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工作——能力·业绩·品牌
7205800000004

第4章 成功属于有能力的人(3)

铁木真目睹了家庭的苦难,心早熟了。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过着五彩般的童年生活,而是主动承担了家务,带领弟弟们到河里钓鱼,在草原上弯弓射雕,为母亲减轻了很多负担。

泰赤乌部首领担心铁木真长大后报仇,带人去捕捉他。为了躲避捕捉,铁木真逃进山林,后来忍受不住饥饿,下山寻找食物,被俘虏了。铁木真被套上木枷,到处示众。黑夜时,铁木真用木枷打倒看守,机敏地逃走了。几经周折,终于回到家中。后来,泰赤乌部的贼人偷走了铁木真家的马匹,铁木真不顾日落天黑,上马追击敌人,一直追踪6天,终于追上了贼人,夺回了失马。

就这样,铁木真在苦难中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坚强,也更加睿智了。而这种坚强和睿智,使他在后来震撼了整个世界。

铁木真18岁时同另一部落的美丽姑娘孛尔帖成亲。两人相亲相爱,共度患难,感情很深。但不久,蔑尔乞人抢走了孛儿帖。铁木真发誓要夺回爱妻,便联合了王罕和札木合在1180年的一个夜里,联军突袭蔑儿乞部,打败了蔑儿乞人,夺回了孛儿帖,同时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1192年,27岁的铁木真被部众拥戴为大汗,这引起嫉妒心很强的盟友札木合的反目,并以兵戎相向。札木合纠集了13部30万兵力出击,铁木真也以3万兵力分13翼迎战。蒙古史上这个着名的“13翼之战”虽以铁木真的失败告终,但由于札木合生性残暴,残酷地杀戮战俘,反而引起许多部属的不满,甚至倒戈投奔铁木真,因此在实力上铁木真反而更强大了。1196年,铁木真家族的宿敌塔塔儿部反抗金朝,兵败逃窜,铁木真和克烈部应金朝大军统领完颜襄丞相之约,合力阻击塔塔儿部,捕杀其首领,虏获大批人畜财物。大功告成后,完颜襄授予铁木真以“札兀惕忽里”(意为百夫长,或指招讨使)的称号。铁木真既复了仇,又提高了威望。从此,铁木真的部属成为蒙古草原上一支强大力量。随后,他与父亲的生前好友、另一部落首领图格勒结盟。历经多年部落战争之后,铁木真终于找到了登上人生的顶峰之路。

蒙古人素以骑马和勇猛善战闻名,历史上,他们突袭中国北部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在铁木真崛起之前,各部落把主要精力放在部落间的倾轧上。铁木真凭借其超群的军事、外交、组织才能,以及其冷酷的性格,成功地把各处部落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

1206年召开的蒙古族将领会议上,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意为“全天下之皇帝”。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促进作用。他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军事上,他在战略上重视联系远近各方,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同时,他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镇田舍,破坏性很大。由于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这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一生征战40多年,统一蒙古各部,随后又攻灭西辽,覆亡西夏,鏖战中原,三败金朝,西攻花剌子模等国,威慑欧亚,先后征服40多个部落和国家。

成吉思汗一生金戈铁马,横扫欧亚,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谋略思想,不仅在蒙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成吉思汗将草原上落后、分裂的蒙古族融为一体,并成功地建立了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重开了“丝绸之路”,推进了东西方以及阿拉伯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他的巨大贡献令世人瞩目。

不畏权贵——海瑞

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明朝着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政清廉,洁身自爱。

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书。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他的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经演义加工后,成为了许多戏曲节目的重要内容。

他1557年担任浙江淳安知县,不畏强权,打击当地的恶霸,一心为百姓造福,革除了许多为害百姓的弊政,而且自己绝对不拿老百姓的一钱一物,穷得平时只能吃粗茶淡饭。有一次海瑞为给母亲过生日而买了两斤肉,第二天就被别人当新闻传诵,当时的浙江总督胡宗宪还对别人说,没想到海瑞居然会有钱买肉,真是天下奇闻。可见他为官清廉到了什么地步。

有一次胡宗宪的儿子经过淳安,住在驿站里,由于海瑞下过命令,不管是什么人,一律按普通客人的规格接待。可这位胡公子平时作威作福惯了,一看到端上来的饭菜都是些很平常的食物,以为有意怠慢,气得把桌子掀了,还把驿站的官员捆起来倒吊在房梁上。

海瑞一听这还了得,他也知道胡公子不好得罪,但又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假装镇静地说:“总督大人为官清廉,他多次吩咐过,地方上招待官吏,不准铺张浪费。现在这个胡公子居然带头违反总督大人的命令,肯定不会是总督大人的公子,一定是坏人冒充来行骗的!”

于是海瑞带了一群差役赶到驿站把胡公子和他的随从们抓了起来,胡公子勃然大怒,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的,还从他的行囊里搜出几千两银子,说总督大人那么清廉,他儿子身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所以一定是行骗得来的赃款,于是统统没收,又打了顿板子,撵了出去。胡宗宪听儿子哭诉心里很恼火,但海瑞是依法办事,他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从此海瑞不怕权贵的名声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后来他因为得罪了朝廷派来的御史,被弹劾撤了职,不久又被起用。

后来海瑞被调到了京城,他看见当时的皇帝嘉靖昏庸无能,朝廷上下贪污腐败成风,非常痛心。当时嘉靖皇帝成天在宫里和道士鬼混,梦想长生不老,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过朝了。朝中很多大臣都不满,但没有人敢去提意见。海瑞可管不了那么多,虽然他官不大,但他还是递上去一道奏章,把当时明朝的腐败情况一一向皇帝汇报,还把这种情况的发生直接归结到皇帝身上。海瑞也知道自己这道奏章言语激烈,皇帝看了后肯定会大怒,自己可能活不了了,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副棺材抬回家里,把事情告诉了家里人,然后安排好自己的后事,把家里的仆人全部打发走,在家里静坐等着随时有人来逮捕他。果然不出海瑞所料,嘉靖看到这道奏章后气得暴跳如雷,把它扔在地上,对身边的侍从说:“快去把海瑞抓来,别让那小子跑了!”

当时旁边有个太监听说过海瑞的名声,他对嘉靖说:“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呆子,他早就知道自己活不成了,听说棺材都买好了,所以他应该不会逃的。”嘉靖听了没说话,过了一会把奏章捡了起来,一天工夫读了好几遍,直叹气。他说:“这个人和比干差不多,但我可不是纣王。”正好那段时间他生病,把大臣找来商量传皇位的事,他也提到海瑞讲的话确实有道理,但实在觉得被那样指责太没面子了,结果还是把海瑞抓了起来,罢了他的官,将他关入大牢。狱卒们知道海瑞是个清官,很敬佩他,所以给他好吃好喝的,伺候得挺好。海瑞以为自己马上就要被处死了,也就放下心来大吃大喝。

过了两个月,嘉靖死了,那些狱卒拿了酒菜去看海瑞,恭喜他不久就要出狱了。海瑞边吃边问是怎么回事,狱卒告诉他嘉靖死了,新皇帝肯定会把他放出去的。海瑞一听到这话,马上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放声大哭,虽然皇帝是个昏君,但海瑞还是很尊敬他的。

海瑞被放出来之后受到了提拔,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晚年的时候因为得罪了权贵,被革职查办,后来又被起用,1587年病逝于南京。死后家里穷得连丧事都办不起,他的同僚去他家探望,见身为当朝二品官的海瑞死后只留下十几两银子,不禁感动得泪如雨下,于是在官员中发起募捐,才算给海瑞办完了丧事。

刚正不阿——刘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险恶的官场游戏中,在虎狼般的君主身边,刘墉经历无数充满变数的洗礼,能够得到两朝君主的信任和仰仗,这本身就是为官为人的成功所在。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

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卅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卒于京。谥文清。

相传刘墉有驼背,所以他在民间有个外号叫做“刘罗锅”。

大清王朝经历顺治、康熙、雍正,至乾隆时期,帝国疆域扩大国力强盛。

英帝国的贪婪掠夺之心已久,为了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中国,在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时,英国特意派出特使马嘎尔尼,假借祝寿之名出使中国,来到北京。

马嘎尔尼心里暗自盘算,清廷中最有权势的是满汉两中堂,他们是通往皇帝的钥匙,但是汉中堂刘墉清正廉洁,既不贪财,又不好色,软硬不吃,想要用钱色贿赂他太难了,于是,马嘎尔尼就在和珅身上打起了主意。

一天,马嘎尔尼备好重礼来到和和珅府上,“我是奉英国女皇之命前来中国为皇上贺寿,也是为了与大清国通好。还望和大人多多帮忙。”

看着马嘎尔尼送来的各种域外的奇珍异宝,和珅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口里连连称道:“贵国愿与我大清国通好,那是好事,那是好事,本官一定效力!”

“和大人,听说贵朝中还有一个刘墉刘大人,”马嘎尔尼接着说,“这位刘大人不像和大人这般好通事,还请和大人指教一二。”

和珅心想,要是让刘墉知道自己收受珍宝一事就不好办了,于是给马嘎尔尼出主意说:“你是大清国的贵客,你送给他东西,到时不管他收还是不收,我都有话说,一定会把刘墉给制服了,让他乖乖地听咱们的。”

次日,和珅亲自把马嘎尔尼带到刘墉府上,为双方作了引见。稍事寒暄后,马嘎尔尼对刘墉说:“刘大人,奉大英帝国女皇之命,我前来为贵国皇上庆贺八十大寿,以求两国友好,这中间细节之事,还请刘墉大人相助成全。只要大事能成,一定不会亏待刘大人的。”

刘墉中规中矩地说:“两国邦交大事,本官定当效力。本官为朝廷效力,不图厚报!”

“那是当然,刘大人高节,在下实在敬佩。一点儿小小的见面礼,还请大人笑纳!”说罢,马嘎尔尼令人将礼物呈上。刘墉一看,全是一些难得一见的珍宝,他猜想这必定是和珅在从中搞鬼,我若收下,他定会在皇上面前参我收受洋人贿赂;我若不收,他也会参我未能善待洋人。于是,他故意向马嘎尔尼推辞道:“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叫无功不受禄,本官实在不敢收下马嘎尔尼先生的厚礼。”

“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马嘎尔尼道,“刘大人若是不收,我会非常遗憾的。”

和珅赶紧在一边帮腔说:“是呀,刘大人,马嘎尔尼先生要是生气了,这就是不能善待外宾.违抗圣命的罪名咱们可是担当不起啊!哈哈!”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刘墉命人收下礼物。

和珅见刘墉收下了礼物,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向以清廉闻名的刘墉竟然被自己抓住了收受贿赂的把柄,今后朝中还有谁敢与自己作对!出了刘墉府大门便对马嘎尔尼说:“刘墉既然收下了先生的礼物,这今后的事就好办了。不怕他刘墉不跟着我们走!”马嘎尔尼道:“我国政府一定不会忘记和大人的功劳!日后另有重谢。”

第二天一大早,刘墉就吩咐下人把马嘎尔尼所送的礼物抬到金殿之外。

大殿里,文武百官朝拜完毕后,刘墉出班向皇帝启奏:“启奏皇上,昨日和大人与英使马嘎尔尼先生一同来到臣的府上。马嘎尔尼先生给臣送了许多的异国金银珍宝。臣不能与和大人相比,臣无功不受禄,而和大人为洋人办事,劳苦功高,受之无愧,而臣无尺寸之功,实在不敢收受,但是和大人却对臣说:‘若不收礼物,惹洋人生气,就违犯了要善待洋人的圣谕’,因此臣又不敢不收。故暂且收存于府中。臣以为,马嘎尔尼先生是为了两国邦交大事而来,所以马嘎尔尼所赠与中国的一切东西,都应上缴国库,那些上等异国珍宝,臣不配享受,只有皇上才配享受,故臣将所有珍宝一一敬献给皇上,现在殿外候旨。”短短的几句话,刘墉不但把自己所收的礼物统统上缴了出来,还将和珅收受礼物之事公开于朝堂。尽管和珅恨得咬牙切齿,但在朝堂之上却是半个不字也说不出。马嘎尔尼作为英国特使来中国,庆贺乾隆八十大寿。刘墉要是坚决不收其礼,未免太过矫情,驳了马嘎尔尼的面子,终归不是好事。再加上和珅的添油加醋,刘墉只好暂且收了礼,回头却又将礼物献给了皇上,可谓“一举三得事圆满”。既保住了自己的清廉,又揭露了和珅的贪婪,还照顾了中英两国的邦交。

刘墉素来以足智多谋着称,由这一件事就表现出了他不愧为大清朝的可重之才。

力挽狂澜——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少年时的毛泽东很相信孔孟之道,而老师照本宣科的教法对他没有吸引力。1908年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时,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派代表赶来长沙,要求湖南革命党人立即举义响应。一位代表还到湘乡驻省中学介绍武昌起义的情况。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讲演,二十多年后毛泽东仍记忆犹新:“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他自己更是兴奋异常,觉得正在进行的激烈战斗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决定投笔从戎,北上武汉参加革命军。正当他和几个朋友整装待发的时候,长沙革命党人于10月24四日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毛泽东随即投入长沙革命军。他不愿参加学生军,而是投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