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像他们那样——感恩·责任·忠诚
7206100000020

第20章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11)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杨靖宇8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进入确山县高等小学(今确山县靖宇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现河南工程学院),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进行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村落里找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1940年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终年35岁。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残暴的侵略者也为之震惊和折服了。当年杀害将军的岸谷隆一郎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并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杀。

1958年2月23日,在杨靖宇殉国18周年纪念日,庄严肃穆的“靖宇陵园”在紧邻通化市正式落成,杨靖宇的家乡也先后修建了“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以此来缅怀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为人民服务——牛玉儒

“如果再让我活上三五年,我肯定会为呼市的老百姓多做几件实事、好事,为人民这个父母尽忠尽孝!”

——牛玉儒

牛玉儒同志在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忠实地为内蒙古各族人民谋利益。

牛玉儒关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级政权的建设,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工作首位,使广大农牧民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河林村是东河源头的一个小村庄,也是呼和浩特市郊区很多农村的缩影,这里存在着严重的乱采矿产资源、私自放牧和采挖河沙的行为。牛玉儒因势利导,在保证村民乃至承包者权益的基础上,对东河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并借助招商引资请来了外商,又和蒙牛集团合作,建成了国际牧场,使原来在河道上放牧的村民们集中起来,成为股份持有者。河林村一夜之间从一个贫穷的远郊小村庄变成了富裕村。牛玉儒也实现了他为村民许下的诺言。

牛玉儒同志在忙大事之时,从未停止过对老百姓生活和他们切身利益的关怀。他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到下岗职工、困难居民、贫困农牧民之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直接解决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实际问题,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在牛玉儒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呼和浩特市的下岗再就业工程扎实推进,一年就安排下岗再就业人员2.76万人。在牛玉儒的主持下,2003年全市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提高全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从170元提高到190元,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对象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

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英年早逝使内蒙古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民族干部,使全区各族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对他最好的悼念,就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良作风。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着不同的使命,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使命最好的完成。

忠诚是一种使命,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一个人如果足够忠诚,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把工作当成使命,此时,职业就不再只是为了获取物质生活的拥有、经济上的保障、社会地位或者他人的尊敬;更是受到一种价值和意义的鼓励而迸发出来的力量。它发自内心深处,力量无穷。

联邦快递的总裁、前陆战队员弗雷德里克·史密斯说:“要想让员工具有使命感,首先要让员工知道他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我的办法是,告诉他们——你所从事的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业,你每天不停递送着的物品不是沙子和瓦砾,它可能是某个心脏病患者的起搏器、治疗癌症的药品、F-18飞机的零部件,或者是决定一件案子审判结果的法律证据。”同样,员工在企业里,如果能做到把忠诚当成使命,那么,他将获得无穷的工作动力,享受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并且也能在公司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还能够成长为一名受企业欢迎的人。

我爱这个地方——马汉伟

马汉伟,是嘉兴铁路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他日日行走在两条钢轨之间,天天和农民打交道,任务就是查看和维护铁路的安全通畅。马汉伟参加铁路工作3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个普通四等小站,也将自己的整个人生献给了斜桥这个浙江海宁默默无闻的小镇。

在默默守护的同时,马汉伟为当地的百姓做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因为铁路提速,拆除了原有的人行道,为了村民行路方便,马汉伟在村民、镇政府和铁路工务部门等多方奔走协调,终于成功地在原人行过道处建了个下跨立交桥。为了保障铁路沿线村民的出行安全,他四处奔走修成了一条200米的便民小道。

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时,为了实现自己负责的提速区段“零死亡”目标,马汉伟不分昼夜地在线路上巡查,逐个查看区段内的隐患及修补护栏情况,及时检查保安是否到位,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无损,以确保线路安全保障。

2007年6月,马汉伟患胆囊总管破裂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悄悄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教导员发现马汉伟在焦热的七月天里检查线路,一下子火了说:“这么大太阳,你又刚动完手术,谁让你出来了。不是跟你说了高温期间到驻站点检查落实保安的责任就行了嘛!”马汉伟却认真地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我必须到岗,怎么能休息呢?”发火后的教导员,摇了摇头,却又被他深深地感动了。

马汉伟在小站的30年间,从没请过一次假,就是两次做手术也都是利用年假休息。30年间除了一次去领劳模证书,从来没有离开过小站。他的家人早都全部搬到海宁市区了,只有他依然坚持一个人住在斜桥。“我待习惯了,我爱这个地方。”

马汉伟在斜桥一驻就是三十年,30年间,斜桥站的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旅客走了一批又一批,小站改建了一次又一次,而只有马汉伟,像路标一样始终默默地矗立在斜桥站的站台上,岿然不动。

劳动模范马汉伟一心扑在铁路上,他对岗位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见证了从平凡走向卓越的不凡人生。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的名着《沉思录》中说,“那些热爱他们各自的技艺的人都在工作中忙得筋疲力尽,宁肯不吃不睡也要完善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这是一种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企业的认同精神下,而产生的一种强大的责任心。事实证明,拥有汇聚了这种强烈责任心的员工的企业,都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以紫色承诺为使命的联邦快递宣称每个联邦快递人身上都流淌着“紫色的血液”,这种“血统”将每位员工都视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无疑加强了每位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在这种主人翁意识的支配下,每个联邦快递人都以主人翁的心态为公司这个家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都充分说明:身为企业的员工,要保持一颗高度的责任心,“爱企业如同爱自己”把岗位当做自己的孩子、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呵护、去关爱。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能做出骄人的业绩,真正挺起企业的脊梁。

坚贞不屈——吴镜堂

吴镜堂,男,汉族,1896年出生,河南鲁山县人。中共鲁山组织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吴镜堂任陕西镇嵩军师长的家庭教师,其间,对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想日趋倾向革命,在北平《晨报》上发表进步文章,抨击时弊。

1925年2月,在樊钟秀部第二路军赵天青师司令部任秘书。不久,擢升总部秘书。5月,随建国豫军进驻南阳,与中共南阳支部领导人刘友三、朱冠州相识。同年冬,升任建国豫军驻武汉办事处处长,并在朱冠州的启发引导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时,因建国豫军宣传处处长、国民党右派李道源竭力反对共产党,挑拨建国豫军与北伐军的关系,吴镜堂只身将其杀死。事后,樊钟秀曾严令缉查凶手。1927年,因杀死李道源事露,吴镜堂到朱宗朝部隐蔽,发展朱宗朝等人入党,并在该部建立党支部。同年9月,按上级党组织指示,到潢川任应岐部做军运工作,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由任应岐部改编)第三师党代表,并与潢川特别支部接上关系。

1928年3月,中共豫东南特委领导发动的“大荒坡暴动”失败后,他积极营救被捕人员。1928年12月,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他肩负开辟牛山根据地的重任回到鲁山,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

1929年3月,吴镜堂建立中共鲁山小组,任组长。4月,土匪攻入鲁山,县城失守,面对混乱局面,吴镜堂挺身而出,组织成立城防局,加强县城治安,控制了鲁山48个区。7月,在控制的国民党县党部和民团大队部,分别举办“党务训练班”和“队长训练班”,培养革命骨干。同时,在民团大队建立了秘密革命武装组织“铁血团”,为开展武装斗争积蓄力量。9月,建立中共鲁山特别支部,任书记。中共鲁山地下党支部在吴镜堂的领导下,沉重打击了当局的统治。国民党省党部惊呼:“鲁山已经赤化!”遂派人接管县党部,伺机镇压革命力量。10月下旬,新任县长黄明五等人陷害乔文宣,乔被阮玄武部诱捕杀害,致使中共鲁山特支武装暴动计划遭到破坏。为扫清革命障碍,吴镜堂费尽周折亲自除掉了黄明五。次日晚,吴镜堂起身到漯河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樊钟秀部逮捕。

在法庭上,吴镜堂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狱中,他写下了“革命不怕死,临死岂心惊。亲友千行泪,事业泰山重。一日撒手去,乱闪终古青”等诗句。

1929年12月31日,吴镜堂被害,年仅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