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两宋
7211700000004

第4章 赵匡胤先生再统中华(3)

天下形势异常紧张,首府开封更是在紧张的气氛下压抑着,似乎再往上加一点,就会引起一场不可遏制的大爆炸。人人各揣心思,各有想法,各有所图。坊间更是议论纷纷,地埂田间、坊里店铺、茶余饭后,各种流言蜚语纷至沓来,冲击着每一个人。此时的五代到后周时期,已是接近尾声。经过了郭威和柴荣的苦心经营,国家已基本上了轨道。人民的生活较以前已是安定得多了。以往,面对那触目惊心的杀戮、饿殍遍野的大地、无衣无食的日子,老百姓的心已是彻底的凉了。如今好不容易过上点安稳日子,他们的主子又离开了他们。国家的形势骤然改变,少主年幼,能维持这个国家吗?难道老百姓又要过刀割火炙的日子了吗?恐怕此时的他们除了议论纷纷、人云亦云之外,也只有求助于老天了,求老天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

这个时候,一幕非常精彩的戏剧上演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就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千古霸业。

无论童年的赵匡胤就天生异相,有帝王之资;还是青年的他就胸怀大志,希望将来成就天下大事,而此时的赵匡胤确实是有成为帝王的想法。无论是当时的形势,还是赵匡胤本人的资历,都具备了让他成为帝王的条件,缺少的就是应该怎样做,把各种有利的因素组合起来,完成这一千古奇功。于是,经过精心谋划的陈桥兵变终于发生了。

自从后周世宗柴荣设殿前都点检以提高殿前司地位以后,殿前司地位虽仍略低于侍卫亲军,但已大体相当。这就引起了侍卫司和殿前司两大体系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世宗进行最后一次北伐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世宗北伐时规定,大军出征所需要的物资,都要在京城统一供给。一天,人们忽然在京城地下得到一根黑木,大约有三、四尺长。有人上前拿起此物,只见上面写着:“点检做。”看见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件什么东西,总之认为它是一件神物,于是就通过人交到世宗柴荣的手里。

这可能是侍卫亲军司长官都指挥使李重进派系为了陷害世宗的亲信张永德而人为的,意思是说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想当皇帝。世宗于五月返回开封,六月初病情加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对后世进行了安排:首先,封长子为梁王,以便将来即位;宰相范质、王溥加参知枢密院事,以加强顾命大臣的职权。同时做出对张永德的防范,因为张永德的名位很高,又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再加上“点检做”符契的阴影;就以张永德缺乏主见为名,削了他的都点检的职位,让他出外做节度使去啦!而以名位较低、但世宗比较信任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六月中旬,世宗病死,梁王柴宗训即位,是为恭帝。恭帝即位,为百官加官进爵,禁军的最高将领、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再进爵之后,即被调任淮南(今扬州)节度使,虽仍然留有军职,但已是远离首都。这是在罢免张永德之后,将名望高到可能威胁后周帝位的高级将领减除的又一措施。原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在得到提升后,也奉诏巡防北边,调离了京城。同时,提升名位较低的高怀德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在京的高级将名位都较低,这可能是世宗和顾命大臣范质为巩固少主的帝位而采取的措施,然而却成了赵匡胤发动兵变的有利条件。此时,在京的高级将领中,除了韩通外就属赵匡胤的地位最高,同时他又是殿前都点检,于是他就利用当时有利的条件,对神符之事大加渲染。人们议论纷纷,都说点检要做天子了,这是天命所归。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世宗柴荣万万也不会想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赵匡胤铺路。赵匡胤对此却是从容继承却又发扬光大。试问:有谁敢逆天而为呢?天意,人意,堂而皇之的没有比天意更漂亮的借口了。

赵匡胤在完成了舆论造势之后,紧接着就进行了兵变的第二步,即将大军带出京城,将军队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960年的正月初一,这天,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上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当中,祈祷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生活富裕和谐。然而,赵匡胤却指使亲信谎报军情,称:“北汉和契丹的军队已经联合进攻后周的边境。”少主刚刚即位,国事还不稳定,如今又有外患叠加,这怎能让人容忍。内安邦是文臣之事,外定国是武将之职。于是赵匡胤就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出征,荡平边患,为国家出力,以不负世宗的托孤之恩。后周宰相范质就与王溥商议对策,而此时的王溥早已投靠了赵匡胤,所以他极力同意让赵匡胤领兵出征。这就促成了范质的决策,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殿前、侍卫二司的精兵北上抗击。而赵匡胤呢?继而将自己关系比较疏远、而名望却比较接近的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调离,让他做先锋,先大军一步出发。

正月初三这天,后周的文臣们眼睁睁地看着赵匡胤将几十万精兵带出了开封城。大军行至一天,来到了陈桥驿这个地方。陈桥驿距开封几十里路程,位于开封东北,是开封的门户,军事咽喉要地。几十万大军走了一天,却只走得几十里,而大军却恰恰选择了陈桥驿这个地方,可见赵匡胤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此时的慕容延钊所率的先锋部队已渡过黄河北上,因而既不在兵变的现场,又有黄河的阻挡,不会成为兵变的阻力。时机已经成熟,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亲信赵普等,便带领平时一向亲近的将领鼓动士兵兵变。

当夜的五更,军士们骤集在驿门下,叫喊着让都点检赵匡胤做皇帝。有人出来阻止,众人不听,依旧叫嚣着,气氛异常激烈,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等到天明,军士们更是逼近了赵匡胤的寝室。赵光义这时来到赵匡胤的寝室,向他说起了发生的事情。赵匡胤踱步来到帐外,看见军中将士都群情激奋,手里提着兵器,叫喊着:“大家都没有个主心骨,愿策太尉(对高级将领的尊称)早登大宝,荣为天子。”还没等赵匡胤说话,众人就将早已准备好的黄袍加在了赵匡胤的身上,随即跪倒膜拜,山呼“万岁”。试问:如果不是经过精心的策划,黄袍又怎么拿出如此及时,有如此恰到好处?如果说郭威的黄袍加身只是一次预演罢了,因为他所披的黄袍只不过是一领黄色的旗子;而此时赵匡胤所披的黄袍,却是真正的龙袍。可见,直到此时,黄袍加身才被赵匡胤正式申请为专利,为他自己所有。黄袍加身是由赵光义和赵普共同商量,并已得到赵匡胤默许的一件大事。赵匡义和赵普在军中鼓动平日里一向亲善的士兵完成了这场大剧。而赵匡胤呢,更是半推半就,或者是战士们根本就没给他推的机会,就把他抱上了马——不,应该说是抱上了虎。此时的赵匡胤已是骑虎难下了,或者根本他就应该是一个骑虎的人。赵匡胤随即率大军返回了开封城。在回军的途中,赵匡胤对众人说:“我本不想当这个皇帝,是你们为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硬把我推到这位置上来的,是你们陷我于不义。如今既然我当了这个皇帝,你们就得听我的,否则我就不干啦。”众人们都表示同意。于是赵匡胤发号施令,改变了以往兵变时士兵抢劫的惯例,严禁士兵掠杀,抢夺人们财产。这样就争取到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嘛!赵匡胤这招做得实在是漂亮。

大军返回时,已是正月初四,留守开封的守将是谁?正是石守信,这位赵匡胤童年时的玩伴,也是和他在军中生里来、死里去,在死人堆里找活命的亲密战友,更是后周军队中另一位战功卓著的将领。赵匡胤将大军带出,却留下这样一位心腹之人留守开封,其心可见,陈桥兵变奇谋更是缜密。大军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开封城。此时后周的早朝还没有散,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立即自内廷奔回,准备抵抗,却被赵匡胤的亲信、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追杀于家中。

赵匡胤在控制了京城之后,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要做,那就是争取到后周首相范质的支持。赵匡胤在从军之初,看到后周皇帝郭威在邺城(今河北大名东北)第一次兵变后回京,因为得不到首相冯道的支持而功亏一篑。后不得不用出兵的机会,在澶州发动第二次兵变,才废了后汉而建立了后周。赵匡胤不能不吸取教训。因而,在回到殿前司公署之后,他立即脱掉了黄袍,命令将士们将宰相范质和王溥押到了公署。

面对如狼似虎的亲兵们,范质质问赵匡胤:“先帝对待太尉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如今先帝驾崩,身体还没有冷却下来,你就这样做,你对得起先帝的托付之恩吗?对得起先帝的知遇之恩吗?对得起天地良心吗?”范质完全无视赵匡胤已被拥立为皇帝的事实,仍然以“太尉”之称来称呼赵匡胤。赵匡胤听范质如此说,呜咽道:“我受先帝厚恩,如今却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上负苍天,下愧大地,中对不起先帝之恩,身在针毡,命悬累卵,我到底该怎么办啊?”说罢嚎啕大哭,装出一副毫无办法的样子。赵匡胤的亲信、殿前司散指挥都虞侯罗彦环拔出了宝剑,厉声叫道:“今天一定要得到大家心目中的天子,早定大统,否则谁也不许走。”范质看到大势已去,回天乏力,为了避免后周代汉时杀害嗣君的惨剧重演,遂提出了条件,要赵匡胤行禅让之礼,以取代周朝,并且要侍太后如母,养少主如子,这样才不负先帝之恩。赵匡胤都一一答应了下来。这时,早已投靠赵匡胤的副宰相王溥应声下拜,山呼“万岁”。宰相范质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事实。

当天,在崇元殿举行禅代礼之后,赵匡胤正式登基,是为太祖。次日,正月初五,公元960年2月4日。因为赵匡胤曾领归德军节镇宋州,所以建国号为宋,改周显德七年为宋建隆元年,大宋朝正式建立了,史称北宋,仍以东京开封为都。

太祖赵匡胤荣登大宝,这回他没有违背诺言,对柴氏并未斩尽杀绝,而是给柴氏以很大的优待,立铁券丹书,让他们世享荣华富贵。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的柴大官人,即为世宗柴荣的后人。太祖虽兵变登基,然这次兵变亦是流血最少的一次,又很优待柴氏的后人,可见他仁德的一面。

纵观陈桥兵变发生的经过,这是一次经过周密计划而发动的兵变,其缜密程度很值得研究。兵变成功,赵匡胤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然而,作为武将的他,是靠兵变起家,取得了帝位。对于赵匡胤来说,如何才能让自己高枕无忧,稳坐皇位?这是一道难题,也是他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自己的部将都向他这个榜样学习,赵家江山恐怕过不了多久又要易主了。于是,又一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