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7232400000016

第16章

诸葛亮《后出师表》中说的更是文理不同。信誓旦旦地说蜀汉现在必须要“以攻为守”,“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明显看出诸葛亮把出兵看成是一次买彩票,反正也没钱,中奖更好,中不上也是怪运气不好。总之都是没钱。

最后一段更有一句吐血的话:“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攻打魏国这么大的事情,让他说成儿戏一般:我尽我最大力量,至于成与不成那就不是我说的算了。诸葛亮成一个赌徒了,而且还是个不称职的赌徒。作为丞相竟然对出兵没有把握而贸然行动,谁能说他是个忠臣贤相呢?

唐代杜甫诗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一下子就将诸葛亮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商初名相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周初名相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卓著,孔子对此二人极度推崇,而杜甫的诗说诸葛亮才能功绩与他们两人只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而汉初名相萧何、曹参更是不堪与匹。即使到了近代,仍是誉声不断。郭沫若《蜀道奇》:“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诸葛亮已经牢牢把握住了人们的心理,用一表面现象,蒙蔽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眼。他留给后人的只有他认为形象光辉一面。其他方面却很少,这其中也许是跟他“国不置史”的原因有关系吧!万人景仰的《出师表》只不过是诸葛亮给上级灌的迷魂汤而已。

阳奉阴违

蜀汉是三国时期最先灭亡的国家。自刘备死后,它就开始走下坡路,到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在下坡路上已是急速下滑。有人认为是幼主刘禅昏庸无能造成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能辅佐他强大。甚至有人骂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事实真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吗?后主刘禅声称自己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注引《魏略》),真相是这样的吗?是刘禅真的扶不起来,还是诸葛亮根本就不想扶起来呢?是“扶不起”还是“不愿扶”?

世人说起懦弱、无能,往往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论起无志、堕落,常常有“乐不思蜀”来概括。好像除了在长坂坡做了回英雄人物赵子龙的“道具”以外,这位蜀汉后主实在没有跟什么壮举连在一起过。

刘禅真相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吗?刘备还有两个儿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如果刘禅是这么一个昏庸无能之人,刘备为什么还传位给他呢?刘备既然传位给他,说明他还不至于那么无能的。其实刘禅并不是人们眼中的“阿斗”。

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

刘备死后,刘禅执掌蜀汉政权存活了四十多年,不管怎么着也不能说他一无是处。刘禅并不懦弱,反而还很聪明,如果配备一个得力之人辅佐,假以时日定能做个好皇帝,虽然不能保证蜀国是不是最先灭亡,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它不会灭亡那么快。

刘备死时曾托孤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吩咐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拥立刘禅继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手握大权。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都要咨询诸葛亮。而诸葛亮所做的则未必是他所说的那样:“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刘禅刚刚继位,魏国借蜀国易主社会不稳之机,发动五路兵马攻打蜀国。形式危机,蜀国朝中大臣焦虑恐慌。可是身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却称病不上朝。

建兴元年秋八月,忽有边报说:“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此五路军马,甚是厉害。”已先报知丞相,丞相不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后主听罢大惊,即差近侍赍旨,宣召孔明入朝。使命去了半日,回报:“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后主转慌;次日,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卧榻前,告此大事。董、杜二人到丞相府前,皆不得入。

诸葛亮位高权重,关键时刻就要耍一下“大牌”脾气,还是杜琼说得对:“先帝托孤于丞相,今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诸葛亮为什么不出来,他是在将刘禅的军。

刘禅刚即位不久就发生如此大的军事行动,他再聪明也得发蒙啊!早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蜀国内外大事都是有诸葛亮把持,现在刘禅即位,他要借此机会看看刘禅将要如何对他。面对此次战事刘禅确实现在还没有能力来对付。没办法只好“亲往丞相府问计”。

自诸葛亮“开府”以来,“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按照常理,诸葛亮应该慢慢得把权力归还刘禅,可他不但没有放权,而且还在刘禅身边安插上自己嫡系人员,明着说是辅佐,暗地却是监视跟踪。刘禅没有半点锻炼机会。这种情况时间一长渐渐地形成一种习惯,国家大事要先汇报给诸葛亮,然后才告诉刘禅。等到刘禅这里,诸葛亮对此事已经早已做出决断,刘禅也只能听之任之。这简直是在培养惰性。

这就好比把一只青蛙放在一个容器内,上面盖上一个透明玻璃盖,每次青蛙往上跳时都会被玻璃盖顶回去,开始的时候青蛙是不遗余力地跳,可它怎么也跳不出来,每次都被顶回去,到后来它就失去信心,老老实实待在里面,不再往外跳了,等你把盖子拿走,它还是不能跳出去,因为在它脑子里已经形成个定式,始终认为它是跳不出去的。刘禅现在开始有点像那只青蛙了,他上面始终有诸葛亮在操持一切,无论他如何挣扎,也不能摆脱束缚。渐渐地就形成习惯,一切事务全由丞相裁决吧!从《前出师表》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的处理态度。他让刘禅在对待“宫中之事”和“营中之事”时,“事无大小”都要向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实际上就是让刘禅什么事情也别干,什么主意也别拿。当然这从一时看,确实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诸葛亮这样的做法欠妥。试想:如果一切要依靠群臣,自己毫无主见,这样一个人怎能当个好皇帝?而且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又继续执行诸葛亮的做法,大约要到费祎的晚期,刘禅才开始处理朝政。

刘备死时,刘禅已经有17年了,到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时,刘禅已有21岁了。费祎于公元253年,也就是说从刘备死时的公元223年到公元253年这近30年的时间里,刘禅做了个“无权皇帝”。同样的,孙权在接掌东吴时,也是20岁,他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成长为一名卓越而老练的政治家、外交谋略家,是非常不容易的。孙权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才会有如此巨大的成绩。而反观刘禅,本身资质就不如孙权,再不给他多加实践的机会,他又怎么能成为一个有为之主呢?

拿诸葛亮北伐来说吧。诸葛亮一心想要北伐,表面是为了恢复汉室,实质是为了集权。他上书说要北伐,刘禅就规劝他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身为一个君主有劝臣子的吗?刘禅如此说,只不过是委婉地拒绝诸葛亮北伐请求。但是诸葛亮视规劝于不顾,毅然发动北伐,导致蜀国消耗大量才力物力,国库空虚,人才凋敝,诸葛亮也殒身五丈原,给刘禅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乱摊子。

不是刘禅“扶不起”来,是看要如何扶。诸葛亮大权独揽,独断专行,把刘禅放在一个傀儡地位,看都不看,何谈辅佐了。

绩效泡沫

在《三国演义》之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情节。大概无过于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了。但是清代文人赵藩却不这样认为,他在武侯祠中曾写过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诸葛亮为什么七擒七纵孟获?是简单的心理战术,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建兴三年,益州飞报:蛮王孟获,大起蛮兵十万,犯境侵掠。建宁太守雍闿,乃汉朝什方侯雍齿之后,今结连孟获造反。牂柯(音zāngkē,在今贵州遵义一带)太守朱褒、越巂(今四川西昌县东南,巂音xī)部族酋长高定,二人献了城。只有永昌太守王伉不肯反。现今雍闿、朱褒、高定三人部下人马,皆与孟获为向导官,攻打永昌郡。今王伉与功曹吕凯,会集百姓,死守此城,其势甚急。

《三国演义》写道,“刘备死后,蛮王孟获联结南方各郡的大姓起兵造反,他们攻城略地,蜀汉的边境地区扰攘不宁,人心大乱。为了巩固蜀汉大后方,以便全力与曹魏抗衡,诸葛亮亲率川军五十万南征。他坚持“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孟获屡擒屡纵,共达七次之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诸葛亮终于征服了孟获。这个桀骜难驯的蛮王率领妻子兄弟和死党,心悦诚服地拜倒在诸葛亮的面前,指天发誓:“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也!”

诸葛亮出征之前曾问过马谡有关战争的问题。孔明问曰:“吾奉天子诏,削平蛮方;久闻幼常高见,望乞赐教。”谡曰:“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孔明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于是孔明遂令马谡为参军,即统大兵前进。

本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确是用兵上乘之举,然而也要分情况而定。诸葛亮七擒七纵似乎是在画蛇添足。正如清代人所编的《通鉴辑览》所说,“七擒孟获”的故事虽然为后世津津乐道,而实际上却是“无识已甚”。诸葛亮南征固然要使“南蛮”心服,但屡擒屡纵却如同儿戏。古人说,“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如今要说成了“一再为甚,又可七乎?”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于是他决定玉驾亲征,命令威武大将军朱寿,也就是他自己,南征讨逆。其实叛军势弱,根本用不着皇帝亲征。当大军到达涿州时,大将王守仁已经活捉了朱宸濠报捷,告诉皇帝不用亲征。这下朱厚照可不高兴了,其爪牙要逼迫王守仁放了朱宸濠,等待皇帝擒拿,王守仁深知放虎归山的危险,于是他为了满足朱厚照的面子,便重新报捷,表示是“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乱”,把皇帝的宠幸们都列入报捷,朱厚照才满意。

诸葛亮和朱厚照有一样的嗜好。孟获造反本一平常,此刻蜀汉经过猇亭之战已经更加羸弱,诸葛亮应该专心恢复生产,增强国家实力。可他却亲自带大军,去平息孟获区区十万犯境人马。这简直是对蜀国资源的严重浪费。

谏议大夫王连曾劝阻诸葛亮曰:“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且雍闿等乃疥癣之疾,丞相只须遣一大将讨之,必然成功。”孔明则曰:“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服甚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

诸葛亮目空一切,大权独揽,认为别人离开他就不能打胜仗了。必须自己亲自征讨。权力欲使他不惜劳民伤财,如果说朱厚照是为了显示自己威严的话,那么诸葛亮南征则是在树立政绩形象。他这一出师带动整个蜀军部署,“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王平、张翼为副将;并川将数十员:共起川兵五十万,前望益州进发”,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战事还是比较顺利,只一战孟获就被擒,诸葛亮为了“攻心”,把他又给放了,此后接二连三的抓了放、放了再抓,玩开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其实早在一擒孟获时就能可以杀他,孟获手下元帅董荼那也曾被诸葛亮抓后放过,董荼那回去后就再不为孟获卖命。而且当地的一些蛮主对他说:我们所居蛮方,并不赶侵犯中国,中国也没有侵犯我们,现在因为孟获势力相逼,迫不得已而造反。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孙权都不能打败他,更何况我们呢?如今不如杀了孟获,投靠诸葛亮,即报答了他不杀之恩,又能使洞中百姓不受战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