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最吃得开
7228300000007

第7章 说话方圆舌有钩,互不得罪吃得开(3)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让别人说自己是傻瓜,都喜欢受到大家的赞扬,给人一顶高帽子,尽管他的头不合适,但是没有人会不愿意戴,也没有人戴上后再愿意把它摘下来。所以,求人办事,不妨先给他一顶高帽子,让他沉浸于喜悦中,帮你把事情办好。

有一天,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应邀到托马斯家里去做客,对于托马斯,卡耐基的评价是:“他在人际关系方面是一位超级大师,他会给你以信心和勇气,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发挥你的潜力,做出你原本认为永远也做不到的事。”

卡耐基与托马斯夫妇度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那天晚上,他们谈得很投机,他们坐在炉火边,托马斯太太突然建议要打桥牌。

“不,我不会,我对桥牌一点儿也不懂。”卡耐基说:“那种游戏要动脑筋,对我来说太艰深了。”

“那有什么关系?”

“我还是看着你们打吧。”卡耐基说道。

“戴尔,相信我,一点都不难,对你来说学会它只是小菜一碟,容易极了,就像你写文章一样,一学就会。桥牌只需要记忆和判断,这对你正合适”托马斯说道。

还没等卡耐基回过神来,他已经不知不觉地坐在了桥牌桌前。那是他第一次打桥牌,本来他一点信心和心理准备都没有,可是正是托马斯先生的话使他有了信心和勇气。

卡耐基说:“这件事使我想起了伊斯·卡勃特斯,一位超级桥牌大师。他关于桥牌方面的书曾被译成各种文字,并畅销了很久,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他走上桥牌运动这条路,却仅仅是因为一个青年女子对他的鼓励。

“1923年末,卡勃特斯在美国只身孤影,身上的钱也不多了,他想在美国找个工作,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找到,后来终于经好心人介绍,他有了一份勉强能谋生的工作。

“卡勃特斯本来会打一点桥牌,可是技术差劲得很。他根本就记不住牌,常常把打出去的牌拿来翻看,所以没有人愿意跟他玩。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漂亮的桥牌女教师,她叫约瑟芬·狄丝。这位女教师在教卡勃特斯打桥牌时,发现他虽然牌技平平,但是分析能力很强,对自己手里的牌总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分析,狄丝认为这点素质很重要。

“于是,狄丝就试图说服他,她说:‘卡勃特斯,告诉你吧,你是桥牌界的天才。’卡勃特斯说什么也不相信:‘你说的是我吗?’狄丝就把她的发现告诉了卡勃特斯。

“在以后的时间里,狄丝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鼓励卡勃特斯,他的一点点进步都会被她称赞一番。

“后来,卡勃特斯终于相信自己是个桥牌天才了,他的牌越打越好,后来果真成为了桥牌界的顶尖高手。

“经过长期的接触,卡勃特斯最后爱上了狄丝,并与她结了婚。”

卡耐基从这件事受到了启发,他在《人性的弱点》一书将近尾声的时候,他又加了一节,叫做“‘高帽子’的妙用”。

卡耐基在这本书里对“鼓励”一词作了心理上的分析:鼓励与其说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暗示的手段。人在潜意识和意识层面上会有很多困惑,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所以就积压了下来,于是就会产生诸如“我能行吗?”或“我应该做吗?”抑或“客观条件允许吗?”之类疑问。

这种两难或三难选择,会让自己拿不定主意,而在这个时候,往往是外界的因素更能起作用,一个暗示或一个建议都可能叫你放弃徘徊,按照别人告诉你的去做。

心理医生为病人治疗常常就用这个方法,对你在观念中固执己见的某个问题,而心理医生又认为这些问题对你的心理健康不利,他会首先提出问题,将你拖进疑惑的境地里去,然后用暗示的语言来点醒你,使这件事你做起来丝毫没有困难。

鼓励其实就是一种与此相类似的手段。一些话语比如“你行的,你一定行”、“你是个天才,你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你是个很美的姑娘”等暗示性的语言,能使一个人在举止不定的时候重新鼓起勇气。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某所中学里找了一个班,并向班主任说明这个实验会产生一个奇迹,因为他在许多学校、许多人中间都做过此类实验,结果被证明很成功。

心理学家在暗中观察了很长的时间,他在班上发现了一个相貌平平,很不起眼的姑娘,于是他找了一个机会,把除那位女生以外,全班所有的人都召集到一起,并向他们说了自己的打算。

这位心理学家告诉学生们,从今以后,所有的学生都要把那位未到场的女生当作全班最漂亮、最迷人的姑娘,三个月之后,大家将会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从那天开始,学生们对那位姑娘的态度改变了,再也不是以前冷冰冰的态度了,而是极其热情的与她交往。

那位女生刚开始简直有点受宠若惊,她惊奇地看到,男生们把别的相貌姣好的女生撇在一边不理,而争着向她大献殷勤,而女生们都带着钦羡的目光,经常向她这边望。老师们上课时的态度也变了,每次提问时,总是先叫她的名字,当她答对了的时候,便会得到表扬和夸奖。

这位姑娘仿佛坠入梦境中一般,她不明白自己这些天何以从一个灰姑娘,一下子变成了众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一个星期过去了,人们仍像众星捧月一样地对待她。于是,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她的眉头舒展了,她的胸脯也挺起来了,由于笑声经常陪伴着她,她的心情也渐渐地开朗,愉快了起来,经常与同学们在一起尽情地玩乐。

两个月过去了,全班同学都惊奇地发现,她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虽然容貌上不能算是美丽绝伦,却也楚楚动人,并且微笑常常挂在嘴边,有的同学说那很象蒙娜丽莎的微笑。

后来,班上选班花,大家一致投票选那位姑娘。也许开始实验时,大家是在逢场作戏,可是到了后来,人们却都是诚心实意的了。

8.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圆通而不圆滑的说话技巧

现代人最大的苦恼之一,就是“圆滑和圆通分不清楚”,甚至将圆通看成圆滑,以致“看什么都不顺眼”,其实圆通本来是我们十分喜欢的境地,一个人如果能够修养成为“圆通大王”,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现代人的脑筋逐渐扁平化,缺乏深度,看事情不能够“入木三分”,凡是圆通都看成圆滑,丧失了对圆通的体认,从而扭曲了整个社会的判断标准,这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人始终摆脱不掉“二分法”的陷阱,甚至把它称为“必要的罪恶”。现代的中国,西化的程度愈来愈深,也渐渐生活在二分法的困境之中,动不动就明确地“二选一”,果决地在二中择取其一。

“请问要喝咖啡,还是红茶?”

“咖啡。”

这样一来,虽然显得明快而清楚,却丢失了我们固有的“二合一”,不敢回答:“随便”或“都可以”。

圆通的基本立场是“既不反对也不赞成”,以免掉入反对和赞成这种二分法的产物所设圈套,从而逃脱被套牢的噩运。

真正圆通的立场,就是时时认清“二合一”优于“二选一”的事实,体认“真理存在于二者之中”,尽量在两种相反的矛盾因子之中,寻求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做到“相反相成”的地步,把矛盾化解,成为崭新有效的结合体。

圆通是高难度的素养,一般人看不懂也学不精,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流于圆滑,而遭人唾弃。然而,一辈子学不会圆通,毕竟是人生一大憾事,所以“难学,还是要学;难精,必须用心”。

满脑子“圆滑”的人,看什么事情都觉得相当圆滑,看什么人都觉得丑陋、卑鄙。要学会“圆通”,第一步必须“以圆通代替圆滑”,从此,脑海中只有对“圆通”的期待,因为它不是“圆滑”的对立词,却是“圆滑”与“不圆滑”这种“二分法”的“二合一”。圆通会有圆滑的成分,同时也含有不圆滑的成分。先接受“圆通”的概念,再观察“圆通”的事实,然后分析“圆通”的要素,庶几可以学得“圆通”的精髓。请看下面所叙述的案例:

苏联瓦解,西方民主国家固然额手称庆,然而就苏俄人自身而言,无论如何,总不是一件好事。车臣之战,万一演变成为“灭族”的战争,对苏俄民众来说,更是惨绝人寰,非我们这些外人所能想象。

民主阵营和共产阵营对立,原本是“二分法”的产物,彼此不能相容,必须“二选一”,这样就会更增加彼此的仇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苏联解体,两大阵营互相沟通,才逐渐进入“二合一”的境地。

对于有矛盾的夫妻,我们总是“劝合不劝分”。既然结成夫妻,便是有缘,彼此要多包容,不可轻言离异。

圆通之人心中有数,劝导夫妻不可离婚,结果还是可能离异。但至少不出自我口,将来夫妻反悔,也不致两个人一起咒我:“当初根本没想离婚,就是听了你那么一句话:既然合不来,长痛不如短痛,干脆分开算了。一时糊涂,才产生这么悲惨的局面。”

劝导夫妻不可离婚,在夫妻吵架之后握手言欢时,心中落下一块大石,也会庆幸没有劝导离异,否则夫妻必然合起来咒骂:“想不到这么好的朋友,居然劝我们分开,真是人心隔肚皮,真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这样一来,岂不冤枉?

精明人最常用的字句,好像除了“不一定”之外,便是“很难说”。样样不一定,事事很难讲。

“不一定”和“很难说”,实际上也是“二合一”的表现。一般人以为“不一定”就是不一定,那是“二分法”的受害者,把“不一定”和“一定”相对待,并不是精明人应有的想法。我们的“不一定”,含有相当程度“一定”的成分,所以仍然是“二合一”。至于“很难说”,同样不应该看作“很好说”或“很容易说”的相反词,我们的“很难说”包含相当成分的“其实也很好说”。

只要听的人有心听下去,轻轻问一句:“怎么很难说?”保证说“很难说”的人,就会接着把难说的部分轻易地说出来。站在“很难说”的立场来“很容易说”,有如“不一定”之后忽然产生“一定”的观点,既灵活方便,又有安全保障。

圆滑的人,只推说“很难说”,便不说明事实,甚至乱说一些足以混淆事实的话,对于事实的澄清具有负面的影响,大家的心里都很不以为然。

“请问这一次旅行,要给导游多少小费?”

“很难说,因为给小费是每一个人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旅行社并没有规定,也没有理由做这种决定。”

这样回答表面,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听的人细细一想就会觉得,“你把我当小孩,连这种常识都没有”;“你这样说,未免太见外了吧,要不要说是你的权利,也不必说得这样客套,提防得如此严密”;甚至“我还不知道你最小气,还要说得这样好听”,因而对答话的人相当反感。

圆通的人,当然不会直接说出“应该给多少”、“最好给多少”或者“我打算给多少”这一类话。但是,在“我们研究看看”、“我们不妨分头打听,看看别人打算怎么给付”等等“推、拖、拉”用语之后,可能会说:“一般来说,每人每天给导游两块钱美金,不知道你觉得怎样?我们是不是过几天,看看情况再来商量?”

任何事情,总是不断地演变。往往原本可以赞成的事情,演变到最后,令人不得不反对;而原来应该反对的,也可能愈变愈应该加以赞成。把一切弄清楚,并且保证不再改变,这时候我们当然会当机立断,果敢地选择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但是,就算如此,警觉性特别高的精明人,也尽量避免公开表态,以免引起抱持不同意见的人的指责,甚至仇视。

圆通人士切不可单刀直入地问人家赞成或反对,因为对方认为有此必要,自然会主动表示,而他若不愿意说,即使苦苦相逼,也得不到真实的答案。被人家问起赞成或反对时,也不要直截了当地选择其中之一,兼顾赞成及反对双方面的看法,尽量加以包容。

9.没有修养难成事,耻笑讥讽惹祸端

古人有云:“言语伤人,胜于刀枪。”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常以“嘲弄”他人为乐,虽然一般都属玩笑性质,但总让人觉得不妥,毕竟“尖酸刻薄”、“有失厚道”的言事批评,轻则会使听者产生不悦,严重的甚至还会遭到杀身之祸。因此,古人说:“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并非没有道理。

台北县萧崇烈一家三口灭门血案,在警方锲而不舍的查缉后,已经宣告侦破。犯罪嫌疑人邓笑文被捕后,坦承因受经营堆高机生意的萧崇烈“讥讽”而萌生杀机,并在行凶后担心事情败露,再杀其妻女灭口。

邓笑文表示:两个月前,死者萧崇烈用话刺激他、耻笑他,并用手指指着他的胸前,笑他“没什么用”,开堆高机那么久了,仍然是“给人请(聘雇)”,不像他自己,开堆高机没多久就当上了老板。对于这样的“讥讽”,邓笑文怀恨在心,后来萧某只要与他碰面,就不断嘲笑他,以致使他萌生了杀人泄恨的念头。

据警方表示,嫌疑人邓笑文心智健全,但因受到对方不断的讥讽和嘲笑而杀人,这成为历年来灭门血案的特殊案例,颇值得社会大众警惕。

古人有云:“言语伤人,胜于刀枪。”许多人常以“嘲弄”他人为乐,比如有些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戏称未能在比赛中过关的来宾“笨”,或嘲笑比赛者的长相“丑”。虽然一般都属玩笑性质,但总让人觉得不妥,毕竟“尖酸刻薄”、“有失厚道”的言事批评,轻者会使听者产生不悦,严重的,正如灭门血案的被害人一般,遭到杀身之祸。因此,古人说:“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并非没有道理。

其实,因言辞起冲突而萌生杀机的情况,不只是在中国会发生,其他国家亦有所闻。法国巴黎有一名“美食专栏作家”,经常在文章中特别赞誉某家餐厅,或严词批评某些餐厅的菜肴。有一次,此专栏作家在专栏中对一餐厅的菜色做了“像猪食”的评语,以致激怒了餐厅老板。该老板事后特别再请这位美食专栏作家去试吃“精致美味的佳肴”,不料美食专家吃完之后脸色大变,晕倒在地,送到医院时即已气绝身亡。餐厅老板被警方逮捕收押后,坦承有意“设毒宴”,他说:“批评我们的美食像猪食的人都该死!”

事实上,不管是男人或女人,只要被一些不中听的话语激怒,都有可能因情绪失控而口出狂言,以至大打出手,最后弄得鼻青脸肿。

宜兰县头城镇有两家相邻的家具行,因同行竞争而相忌,又因轿车被刮痕而引起言语冲突,于是两家除了动口怒骂、动手狠捶互殴外,又用口“互咬”。结果,四十一岁的林先生鼻子被咬落于地,他忍着疼痛拾起半截鼻子,赶至罗东博爱医院求救缝合。另一方是五十三岁的许先生,也在“口齿互咬大战”中,将下巴咬掉一块,鲜血溅满面孔,也痛苦万分地赶赴医院缝了十多针。

上述因说话而遭到杀身之祸、或打得鼻青脸肿、咬掉下巴的实例,听着似乎叫人觉得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不过,也让人再次想到“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这句话的分量。

有人认为,“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的人哪顾得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错!不拘小节常被人看做是大度潇洒的表现,然而大事全部都是由不起眼的小事组成的,惟有把每件小事做好,才有可能做成大事业。更何况,许多生活社交上的所谓小事,也许不会给你带来明显的财富收入,但却是一个人修养素质的全部体现,是一个人潜在的形象及人际资源方面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