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民族音乐随笔
7207000000034

第34章 社会文化中的艺术与娱乐?(2)

媒体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来看,它对人们社会思维和精神心理的影响机理比较广泛,产生的形为物化现象也十分特别,如通俗性的媒介文化传播方式在传达信息内容的实质性问题方面与书面语言的交流有一定差别。“电视、网络一类电子文化的表达和诠释工具,则绝大多数地是借助于非书面语言,它们是声像的,具像的形象叙事……这类电子文化只能动用更多的调动感官反应的叙事手段……不能有效地表达理性思维,许多信息是原始自然的内容。”即它们无法调动人的精神自我关注和高度的自我投入意识去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通俗文化由于借助新技术的快速传播效应而提高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侵蚀了当地本体文化和传统。愈来愈多的外来商品,电影大片、儿童动漫、摇滚乐、变形金刚、因特网等一系列反映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东西,它们搭乘着媒体的娱乐信息通道在冲击着中国市场,尤其是倡导了西方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而对本民族的思想意识、审美习惯、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传统文化艺术在观念与形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来自于这方面的影响。然而,民族传统文化在面对强大的外来文明挑战中,适时地选择对话,寻求生存与发展机遇,特别是采用改造方式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将是最为现实的。因为,传统本土文化有其自然的优越性,当一个民族在受到外来文化侵袭时,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存在有物质与精神的两重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物欲需求一方面需要享受物质文明带给身心的快乐,另一方面,人的民族教化情节和本土文化思想意识是置身于这些物质享受以外的精神意识理念,无论是贫穷地区的还是富裕国家的民族,对人的民族精神意识,人在本土文化观念思想上的潜意识因素是谁也排斥不了的,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人在思想意识反映方面所具有的本能结果,所谓“叶落归根”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远赴他乡少小离家的老人在他的人生尽头始终以家乡的情怀为情感归宿。如果说,一个人一生中客守异乡,其人生的习惯、语言、思想、环境应该带给他的是另外一个相异于本土文化的思想意识观念,为什么在他一生中总是怀有这样一种本土归属意识呢?这就是人在文化观念中的民族意识和文化精神、民族情节意识在主导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选择。因此,在外来文化所占领我们本土传统文化时,在如何利用外来文化产品需求的同时,以显扬自身文化,捍卫和改造这些外来文化产品,以符合本土文化的环境需求,这是民族文化利益需求,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鲁迅曾经说过并主张用“拿来主义”富国强民,在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初期,毛泽东提倡的“洋为中用”原则都是从这样一种理念来倡导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即利用外来文化中的一切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和思想来融合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使它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民族器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遵循着这样一条文化方针和思想。它历经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文化已形成了一种以民族民间传统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无论是民族本土艺术,还是外来艺术形式都已在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民族器乐艺术创作中大量的外来音乐广泛运用于传统音乐范畴的艺术创作中,它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现代音乐元素成为传统文化捕捉时代风格的一股清泉。文化需要流动、需要交融,否则,它只能被禁锢、缺乏激情的生命力。二十世纪初民族音乐家刘天华一改传统的制约,大胆革新而创作了影响民族器乐向时代化迈进的文化创新之路。在刘氏的音乐观念中,以西乐之科学的理念改造中国之传统,其精髓在于保存民族文化的精神之道,即神韵。它是运用西乐的技术理念来丰富和提高民乐的表演水平,因为西乐的开放性思维所带给表演或创作技术的转变只会促进音乐本体向更宽广的艺术境界延伸。观众们将看到的是一个更加超越于民族风格更加鲜活的艺术形式。可贵的是刘氏对民乐采取的改革之路而非改造音乐本体元素为创新点,中国民乐所经历的这种创作方式和技法理念既保留了古老民乐中的文化神韵特征又使这种艺术迈向了新的发展历程。这是历史赋予民族器乐以新的生命力,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民族器乐中的传统特质是代表中国文化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民族审美精神和品格。它以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表现形式、用传统积淀的美学表演手法,使各种器乐的表现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韵味。从民族风格特征上来看,它虽然也经过近百年的变革和改造,乐器的革新,创作的时代理念,表演技术的完善都说明民乐在随着历史而前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民乐中出现以电子音乐元素为背景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活动,它打破了民乐单一模式的音乐语言表达传统,融合了以科学技术思维表达方式的音响产物为基础,使古老的民乐注入了新的活力。民乐对这些新兴科技成果的使用,如果说是民乐在新时期自身的功能性转变,倒不如说是民乐在面对如何生存而进行的自我调节。由于当时外来电子音乐技术对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非某个局部的涉及,尤其是广播、电影、电视在每个环节的节目制作中都或多或少地将电子音乐以主体性或背景性音乐音响加以使用,可以说,今天的媒体性音响技术手段更多的还是以电子音乐为主要配乐方式,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生活背景下,文化领域的每个艺术形式都在寻求适应这样一种文化与科技、现代与传统交叉意识的转变。另一方面,民乐表演艺术领域的文化市场及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几乎都陷入到了一个举步为艰的境况,一些个人或团体在看到民乐这样不景气的局面,已然从市场考虑,从生存考虑,从具有群众基础的电子音乐中去打开突破口,以此为民乐创造更多的市场空间,因此,众多不同组合的现代民乐表演模式竟相出台。

三、民乐的娱乐性文化现象

将民乐进行市场化调控管理是将传统文化置身于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去发展,这必然会带来它在艺术经营上的跨越式变革,同时,也会带来它在艺术观念上的转变,是为适应市场需求而进行自身的变革。但娱乐性民乐为了迎合市场,完全以经济利益为民乐创作表演的第一要素,其民乐本色是带有浓厚商业气息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在经济市场的商业经营法则中,一切商品必须要具备以赢利为目的的实质才能博得市场的青睐。虽然有些民乐产品是用传统的乐器在表演,但它的内容必然与传统音乐有本质的区别。

经济市场中,人们对娱乐性产品与传统产业产品的区分是有严格界定的,娱乐产业就产品的民族性来讲,它不像高雅严肃音乐那样独具民族精神,风格也彰显传统地域性特征,但娱乐文化产品在尽显人们内心精神压力,释放好动性情感需求方面,是与严肃音乐艺术类型文化产品有很大区别,尤其是释放青少年人狂放不羁的精神心理方面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文化的审美和教育功能方面,娱乐产品的种种功能和特点作为人在艺术心理活动中的表层性精神享受,与严肃音乐在激发人们深层次内涵的高度精神享受有所不同,它迎合了那些青少年群体排遣燥动不安、喜欢动感节奏、追求形式简单、风格明快的最佳发泄工具。即使在这类不具动感性节奏的抒情性、悠扬性音乐,其风格内容也不同于严肃音乐中厚重、凝练的文化意味和格调。如果从音乐本体的作曲技法去衡量分析,娱乐性音乐是以简化、无序、自由、直观性而著称,与专业音乐所要求的严密、规范性有很大差异,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简单、自由化的风格却普及了音乐作为一种享受的大众化娱乐目的,普及化显示了它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一面。因此从文化的社会功能来看,不能因为它在文化内涵上的严肃性不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我们就排斥否定它的强大社会娱乐作用。因为,文化类型不同它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意义自然也不同。

今天的娱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形式有它自身的规律、娱乐产品的大众化、自由性、抒情与热情性是凝聚人们消费注意力的最大法宝。在文化特征界定上,信息时代的娱乐业随着数字游戏的社会化,娱乐内容被深深地附加上了更多文化的时代络印、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等应时代的呼声是以游戏的形式来灌输给青少年们的,而非文字性的小说读本,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更多的是来自电视动漫及网络游戏,但数字游戏式的文化产品在揭示传授文学的文化内涵时与原著文字读本有很大出入,数字游戏注意的是它的娱乐性,而文字读本则描写和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人物、精神生活的全部,尤其是人们内心思想世界的心理分析是数字游戏所无法描绘的,文学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这就是娱乐产品与文学的区别所在。

娱乐文化与严肃文化的区别不是政府与理论家去划分制定,而是由这种形式的性质所决定,是由市场经营策划者与制作者的消费观念来决定的,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来完成。近年国内先后出现了以民族音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时尚性音乐表演形式,它的出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目光的关注,它体现了民乐在向娱乐文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是一种新的市场观念的介入。虽然它所用的乐器和创作素材都是民族的,但音乐创作技法完全以摇滚乐、爵士乐、探戈等外来流行音乐模式为主体,即音乐中剥离了民乐传统中一切带有民族精神特性的技法和韵律,如音乐演奏中的旋律走向并非以中国传统民间性的“润腔”观念去润色处理,从音乐的审美角度缺乏东方的线条性意识,而用西方音乐中乐音之间点与点的旋律观念去处理,即西方的立体式和声色彩意识,尽管我们在评价这样的风格时说它并不代表民族音乐的主流,是外来的通俗文化内容,但它在大众化的欣赏观念中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因为,它所用的技巧及旋法特征都是建立在通俗文化观念中而表演的,这自然会受到这部分观众群体的认同。如,女子十二乐坊在海内外引起的市场效应,并不是她们演奏的音乐有多么悠久的传统,而是代表她们表演风格的乐曲迎合了以流行元素而畅销世界的通俗文化观念,所以,今天传统民乐转变为娱乐性音乐意识来传播,这是顺应了大众心理需求来策划制作的,其产品是为了迎合广大消费市场的需求观念而应运产生的。由于它们注重的是狂热的音乐节奏、富于热情的动感旋律,只要音乐能够带给人们一种激昂的情绪氛围,民族不民族、传统不传统对观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音乐所造成的热情气氛。今天,在国内流行音乐舞台上,音乐娱乐业在多方吸纳更加具有民族表演风格的元素来参与,以扩大和拓展流行音乐的发展空间,由于民族音乐中的神秘色彩和富有民族性的乐器,它成为流行娱乐行业在展示新的语汇、表现新的风格的重要元素。国内众多以民族器乐为背景而出现的娱乐性民乐表演也大都是从这个层面的境界上在补充流行乐坛的空白。

民乐以娱乐文化形式出现在音乐演出市场,主要原因有:1.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民族文化艺术走向国际舞台,并得到外国市场的欢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民族管弦乐艺术形式在很多国际重大文化活动中扮演了文化大使的宣传作用,民乐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吸引了外国音乐市场的关注。像中央民族乐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宣传效应,极大地提升了民乐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国内外对民乐由陌生而走向了认识和了解。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舞台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景象,各种文艺演出的表演、舞台制作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舞台的耀眼争辉、眩目多彩的创作思路成为我国文艺舞台展示现代艺术风格的重要趋势,而严肃音乐类型的民乐艺术品种由于舞台演出形式比较单一,与眼花缭乱的各种歌舞类文艺演出效果相比较,它自然缺乏一种舞台视觉效应的竞争力而逐渐被市场边缘化,观众的日渐稀少,民乐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很多演出团体闲置待岗,有的甚至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从业人员的出路和现状使得一部分演员及文化经纪人以市场为着眼点,从娱乐市场的角度来包装改造民乐,并选择了适应大众口味的表演风格来满足观众对音乐欣赏的视觉与听觉需求。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由中国所承担的短短八分钟艺术展示中,人们看到了一个以中国民族音乐的时尚化而出现在国际舞台表演视线中的民族器乐形象,民乐的这一风格趋势正是符合了民乐向大众文化延伸的迫切需求。3.传统民乐由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观众和市场都比较熟悉,但娱乐性民乐的出现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十分贴近生活,是在走平民化的欣赏要求,因此,娱乐性表演对于一般普通百姓式十分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正是由于它有着广泛的市场性,这种形式的演出却蕴藏了潜在的商机,很多演出商花大量资金投入到各种民乐组合中去包装、宣传、推广,就是看到了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文化中所包含的巨大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