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7188100000023

第23章 把女孩培养成“财女”(1)

理财是人生的重要一环,它是女孩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课程。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方法,会成为女孩未来事业、生活的好帮手。越早学习理财,女孩就会越早掌握获取和管理财富的技能。言传不如身教,从女孩刚懂事时起,父母就要开始注意她对钱财的倾向和态度,有意识地培养她的理财能力。

告诉女孩钱是怎么来的

金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认识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遇到的金钱问题最初体现为购买东西的欲望。从刚刚懂事起,孩子就会要吃的、玩的等。这个时候她们还不知道金钱到底是什么,她们认为金钱就好像是从父母口袋里冒出来的,可以用它换来很多好东西。在这个时候,家长必须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什么是金钱观?简单地说,金钱观就是人们对金钱的认识及对其进行分配、使用的思考与行为模式。家长如果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能让孩子在处理金钱的问题上,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雨珊要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带她一起去交学费。他们给她讲上学要交的这些钱主要是用于支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用于买玩具、学习用品,用于买饮料、水果,还用于给小朋友修建玩耍的场所——这样就让雨珊知道了为什么要交钱才能上幼儿园。同时,爸爸妈妈又给她讲,这些钱是爸爸妈妈工作得来的,跟幼儿园的教师一样,他们只有通过工作才能获取金钱。这就让雨珊正确认识到:钱是一种财富形式,是货物之间等价交换的中介,是需要付出劳动才能得到的东西,并不是凭空就有的。

某学校曾在学生中进行过一项关于金钱使用的问卷调查,在回答“金钱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时,58%的学生回答“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有28%的学生回答“钱是银行给的”,有4%的学生回答“钱是卖东西换来的”,只有20%的学生回答“钱是工作挣的”。

家长在孩子最初知道钱能买东西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金钱是通过父母的辛勤劳动换取的,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节省花钱,这是教孩子理财的第一步。

孩子的年纪小,接受能力差,父母尽量要用生动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花钱买东西时,父母要告诉孩子这些钱需要自己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劳动才会获得,以帮助孩子加深对金钱来之不易的认识。

很多家长每天都会对女儿说:“宝贝,我上班去了”。每到月末,父母就会拿回工资。孩子尚且稚嫩的思维,还不能明白“工资”究竟是什么概念。她们对工资最直接的感受只能是,爸爸妈妈用工资为自己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所以工资是个好东西。于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将目光聚焦在金钱之上,而忽略了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劳付出。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可以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场所参观,让孩子看一下自己工作的环境,看一看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使孩子亲身体验一下父母的金钱来之不易,可以防止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使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金钱,父母要让孩子尽早知道金钱是通过劳动换来的。不但有利于孩子学会节俭,还能够帮助孩子学着用劳动赚取金钱,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让女孩懂得量入为出

现在的孩子,口袋里揣着十几块或几十块零花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孩子的腰包鼓了,问题就出来了。很多孩子理财能力差,不懂得量入为出的道理,往往零花钱刚到手就花光了,还不知道钱花在哪里,有时还要向同学借钱,造成了月月零花钱都不够花的恶性循环。

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家长不要让孩子成为钱的牺牲品,要让孩子明白,控制开销的是她自己,而不是钱来做主宰。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让孩子学会把生活消费控制在预算之内。

方法一:让女孩有计划地用钱

现在的孩子大多花钱没有节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消费计划。当孩子的花费超出计划的时候,最好与孩子商量,将那些可花可不花的项目划掉。当周末或者月末时,让孩子把已经花了的钱和计划的项目对照一下,省下来的钱由孩子自己来支配。

赵先生和夫人月收入加起来近万元,平时对女儿赵洋的用钱状况不怎么控制。至于培养孩子理财能力,赵洋的妈妈觉得两三年内还不需要,大一些可能会考虑让她节俭和存钱,他们认为现在主要是让赵洋好好学习,成绩好了什么都有了。在父母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赵洋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而与赵洋同龄的李丹却很有理财能力。李丹在父母的指导下,每周开销都有简单的计划,从3岁起,她就能辨认硬币和纸币,五六岁时,她就能够看价格标签,并自己拿面值不大的钱买东西。上中学后,李丹利用假期试着做额外工作赚钱,开始每月存下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方法二:给女孩预习成年人生活开支的机会

孩子虽然接触了钱,但她很少接触到真正的成年人的生活。因此,家长最好从现在开始给孩子一些机会,让她去买菜、交电话费等,使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家长每个月都需要支付哪些开支。这样,孩子有了了解家中“财政”的机会,也会在这些小事中养成量入为出的习惯。

方法三:向女孩示范理智消费

家长要教育孩子根据需要计划购物,告诫其用好每一件东西。买东西是为了使用,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用的东西坚决不能买,应当作为家庭的一条规矩保留下来。

琳琳见同学买了一块笔形的橡皮擦,上面有漂亮的图案,价格6元钱,很好玩,令人羡慕。于是,妈妈陪她买文具时,她央求妈妈也给自己买一个。妈妈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告诉她:“买东西要注重物品的使用价值,好看的东西不一定好用。”于是,坚决按预算给她买了一个5毛钱的普通橡皮。

一开始琳琳很不乐意,可是第二天放学回家琳琳就笑逐颜开了。原来同学的漂亮橡皮因为有装饰擦拭的效果很不好,考试时,同学还借她的橡皮擦拭。

家长要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好的示范,使孩子了解了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费。这样,孩子在自己支配钱的时候,也会考虑如何把消费控制在预算之内。

方法四:帮助女孩建立零花钱账目

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可以给孩子一个账目本,让她把花的每一分钱都记在账上,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和核算能力。在下一次发放零花钱时,家长要仔细检查孩子的账目。可采用奖惩办法,对账目不全的或花费不合理的,要根据缺少或不合理的部分,在下月零花钱里扣除,如果账目齐全花费合理,可适当地奖励。

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消费与分配零花钱,让她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让孩子在花钱时做到收放自如。

再富有,也要让女孩学会节俭

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把孩子当珍宝,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正所谓“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尤其是初为父母者,孩子的降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感,给孩子花再多钱也心甘情愿,这似乎是一种宣泄快乐的方式。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观念和习惯。她会不懂节俭、奢侈浪费、不知珍惜。所以,家长适时培养孩子节俭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她懂得父母赚钱的辛苦,物质上的东西不是唾手可得,也不是用之不竭的。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节俭的良好习惯。

方法一:父母要以节俭的心态抵制高消费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一直坚持节俭消费,并以这种节俭观念教育和影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养成一种节俭的生活习惯,例如在吃、穿、用上不追求时髦,不要求高档,只要能用就行。因此,要有效遏制孩子的高消费,首先家长要以节俭的心态抵制高消费,给孩子做好榜样。

方法二:告诉女孩买东西货比三家

冲动购物型的孩子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立即做出购买的决定,而过后不久,又会觉得自己并不是十分喜欢,或者发现不是物有所值。于是,感觉自己吃了亏,并后悔自己的当时的冲动。很多孩子甚至还会因此而情绪沮丧,对自己产生怀疑和自责。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如果她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必须多走几家商店,对价格进行比较,教会孩子“货比三家”的消费道理,让她购买同质却价廉的物品。

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购买打折商品的意识,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消费价值观。家长在培养孩子这一点上并不难做到,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自己选购礼物时,要其尽量购买打折商品,并告诉她这样做的道理。慢慢地,孩子就会有尽量节俭购物的意识。

方法三:不要答应女孩无理的购物要求

当孩子提出无理购物要求时,家长可以用缓兵之计,不要马上答应,但也不完全否定,利用这段时间的冷却,随时向孩子灌输“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要买”的购物原则,让孩子学会暂时放弃。

如果孩子提出她想要一个玩具,或者什么东西,有的家长认为钱不应该花在这样不必要的东西上,为了把拒绝表达得简单,就会告诉孩子:“我们买不起这个!”这种“买不起”的论调,固然能够简化事情的因果,但也会给孩子一种概念:是钱不够,所以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别的。她对钱的态度,就会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之中,形成一种追求和依赖。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不给她这样物品的原因,不是买不起,而是没有必要买,这样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方法四:不要让女孩有“家里的钱花不完”的误解

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要钱时,家长不加思考地就给她,这样,孩子就会有这样一种思想:家里有花不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