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敬业·爱岗·奉献
7205900000028

第28章 奉献让生活更美好(1)

生活的准则是什么?有人说,就是人要吃饱、穿暖。又有人说,生活的准则是要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

其实,生活的准则就是要积极地投入到社会的服务当中去。正如我们的志愿者一样,所付出的劳动对自己不一定有多少好处,但是换回来的是人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要比物质奖励更加具有纪念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我们能像雷锋那样不遗余力、全心全意地奉献,相信我们的祖国将来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只要身子骨不散架,就要上山造林——马永顺

马永顺1914年出生,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6个人的伐木量。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世纪50年代曾创造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在全国各林区推广应用。先后11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劳动模范。1956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大森林中的坚守

在祖国版图雄鸡昂首的地方,有一片惹人注目的绿色。那绵延苍茫的大森林以其丰厚的馈赠,不仅为国家贡献了栋梁之材,更哺育了许多壮士和英雄,马永顺的足迹从这里起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作业条件十分艰苦。冬天,天寒地冻,气温经常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西北风刮在身上,手脚冻得像猫咬似的疼痛;夏天,林子里一点风也没有,闷得人透不过气。

林区工人上山采伐,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地窖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个采伐期,马永顺就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个人完成了6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作业伐木之最。50年代采伐作业,伐木工都是站着伐木头,造成树根过高。为了降低伐根,多出木材,马永顺就先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树根采伐,使伐根由过去的六七十厘米高降到十厘米以下。马永顺的左腿受过伤,跪着采伐,伤口裂开了,疼痛万分,可他一声不响,咬牙坚持。东北林区推广了马永顺的降低伐根做法后,一年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

马永顺不仅是个扎实苦干的人,还是个善于琢磨道道儿巧干的人。他把大肚子锯改成弯把子锯,工效提高了3倍。他总结创造出了《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成为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科书。

“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马小伙”

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马永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问:

“马永顺同志,你今年多大年岁呀?”“总理,我46岁。”马永顺兴奋地回答。

周总理朗声地笑了,说:“46岁,还是小伙子嘛,你是来自东北林区的劳动模范,你们林业工人是很辛苦的……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同时还要多造林,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马永顺决心为促进青山常在贡献力量。从1960年开始,每年春天造林季节,马永顺每天清晨上山,赶在正式上工前和下班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休息时,他也抓紧多栽几棵树。

马永顺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只要身子骨不散架,就要上山造林。”

每年,他不仅亲自带领全家人上山造林,别的林场造林,只要他知道了也都赶去参加。这些年,仅他亲手在马永顺林场造的林子就有300多亩。在他的精神激励下,马永顺所在的林场已累计造林1000多亩。“青年林”“三八林”“红领巾林”“个体林”“奉献林”“老有所为林”遍布山脚下、山坡中、山头上。仅1999年,该场就造林4700亩。

马永顺的精神,已不仅仅在马永顺林场和铁力林业局开花,也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遍地开放。

栽树的数量超过了过去的砍伐数量

1991年,马永顺已是78岁高龄的人了。他掐指算了一下,还差近千棵树没有还上过去的采伐“欠账”。这年春节,他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动员全家每年都要跟自己上山造林。5月1日这天,马永顺带领一家三代18口人组成马家军,来到荒山坡上植树造林。他既当指挥员、战斗员,又当质量验收员。经过全家人的努力,在荒山坡上栽下1500多棵落叶松树苗。马永顺栽树的数量超过了过去的砍伐数量,多年的愿望实现了。到1999年,全家人在荒山上栽植树苗已达5万多棵。

2000年2月10日,马永顺因心脏病突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去世,享年87岁。

树起心灵上的一座丰碑——史光柱

史光柱1963年出生,云南省马龙县人。1982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七二八三部队原副政委。

史光柱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8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6年被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

战斗负伤 双目失明

史光柱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一名班长。在老山拔点的战斗中,在代理排长受重伤的情况下,他奉命指挥二排向57号高地冲击。同时还指挥三排剩余同志一起战斗。当敌人火力压制他们时,他果断指挥大家散开队形隐蔽,自己低姿爬到一棵横倒的大树旁,用一发火箭弹将敌机枪打哑。接着,指挥机枪压制敌人另一个火力点,全排向前冲去,占领了57号高地,史光柱左小腿负伤。

史光柱负伤后继续带队向50号高地前进,他调整了战斗部署,带领战士们与敌激战。突然,一发炮弹在史光柱头顶上方爆炸,飞散的弹片打进了他的左臂左眼,强大的气浪把他掀出3米远,他当即昏迷过去。战友们立即赶来为他包扎。

几分钟后,他从昏迷中醒来,咬牙站起并立即组织再次反击。战友们在他的鼓舞下,勇猛地向50号高地扑去。史光柱和副连长李金平命令火力猛烈压制山头上的敌人,四班、五班交替掩护前进,前进中敌人一排手榴弹砸来,史光柱喉部和左膝各中一块弹片,三次受伤。但他全然不顾,命令机枪掩护,和李金平继续向前。在离敌人前沿堑壕两三米时,李金平踩响了一颗压发雷,小腿被炸断,身旁的史光柱也被炸成重伤,史光柱的脸部被打进几块地雷碎片,左眼球炸出,他把左眼球使劲塞进眼眶,继续投入战斗。后来,他在冲击时摔进一个坑里。

这场战斗,史光柱的战友全部牺牲!仅存他一人还被炸瞎了双眼,他看不到周围的情形,不知道战友都离他而去,在黑暗中依然靠着手雷坚持战斗,随后又中了3枪。援军到来时,他已昏迷不醒,被救醒后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把全排的弟兄们的名字点了一遍,直到发现没有一个答应他的,他知道了一切……默默抓起身边的枪只说了一句话:“弟兄们,老哥给你们报仇!”说完就朝着有枪声的方向走去!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双目失明身体多处重伤的史光柱从死神手中存活了下来,离开战场的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用他那伤残的身躯,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超越着自己。他依靠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学会了盲文。1986年,他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

在和平年代,史光柱坚持文学创作,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歌散文500多篇,17次获国家级文学奖。诗集《我恋》获广东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背对你投下黑色的河流》获深圳大鹏文学奖,《眼睛》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奋发文学进步图书奖、云南省第二届文艺文学类一等奖。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多年来,史光柱一面搞创作,一面拖着残疾的身躯,坚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行程10多万公里,到全国各地演讲,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帮助无数残疾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和平环境中树立了一个军人的光辉形象。他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被推选为中国残联作家联谊会副会长。2000年在国家有关部门举行的对中华民族千年思想文化有卓越影响的人物评选中,史光柱是唯一入选的新中国英模。

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史光柱唱着自己作词的歌曲《小草》再一次走进国人的心中:“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年逾古稀的慈善义士——赵在和

他,在行善积德中展现人性的光辉,在扶贫助学中乐以忘忧;他,用自己不懈的助学行动诠释着“人老思想可以不老,额头上起了皱纹,但灵魂可以不起皱纹”的深刻含义……他就是年逾古稀的慈善义工赵在和。

“内查外调”多次险些“丢掉老命”

“一位民营企业老板,最近刚刚经我牵线达成一项捐助:为湘潭县8名贫困大学生捐款,每人每年1万元!”赵在和颇有成就感地说。

73岁的赵在和,湖南省湘潭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当过三届县摄影协会会长的摄影家。他退休生活的主题,不是打门球,不是含饴弄孙,不是利用专长赚钱,而是一名慈善月老,一名扶贫助学义工。而在12年前,他的成就感还停留在给人照相“抓票子”的层面。1995年退休后,他经常深入农村从事摄影工作,每年的摄影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有一次,当他来到湘潭县歇马乡王小红家时,眼前的情景使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王小红一家五口挤在两间又矮又破的土砖房里,父母和爷爷奶奶全都身患残疾,王小红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孩子无助的眼神,看得赵在和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痛,彻夜不能入睡。第二天,赵在和毅然放下一年能“抓票子”万余元的照相业务,走上了扶贫助学的艰辛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多年不歇脚!

为了筹集慈善助学金,赵在和先拿自己的退休金充当经费。他退休后每月工资900多元,除了自己和老伴的生活费外,几乎全充作了募捐经费。虽然迄今已经募得近百万元善款,与整个湘潭市慈善会目前掌握的善款总额大体相当,但他始终信守不从善款中挪用一分钱的承诺。所以,工作经费时常捉襟见肘。因为电话多、来访多,赵在和为了不影响孙子的学习,只好在宿舍楼中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昏暗房间当作自己的“慈善工作室”。在这间工作室里,墙上挂满了贫困学生资助单位和个人的联系方式,还有赵在和鼓励贫困学生的励志文摘;房内到处堆满了贫困学生资料,这些资料摞在一起足有1米多高;除了资料,就是一台16英寸卧式彩电和用了几十年的旧风扇,一张用板凳从中间支起来、已经断裂的破旧单人床,办公桌是一张别人丢弃的小木茶几,他每天都在这里整理贫困学生的来信和资料。

为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赵在和经常搞“内查外调”。内查,是通过教育系统查询孩子的学业成绩、实际表现;外调,是到这个孩子的邻居、同学中间,背靠背地找人了解情况。赵在和主要扶助的是成绩特优、家庭特困的学生。家庭贫困、成绩优异、求学愿望强烈,这是赵在和坚持的慈善扶助三前提,缺一不可。所有被扶助孩子的家里,赵在和都走遍了,最多的去过10次。他自制的“教育扶贫联系表”,里面有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该生期考名次、有何特长、获得荣誉等;学生的“经济状况”,包括基本生活状况和家庭住房及吃穿情况、有何困难等,表上还要填写“所在学校意见”、“所在乡镇党政机关意见”,并盖公章。

“我们绝对相信,赵老提出要扶助的学生,一定是那些‘墙上奖状贴得满,碗柜里面油盐空’的特困高材生。”湘潭市委机关干部陈国良说,很多通过赵老捐款的人都这么看。

12年来,赵在和跑遍了全县22个乡镇,去过近90所中小学校,在他的出勤记录本上,有2642天是在做扶贫助学工作,总行程达8万公里。雨天路滑,不知跌倒过多少次;山路难行,记不清翻越过多少座山岭。1998年5月9日,赵在和骑车去列家桥中学考察,在韶山灌渠一个急转弯处,从4米高的渠岸,连人带车摔进急流里。灌渠里水深及胸,赵在和且浮且走。20米外有一处“水上码头”,赵在和挣扎上岸,当地农民看见他,惊奇地说:“这里摔死过两个人了,你怎么一点儿没受伤?你是不是做过啥好事呀?”赵在和谦逊地说:“没有,没有。”

但他跟记者讲到这起经历时,得意地说:“看来我做了好事,人不知道,天知道。”

那天是晴天。赵在和换上了农民的衣服,自己的衣服晒了5个钟头才干。第二天,他感到浑身疼痛。

“有多少回险些丢掉老命,已经记不清了。”赵在和的老伴流着眼泪劝他:

“关心这些孩子我不反对,但你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赵在和很清楚,如果放手不干了,日子将过得很舒适,但他心里丢不下这些孩子。赵在和给妻子和朋友一一解释:一个人突出善、乐二字,精神自然充实,这样的心态有助于延年益寿。

慈善月老

在扶贫助学中,核实贫困生情况难,联系资助单位和个人更难。“劝募”是一项既耗体力,又耗心神的工作,尤其耗费劝募者的感情及自尊心。

随手翻开赵在和案头的一张“捐助学费到位清单”,上面登记有8个学生获得捐款,捐助者有7个房地产企业或者连锁超市老板,一个政府部门。“我自己没有钱,我为帮贫困学生和慈善家穿针引线,当‘慈善月老’。”赵在和形象地比喻说。

为了当好这个特殊“月老”,赵在和着实花了一番工夫。湘潭县委宣传部曾编印了一本《莲城之子》,集纳湘潭县籍成功人士。赵在和如获至宝,他按图索骥,一一联系,收获颇丰。

湘潭有名的连锁超市集团“步步高”老总张海霞,热心公益。2005年,赵在和找她劝募。张海霞二话没说,签字同意,开始是一个、两个,很快增加到9个。实际上,在赵在和劝募之前,从1999年起,张海霞已经开始扶助贫困学生,总数达80多人。

“她(张海霞)看我的工作搞得扎实,让我今年再给她搞10个(贫困大学生),以后每年都要增加10个。”赵在和兴奋地跟记者说。

除了找老板,赵在和的另一募捐路子是找官员。所有在湘潭市和湖南省任职的湘潭县籍副县级以上干部,都在赵在和的通讯录上记录在册。原湘潭县委一位主要负责人,调湘潭市任职的调令刚下,赵在和就找到了他,并与之达成了捐助、扶持“协议”。

劝募有时也会遭受冷遇,赵在和形容是“热脸伴冷脸”。但他认为自己能淡然处之:“我的秘诀就是:嘴甜、腿勤、头硬、心宽、脸厚、眼明、性缓。”

湘潭市一位老板回忆说,有次赵老早上8点来找他。“我们正要开会,我说你先等一下。”这一等,就等到中午12点。老板出来一看,赵老还在门外候着呢。怀着感动和歉疚,老板马上在“教育扶贫联系表”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