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最吃得开
7228300000032

第32章 做人有魅力——个人形象很重要(2)

如果你未能明白你的终生事业是什么,那么你注定是一个穷人,注定整天为些小事奔忙,这样其实是很迷惘的,没有意义的。

对于青年人来说,不是能不能做什么事,而是更适合做什么事,当我们在确定自己往哪方面发展之前,建议各位朋友,先问清楚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对哪方面的事物最感兴趣?

②我的性格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什么形式的工作?

③我的特殊能力是什么呢?

④我的性格、我的特殊能力最适合通过什么工作来发挥?

⑤我选择这份事业,我能一直坚持下去吗?

做事之前,这些问题都应该用心地搞搞清楚,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事业的发展负责,这直接关系到你以后的人生。人生其实就是一系列的选择,是选择失败还是成功,选择前进还是后退,选择这样还是那样,能正确做出选择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功者,希望你是其中的一位。

一个有魅力的人,应该是个事业有成之人,而事业有成,与自己对事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一个勇于担当事业责任的人,至少应该拥有一份执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发展,才能有成就。

(5)对社会的责任

一个有魅力的人,不仅能担负起自身的责任,还要能为社会承担责任,因为社会不仅是公共的,也是每个人的。

刘永好先生曾说:“我必须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只有农民富了,中国才算真正的富了。”因此他把企业的服务方向,锁定在为农民增产上,为农民开发出了多种能提高产量的饲料,造福于民,造福社会,自然也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回报。

在菜市场上,有些商贩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缺斤少两,往肉里注水,或在秤盘下面放块吸铁石等,他们只为那一点钱负责任,全然不顾及别人,也全然不顾及社会,最终只会遭到社会的唾弃。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先生,为了增强中国人才在世界竞技场上的竞争优势,他发誓要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漂亮的英语,他的民族气节使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对社会的责任,十多年如一日,李阳先生的这种行为真的是可歌可敬。

人作为万物之灵,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中,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所以也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4.选好服饰,打造完美形象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个人形象已成为一个人走进社会的资格证书,有时候,这甚至比工作经验更重要。要记住:你的形象也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和人生,要塑造良好的形象,服饰是很重要的一环。

在人际交往中,穿戴整洁的意识形成优雅从容的风度,而衣衫褴褛、衣冠不整则使人感觉龌龊、猥琐和局促不安,缺乏尊严和庄重感。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裳。”在很多应酬中,人们都有以貌取人的势利天性。你的外在形象,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你的印象,你穿得气派,无形中就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别人觉得有利可图,就容易答应你的要求;你衣着寒酸窝囊,别人认为无油水可捞,就可能一口回绝你的请求。

一个人如果穿着得体,就会给人一个好印象,它等于是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聪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赖他。”反之,一个穿着邋遢的人,给人的印象就很差,它也等于是在告诉大家:“这是个没什么作为的人,他粗心、没有效率、不重要,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值得特别尊敬。”

一个人,不合身份的穿着,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很轻浮的印象。如果一位学生开着名贵汽车,或者使用价格昂贵的打火机,就难免让人觉得轻浮,因为这种不合身份的举动不舒服。

一个人的服饰具有“延伸自我”的特征。如果一个人的服饰差距过大,就会令人有“不完整人格”的印象。比如,衣服和鞋子都是高级品,而腰带却是廉价品的打扮,就会令人产生不自然的感觉,甚至怀疑你是一个诈骗犯。

莎士比亚说:“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世界著名的服装心理学家高莱讲:“着装是自我的镜子。”的确,在人际交往中,服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收入、爱好,甚至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思想情感等非语言信息。

此外,体形臃肿、衣着缺乏品位和姿势不雅等等,同样是造成负面形象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除了经常检查自己的仪表之外,还需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感。

脸部的表情是影响相貌的重要因素。你可以站在镜子前努力练习,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比较和蔼可亲,而不像凶神恶煞似的。这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的。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不容易磨灭的。长相凶恶的人谁也不喜欢,没有自信的人总是让人觉得缩手缩脚。有些人就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无非是外貌特征给人留下好印象罢了。

作为一个上班族,每天早上一定要站在镜子前看看自己的脸,是精力充沛的,还是一副宿醉未醒的样子?如果早上起来就一脸没精打采的样子,最好先振作一下精神再出门。

尽量找机会利用镜子审视自己的脸,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更要随时保持清醒状态。即使是男士,也要随身携带一面小镜子,随时注意一下自己的领带是不是松了,头发是不是乱了,自己的脸部表情够不够柔和,是不是保持着充沛的活力。

在交际应酬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对方松懈,失去警戒心。所谓最佳表现,就是不要让对方觉得自己笑容勉强,要保持坦率诚恳的表情。正直的人能给他人安全感,这是赢得他人信任的重要条件。在商业社会中最忌讳的,就是过于尖锐的处事方法,所以要让自己养成保持柔和表情的习惯。

为自己包装一副好形象,这对于处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的现代人格外重要,许多意想不到的职位、公差、会客机会等等,都会因为大方得体的形象而落在你头上,而这些机会很可能就成为你飞黄腾达的第一步。

5.微笑带给你无穷魅力

有人说:“微笑是一句世界语。”的确,现实生活中,微笑最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不论一个人地位高低,不管是富翁还是穷人,只要用微笑去面对人生,便会给你带来快乐和温馨。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所以,把微笑挂在脸上,也是提高人气指数的一种方法。

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都少不了社交,而微笑则是社交中的的润滑剂,因为没有人喜欢整天盛气凌人、板着一张冷面孔的人。

托马斯·爱德华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负责人,也是一位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不善言谈,表情呆板,不受大家欢迎。后来,他决定改变自己,于是经常把开朗的、快乐的微笑挂在脸上。在以后的日子里,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爱德华的与众不同。

他每天早上都对他太太微笑,结果正是微笑改变了他的生活,两个月中,他在家所得到的幸福比以往一年还要多。

他对每个人都以笑脸相迎,对电梯管理员如此,对门廊里的警卫如此,对清洁人员也如此。他在公司对所有的同事微笑,对那些陌生的客户微笑,结果,每个人都以微笑回报他。以前讨厌他的人,也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拉近了与他的距离,现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

爱德华的事例清楚地告诉我们,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微笑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微笑是希望和力量,它犹如春风吹拂着别人的内心。愁眉苦脸的人给人以缺乏自信、消极悲观、没有能力的感觉,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领导也不会把重要任务交给他,因为他不可能得到领导的信任。

微笑不但可以帮助那些承受上司、同事、客户或家庭压力的人,化解他们胸中的不如意,还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希望,让他们知道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所以,只要活着,微笑就不能少了。

假如你是一个不懂得微笑的人,那么就应该鼓励自己去练习微笑。当你单独一个人的时候,鼓励自己唱一首欢快的歌,这就很容易使你快乐了。否则,只能让别人离你越来越远,你的生活也会越来越苦闷,越来越孤单。

笑容是善意的信使,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可以照亮自己。原本不开心的你,脸上带着微笑,心情也随之舒展了几分。同时,把你的笑容带给愁眉苦脸的人,对方也能体会到希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张永所在的单位,要招聘一名专业性很强的员工,不久,他找到一个很合适的人,而且还是一位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张永与这个大学生通了几次电话,在交谈中张永得知,还有几家公司也希望这个毕业生去,而且实力都比张永所在的公司强。所以,当这个毕业生表示愿意到他们单位来工作时,张永觉得很意外。

后来,在一次午餐中,张永明白了这个毕业生来他们公司的原因。这个毕业生对他说:“因为其他公司的经理,在电话里说话总是很生硬,商业味很重,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做生意。可你却完全不同,你的声音听起来很亲切,我能感觉到,你是真诚地希望我能成为你们公司的一员。我似乎看到,在电话的那一边,你正微笑着与我交谈。”

微笑在社交中,是一个与人沟通的有效方法,是礼貌的体现,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涵养与水准。

一个刚刚体会到微笑妙用的公司负责人说:“我刚开始对同事微笑时,大家都非常不解,甚至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没过多久,他们就改变了看法,表示欣喜、赞许,而我也感觉到生活比过去快乐了许多。现在,微笑对我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对别人微笑,别人回报给我的也同样是微笑,过去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变得热情友好起来。”

微笑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轻松自如地提升人气,并为日后的成功种下善意的种子。所以,精明的人不会大意到把微笑藏起来,而将愁苦挂在脸上。

6.幽默的人最有魅力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不断地、交替地扮演着主人和客人的角色,因此,我们有可能要去应付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令人不快的行为、或者闹得不像话的场面。这种时候,就需要展现幽默的魅力。

有人想平息餐桌上的争论,他提了一个十分意外的问题:“诸位,刚才是一道什么菜?大概是鸡!”

“是的。”一位客人回答。“一定是公鸡!”

这人一本正经地说,“原来是鸡在作祟,难怪大家要斗起来。”说完,他举起酒杯:“来点灭火剂吧,诸位!”一场餐桌上的征战顷刻间平息了。

懂得幽默的人最有魅力,也最懂得协调人际关系,有时候,为了化解矛盾,没有任何合适的方式,只有依靠幽默的力量。

当时百货公司大拍卖,购货的人又推又挤,每个人的脾气都犹如枪弹上膛,一触即发。有一位女士愤愤地对结账小姐说:“幸好我没打算在你们这儿找‘礼貌’,因为在这儿根本找不到。”结账小姐沉默了片刻,说:“你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样品?”那位女士愣了片刻,笑了。

作家欧希金在他的《夫人》一书中,写到了美容产品大王卢宾丝坦女士。后来,在一次他自己举行的家宴中,一位客人不断地批评他,说他不应该写这种女人,因为她的祖先烧死了圣女贞德。

其他客人都觉得很窘迫,几度想改变话题,但是都没有成功。谈话越来越让人受不了,最后,欧希金对那个人说:“好吧,那件事总得有个人来做,现在你差不多也要把我烧死了。”这句话马上使他从窘境中脱身出来,随后他又加上一句妙语:“作家都是他的人物的奴隶,真是罪该万死!”

每一位有经验的领导都知道,要使身边的下属能够和自己齐心合作,就有必要将自己的形象人性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幽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一位年轻人,新近当上了董事长。上任第一天,他召集公司职员开会。他自我介绍说:“我是杰利,是你们的董事长。”然后打趣道:“我生来就是个领导人物,因为我是公司前董事长的儿子。”参加会议的人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起来。他以幽默来证明,他能以公正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地位,并对之具有充满人情味的理解。实际上,他也委婉地表示了:正因为如此,我更要跟你们一起好好地干,让你们改变对我的看法。

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以有趣,并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人情味,给人们提供某种关怀、情感和温暖。

据说有位大法官,他寓所隔壁有个音乐迷,常常把电唱机的音量放大到使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这位法官无法休息,便拿着一把斧子,来到邻居门口。他说:“我来帮你修修电唱机。”音乐迷吓了一跳,急忙表示抱歉。法官转而又说:“该抱歉的是我,你可别到法庭去告我,瞧我把凶器都带来了。”说完,两人像朋友一样笑开了。

显然,这位法官并不想把邻居的电唱机砸坏,他只是恰当地表达了对邻居的不满。他的行为似乎是对音乐迷说:“我们是朋友,我希望和你好好相处,至于唱机是唱机,可以修理一下。”当然,所谓“修理”,只是把电唱机的声音开低些罢了。

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和财税局长有矛盾,双方很难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可是又必需把他们俩都请来,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他们都来了,但是双方却视而不见,犹如两个瞎子。这时,会议主持人抓住他们的矛盾,进行了一瞬间的趣味思考。于是,他向人们介绍这位董事长时,说:“下一位演讲的先生不用我介绍,但是他的确需要一个好的税务律师。”听众爆发出一阵大笑,董事长和财税局长也都笑了。

这就是“趣味思考法”——不要正面揭示或回答问题,而是用愉悦的、迂回的方式揭示或回答问题。

著名足球教练罗克尼,也是个善于进行趣味思考的人。有一次球赛,罗克尼带领的诺特丹足球队在上半场输给对手7分。可是,他在休息室中一直与队员们开着玩笑,直到要上场进行下半场比赛时,他才大喊:“听着!”队员们惊惶失措地望着他,以为他要把每一个人都大骂一通。但是罗克尼接下去说:“好吧。小姐们,走吧!”

没有责备,没有放马后炮,也没有指手划脚强调下半场如何踢球。罗克尼的乐观、豁达,克服了队员们心理上的障碍,帮助他们忘掉了艰难的处境。他的队在下半场创造了奇迹,踢出了一连串漂亮的、近乎完美的球。后来,罗克尼对采访他的人说:“不是我赢了,而是我的趣味思考法赢了,因为我知道我们精神上赢了,那么球也赢了。”

幽默作家班奇利,在一篇文章中谦虚地谈到,他花了15年时间,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结果,一位读者来信对他说:“你现在改行还来得及。”班奇利回信说:“亲爱的,来不及了。我已无法放弃写作了,因为我太有名了。”这封信后来被刊登在报纸上,人们为之笑了很长时间。

事实上,班奇利的幽默作品闻名遐迩,但他没有指责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读者,而是以令人愉悦的、迂回的方式回答了问题,既保护了读者可爱的自尊心,也保护了自己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