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梅朝荣品诸葛亮
7232400000004

第4章

他说的前三句话一点不差,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平民,并且在天下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乱世中寻得一方世外桃源的南阳卧龙岗躬耕了十年,然而,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第四句“不求闻达于诸侯”可就是一种很明显的自我掩饰与自我标榜了。因为真正高明的骗子并不是总在说谎的,而是说99句真话,在最后最关键的那一句掺上假,因为之前的话一直是真的,所以人们往往会放松了警惕,而信任这个人。之所以说诸葛亮最后一句是虚伪的,从他在躬耕十年的这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

在这十年中,诸葛亮可不仅仅是种种地、看看书,他虽然高卧隆中,实则“藏器在身”、“未有须臾忘天下事”,是胸怀野心和抱负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广元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他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野心,穿梭在名流之中,结交权贵与豪强,编织着自己的人脉网络。

诸葛亮除了自己娶了襄阳名士黄承彦的丑女儿,还把自己的亲戚一一与权贵攀上了亲缘。当时在刘表统治下的襄阳一带,主要的豪强势力有庞、蔡、黄、蒯、马、习、杨等家,又分为在野派(庞、黄、马、习、杨)和为刘表效力派(主要是蒯、蔡)。

两派的势力都不小,于是诸葛亮通过结亲的婚姻手段与两派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诸葛亮的大姐姐嫁给了蒯琪,小姐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于是诸葛亮和蒯、庞建立了亲戚关系,而庞家的庞林娶了习家的女儿,于是又和习家连上了关系。这样处心积虑,并且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攀附权贵之举,能叫做“不求闻达于诸侯”么?

那时的诸葛亮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魏略》)。放到今天,谁要是动不动当众抱膝长啸,肯定会被认为是脑子有问题。然而,在当时标榜名士风流的社会风气中,再加上他的亲友团对他的力捧,人们认为这是孤高冷傲的表现,自然这个赶时趋俗的举动又为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形象树立添了砖加了瓦。然而,真正动过脑筋的人应该能够想得到,既然长啸,就是有意“啸”给别人听的,如果真不想让人听,就应当到深山老林空寂无人的地方,而没有必要到在当时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很重要的襄阳城郊来惹人注意。

孤高冷傲的“抱膝长啸”并不意味着“淡泊名利”,相反那正是一种长时间欲求功名而不得、无法施展抱负的压抑心理的发泄。韩愈曾经说过:“不平则鸣”,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气,才会“抱膝长啸”。如果诸葛亮真的心态宁静平和的话,肯定不会故作“长啸”这种异于常人的举动来博取世人的关注。

就是凭借着这些沽名钓誉的非常手段,诸葛亮受到了刘备的青睐,直上青云,进入了蜀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开始了他一生当中实实在在的名利之旅。如鱼得水的权力生活,让他走进了名缰利锁,开始了艰苦的争权夺利、谋算当世的生活,从此再也不想回卧龙岗了。

古往今来,名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少有些才学、有些能力的人都逃不掉名利的诱惑和束缚,《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中的一句就是这么说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可谓是堪破了世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英雄难过名利关,越是聪明、优秀的人,越容易掉入名利的圈套,把名利看成是一生的目标,耗费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它,甚至为连性命都敢舍弃,身死而心未死。

古代有一个王国,根基不稳,经常受到外族的犯边滋扰。于是国王就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进而安定边疆。

国王颁布诏书,内容是:民间要是有肯为国出力者,皆有重赏。不出十天,就有三个年轻人应召而来。高个子的叫若木,善骑术;矮个子的叫宾蒂,善射术;中等个的叫天定,善于谋略。于是国王让他们三个带领大军开赴边疆了。

日子不多,边疆的喜讯不断传来,三个年轻人屡建奇功。一个月以后,边疆得到了安宁,四夷全都宾服。得胜之师回到都城,国王要给将士论功行赏。国王对三个年轻人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若木说:“我要做大将军,为陛下镇守边关!”

宾蒂说:“我要做尚书,替陛下分担国事!”

天定却说:“我一不当官,二不领兵,三不要钱。我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群牛羊和一块牧场!”

国王很惊诧,一一满足了这三个年轻人的要求。

过了若干年,天定正在牧场上吹着笛子,欢快的牧羊的时候,消息传来,若木和宾蒂因为权势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狱了。

名利终究是人生的枷锁,很多人受尽其累却不知悔悟。真正的生性淡泊的人,即使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会要求做封疆大吏、位极人臣,只想重新回到过去快乐无拘的生活,吹笛牧羊,不受名缰利锁的羁绊,自由自在,更不用绞尽脑汁地谋划和算计,何乐而不为?然而,诸葛亮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是怎么说的呢?“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表面上推辞加九锡,却说成了“虽十命可受”,意思是如果灭魏的话给自己加十锡都不算少,这种对功名的重视和执著已经跃然纸上,无法掩饰。

事情往往是,能够淡泊的,对手中的名利,想放下肯定心中不舍,最后落到个“眼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的地步,骑虎难下时,后悔也晚了。秦相李斯在腰斩前,对他一起俯首就刑,奔赴黄泉的儿子,在临终,也就是临别时,说了一句有名的话:“牵犬东门岂可得乎?”一辈子争名夺利,最后被害身死时才开始怀念起自己未发迹前和儿子一起牵狗去东门狩猎的自由岁月,直到腰斩这一刻,才悟道,才明白,岂不是一个大大的悲哀?如果一直纵狗猎兔至此,在老家上蔡啃干馍,喝糊糊,听梆子腔,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

人生的所求所为,名利也好,淡泊也好,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原因,人生百态,法无定法,理无定理,“是非成败转头空”,孰是孰非,也难一言以蔽之。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名利的确是一种迷药,让有志之士为之执迷不悟,甚至至死不悔。不然岳飞怎会在一生戎马、身经百战时,却在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只叹白首为功名?”不然辛弃疾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干云,怎会化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无奈辛酸呢?

名利的确是一个难以摆脱、难以识别的圈套,圈住了古今中外众多有为之士的身,也圈住了他们的心。

毛遂自荐

我们可做一个竞猜,题目是历史上最礼贤下士的君主是谁。恐怕给出答案最多的是刘备。为什么呢?人们都清楚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不是他还有谁。“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极具探索价值的历史事件。可是《九州春秋》却有这样记载: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书中所说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诸葛亮真是毛遂自荐吗?

毛遂自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公元前260年,秦兵进围邯郸的时候,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公元前258年,秦兵又进兵围赵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子都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被迫撤退了。

平原君回赵后,深感愧疚地说:“毛遂原来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抵得过百万大军呀!可是以前我竟没发现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没一个人才呢!”后待毛遂为上宾。

毛遂之所以敢自荐自己,是因为他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能力是表现出来的,有了这次的表现,毛遂成为平原君上宾,即达到了楚国出兵的目的,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双方都得利,达到一种“双赢”。后来人以毛遂自信、勇敢、才识所感染,不断激励自己奋进。毛遂自荐也成为传承千年不衰、脍炙人口的佳话。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也是流传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当然,他们的故事也远远高于毛遂自荐流传力度。但是,历史好像是跟人们开了个玩笑,事实的真相并不是人们所愿望的那样。按照事实常理推断诸葛亮的出山应该是他自己“毛遂自荐”,而不是人们所说“三顾茅庐”。

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此段文字可以看出,当时诸葛亮并不是老老实实待在南阳,他看到曹操平定了河北,下一个目标自然是荆州。刘备和刘表相比显然刘备最有韬略,于是诸葛亮看好刘备,决定去刘备那碰碰运气,而诸葛亮此时年轻,刘备也是把他当作一般清客看待,并没有立即引起刘备注意。

诸葛亮引起刘备注意是在这次见面后,其他人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下来,他对刘备说了一番话才使得刘备对他刮目相看。《三国志》中说:“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麈,时适有人以牛尾与备,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麈而已?”刘备听了很惊讶,心想这是谁啊!敢跟我如此讲话。感觉说这话的人不一般。

“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麈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宙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根据《三国志》中这段话的描述,诸葛亮是毛遂自荐,自己主动去找的刘备,而非刘备赶上门去找他。虽然裴松之又据诸葛亮《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话,予以否定。但是,无风不起浪,这段话还是有可信度的。

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对自己很有自信,可别人不那么认为。管仲是什么人啊!“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治世之能臣;乐毅是什么人啊!一口气连攻七十二座城池,燕国之栋梁。谁人能比?诸葛亮什么人啊!大概没出山之前只有家里人知道他。诸葛亮虽然在隆中作了一些准备,但是他毕竟没有太多的表现他才华的机会,所以刘备也不知道诸葛亮是哪路“神仙”。对于一个不了解的人,能做出三顾请人,恐怕从常理上说不过去吧。

诸葛亮出名是因为他先给刘备出个好谋划了个好策,然后刘备才另眼相看。无论是谁都必须是表现了,才有可能出人头地。刘邦看见秦始皇的车队时说,大丈夫就应该是这样个排场;项羽看到秦始皇巡游威仪时候就说,我也能取代他。两个人随心发了句感慨,人们就惊异了,说他们很早的时候就有这高的志向,不然日后哪有那么高成绩。事实是那样吗?他们说了几句话就能成功,别人还活不活了。因为他们有能力,当时没有发挥出来,等他们后来真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们前后一回忆,噢!他们果然不同凡响。如果他们后来不成功呢?可能对两人说的话只能当一句笑谈资料罢了。

陈胜说了句:“苟富贵,勿相忘”,惹得大家一阵嘲笑,谁相信他说的啊!一个给别人锄草的打工仔,你有什么富贵呀!后来真富贵了,才想起他还说了那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感觉这个人不简单。

诸葛亮现在跟陈胜没富贵前的情况也差不多,他还没能表现出自己才华。现在他选择刘备,刘备也不清楚你诸葛亮啊!诸葛亮虽然为自己出山做了很多准备,毕竟只是个前期宣传,真正效果如何,没人知道。刘备坚持“不看广告,看疗效。”诸葛亮想有作为,就得自报家门。根据诸葛亮给刘备出的谋略,果然大见成效。诸葛亮的名字也在刘备心中有了很深的印象。

其实,诸葛亮投靠刘备绝不是偶然。诸葛亮躬耕南阳十余载,“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他不去投靠曹操,他也不去投靠孙权,他更不去投靠刘表。为什么?他也在分析,这些人目前都占据一方,手下谋臣武将不少,他去了多半没有他表现的机会。就算依靠自己实力打拼,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到那时候具体是个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数,与其碌碌无为投靠他们,不如在家静观其变,相时而动。等这个“君”,等他想要让他“出剑”的人。

诸葛亮选择刘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潜心策划的。通过他一段话我们就能看出来。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看成是“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