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趣谈逻辑
7221400000010

第10章 向动物请教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古希腊的哲学家说过,“人为万物之灵”。

人有智慧的大脑,有灵巧的双手。因而主宰地球的是人,探索宇宙的也是人。这是任何动物都万万不及的。

但是动物也有其得天独厚之处:老鹰的千里眼,兔子的顺风耳,还有那灵敏的狗鼻子……都是人所不能比拟的;春蚕吐丝作茧,蜜蜂采花酿蜜,狗能侦缉、找矿,等等。因此,在许多事情上,“万物之灵”倒很有必要向动物请教请教!

在《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回来的路上迷失了道路。管仲懂得老马识途,因而找到了原路。成语“老马识途”就是从这里来的。队伍走到山中,找不到水源,又陷入了困境。这时,隰朋又出了个好主意,他说蚂蚁冬天巢穴于山的南面,而夏天则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穴封上有一寸高,穴下一仞(汉以前一仞为八尺)便有水。于是,找到蚁窝,掘地得水。

老马识途,为大家所熟知。隰朋利用蚁窝来准确地找水,这事倒很新鲜。细想一下,觉得颇有道理。水,是蚂蚁生存的必要条件,蚂蚁总是在水源附近营巢筑穴,所以找到了蚁穴,掘地就能得水。隰朋应用了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有水,才有蚁穴,

有蚁穴,

所以,有水。

上面这个推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正确的,因此,所得结论符合实际。

所谓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假言前提的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与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而且它的后件也是真的,那么它的前件就只能是真的,而不可能是假的。因此,如果承认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就必须承认它的前件。于是,就得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第一条规则:承认后件就承认前件。

上面那个推理,小前提肯定了大前提中的后件“有蚁穴”,因而结论肯定了大前提中的前件“有水”。这是一个肯定式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与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而且它的前件又是假的,那么它的后件就不可能是真的,只能是假的。因此,如果否认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就必须否认它的后件。于是,就得出第二条规则:否认前件就否认后件。

隰朋不仅懂得蚁穴与水源的密切关系,而且还懂得蚂蚁的居住地点是随时令而转移的。“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这就为寻找蚁穴划定了范围,免得踏破铁鞋无觅处。如某座山上有蚁穴,而当时若是冬令季节,那一定在“山之阳”。如果跑到“山之阴”去找,就无异于“树头挂网枉求虾,泥里无金空拨沙”。这里也是应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列式如下:

只有在“山之阳”,才有蚁穴,

这是“山之阴”,

所以,这里没有蚁穴。

上面这个推理是否定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符合第二条规则,因而也是正确的。它由第二个前提否定假言前提中的前件,从而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即用“山之阴”否定“山之阳”,得出“没有蚁穴”,否定了假言前提中的后件“有蚁穴”。

韩非在讲述了上述故事之后,紧接着就发表了一通议论。他说像管仲、隰朋见识这样广的人,碰到疑难,竟能不耻下问,向动物请教,而当今一些人却不知道向前人学习,不能不是一个过错。

在战争中向动物请教的事,历史上不乏其例。据说1794年深秋,拿破仑的一支军队进军荷兰。在强敌入侵的紧急关头,荷兰人打开了所有运河的闸门,用滚滚洪水阻挡了敌军进攻。法军不得不撤退。但是撤退刚刚开始,法军统帅夏尔·皮舍格柳(拿破仑的老师)突然发布命令,停止撤军。因为他已获得一项报告:有人看见蜘蛛在大量吐丝结网。不久,寒潮来,滚滚江河,一夜之间顿失滔滔。法国军队踏冰越过瓦尔河,一举攻克荷兰要塞乌得勒支城。

一支军队的行动怎么取决于蜘蛛的是否吐丝结网呢?有经验的人们知道,在深秋,只有当干冷天气即将到来的时候,蜘蛛才会大量吐丝结网。就是说干冷天气是蜘蛛大量吐丝结网的一个必要条件。人们根据蜘蛛在结网,就可推断干冷天气即将到来。

法军统帅夏尔·皮舍格柳做了一个肯定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干冷天气即将到来时,蜘蛛才会大量吐丝结网,

现在蜘蛛大量吐丝结网,

干冷天气快要到来。

上述推理显然符合第一条规则,结论是正确的。

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常犯两种错误。一是通过肯定前件来肯定后件。例如:

只有有水,才有蚁穴,

有水,

所以,有蚁穴。

有水,是有蚁穴的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但“有之未必然”。

错误之二是通过否定后件来否定前件。例如:

只有有水,才有蚁穴,

没有蚁穴

所以,没有水。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是前件的充分条件。有蚁穴,一定有水,但没有蚁穴,不一定无水,这就是《墨经》上说的“无之未必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