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反思西方医学
7188200000028

第28章 玩玩你的高血压(1)

常说“治标不治本”,标——表面症状;本——病机病因。治标还是玩标?这要看你是否知道本,明明知道原因而有意躲避,专门摆弄表面症状,而且摆弄出各种花样,这难道不是在玩吗?应当叫“玩标不治本”。现代西方医学对很多疾病,不是不知道原因,只是不想真治,而是变着花样在玩你的病,有一些玩得相当露骨。我专门举高血压的例子来说明这种“玩”。

有人对这个玩字很不舒服,请包涵,关于骗你、玩你的医学行为,应该怎么说好?选择实话实说——玩玩你的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当今全人类“第一杀手”,是知名度最高的病,这是一种常见的患病率高的专杀中年人的疾病,常说成“英年早逝”或“死于生命的春天”,其实,这是一种严重危害所有人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幸免者极少。按人类智慧水平来看,这个单纯常见病原本成不了大气候,更不可能会兴风作浪。然而,有人不顾他人死活,专门喜欢玩弄“高血压体征”(听明白:不去治病,专玩体征,专玩症状,就叫“玩标不治本”)。受到利益驱使,西方医学中有那么一部分人使劲炒血压的高低问题,把全世界所有人玩的团团转。这样说是有真凭实据的,按西方医学自己的说法,他们早就通过解剖发现这种病的“左心室肥厚”,肥厚是因动脉小血管阻力增大造成的。这就清楚说明症结在“小血管损伤”上,解决损伤问题就会OK!然而,西方医学利用这个机会转移视线,掩盖这个问题,专挑表面症状大肆炒作,玩的有声有色。

请注意:(左边)高血压症状→左心室肥厚→小血管阻力增大→小动脉硬化→血液粘滞性增高和小血管损伤(右边),这条路的指向极清晰明了。好心医学会怎么办?在小血管损伤上找原因,在血液粘滞性增高上找原因,从根源上治疗这个病;歹心医学会怎么办?远离小血管现场,回避血液粘滞性问题,把视线都吸引到表面症状上来。明明是右边出毛病,偏偏跑到左边大喊大叫,恶意玩一场全人类大耍猴。有人对歹心说法不赞同,你想想:人类向西方医学问“路”,西方医学向反方向指,这心不够歹吗?有人对耍猴说法不赞成,你再想想:把人骗到反方向,在被动情况下只能任其摆布,这么着,那么着,所有呵护高血压患者的说词、药物、测量、劝慰等等一切举措,是不是在玩你?玩就是耍!把全人类都耍进去,用理论绳索牵着你,用媒体、广告敲着锣鼓,健康讲座嘴里咕哝着,让你往这边,再往那边,敲锣收钱,怎么看都是医学版的社会大耍猴!

有人会问,解决这个病的科技含量有多大?我打个比喻你就清楚了。如果请一位小学没毕业的下水道工人当医学博士生导师,他会指导博士生们去找小管道堵塞的原因,管道为什么锈蚀?流体为什么有杂物?真要这样,恐怕今天就不会有这么多高血压病人困扰世界了。右边问题好解决,轻而易举,但不赚钱;左边不能解决问题,可以玩花样,玩花样能赚钱。资本主义医学的劣根性——玩病——是他们的宗旨!简单病与复杂病都要玩,只不过越简单的病,要玩得人不知鬼不觉越困难,必须使其复杂化,必须把水搅混,必须摆出迷魂阵,把掩盖病因的鬼把戏玩到极致,这一玩就玩了100多年,玩死了多少人很难算清楚。照目前架式看,玩得正欢。只要全世界不反思不觉醒,他们会永远玩下去。为了警示人类从火坑中跳出来,特列出“六大玩”供思考。

第一是分类学之玩

西方医学经常采用藏这头玩那头的策略,远离小血管损伤右边一头,专挑高血压症状左边的另一头,先把你引向错误一边,再在错误一边使劲折腾,骗得你深信不疑,这是玩的秘诀。血压值随时间、气候、激素、喜怒哀乐具有波动性和复杂性,这种易变特性最适合钻空子,用高血压数值表示一种病,最符合医学势力的玩。先看在分类上的玩:

第一,你可以按测量高血压数值分类吧?什么轻度的、中重度的、恶性的、急进的、临界的等等。从造理论、造仪器和增加工作量看,可以创造医学岗位,养活很多人。

第二,你可以按器官损害程度分类吧?与器官挂钩变得复杂以后,玩医学理论的专家们就有事可干了。

第三,你可以用“发性”的概念分类吧?原发性,继发性,孕妇生孩子的叫妊娠性。仅继发性还能分它百儿八十种。

第四,你可以按人群分类吧?把人分成不同的群,一群群一个个地测量他们的血压,找对应关系,再进行统计学计算。

第五,你可以按年龄分类吧?如儿童高血压,新生儿的、婴儿的、青少年的等等。最有名的是老年高血压,什么混合型高血压、临界高血压、收缩期优势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等等。

千万别以为就这么点分类手段,玩老百姓用不着多复杂,一说国家间差异、国内差异、民族差异、城乡差异,老百姓就信了。关键是要把人类精英、科学精英、医学精英们都玩迷糊,玩他们还得继续更要复杂些。按血浆肾素活性分类,按血液动力学分类,按盐敏感性分类,什么血管紧张素、什么交感神经、什么胰岛素抵抗、什么受体学说等等,在每一类里再细分它若干类,再扯进去各式各样的关联问题,不把“精英”们玩成傻瓜蛋决不罢手。将来,说不定还会扩展到对各种死人进行高血压分类。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不妨举个例子:抢劫案中有肢体冲突,抢劫是关键,肢体冲突是枝节。如果老师定名叫肢体冲突案,并引导学生们热心研究肢体冲突的分类问题,把精力都放在减少肢体冲突上,抢劫被掩盖了,结果是,抢劫案会越来越猖獗。明白吗?抢劫案与老师之间肯定有利益关联。同样:小血管损伤中有高血压,医学把病名定性叫高血压,让学生搞高血压分类问题,把精力都放在减少高血压上,掩盖血管损伤,结果血管损伤越来越猖獗。可断言,血管损伤与老师之间有巨大的利益关联。

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玩高血压数值,玩高血压数值分类,在高血压数值上兜圈子,是医学最卑劣的玩。

第二是物理原理之玩

血液在血管这种复杂的循环系统中,若从压力角度看,用物理学规律可以大玩一把。影响血压值的因素与心脏血液输出量有关吧,这又与每博输出量和心率有关吧;血液总量与进多少、出多少和潴留多少有关吧,这贮存问题又与大静脉、皮肤、肝、肺、脾和其它各部分留存多少有关吧;影响血压值的因素还与外周阻力有关吧,外周阻力又与小动脉半径和血液粘滞性有关吧,粘滞性又与红细胞比容有关吧,还与温度等等有关吧;影响血压值的因素还与动脉管壁的弹性程度有关吧,管壁松了紧了都影响血压值。另外,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血压值的变化更是异常复杂。这样研究血压一辈子都有事干,写不完的论文和著作,儿子辈孙子辈都可以接着干下去,世世代代有饭吃。但病永远解决不了。

朋友!不知道你看明白没有?其中术语概念用不着明白,只要知道,病在东头,他们使劲玩西头,这样玩一万年也不解决根本问题。玩物理概念那是玩科学家呢,所有科学家都学过物理,高血压病用物理学来解释,科学家们倍感亲切,不知不觉就被西方医学给耍了。要说目的,就是让你得病,就是让你一辈子求着他。当你有病时,他告诉你要终生吃药,此时不让玩还不行了。

第三是生产降压药之玩

血液规律的精髓是平衡,“小心脏病”表现出的症状是失去平衡,高血压症状是失去平衡,低血压症状也是失去平衡。降压药只有降低血压作用,没有治疗“小心脏病”的作用,因此不是平衡血液的真正意义上的药物。降压药种类繁多,可归纳为几大类,⑴利尿剂;⑵钙拮抗剂;⑶交感神经抑制药:包括α1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与β受体—阻滞剂、中枢性降压药、神经节阻滞药和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⑷选择性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⑸血管舒张药,有直接舒张血管药、钾通道开放剂和其他血管舒张药。下面随便列举一些降压药名称:可乐定、甲基多巴、利血平、胍乙啶、优降宁、脉宁平、高特灵、压宁定、心得宁、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倍他乐克、卡维地洛、西利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恬尔心、肼苯哒嗪、硝普钠、双氢克尿塞、利尿酸、螺内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地拉普利、西拉普利、长压定……想必你熟悉其中几种。你看到这么多药,别以为有多先进,目的都是用物理学原理降低血压。降压不是治病,好比阑尾炎腹痛,用止痛药并不能治疗阑尾炎一样。

这些药能治病吗?不能!能减少高血压病吗?不能!能减少并发症吗?不能!能延长寿命吗?不能!这类药再搞上它一千种一万种,都于病无关。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是一种降低近期血压数值,损害远期身体健康的药物,实际上就是一堆垃圾药物。对“垃圾”说法有些人不理解,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阻止小血管损伤,针对病因只需一种药即可,极其简单。真药被压在“医学仓库”中拒绝使用,因为一旦使用,高血压病被消除,这么多降压药堆在那儿无人过问,免费发放都没有人要,时间过期降压药成为垃圾,不治病是垃圾,再过期是垃圾中的垃圾。有人说吃这些药能治病,说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那么,西方医学为什么卖劲地玩垃圾药物呢?这种玩,说到底,给制药企业及临床医学带来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红利。透过这种玩,可以看出我们地球人处于“被耍地位”是多么的悲哀!

第四是多因素烟幕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