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善行:人生规划
7210000000026

第26章 成佛以后

佛教主张“佛性平等,人人皆得成佛。”所谓“即心即佛”,又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所以,在成佛之前,大家都是一样,是一个“藏佛人”。成佛之时,自己已经把精神、生命、真心,融人大宇之中,和真理同在。真理是无处不遍,无所不在;佛性真理遍满虚空,在大宇之中,享受自然、平和的法性之乐。

直到成佛以后,佛陀的法身可以继续安住在寂静的法性里,也可以如如而来,应现世间,开导众生,像释迎牟尼佛应化世间,给予众生示教利喜,应病与药,把般若真理的种子,播向一切众生的心田,给予众生做一个得度的因缘。

成佛后的佛陀,示现凡夫相,做众生的津粱,背负众生渡生死海,登涅槃岸。成佛后的佛陀,一样晨起托钵、经行、教化、入定、静思、运动,慈悲教化众生,带领他的教团做世间众生的明灯。

成佛后的佛陀,是常精进、是不休息、是大慈悲、是大般若,是大勇猛、大威力总合的圣者。他把信解行证融合在一起,他把慈悲喜舍融入于一体;他不重空谈、不尚虚浮,他事理圆融、福慧同等;他行化于宇宙虚空之中,就好像“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唐朝的顺宗皇帝曾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常思惟,更勿生疑虑。”

唐顺宗听后,心中仍有疑虑,于是又问道:“佛向王宫来,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再答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

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明,佛陀是一个活生生、有历史可考的圣者;成佛后的佛陀,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而是心怀度生慈悲愿的人间佛教行者。从佛光如满禅师与唐顺宗之间的问答诗偈,足以为证。

你也是佛!你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