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7188100000030

第30章 不要放任女孩的小毛病(2)

很多孩子在考试中拿不到好成绩并不完全是不懂不会,大多是由于粗心,诸如看错题目,少了小数点等。孩子学习中粗心大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孩子容易粗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孩子的视觉识别和记忆能力不强,所以难免出现看错或看对写错的现象。

★注意力不够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

★有时候一些看似是由粗心引起的错误,实际上是孩子基础不够扎实、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技巧不熟练造成的。

★任务太多,孩子心急,也会造成粗心。

★有的孩子平时做事情都有老师和家长来协助其检查错误并改正,使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及时检查、及时改错的习惯。

无论从长远来看还是从目前孩子的学习状态来看,粗心都是应该纠正的。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会让她终身受益。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帮助女孩告别“粗枝大叶”的坏习惯。

方法一:避免依赖,让女孩自己检查作业

现在的很多家长,嘴里说自己的孩子依赖性强,行动上却依然过分地保护孩子,比如孩子做完作业,家长怕孩子出错,就替孩子检查错误,久而久之,使孩子无法养成检查错误的习惯,以至于她在考试中总是犯粗心的错误。因此,家长首先要消除孩子的“依赖”心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她告别粗心的毛病。

方法二:家长可以使用“行为后果惩罚法”

为了让孩子认识到粗心不好,家长可以运用“行为后果惩罚法”,让孩子尝尝自己粗心的“苦果”。例如,孩子上学忘记带作业了,家长不要给她送过去,让她因此而吃点苦头,事后和她议论这件事,归罪于粗心,使孩子自己得出结论:以后不能粗心了。

方法三:教给女孩一些细心的方法

对于孩子粗心的问题,父母反复叮嘱她细心起到的作用不大,有时孩子还会觉得父母唠叨,因而产生反感。家长教给孩子细心的方法比端正她的态度更重要。

丹妮很粗心,作业总是错误不断,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试前,妈妈检查了丹妮的作业,结果令妈妈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是因粗心而错的。妈妈发现丹妮做题直线向前,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于是,妈妈向她提出要求:放慢作业速度;自己必须检查;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在妈妈的教育下,丹妮做作业粗心的现象明显减少。

方法四:经常给女孩做一些心理训练

家长可以经常给女孩做一些心理训练,以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习惯。比如,辨认错误图形训练,让孩子根据给出的正确图形,在许多相似的图形中找出错误的图形;还可进行文字符号校对连线训练,这对孩子的语文、外语的学习很有帮助。

方法五:让女孩准备一个改错本

家长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改错本,经常带在身边,让孩子注意自己在平时遇到的错句、病句、错字、错题,集中针对错误,进行改错训练,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通过反复对比和辨别,避免易错的地方反复出错。

家长在纠正孩子粗心毛病的过程中,不可急躁,更不可以责骂。因为被骂得情绪紧张、兴致全无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加粗心。家长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才能让孩子告别“粗枝大叶”。

让女孩不再盲目地与人攀比

攀比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攀比心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生活方式、消费习惯都有密切的联系。

孩子盲目攀比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必须处处比别人强,这种自我意识,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贪婪、争强好胜的性格。另一方面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些父母不注意孩子的修养和教育,而只是一味地给孩子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甚至用给孩子大把零花钱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富有,许多孩子在这种攀比中长大,自然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文苑的家境比较贫寒,母亲在工厂里当后勤工人,父亲则为了供她上学到外地打工,但是她为了不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穿的都是名牌衣服。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学生不要追求名牌,只要衣服干净、整洁就行了,但是这并不能让学生追求名牌的热情有丝毫减退。文苑经常向母亲要钱买名牌衣服,母亲说:“我和你爸一个月才挣多少钱,你要和别人比学习,不要总比穿的、戴的。”文苑听不进去母亲的话,母亲不给她钱,她就不理母亲。

在攀比风气的影响下,像文苑这样不顾家境拼命追求名牌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孩子认为,穿名牌是一种骄傲,是一种紧跟时代的标志,而保持俭朴则是一种落后的表现。这种攀比之风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畸形心理。因此,父母要让孩子不再与人攀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方法一:给女孩的零花钱要适度

不论家境如何,父母都要为孩子的一生考虑。适量的零花钱能够解决孩子平时遇到的问题,而过多的零花钱会给父母的教育带来麻烦。美国富豪洛克菲勒家有亿万资产,但在给子女们零用钱时却表现得很“抠”,他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节俭和勤劳的美德,教育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去享受生活。

方法二:转移攀比的支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家长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好习惯、好行为、动手能力、帮助别人等方面进行攀比。

一天,茜茜从邻居家回来后,就嚷着让妈妈给她买个新娃娃。原来,邻居小朋友买了一个新的芭比娃娃,茜茜觉得自己的芭比娃娃太旧了,没有邻居小朋友的好看。妈妈对茜茜说:“咱们一起给你的芭比娃娃做套新衣服,好吗?”茜茜一听很高兴,就答应了妈妈。妈妈和她一起用碎布给芭比娃娃做了一条“纱裙”,又用漂亮的布料给娃娃设计了好几套可以拆换的衣服,茜茜剪衣服样板,妈妈再把衣服缝好。就这样,茜茜再也没有提要买芭比娃娃的事。

方法三:帮助女孩找对攀比对象

与“大款”的孩子比阔,与“当官”的孩子比谁家的关系多、路子广……这样以家长的“优势”进行攀比的孩子,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努力,受世俗的不良风气影响,以致自身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时却埋怨家长。

家长应当让孩子知道,家庭背景是不可比的,父母的优势或劣势已成事实,真正有本事的孩子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对攀比对象,把孩子的攀比心理转化为正当竞争的动力,比如,让她把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同学当成“攀比”对象,从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攀比具有两重性,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向上的心理,为自己设定更高的努力目标,在与别人的竞争中提高自己;如果运用不当,过于注重外在的、物质上和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产生畸形心理和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走上歧途。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要让她盲目地攀比。

让女孩远离嫉妒的困扰

提到嫉妒这个词,每个人都能心领神会。它是羡慕、恐惧、恼怒等复杂情绪的混合物,俗称“红眼病”。看到别人优于自己,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愤恨,甚至出现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同时自己内心也会产生不悦、自惭、怨恨等消极心理,对自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冰冰和香香在同一个班级。一天,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然后让孩子们照着样子画。画完后,老师逐一查看,认为香香画得最好,就把香香的画贴在黑板一侧,以示表扬。刚下课,冰冰就跑到讲台上,把香香的画撕下来。老师闻讯赶来,问冰冰为什么撕掉香香的画,冰冰说:“我不想让香香画的蝴蝶比我的好。”

孩子的嫉妒是很常见的。轻微的嫉妒心可能人人都有,也许自己和他人都难以察觉,因此对人对己都无大碍,有时甚至可以成为自己奋起直追的动力。但如果这种情绪长期闷在心里,发展下去,就可能会带来诸多破坏性的后果。

★破坏友谊。友谊的丧失会造成沮丧、忧郁、烦闷的不良心情,使孩子无法安心学习。

★损伤身体。嫉妒会造成孩子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夜间失眠、脾气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绪低沉等,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身心发育。

★阻碍进步。有了嫉妒心,孩子便会整天想着别人怎样,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由此可见,嫉妒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嫉妒者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消除这种不良心理呢?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方法一:让女孩客观地知己知彼

嫉妒往往是从羡慕别人开始的。孩子在羡慕别人的时候,总是注意别人的优点,而看不见自己的强项。因此,家长要告诉女孩,当嫉妒心理萌发时,不要盲目同别人比较。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女孩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使孩子失去平衡的心理重新得到恢复。然后,家长可以帮女孩客观地分析她同别人存在哪些差距,自身还有哪些长处和不足,帮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让她用自己的成功来消除嫉妒心理。

方法二:帮助女孩克服她的不足之处

孩子产生嫉妒的心理原因是多样的,如智力不如别人、容貌较差、家庭不如别人富裕、有生理缺陷等。家长找出引起女孩嫉妒的心理原因后,要给她提供条件,帮助她克服。比如孩子其他科的成绩都很好,唯独英语成绩差,让她的名次落在别人后面。家长可以请家教帮孩子提高英语水平。当孩子的英语成绩上去了,自信就有了,就不再嫉妒别人了。

方法三:让女孩适当地宣泄

当发现孩子产生了嫉妒之心,情绪有些失控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创造宣泄不良情绪的环境和条件。比如父母耐心地听她倾诉或让她找知心朋友一吐为快,让孩子暂时缓解内心的负面情绪,然后家长再慢慢加以引导,让她远离嫉妒。

方法四:让女孩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嫉妒是畸形的自尊,是以自私自利为基础的不良心理。嫉妒的发生往往是个人心理结构中“自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结果,是性格修养欠缺造成的。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认清嫉妒的危害,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充实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以此愉悦身心,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水平,使嫉妒无藏身之地。

虽然孩子的嫉妒很多时候是一种自然反应,但家长却不能等闲视之,如果任由孩子的嫉妒发展,长大后她就可能在嫉妒心的驱使下,不能自控地产生排斥他人的想法,不理智地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举动。家长要让女孩学会和超越自己的人接触,主动向经验多学问深的人请教,这样,孩子才能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