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趣谈逻辑
7221400000013

第13章 “柳絮飞来片片红”

——逻辑矛盾与现实矛盾

鲁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到古时候的一些清客为人帮闲,还亏他们真有两下帮闲的本事时,举了一则诗坛逸话。清人陆长春在《香饮楼宾谈》中记述了“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替人补台的一桩趣事。一口,金农应某盐商之邀,前往扬州名胜平山堂赴宴。席间有人提议每人吟一句古人有关“飞红”的诗句来助酒兴。轮到盐商时,他冥思苦索之后,终于憋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是白的,明明是“柳絮飞来片片白”,怎么能说“片片红”呢?一阵哄堂大笑,弄得他窘态百出,下不了台。这时,金农很为盐商抱不平,他说,这句诗实在做得好,而且还有出典呢!众人将信将疑,追问出处。金农起身说道:“此乃元人咏平山堂诗,引用得很正确。”接着他从容不迫,口吐莲花:

廿四桥畔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这诗是说在扬州廿四桥畔,夕阳照在桃花坞上,红光四射,柳絮顺风飞来,像落霞一样,片片带彩,一幅多么美妙的景色!“柳絮飞来片片红”,本来是不通的,经那个清客用前三句一铺垫,就一变而成为动人的佳句了。这诗委实做得好,不过,它哪有什么出典呢?纯粹是他即应景附会的急才所为。

孤立的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与人们思想中早已形成的判断“柳絮飞来片片白”,是互相矛盾的。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事物作出相反的两种判断,我们称之为逻辑矛盾。思维中出现逻辑矛盾,就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这是论证中的大忌,也是任何其他思想表达方式的大忌。

矛盾律规定,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不能同时为真。要排除逻辑矛盾,就得设法使两个思想互不冲突、互不否定。上述清客凑吟的前三句诗,使得“柳絮飞来”的环境条件改变了;从而清除了通常情况下的“柳絮飞来片片白”与特殊情况下的“柳絮飞来片片红”的矛盾,使得二者同真。

冯梦龙编的《古今谭概》中有一则笑话,解逻辑矛盾真是解得好极了。有个叫张幼于的人,每天都有大批食客到他家混饭吃。有次,张幼于作一谜语贴在门上,对大家说,解对了的才能进。谜语是:“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一大群食客挠首搔耳,百思不解,只好瞪着眼睛吃闭门羹。一个叫王百谷的,上来就把它解掉了。他解得真妙:“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罗十二为丞相,小不小;闭了门儿独自吞,羞不羞?开了门儿大家吃,好不好?”这个谜语的四句话是四对矛盾概念,我们不能说某人年老,又说他不年老,同样也不能说某人人小又不小。王百谷说“太公八十遇文王”,人虽老,但心不老。“老”与“不老”说的是两码事,可以在一人身上“合二而一”,不构成逻辑矛盾。同理,说甘罗人小,但官职不小。他将第三、第四两句变成反问句,反问主人,你这样做是羞还是不羞?照我那样做是好还是不好?王百谷这一解,解得主人大笑。

列宁曾经指出:“‘逻辑矛盾’——当然在正确的逻辑思维的条件下——无论在经济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应当有的。”同时又指出存在着与“逻辑矛盾”不同的“生活本身的矛盾”、“实际生活的矛盾”,他说:“这并不是叙述的矛盾,也不是学说的矛盾……这并不是臆造的矛盾,而是活生生的辩证的矛盾。”这种矛盾,我们称之为“现实矛盾”。这种矛盾不是矛盾律要排除的。

不是在同一时间,或者不是就同一对象,同一方面来说,相反的两个思想可以不构成逻辑矛盾。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与“覆舟”,这是一对矛盾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水具有这两种不同的功能。

俄罗斯俗语说:同一个人“在绵羊面前是好汉,在好汉面前是绵羊”。表面上前后冲突,但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是真实的。

马克思说过:“革命死了,革命万岁!”既然死了,又怎么万岁呢?马克思是说,法兰西工人的革命斗争虽然暂时失败了,但革命精神是永存的。我们说,反动派的破坏与捣乱,既是坏事,又是好事。这里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事情可以引出好的结果来,并不是说它本身既坏又好。

总之,一切反映了现实矛盾的思想,都不违反矛盾律;而叙述过程中出现的逻辑矛盾,却违反矛盾律。但是,在思维中,何者为现实矛盾的反映,何者为逻辑矛盾的表现,往往不容易分清。

例如,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所谓“文以载道”说,又有所谓“诗言志”说。曾有不少人据此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界可分为“载道”派、“言志”派。

钱锺书在《旧文四篇》中指出: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和“诗言志”只规定各别文体的功能,并非概论“文学”。“文”指散文,以区别于“诗”、“词”。这两者看来针尖对麦芒,其实却井水不犯河水,有如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钱锺书认为:二者也可说是“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互不矛盾。因此,同一个作家既可以写文章宣传这样那样的道理(即“文以载道”),又可以写诗歌抒发感情与志向(即“诗言志”)。这就是说,“文以载道”和“诗言志”,并非笼统地谈论“文学”,讲的不是同一对象,并不构成逻辑矛盾。

又如,某人口才好,我们称赞他“出口成章”;某人文章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们又说他的文章“明白如话”。有人就提出“出口成章”好,还是“明白如话”好的问题。置身于绮丽的山水中,人们感叹说“风景如画”;站在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面前,人们又品评道:“如临佳境”。“风景如画”与“如临佳境”,又是哪一种情况更值得称道呢?

张渔甫在《语言的奥妙》中认为,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懂得,自然景物、口语是第一性的,图画、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同时必须懂得,图画是对自然景物的艺术反映,书面语记录口语时也作了提炼加工。因此,图画不能脱离自然景物,书面语必须接近口语,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图画不能单纯模仿,必须有所提高,书面语不能简单照录,必须经过加工。因此,“出口成章”好,“明白如话”也好;“风景如画”好,“如临佳境”也好。它们所涉及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实际上并不矛盾。

矛盾律所要排除的逻辑矛盾,是指在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同一方面所做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离开这“三同一”,就不构成逻辑矛盾了。

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在《圣经》里面有着摩西死后受殡葬的文字,难道人死后还能亲自描述自己受殡葬的场面吗?早在公元8世纪的时候,就有一个学者列举出《圣经》中一系列诸如此类的“矛盾”,以说明《圣经》不圣。

据说,一个得道之人在书中描绘自己死后受殡葬的场面并不是不可能的事。释迦牟尼佛就曾提前三个月预知自己将要涅槃。《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开头便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重阁讲堂。告诸比丘:却后三月,我当般涅槃。”据记载,这类预知之事在中国高僧中代有其人。

倘若一个人说:“我既赞成‘人能看见自己死后的情形’,又不赞成‘人能看见自己死后的情形’。”那么,我们就要说,他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