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说,青春期女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女孩才会说
7190200000023

第23章 用心听诉说,分享女孩的喜怒哀乐(2)

青春期女孩的自我意识差,她的梦想和志向的确立,需要父母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倾听女孩的梦想时,父母应该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她追梦,她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

另外,在女孩追梦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多加关注与指引。比如,给她的圆梦计划提供建议和支持等。

让女孩适当炫耀一下,分享她的乐事

青春期是女孩从心理混沌到形成个性特征的分化期。此时的女孩已经接受了自身的新变化,比如,个头高了、声音变了等。因此,她们就要重新给自己定位,寻找自身的新特点。她们会有意无意地和父母炫耀自己的“成就”,比如“妈,我的一篇文章上报纸了,那报纸很有名,好多人都看”,“我们学校昨天举办艺术节,我们班的小品获得了优秀节目奖,我可是这个小品的编剧和导演”等。

其实,青春期女孩向父母炫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她不想被忽视。在她看来,唯有这样,才能被父母关注。于是,你看她好像心无旁骛地滔滔不绝,其实她正暗暗观察父母的神情,一旦发现父母对自己所说的感兴趣,她就更起劲了。

另外,青春期女孩害怕被忽视的背后也体现了对自我形象的不确定性。青春期女孩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和优势是否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她夸耀自己其实就是为了“投石问路”,看看父母对自己的评价究竟是肯定还是否定,以便及时调整自身行为。因此,在女孩讲自己的得意之事时,父母不要打断、制止她,要用心聆听,分享她的乐事。

晚上,秦刚和妻子刚刚进门,女儿晓晓就从沙发上跳起来,兴奋地说:“爸,妈,你们怎么才回来?”秦刚说:“怎么了?你看起来心情不错,遇到什么高兴事了?”“嘿嘿,你们坐下,听我说。”

原来,晓晓在电视上学了一个“叠杯子”的游戏,用12个一次性杯子,叠放成不同的形状,最后再回到开始摆放的样子。要求有一定的顺序,还要求速度要快。晓晓看了一遍就学会了,而且还进行了创新,用15个、18个分别去做,做得也很好。她还得出个结论:所用的杯子应该是3的倍数才行,花样可以自己设置。

听了女儿的话,秦刚赶紧说道:“晓晓这么聪敏啊,那你赶快给我们表演一下。”晓晓的表现欲一下子上来了。她又是表演,又是讲解,非常认真。秦刚不时地做出惊奇状,晓晓就更加卖力地表演、详细地讲解。

晚上,妻子埋怨秦刚:“你怎么能这么教育女儿,她分明是在炫耀,你还鼓励她。以后,她还不养成骄傲自满的毛病?”秦刚笑笑,说道:“女儿现在是在青春期,有很强的表现欲。如果我们不给她机会,让她说说自己得意的事情,她就会觉得我们不重视她,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少,很可能得自闭症。”妻子听了,表示赞同。

其实,青春期女孩很想炫耀一下自己,可慢慢长大的她有时又会不好意思。这就需要父母给女孩一个台阶,看似无意地把女孩引领到那个展示她的舞台,让她好好地“炫耀”一下自己,展示自己的成就,建立自信心。

父母要关注女孩的“成就”,不要认为女孩的某些成功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要给她“炫耀”自己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但是,父母要注意一点,在给女孩机会的同时,不要让她养成自我夸耀、爱吹牛的毛病。

自我夸耀、爱吹牛是一种不谦虚的表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5000名青少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53%的孩子认为,喜欢自我夸耀、爱吹牛的人最不受欢迎。

父母应正确引导青春期女孩的炫耀。比如,当女孩独立组装了一台电脑,她对你炫耀自己的成绩时,你可以说:“干得真棒!”先让女孩获得认可。然后,再给她分配点不熟悉的“任务”。这样,女孩就能明白,自己既有优势又有劣势。

倾听女孩的委屈

倾听,不是要父母一本正经地教育女孩“你应该怎么做”、“你不应该做什么”。而是让父母作为有耐心、善解人意的听众,去抚慰青春期女孩受委屈的心灵。

昨天,女孩回来跟爸妈告状:“某某把我桌布弄脏了。”今天,女孩又说:“某某骂我。”明天,女孩可能会说:“某某撕坏了我的作业本。”女孩不厌其烦地跟父母“告状”时,她不一定是要父母替她讨回公道。但是,她需要父母理解她的委屈,认同她的感受。作为家长,要能够体会女孩的这种心情,学会倾听。

当女孩告诉父母“某某欺负我”,父母只需要倾听她的委屈,引导她抒发不良情绪。让她知道父母很支持、关心她。还要适时地帮女孩排解困惑,对她受的委屈,父母要尽量给予解释。这样,委屈、怨恨等不良情绪就不会在女孩心中越积越多,女孩才会愿意和父母讲话。

张娜曾经给朋友讲过她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情。一天,她和姑妈家的表姐在房间里玩。本来玩得好好的,但是因为抢着玩电脑游戏,两个人打了起来。她被表姐推到地上,电脑也给抢走了,她忍不住大哭起来。

张娜的母亲听见哭声后,赶紧进来了,她很温和地问张娜:“先不要哭,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呀?”张娜边哭边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母亲耐心地听她讲完,然后替她擦干眼泪,说:“姐妹俩应该互相谦让,而且,表姐是客人,你让她先玩一会儿,然后你再玩。”没过多久,表姐就把电脑让给了她,两个人又有说有笑地玩了起来。

张娜说:“当时我还以为母亲会大骂我们一顿,结果她并没有这样做。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是我仍旧记得。我觉得母亲很宽容、很理解我,允许我诉说自己的委屈。所以,我没有在青春期时,成为‘问题少女’。”

对青春期女孩来说,她需要与父母一起分享每天发生的事情。当她遇到快乐的事情时,她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快乐;当她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她希望父母能够听她的诉说,理解她的委屈,分担她的烦恼。

一个初三的女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她觉得责任不在自己,觉得老师批评错了。她感到很委屈,很生老师的气。

回到家里,她向自己的母亲倾诉自己所受的委屈。母亲听着,觉得女儿说得不对,想批评她。可是,母亲患了严重的感冒,嗓子肿得说不出话来,张不开嘴,没批评成。女孩觉得母亲理解自己,就痛痛快快地诉说。有的话在母亲听来,是该狠狠地训斥一番了,母亲张嘴又想训斥,可还是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放学,女孩对母亲说:“妈妈,我太高兴了,昨天你能理解我、宽容我,让我说完我的委屈,我的心情好多了。我的静下心想过,我跟老师生气是不对的。今天,我已经跟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还表扬了我。要是昨天你不等我说完就训我一顿,骂我一顿,我可能越想越委屈,越钻牛角尖越不痛快。妈妈,你真善解人意!”

女孩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该如何做?首要的是让女孩将委屈说出来。许多青春期女孩在学校受了委屈,由于年龄小,不会表达或者不敢表达,倾向于不说,或者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这就可能造成女孩长期的心理压力。在这期间,家长如果不细心,忽略女孩的情绪,那么,这种委屈很可能会造成女孩的心理创伤,对她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倾听女孩的委屈,引导她表达出来,千万不要用硬道理压抑女孩的情绪。

如果客观上真是老师伤害了女孩,父母就需要站到孩子一边,做她强大的支撑,而不是顾忌太多,回避接触老师。因为家长找老师说明情况是对女孩尊严的一种保护。但是,家长不一定要采取“讨理”的方式,而是要有冷静的态度。尤其要让女孩清楚解决的情况,消除老师、同学的误会对女孩心灵的影响,使女孩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并在化解“委屈”的过程中,让女孩慢慢学会自己判断思考,养成遇事冷静的健康心态。

班主任给曾倩的妈妈打电话,让她马上来学校一趟。

曾倩妈妈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后,还没等曾倩说话,老师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了曾倩的种种“问题”。说来说去,也没有说出曾倩到底犯了什么错误。老师还要接着说,曾倩妈妈抢先一步说:“老师,先听听孩子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对她的提议感到惊讶。

战战兢兢的曾倩在妈妈的鼓励下,说起了刚才发生的事。原来,在操场上玩耍的曾倩,听到上课铃声后,就往教室跑。在教室门口,她撞倒了急忙从教室出来的邻班同学,而且那个同学鼻子流了血。就在这时,年组主任看到了这一幕,他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曾倩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也没问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把曾倩妈妈叫了过来。

班主任听了曾倩的陈述,惊愕地瞪着眼睛,问道:“你说的是真话?”曾倩点点头。为了验证曾倩说的真与伪,班主任把邻班的那位同学也叫了过来。结果,曾倩的话句句属实。班主任承认错怪了曾倩。曾倩激动地抱住妈妈,说道:“妈,谢谢你让我说出委屈。”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大人的痛苦是可以减轻的,因为知道它从哪儿来,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医治,必要时还能把它去掉。婴儿可没有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残酷、更真切的。”对青春期女孩来说,也是如此。她缺乏人生经验,更需要向父母倾诉委屈,从父母那里得到指导。

父母要耐心倾听女孩的委屈,引导她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帮助她建立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如,父母可以这样开导女孩:“我记得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被别的同学这样说过。”这样说的原因是女孩受到委屈后会感到非常孤单,当听说父母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会让她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立。

另外,父母倾听完女孩的委屈后,要问一问:“女儿,你需要我们为你做什么呢?”女孩也许需要,也许不需要,因为她可能会觉得家长的介入会把事情弄得很复杂。但是这种提问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女孩感到父母是支持她、爱护她的。

听出女孩的弦外之音

语言可以分为两种,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显性言语的意义是由词汇和语法关系表达出来的,明话明说,容易理解。如果仔细倾听,就会理解别人要表达的意思。隐性言语是从特定语境里引申出来的一种说话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由词汇和语法本身表达出来的,而是需要靠经验和背景知识去理解的。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这个音就是弦外之音,指的就是话语的这种潜在信息。

有时候,青春期女孩与父母说话时,也不是直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她也会耍一些小聪明,试探地提出要求。

小茜做完作业,问妈妈:“今天你还去买菜吗?”妈妈知道她也想跟着去,就说:“去啊,你要一起去吗?”这正是小茜希望的回答。

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善于倾听青春期女孩的弦外之音,才能从女孩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她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真正领会她的思想意图,分享她的快乐,为她的进步而高兴,为她的成功而喝彩;有效地用父母的体贴去化解她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环境;赢得自己与女孩的真诚友谊。因此,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忽视倾听女孩弦外之音的作用。唯有如此,父母做女孩的思想工作时,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董先生说:“我女儿13岁了,她的性格让人琢磨不透。她平时很乖,喜欢画画、唱歌等,而且会把画好的作品给我们看,我们夸奖她,她就很高兴。她也很遵守家里的规则,比较听话。但是,家里来客人时,她就开始捣乱。上个月,她姐姐过生日,很多同学都过来玩,女儿就把香槟饮料全都弄洒了。老家的亲戚带孩子到家里玩,妻子和他们热情地拉家常,还不时夸奖亲戚家的女儿长得漂亮。女儿却在一旁高声地唱一些奇怪的歌曲:‘我是一个可怜的小孩,没人疼,没人爱……’我们让她别唱了,她不吭声了。没过多久,她就大吵大闹,说自己肚子疼,还说是吃完亲戚们买来的水果之后才这样的,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她总是在人多的时候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青春期女孩已经建立起“我自己”的感知,她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关注来确立自己的存在。这个年龄段的女孩由于心智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局限,她难以像其他生理渴求如吃饭睡觉的需求一样,清晰地向家长要求和表示。她通过大声唱歌、胡闹这种方式,内心的需要就表达出来了:“我感觉受冷落,我不想被忽略!”

青春期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希望被关注,这是一种情感和安全感的需求。尤其是家庭最小的或独生的成员,原本是家庭的中心,一旦不被关注,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比如:生日时,姐姐是主角;亲戚的女儿来了,她就不受重视了。女孩就可能通过捣乱,如破坏、说谎、唱歌、装病等言行,发出她不想被忽略的心理信号。

家庭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那么,父母怎样倾听,才能听出青春期女孩的弦外之音呢?

1.学会察言观色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作家柴斯特·菲尔德曾经说过:“在世界的知识中,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如何洞察他人?“心灵的每一颤动,都书写在面部表情上”。心理学家发现,在情感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言语+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

父母倾听女孩说话,不仅要靠耳朵,而且要靠眼睛,就是察言观色。具体做法就是,看女孩说话时的眼神、表情、动作等态势语言,从中捕捉话语的潜在信息,判断她说的是真话、假话、正话、反话等。

2.调节心理状态

父母要想听出女孩的弦外之音,就需要与女孩处在同一心理状态下,这样才可做到或协调或是同步。因为父母在倾听中的心理状态、心理变化,无不影响其对女孩所说话语的理解。

如果倾听时,父母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其感知力与评价力势必受到影响,也就无法准确理解女孩发送的话语信息。因此,父母在倾听女孩讲话前,必须给心灵装个“杀毒软件”,将那些不利于倾听的心理“病毒”清除,调整好心态。

首先,父母要克服由心理定势产生的消极影响。心理定势是影响人们认知的主观心理倾向,是听话者对于经验的依赖到了不自觉的无意识状态而形成的。由心理定势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两种:先入为主,就是父母带有成见地听取女孩发出的话语信息,以至于父母往往听而不闻,不能客观地领会女孩的弦外之音;以己度人,就是父母以自己所关心的事情、自己的想法为理解的出发点,这会使话语理解出现偏差,影响彼此间的交流。

其次,要做到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在倾听中,父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包括具体的知觉、态度、感情以及直觉等,都投入到倾听的活动中去。尽量拉近与女孩的思想情感距离,做到与女孩的心理相容、不抵触。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理解女孩话中的含义。

3.猜测女孩的内心感受

在倾听女孩说话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不时地总结、重述女孩所讲的关键内容,包括她的感受以及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父母可以对她的内心感受进行猜测,当猜测不正确时,应鼓励女孩帮助自己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