶谦的提拔担任了徐州地方官吏。而在徐州扬名已久的张昭自然也在陶谦任用的范围之列。不久,陶谦举荐张昭为茂才,打算任用张昭这位青年名士为自己卖命。不过此时的张昭并没有像自己的好友赵昱、王朗一样欣然接受,而是像当年被举孝廉一样公开拒绝。这下惹恼了原本气量就不大的陶谦。

陶谦认为张昭这是公然没把自己这个徐州的父母官放在眼里,立即派人将张昭下了大狱,打算安个罪名进行审判。幸好好友赵昱等人全力营救,张昭才得以幸免,不过到最后张昭也还是像以前一样隐居山野,并没有向仕途方向发展。至于曾经将自己逮捕的陶谦,张昭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感和敌意,反倒是在陶谦病逝之后写下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来悼念。

在祭文中,张昭将陶谦称为爱民惠民的好官,认为陶谦在徐州任职期间政绩卓着,为徐州百姓办了不少的好事、实事,同时对陶谦的意外病逝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从张昭为陶谦撰写的祭文来看,张昭对于天下太平、“遗爱于民”、“甘棠是均”是充满了憧憬和渴望的。既然如此欣赏陶谦,为什么张昭会在陶谦担任徐州最高行政长官的五年间没有依附他呢?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直接在史料中记载,或许此时的张昭就像后来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一样在等待着自己心目中的明君,而按照这个标准,长于内政而疏于外交、军事的陶谦显然不是理想的人选。这也许就是张昭在徐州隐居多年不愿为官的主要原因吧。

随着地方军阀与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阀之间的混战无疾而终,中原地区逐渐成为各大割据势力相互角逐的战场,此时地处中原腹地的徐州也成为各大割据势力觊觎的目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陶谦与袁术及公孙瓒结为同盟,与袁绍、曹操集团展开激战。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大举进攻徐州,徐州百姓饱受战争的蹂躏,伤亡惨重,而陶谦无力抵抗,只能节节败退,最后于同年病逝。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张昭所在的彭城也受到战火的威胁,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张昭不得不举家迁徙,来到了局势稍微平静的扬州地区,此时张昭已经是三十九岁的中年人了。

在扬州,张昭遇见了一位英姿勃发的年轻人,他,就是后来威震江东的少年英雄、东吴帝国的奠基人——孙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出生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是汉末诸侯之一孙坚的长子。孙策十几岁的时候就以善于交朋结友而闻名于世,少年时期就已经是江淮一带的知名人物。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年底,其父孙坚在与荆州割据势力刘表的战争中意外身亡,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孙策作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举家离开舒县迁往江都(后迁往曲阿),同时将原本由自己继承的乌程侯的爵位让给了弟弟孙匡,自己则开始了复仇雪耻的大计。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孙策先后将张纮、秦松、陈端等不少江淮士人招入自己的帐下,闻名已久的张昭自然也就成为孙策招揽人才的主要目标。

孙策招募张昭这位名士为自己的幕僚,是花了一番工夫的。对于张昭的到来,孙策欣喜若狂,他对张昭表示:“我正在创业的初期,需要天下的智能之士辅佐,如先生这样的人才正是我所求之不得的!”张昭刚刚来到孙策的军中,孙策即委以重任,先是任命张昭为校尉,后又委任为长史、抚军中郎将,但凡军中文武之事都放心大胆地交给张昭全权处理。为了加深与张昭的个人感情,孙策还以师长、朋友的礼节对待张昭,并亲自前往张昭的家中拜见张昭的母亲,结成通家之好。其目的都是希望张昭在自己事业的草创阶段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孙策的思贤若渴显然深深地打动了张昭,在张昭的推动下,孙策的参谋班子也很快组建成功,这套参谋班子以张昭为核心,以张纮、秦松、陈端等人为骨干,开始为孙策统一江东进行谋划工作。孙策统一江东的战争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开始之后,身为孙策阵营谋主的张昭与另外一位谋士张纮配合默契,一人留守大本营进行整体规划,另一人则跟随孙策临阵应变,在孙策统一江东的四年间,这个谋略班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谋主的张昭自然居功至伟。他在这场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仅享誉江东,得到孙策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引起了中原士人的广泛关注。不少士人写信给张昭,对他在江东之战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表示赞赏,这反倒让张昭有些犯难。如果隐瞒不说,担心其他人会说自己心中藏私,如果张扬出去,又有居功自傲之嫌。正在踌躇之际,孙策大度地表示:春秋时期管仲担任齐国的丞相,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凡事都让手下向管仲禀报,结果成就了齐桓公一代霸主的地位。如今我能得到张昭这样的高才并加以重用,日后取得的功业不就自然而然也算在我的身上了。通过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孙策对张昭是多么的信任和赏识了。

尽管孙策在战场上威风八面、战无不胜,很快便拿下了江东地区并割据一方,但在如何迅速稳定江东局势、改变江东士人的敌对态度等方面,他也犯下了不少错误,引起江东大族的强烈不满,导致孙策在对付以扬州刺史刘繇为首的政府军时,遭遇江东大族的顽强抵抗。尽管孙策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使得江东六郡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先后易主,但是江东大族的抵抗并未停歇。对于江东大族的反抗,孙策采取了异常严厉的镇压手段,对稳定江东局势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就在孙策一面努力稳定内部局势,一面密切关注中原地区军阀混战,准备趁机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之际,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开始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在一次狩猎的过程中被许贡的门客伏击,身负重伤,于同年八月病逝,终年二十六岁。

孙策临终以前,张昭被委以托孤重任。孙策告诉张昭等一干文武:

中原地区正处于大乱之中,此时凭借江东的军队实力及地形的有利条件,足以坐观成败,希望张昭等人好好辅佐孙权。后来孙策又秘密召见张昭,坦诚地提出:如果自己的弟弟孙权不能胜任统率江东的责任,就请张昭取而代之。当然,孙策的临终之言并不是真的希望张昭取代孙权,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勉励张昭尽心尽力辅佐孙权,这也表明了孙策对于张昭的高度信任,同时也确定了张昭首席顾命之臣的政治地位。

对于张昭而言,孙策的临终嘱托多少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张昭的心目中,孙权并不是继承孙策事业的最佳人选,张昭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孙策的另外一个弟弟孙翊。孙翊虽然比孙权还要年轻,但是其性格特点与孙策非常类似,包括张昭在内的不少江东群臣一开始都以为孙策会让孙翊而非孙权继位,当孙策确立了孙权的领导地位之后,张昭立即采取了多项措施,利用自己在江东崇高的声望和显赫的地位,一心一意辅助孙权顺利继承孙策的事业,确保江东的权力更迭能够顺利进行。

孙策去世之时,年仅十九岁的孙权悲痛异常,江东文武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时张昭及时地站出来警告孙权:

作为孙策将军的继承人,关键是如何继承他的遗志,使己方集团兴旺发达,以建立更大的功业。如今天下局势动荡,我们在江东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固。在这么严峻的时刻,你怎么能只顾着放纵自己的情绪整天哭哭啼啼不问政事呢?

张昭说完这番话之后,立即亲自将孙权扶上战马去检阅军队,同时向江东下属各地行政机构及驻军发布诏令,宣布孙权继位的决定。张昭的这一系列举措对于稳定江东政局发挥了关键作用。

孙权继位之初,江东的政治形势异常严峻,不仅一些偏远地区尚未完全依附,就连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等地也经常出现大规模的武装叛乱。除此之外,孙权家族内部对于孙权的继位也颇多议论,就连孙权的母亲吴氏也特意召见张昭及董袭等大臣,表达自己对孙权能否顺利统治江东的忧虑。孙权家族内部还有人暗中与曹操取得联络,企图颠覆孙权的地位。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张昭再一次用自己的沉着冷静成功地化解了面临的危局。

孙权的堂兄孙辅早年跟随孙策立下过不少战功,是江东富有一定名气的军事将领。但是在孙权继位之初,孙辅不但没有竭力辅佐孙权,反倒认为孙权无力执掌江东,于是背着孙权秘密和曹操取得联络。孙权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与张昭一起召见孙辅,质问孙辅为什么与曹操暗中勾结。孙辅矢口否认,张昭则拿出缴获的孙辅写给曹操的亲笔信,孙辅哑口无言,一场未及发动的内部叛乱自此彻底平息。

在清除了来自政权内部的颠覆势力之后,张昭又开始为孙权招揽人才。在他的亲自过问之下,不少来自淮泗及江东六郡的贤才纷纷投入孙权麾下,原来在孙策时期郁郁不得志者获得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一些原本对孙策的统治非常敌对的江东大族子弟也参加了孙权集团,这对加强孙权集团的实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身居幕后运筹帷幄之外,张昭有时还出现在战斗的第一线,一度成为指挥若定的军队统帅。江东出现内部叛乱时期,尽管孙权经常将张昭留在大本营居中调度,但有时他也亲自领兵外出征战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平定了一些地方反叛势力。豫章郡发生反叛之时,张昭就亲自领兵出战,在南城击败叛军将领周凤。

张昭对于孙权的顺利接班、江东局势的迅速稳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张昭这位具有突出贡献的臣子,孙权也非常的尊重,继续任命张昭担任关键的长史一职,同时还以师傅之礼厚待张昭。在掌权之初,孙权对于很多大臣都是直呼其字,而对于张昭则尊称为“张公”。孙权的母亲吴氏在临终之前也如孙策当年一样托孤张昭。可以说,这个时期张昭在东吴的政治地位达到了巅峰。

就在张昭竭尽全力协助孙权维持江东地区的统治之时,中原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官渡之战,曹操集团打败了袁绍集团,取得了这场决定中原地区霸主地位的关键之战的胜利。之后的数年间,曹操集团乘胜追击,大大削弱了袁绍集团的力量,随着袁绍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病故,其子袁尚和袁谭发生内讧,曹操彻底消灭袁绍集团只是时间问题了。在这个时候,曹操将目光瞄准了远在江东的孙权集团,打算利用孙权继位不久、政局未稳之机进行要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