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成大事者,都会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并营造自己的关系网,培养自己的公关人才,形成一支坚不可摧、无往不胜的“说服大军”,是做好企业与客户、政府机关、团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关系支柱。
外交官的品质
凡成大事者。都会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一位,并营造自己的关系网,培养自己的公关人才,形成一支坚不可摧、无往不胜的“说服大军”,是做好企业与客户、政府机关、团体进行有效沟通的关系支柱。
外交官最重要的一课
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这是外交官交际中的规则。离开这一点是谈不到方圆的。
要想达到在交际场合外圆内方的境界,想成就大事,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
外交官在社会交往中都善于网织人际关系,做到亦方亦圆。
“亦方亦圆”是一种较高的境界,那么何为“方”何为“圆”?
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都是圆的,人为修饰的都是方的,因此,方为动,圆为静,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外表要圆(大智若愚),内心要方(清静明志)。对己要方(严以律己),对人要圆(宽以待人)。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所以,能成大事的人交际时能亦方亦圆,方中有圆,圆内容方。能成大事的人在社会交际中,总能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他们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
以下几点。是几位外交官总结的经验: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便能自成方圆。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莎士比亚说:“假使我们自己比于泥土,那我们就将真的成为被践踏的泥土了。”又说:“没有自尊心的人,即等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顾全对方的尊严。自卑与自大是两个极端,有人比喻说:“自卑感与自大狂,乃一手的两面,好似刀片,两边都有伤人的锋刃。”这个锋刃不仅伤人,还能伤自身。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这是成大事的人交际中的规矩,离开这一点是谈不到方圆的。
2.求大同存小异
要想达到在交际场合外圆内方的境界,成就大事,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习惯、性格特征等等,在交往中难免会有些摩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量寻找共同话题。但与人相处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失去自我。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看到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对新中国所持的态度不太友好,于是就在发言中说,我们不是吵架来了,我们是求同存异来了。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外交活动的灵魂的把握。会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到我使团住处拜访,表达了友好的意愿。刚刚成立的共和国就是从那时起开始逐步和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建立起了外交关系。
3.方圆有术,纵横捭阖
交际需要交谈,以传其情,达其意,起沟通、交流之效,从而协调、融洽与交际圈的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要想成为成大事的人,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这是专家学者们的精辟见解。
第一,切忌背后议论人。
在与人接触交往中,要竭力避免背后议论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达不到交往的目的,而且会伤害感情。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尽可能不揭别人的短处。
第二,说话要有分寸,有条理。
与朋友、同事相处,有人总是抢话头,且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令人讨厌,时间长了就会被大家疏远。
第三,不显露有恩于别人。
同事、朋友之间总会有互相帮助的时候,可能你帮别人帮助多一些,但是,切不可表现出有恩于人,以免使对方难堪。
第四,不忘别人的恩德。
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要时刻记在心上。无论谁的帮助,不论得益大小,都应适度地向人家表示感谢,这样既增进了感情,又发扬了“受恩不忘”的美德。
第五,做不到的就不要说。
因对朋友说谎失去信任,这是极大的损失。所以,新老朋友相交,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第六,不揭穿别人的秘密。
不说穿别人的秘密是与人交往时的一条重要法则。每个人都有一些稳私,知道的不要说,不该你知道的不要问,因为这是于你于人都无益的事。
第七,要谦虚待人。
在同事、朋友面前,不要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无疑是在抬高自己又贬低了别人,结果被人看不起。
第八,不要憨言直语。
要广纳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说出冒犯对方的话,只有言词委婉得体,才能融洽感情,办成事情。
第九,要有助人为乐的道德观。
良好的道德观,是塑造成大事者形象和取得交际成功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成大事者有正义感,善于区别真善美、假丑恶,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支持和帮助别人。既是互相交往,就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十,要有宽容的待人态度。
同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要热情有度,真心待人,以此来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爱,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历来的成大事者无不如此。
以上十条是能成大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只有不违背这些原则,养成好的交际习惯,才能网织人际关系,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善于网织人际关系的人能成大事的特质: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方圆并用,笼络人心。
社交时不忘推销自己
凡是成大事者,无不把人际交往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人际交往的力量。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先知己,再知彼,才可能百战不殆。
一个外交官非常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他们总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营造自己的关系网,为自己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能目视千里的人,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这是苦于不自见、不自知,而真正自知的人既能自见自知,又能自律。
邴原是东汉人,他原本很能喝酒,但自游学以后,八九年间滴酒不沾。他身背书箱,只身徒步行走,拜陈留人韩子助、颖川人陈仲弓、汝南人范孟博、涿郡人卢子平等为师求学。他学成返家时大家为他饯行,师友们以为邴原不会喝酒,便要他吃饭吃菜,邴原说:“我原来很能喝酒,只是因为酒能荒废学业,所以才把酒戒了。今天要与师友道别,又见大家赏脸为我饯行,我应该领情喝酒。”于是便又和师友们同坐共饮,邴原一整天都不曾喝醉。在知己之后,又能够律己做人,邴原确是个自知的人。
其实很多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他们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干着并不适合的工作终了一生,没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于己而言,一生不得志,于用人单位而言则是人才的浪费。
野川是一位30岁的日本职员,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公司里做统计员,工作单调乏味,他每天都觉得生活毫无乐趣。一次,他偶然翻阅了一些有关自我形象创造的心理学书籍,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绝非只是目前这个样子。他有很好的口才,并因诚实的举止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目前的工作体现不了这些特长。于是他毅然决定改行去做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房地产经纪人。果然,新的职业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能否正确地看待自己,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难题。但对成大事的人来说,对自己的定位是十分准确的。
贝多芬年轻时,他的乐曲一直不被世人所承认,他本人也因此而穷困潦倒。然而,他不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败,而是坚持沿着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提到识别人才,许多人会想到伯乐。殊不知千里马难寻,识千里马的伯乐更少。所以,凡自认为是人才的人,都不应羞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一心只等伯乐的到来,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其实,要想成大事,就要让人识己,先学会推销自己,让世人看到自己的本领。
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呢?下面有这样几条可以参考:
1.分析自己是否拥有被埋没的才能,这些才能或许可以把你引向成功的事业。
2.列出几项你能做好的事情,如与人交谈能力、管理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等,将每一特长逐一记下。
3.每天用一段时间设想如何利用自己的特长。
4.与能帮助你实现目标的人或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如果确信自己有某方面的才能,完全不必羞于展示给别人,否则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要让别人识得自己的才能,方法似乎有很多种,如:
1.投亲靠友法
即自己选择可以投靠、关系又比较亲近的人,利用感情的因素立足,然后再瞅准机会,一展宏图。这种方法好在没有过多的人际关系障碍,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于事业。你得到了大施拳脚的舞台,亲朋好友得到提拔你所带来的效益。它的弊处在于有“任人唯亲”之嫌,容易留下后议。
2.孔雀开屏法
孔雀求偶的方法是在异性面前展开尾巴上的所有羽毛,从而世界上有了“孔雀开屏”这一美丽景致。怀才不遇的人,不妨学学孔雀。向所有的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得伯乐上门。弊端在于这样固然可以节省等候伯乐的时间,但是当你展示自己的时候,也免不了人会绕到背后看一看,然后专捡你的缺点来说。说明确一点就是容易遭到别人的妒嫉,在自己的成功路上设下重重障碍。
3.毛遂自荐法
毛遂是古代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一位门客。据《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时,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前往楚国去求援。毛遂自己表示愿意随同前往。当平原君和楚王商讨合纵之计,楚王犹豫不决时,毛遂按剑上前,向楚王陈述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终于打动了楚王,同意发兵救赵。从此,后人把自我推荐的方法称为“毛遂自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推荐给欣赏自己的伯乐,是很可行的。
4.言计投门法
即先将计策呈献给伯乐,然后取得他的赏识。在所有的辨才之法中,曾国藩比较喜欢这一种,因为上面几种方法都是所谓的明投伯乐之策,唯有这种方法是暗投之计,而且既投了伯乐所好,又展示了自己的才智,可谓一举两得。
一般来讲,向别人展示自己主要就是以上四种方法。总之,知已善任是发掘自身潜质、引导自己成就大事的重要前提,每个人在遭到挫折时都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目前的状况,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善于网织人际关系的人能成大事的特质:充分了解自己,再去驾驭自己进而驾驭别人。
看客上菜,善于表达
我们许多人交际不成功的原因就是不管对什么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常常闹出一些矛盾和是非。但是,那些成大事的人往往能做到说话看对象。
对待不同的交际对手,应该使用不同的应对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看客上菜”。
在人际交往中面对的人和事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交际者学会适应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采取不同的方式,说不同的话。
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一生都致力于解放南非黑人的伟大事业。1962年被捕后被判终身监禁。在狱中,他从不妥协,并为将来的斗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迫于南非黑人的抗争和国际舆论的压力,南非白人政府被迫释放了曼德拉。1994年4月,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那漫长的反种族歧视的斗争中,他的喜、怒、哀、乐都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曼德拉出狱后,不仅要处理繁忙的工作,还得应对南非右翼势力的威胁和迫害。当有人告诉曼德拉白人右翼势力已经放出风来要暗杀他时,曼德拉却十分轻松地回答:“我太忙了,无暇顾及我的生命。”
1991年10月,英联邦国家举行首脑会议,曼德拉应邀参加。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年轻的白人记者问曼德拉:“南非局势那么乱,黑人参政到底有无希望?”
对于这样的提问,本来应很生气的曼德拉竟然十分亲切地回答了他:“小伙子,我的年龄是你的一倍还多,但我比你乐观得多,你为何如此悲观呢?”
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原以为所提问题会使曼德拉十分难堪的那位白人记者却落得自己难堪起来。
轮到一位黑人记者提问题了,他支支吾吾地说:“我的问题被刚才那个人提过了……”
曼德拉紧接着说:“那么刚才那个人是把你嘴巴叼走的小狗。”
会场里又是一次哄堂大笑。
这里,针对不同的对手,曼德拉采用了不同的回答方式。对那位首先提出问题的白人记者,作为黑人的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作了非常巧妙地回答;而在回答那位黑人记者时,他又不露声色地将自己的情绪发泄了出来,而且是以一种幽默机智的形式。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情感,和不同的成长环境,所以在人际交往时他们所体现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因此,面对不同的交际对手,应该使用不同的应对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看客上菜”。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兰·勒贝茨先生通过自己的多年人际关系实践证明,总结出应付各种人的九种策略。他说,与人交往时,他最害怕碰到的是以下五种人:
第一种人是所谓的凶悍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常用语言或肢体暴力威胁对方。比如“这是什么话”或“我现在就要……”,或者“你要是不……我就……”等等。
第二种人是所谓的逃避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避而不见,或采取拖延战术。他会说“明天再说吧”或“我没时间”或“这不归我管”等等。
第三种人是所谓的龟缩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采取完全逃避的态度。他们总说“我不懂”或“这不行”或“我不知道”等等。
第四种人是所谓的高姿态派。这种人在人际交往时习惯于用极端的要求来恐吓对方。他们往往会说“我只等到5点”或“中午以前一定要成交”这样的话。
第五种人是所谓的两极派。这种人根本不谈,只逼你在“要”或者“不要”之间作决定。
以上所列举的五种人,我们可能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那么,我们如何对付兰·勒贝茨先生所说的自己最害怕的这几种人呢?下面请看兰·勒贝茨先生总结出的九种策略:
1.对付凶悍派,最有效的方式是引起他们的注意,必须把他们吓醒,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底线在哪里。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极限。
2.指出对方行为的不当之处,并且建议双方应进行建设性的谈话,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也许会收敛火气。这时最重要的是提出进一步谈话的方向,给对方一个可以继续交涉下去的台阶下。
3.对付逃避派或龟缩派,要先平定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恐惧的原因,然后建议更换时间或地点进行商谈,适时说出他们真正的恐惧所在,让他们觉得你了解他们而产生安全感。这种方法对付凶悍派也很有效果,只要他们产生了安全感,自然就不会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